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子已被 离歌 在 2012-3-18 22:00:46 编辑过]
北朝时期的兰陵王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神秘的出身,骁勇善战,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
兰陵王是北齐的一员名将,他的名字叫高长恭,因为封他在徐州附近的兰陵,所以叫他兰陵王。北齐的建立者是高欢,高欢的大儿子就是兰陵王的父亲,兰陵王是他的第四个孩子。
兰陵王这样的出身可算显赫,但这里有一个很奇特的情况。兰陵王兄弟六个,其他五个兄弟的母亲是谁都记载得明明白白,惟独兰陵王的母亲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当时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没有什么避讳的,即使母亲是妓女也没什么关系,他的一个弟弟的母亲就是妓女。兰陵王的母亲的地位难道低得连妓女也不如吗?历史记载没有给出答案,他的身世也因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兰陵王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北齐和北周在芒山这个地方曾经有过恶战。北齐名将兰陵王率500铁骑两次冲入敌阵,杀敌无数。一直打到洛阳西北面的金墉城下,被敌人团团围住。城上北齐守将只见来者戴着面具,不知是敌是友,正在犹豫之际,兰陵王突然脱下了他的面具,露出美轮美奂的脸来。上面的人就认出了是兰陵王,群情激愤,万箭齐发,射向了北周的军队。下面的500将士在兰陵王的带领下更是越战越勇敢,结果北周的军队在这上下夹击之下溃败而归。
兰陵王打仗自不在话下,问题是他打仗的时候为什么总戴羊面具呢?这恐怕还是漂亮惹的祸。史书上说他貌柔心壮,白得像个美妇人。他的美貌不是历来崇尚的力量之美,而是非常女性化的美。这样征战沙场,自是怕别人瞧不起他,所以戴上个面目狰狞的面具(或说以铁甲遮面),就能起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可惜的是,历史上并没有他的画像流传下来,这倒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的空间。
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但他也有个缺点:贪财。在他家门口,行贿的人络绎不绝,这点是很遭人非议的。他的部下相愿曾经问他,你已经地位这么高,这么富有,你干嘛还要去贪财?兰陵王默不作声。相愿接着说,大概你是怕自己功高盖主,所以特意想要弄出点污点来吧。但你现在想往自己脸上抹黑,实在是没有用的。皇上要害你的话,这正好是个把柄。兰陵王流着泪跪下说,你说得对。相愿说你应该归成身退。兰陵王听取了他的建议,变得消极起来,打仗也没这么起劲了。生了病也不去治疗了,想把病搞大一点,可以早点退休。但是就这样还动作太慢,不久就招来了杀身之涡。
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兰陵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地位,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原本为了自保,他连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
诚如诗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兰陵王死时的年龄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估计是正当英年。 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
天子冢位于邯郸西南65公里处的磁县内。为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之墓,据史载孝静帝能文善武,品行高洁,后在宫廷斗争中被毒死,年仅28岁,其墓为封土形式,高50米,直径120米,其墓顶建有玉皇大殿和娘娘庙、观音庙。前后有台阶可登至,整个台阶高43米,宽5米,109阶,与地面呈50度角。
台阶为青砖白灰砌成,毛面,未抹平处理,形成等距而均匀的石灰凹槽,犹如琴键,因此形成多个均匀的声波反射和折射面;加上台阶两侧建有1米高的毛面青砖护栏墙,位于台阶右上方的硬山飞檐、灰瓦覆盖的观音阁建筑,其屋顶也形成了多个均匀的声波反射和折射面。上述三个独特的建筑结构,构成了声波重复反射、折射的特殊环境,使台阶上的脚步声在传输过程中产生多种声波的合成,形成高频合声,遂使低频的脚步声深化为高频的水滴声。于是就出现了步步登台阶,水声丁冬响的音乐奇观。
天子冢是个有历史沧桑感又具娱乐性的地方! 在天子冢北侧的109级水声台阶,要2个人以上才能玩!彼此离得近也听不到,弄出响声的那个人自个也是听不到水声的,只有两人拉开距离,一个弄出响动,另一个才能听到水声,响声越大,水声越大。任何一个台级都行! 奇妙,少见!
水声之谜,目前经专家初步判断,普遍确认水声台阶主要是声音反射形成的,属于声音的一种物理现象。但是形成这种效果的因素非常复杂,有很多细节性的问题还有待探究。
“天子冢”又称“太上冢”、“平顶山”,是东魏孝靖帝元善见的陵墓。位于漳河以北前港村东南1500米的岗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北朝墓群中的一座,现存50余米,直径120余米,方圆700亩,是北朝墓群中最高、最大之墓。
[此帖子已被 云中雁 在 2012-3-18 11:16:2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云中雁 在 2012-3-18 11:18:1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云中雁 在 2012-3-18 11:18:58 编辑过]
“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代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 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曾东传日本,今属日本雅乐。
离歌: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