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龙泉村20000余口够大!村子里修建庙宇祠堂20多座惊叹!东魏将军墓、百年避兵地道、明朝李氏祠堂等等!历史悠久!飞雁队14名探望!
到过村村寨寨、铺子店店次数不算少,但见过人口约20000人的村子第一回,村子里修建祠堂庙宇就有20多座,古迹胜多!
时间:2011年11月13日。晴天,14度,西北风2-3级。
队员:14名。放大镜、钢琴家教、行路人、勤务兵(夫妇)、阿文、骑乐一族、刁德一、刁小二、骑驴看天下、静、谁主沉浮、灰大狼、喜羊羊
全程:约52公里
车辆保障:喜羊羊
照应:阿文
拖后:刁德一、刁小二
沿邯郸市中华北大街驶入永年县东环,穿过龙泉大桥,就进入龙泉村了。该村分为南街、北街、东街、后街。村内由:赵、孟、李、杨等10多个姓氏组成,全村人口约20000余人,人们和睦安居,共享天伦!
走进村里首先你会感觉到映入眼帘的是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寺庙、祠堂,香火薄烟。无论是谁都会惊叹这里的庙堂之多。有疙瘩古庙、清泉古寺、韩公祠、碧霞君庙、龙王庙、玄天大帝庙等竟有20余座。
龙泉村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这里就是风水宝地,俗称龙脉。东魏年间,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游松就安葬于村东。约在唐宋时期,古村落的先祖就将家园迁至于此,因附近多有清泉、深潭,敬畏有神龙潜在,故将村名称为“龙泉”。
龙泉村西有一座古寺为“清泉寺”,千百年来香火不断。相传始建于唐代。寺内有一清朝嘉庆年间的“重修清流寺碑记”。相传,这里曾有泉水流入洺河,泉水常年不干,百姓传说泉通东海,有龙王在其内,并定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七日集会祭祀,此风俗保留至今。
现在寺内正在修缮,期中聘请一当地民间(祖传)雕塑大师温先生协助完善佛像造型,栩栩如生!
距清泉寺百米之遥,是一座宏伟壮丽的“疙瘩古庙”,当地村民又称龙泉泰山行宫。此庙建在一高耸的土丘上,楼台亭阁大小30余间,精雕细酌、错落有致,为村里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的寺庙。其内有清光绪二十一年“重修疙瘩庙碑记”一通,传大禹治水曾在此停留、碧霞元君东去泰山经此小憩……
龙泉村南有一李氏祠堂,古宅院内茂草深处有一碑石,长
赵毓志等人在为《龙泉村志》搜集史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距今121年的光绪庚寅年(1890年)孟庆荣参加翰林考试时的朝考卷,真实地记载了清朝光绪年间科举制度的一个历史层面。据《广平府志》记载,孟庆荣,生于1856年,字绂臣,一字笏臣,号老福德,永年县刘营乡龙泉村人。光绪己卯年(1879年)举人,光绪庚寅年(1890年)进士,曾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左春坊赞善、学部左参议及右丞、翰林院侍读等职,1914年去世,享年58岁。该翰林朝考卷共10张,文字内容涉及16页。卷中涵盖了包括孟庆荣的个人简历、翰林朝考的12位阅卷大臣、所考名次及钦点职务名称、答题文章在内的四方面内容。
百年老宅暗藏避兵地道。 经我们多方了解托人找来了老宅主人,79岁的赵毓英老人面带笑容向我们介绍说:30多年前自己还曾在这里居住,如今完全荒弃了。7月的一个风雨之夜,老宅平房因年久失修,突然坍塌,在清理积土时,突然发现屋内地下有一砖砌的洞口。打开进入后,只见里面一个主室、两个甬道、一眼水井、两个出口。墙壁、壁顶、地面全部由青砖、白灰精砌而成,壁顶全为券式结构。整个建筑至今没有损坏,也未进水。后经县文保所鉴定,这是一处清代咸丰年间的避兵地道,集藏身、吃住于一体。经考证,此工程为当时龙泉富庶人家赵文龄所建,距今已有157年。这样的民间避兵地道在中国北方十分少见。
赵毓英老人表示,现在修路遮挡,房屋破损危险,暂时不能观看!目前他正考虑筹钱对其进行保护,你们再来!
在此,相遇龙泉村村党支部书记:赵运海,当时他正在查看修路施工现场,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欢迎!并介绍景点供我们参观游览!为人热情!可敬!
“瓦窑地”里惊现将军墓。龙泉村东有一片土地,村民称为“瓦窑地”。百姓形容说在地里一䦆头下去可能就会翻出几个瓦片陶片。一村民在平整遗留土堆时,竟挖出了一座北朝将军墓。据悉,永年县文保所专业人员在清理现场的过程中发现了墓志铭、镇墓兽、彩色陶俑、铁剑、玛瑙珠、玉片、龙首钩、金戒指等文物共计26件(套)。出土的墓志铭记载,墓主人为男性,姓游,名松,字士祥,广平郡人,生前为北朝东魏天平年间大承相谘议参军,先祖为周朝虢国、鄶国二国国公,被周天子赐为“游”姓。游松于天平四年离世,年仅47岁,元象元年(公元538年)葬于此处,诏赠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等名位。
龙泉村,不虚此行!故事多多的!收获大大的……!
龙泉村村党支部书记:赵运海
三位都姓赵,(右一)为“避兵地道”的老宅主人,79岁赵毓英老人。
李家76岁的李义祥(李姓第十七世之一)老人(前右二)
民间(祖传)雕塑大师温先生
北朝东魏将军墓
照片待续!
[此帖子已被 钢琴家教 在 2011-11-15 12:35:41 编辑过]
站着看完了队长的汇报,一转身坐板凳上了
好
g
[img]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11/2011111515576.jpg[/img
大本营最好的作业。顶队长。
姓:李,名:振平,字:阿文,大学士!寻找辈分!
钢琴家教:
这族谱,壮观!!
比较少见的古“圆角墙”建筑!
[此帖子已被 钢琴家教 在 2011-11-16 10:29:32 编辑过]
又一处好地方,队长咋寻的?为不辞辛苦的队长顶一个。下次有时间跟上。
这次走的不远,可谓蓝天白云伴休闲。
79岁的赵毓英老人面带笑容向我们迎来,受感动!
[此帖子已被 钢琴家教 在 2011-11-16 10:36:32 编辑过]
龙泉村村党支部书记:赵运海
“瓦窑地”里惊现将军墓
阿庆嫂:
又一处好地方,队长咋寻的?为不辞辛苦的队长顶一个。下次有时间跟上。
一直觉得很神秘,钢琴兄怎么挖掘到这么多的民俗看点呢。
骑行,其实不简单。
豌豆苗:
阿庆嫂:
又一处好地方,队长咋寻的?为不辞辛苦的队长顶一个。下次有时间跟上。
一直觉得很神秘,钢琴兄怎么挖掘到这么多的民俗看点呢。
骑行,其实不简单。
豆苗老弟:改天见见!
找看点:多看,多问,多琢磨!
骑行:一是锻炼身体,二是陶冶情操,三是广交朋友!
阿庆嫂:
又一处好地方,队长咋寻的?为不辞辛苦的队长顶一个。下次有时间跟上。
在队长的精心计划和带领下,我们玩的非常开心,可惜阿字辈的少了你和庆哥
我也发几张,这是早晨出发前拍到的
在清泉寺
塑像用的是普通的红土,但其中搀了棉花,从裂开的口子可以看到,这是师傅在补裂缝
阿文:
阿庆嫂:
又一处好地方,队长咋寻的?为不辞辛苦的队长顶一个。下次有时间跟上。
在队长的精心计划和带领下,我们玩的非常开心,可惜阿字辈的少了你和庆哥
阿文说的不是轻如鸿毛!而是重如泰山呀!阿庆嫂!哈哈!
李氏祠堂
“三大纪律”人人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此帖子已被 钢琴家教 在 2011-11-16 16:22:24 编辑过]
可能是老鼠洞?!
[此帖子已被 钢琴家教 在 2011-11-16 16:10:10 编辑过]
照片待续!请查收!
了解李氏家谱
了解李氏家谱
了解李氏家谱
在我们告别李氏祠堂时,李老先生多次自责没请我们喝碗水....
并强调我们转够了回来到家里吃点饭,感动ing....
去探寻赵氏祠堂,感受到这个村子的确非常大
去探寻将军墓 墓并不大,只是个小小的遗址而已
小时候听说这时节的麦子可以踩,甚至让羊去吃,待来年可以多结穗,不知道是真是假,但的确小时候见到过在麦地里放羊
野生枸杞倒是不错 也算意外收获吧
去探寻疙瘩古庙
返程
在永年午餐后 这个包包暗藏玄机 你猜到了吗?
他们想干什么!
[此帖子已被 钢琴家教 在 2011-11-17 7:25:28 编辑过]
待续!
探索好去处!
a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