惆怅三台 废址唏嘘(代蒲师傅帖)
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历史上的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由南到北而建。肆虐的漳河水冲垮堤坝,将铜雀台、冰井台一并卷走。这是明代中期以后的事。曾经在曹操手中煊赫的数百间建筑成为残砖剩瓦,冲刷现仅见废墟金凤台台基铜雀台部分台基。据史书记载,金凤台高8丈,有屋135间。现存的金凤台夯土遗址比较完整,南北长122米,东西宽70米,高12米。尚有文昌阁等建筑及历代名碑等。不远处一座高约二三米,南北长约二三十米荒丘才是铜雀台遗迹。东汉末年始建的三台,是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主要建筑,是三国曹魏最重要建筑物和风骨铮铮的“建安文学”的发祥地。曹操占领邺城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在这里生活了一十六年,“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这里实际上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主台铜雀台为曹操在建安15年(公元21年)所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是曹操与文人墨客宴饮赋诗的地方,也是兵家战略要地。公元556年,北齐高欢征发工匠27万大修南城、三台宫殿,修了3年才完成,此后历经隋、唐、宋无多大变动。如没战火及洪水是何等壮观!现存三台遗址剩有部分清代以来的建筑,历代文人题咏碑刻甚多。 谁仔细阅读了那碑上的文字,谁感受了穿越历史岁月的信息,谁为历史兴亡感叹,谁去为其拂去尘埃.........我没时间,如果我独自我会。 上次去三台,是匆匆而观,再一次去是采摘西葫芦的季节。这次却见青纱帐能遮蔽千军万马,浩瀚的绿色海洋,从农场农林路经过能嗅到玉米穗的味道。岁月的一页已经微微翻转了。十五驴在蒲师傅的带领下,一路顺风来三台。雾中的邯郸一直不散,这个天气骑行真好。参观毕才十点。去磁州窑博物馆刚刚闭馆,到鼓楼,分别进餐。后飞奔溢泉湖。回到南湖桥四点半。 |
路程逾百公里。
系驴三台下,古苔阴凉浓。
徘徊余兴在,往来不违心。
门庭依珍木,挥手日边树。
[此帖子已被 沁园春雪 在 2011-8-6 18:30:59 编辑过]
行进在去往三台路上
[此帖子已被 沁园春雪 在 2011-8-5 19:27:43 编辑过]
杏树是否还遗传1300年前的味道?
谁仔细阅读了那碑上的文字,谁感受了穿越历史岁月的信息,谁为历史兴亡感叹,谁去为其拂去尘埃.........我没时间,如果我独自我会
就是这个小院,毫不起眼,由此进入金凤台国家重点文物
回望。走了
上述四张是白鸽拍摄
匆匆写匆匆上图,完成任务。谢谢你看到这里
想了半天:
不错,不错!
XIEXIEXIEXIEXIEXIEXIEXIE谢谢
我喜欢从这个角度看三台金凤台。看不到三国历史的尘埃
[此帖子已被 蒲公英1 在 2011-8-6 15:14:54 编辑过]
沁园老师的作业一改原来的知乎者也,越来越趋于通俗易懂风格了,很用心啊,您辛苦了!
俺拍得片片混杂在您的片片里,鱼目混珠的感觉显而易见了
白鸽:
沁园老师的作业一改原来的知乎者也,越来越趋于通俗易懂风格了,很用心啊,您辛苦了!
俺拍得片片混杂在您的片片里,鱼目混珠的感觉显而易见了
漳河水绕金凤台。杂树迢迢扑山峦。
兴笔相涂随吾意,骑驴不问野人径。
秉性不随作业改,三台古苑独徘徊。
凭记一写登临胜,为忆群驴曾经来。
[此帖子已被 蒲公英1 在 2011-8-6 15:21:47 编辑过]
好活动! 每次都有新收获!
[此帖子已被 蒲公英1 在 2011-8-6 20:49:27 编辑过]
邯郸老朽:
谢谢邯郸老朽
爷们榜样:
旧地重游,感受不一样啊!
谢谢谢谢
重温历史
重在骑行过程
谢谢cnc2621CNC2621:
重温历史
重在骑行过程
想了半天:
不错,不错!
xiexiexiexie谢谢
谢谢钢琴家教钢琴家教:
好活动! 每次都有新收获!
总也没有机会成行。品得美味,观得好景呀!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