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执着骑行马鞍宫(恢复丢失的帖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1:25
标题: 执着骑行马鞍宫(恢复丢失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4-3-18 21:56 编辑
浏览这个帖子时,建议先点击右上角“切换到宽版”,在视觉方面会舒适一些。
执着骑行马鞍宫
民间谚语云: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驴群”遍地走!
经受不住风语者《走进武安西峧惊现马鞍宫》帖子的诱惑,执着群一行五人,于正月十二、暨八九的最后一天,由无所谓带路,再次奔向马鞍宫。
早晨七点,五头“毛驴”如约汇合,过林村、过户村,中途小歇进武安。经格村、经温村,经过午汲、进河峪。离开309步入山中路,走徘徊、走茶口,走过天桥、走庙庄。山中路变化多,时而盘山路、时而冰雪路、走过积水路、再走烂泥路。
穿过险岭隧道,来到牧羊人家。安置好胯下驴,整理行装徒步走,沿山中羊肠路翻过几座岭,终于远观马鞍宫。时至下午,骑车加徒步抵达了此行的终点。欣赏着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呼吸着微凉而纯净的空气,感受着群山寂静的气息。
驴友的生活,其实就是这么的简单。于忙忙碌碌中,四下寻找着快乐的机会,感受着路上的风景、感受着路上的疲惫、感受着人之间展现出的友情、感受着旅途生活赋予心灵的愉悦。
遥远的小山村,也未能逃脱雾霾的笼罩。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1:28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6-29 04:12 编辑
执着群骑行速度快,直到中午11点多,才有了这第一次拍照的机会。
此时已经走过了徘徊镇,在路边做短暂的休整。
作者: 稻香老农 时间: 2013-5-7 11:35
子民 发表于 2013-5-7 11:28
。。。。。。
{:soso_e140:}是我手快还是LZ......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1:38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6-29 04:17 编辑
时值冬季,周围一片萧瑟。
休整的空挡,各忙各的。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1:44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6-29 04:30 编辑
大本营执着群成员众多,其中不乏帅锅美女。
一路骑行环境恶劣,大海在清理附着了灰尘的容颜。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1:48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6-29 04:36 编辑
下午13点,继续沿山间村村通公路上行中,不断遭遇泥泞烂路。
进入险岭隧道。此隧道恐怕是邯郸周边最长的了,结合风语者的描述及实际体验,其长度大致在300米以上。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1:55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6-29 04:38 编辑
哎,不继续前行,咋回来了?噢,原来是要留下此前不曾有过的影像记录。
险岭隧道黑暗干燥,与洞外的环境天壤有别。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1:59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6-29 04:46 编辑
春节前后天降瑞雪百利一害。呵呵,这害处驴友们都明白。。。
在泥泞的烂路上,行进艰难。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2:02
稻香老农 发表于 2013-5-7 11:35
是我手快还是LZ......
占楼发帖的事,以后不再干了,容易给他人产生不小的误会。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2:10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6-29 04:47 编辑
驴腿被缠住啦。。。
互诉烂路的艰辛!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2:15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6-29 04:58 编辑
说归说,还是抓紧清理吧。
道路泥泞,大海在发着牢骚。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2:18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6-29 05:01 编辑
俺的车轱辘也未能幸免,快赶上排子车的轮胎了。
这地方堵了可就麻烦大啦,推着走都困难。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2:20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6-29 05:03 编辑
让我再看一眼,你这令人伤心的路。
太行梯田。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2:23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6-29 13:32 编辑
都说婺源梯田美,太行梯田也不差。
山区的农民最勤劳,石中取土、就坡造田。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2:26
先补发到这,下午了接着弄。
作者: 稻香老农 时间: 2013-5-7 12:26
子民 发表于 2013-5-7 12:02
占楼发帖的事,以后不再干了,容易给他人产生不小的误会。
子民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我也在纠结呢 我的下一个帖子要跨越9年呢。我要有时间有体力的时候才可以发帖子的 怕大家不喜欢看呢 但我很喜欢和大家分享的
作者: 知足常乐 时间: 2013-5-7 12:40
又见雪迹!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13-5-7 12:45
再看一次,感觉就是不一样。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3:45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6-29 13:33 编辑
下午13点多,穿庙庄村、过险岭隧道不久,抵达了即将徒步的区域。
乘着无所谓去打探路线,美女们纷纷整理着爬山的行囊。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3:49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7 18:23 编辑
靠天吃饭的山里人,因今年的降雪较多,日子要好过一些了。
牧羊人和他的羊群。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3:52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09:05 编辑
此地只有喜洋洋,木有灰太狼。
山里人也幽默!这羊倌老哥见众人拍照,大喝一声:“不能照、照一次五块钱”。搞得大伙心里一惊,到了近处却哈哈而过。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4:05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09:06 编辑
幽默又淳朴的羊倌哥,祝愿他一生幸福平安。
青青子衿驴友。执着群中的猛将,骑车爬山不知疲倦,据其被丢失了的(丢人记)记载,某次在广府回邯的路上捡拾帅哥多名,一同飙车至市边时,仅剩下了一人勉强跟了回来。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4:10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09:06 编辑
忧郁驴友。名字颇有些楚楚动人,按照执着群对脚力的划分,属于动车组的成员。在邺城单车赛事中,掉了链子再上好链子,依然取得第四名的佳绩。
大海驴友。邺城单车比赛第一名获得者。被群内驴友戏称:“咱也不知涅的腿是咋长类,恁能骑”,我对某人讲:“应该是长了一对真正的驴腿”。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4:16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09:07 编辑
无所谓骑友。品头论足间,这老兄推着单车又回来了。众人心里一惊,以为哥几个把路走过了。哪知他说:“喊你们谁也听不到”。不愧是头驴一匹,又问路来又喊人。
单车交给了淳朴的牧羊人家,13点50分又开始了徒步运动。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4:26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09:07 编辑
苍凉的山顶风光。
梯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4:29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7 14:32 编辑
CNC2621 发表于 2013-5-7 12:40
又见雪迹!
{:soso_e113:}若不是这次数据事故,五月天哪能看到满山的残雪。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4:31
双飞雁 发表于 2013-5-7 12:45
再看一次,感觉就是不一样。
木有办法啊,只能让大伙再看上一次了。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4:52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09:07 编辑
远方的山巅上,新建了庙宇。几个人研究了半天,也不知道未来推着单车能够从哪上去。
没影的事不费脑筋了,继续寻找马鞍宫吧。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4:56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09:08 编辑
背阴的山坳处,积雪未消。
徒步的路上梯田不断。在进取与退缩的抉择中,人力的潜能不可想象。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5:01
行进在模糊不清的山间小路上。
驴迹、足迹,总之是痕迹。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5:05
“驴迹”洒落在初春的残雪间。
转山。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5:09
树静候着春天的来临,而窝棚的春天已经不在。
多图组合山顶风光。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8:06
一路玩耍,一路拍照。
山坳中的梯田。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8:09
梯田的线条,仿佛经过了画师的勾勒柔顺而清晰。
是看景?还是在找路?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8:12
美女大海,走在了队伍的前端。
踏着初春湿滑的积雪,感受着大山的空旷与宁静。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8:14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7 18:16 编辑
于喜悦中,交流着拍到的风景。
山谷中连绵不绝的梯田。
作者: 稻香老农 时间: 2013-5-7 18:15
子民 发表于 2013-5-7 12:20
让我再看一眼,你这令人伤心的路。
我不认为是伤心的路。是激励人的路,这么难走的路都走过来了,还怕什么呢?不吃苦怎知甜来之不易{:soso_e100:}
作者: 稻香老农 时间: 2013-5-7 18:18
子民 发表于 2013-5-7 15:09
树静候着春天的来临,而窝棚的春天已经不在。
你们胆可够大的{:soso_e179:}不熟悉道路敢爬雪地{:soso_e183:}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8:36
稻香老农 发表于 2013-5-7 12:26
子民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我也在纠结呢 我的下一个帖子要跨越9年呢。我要有时间有体力的时候才可以发帖子 ...
老农!骑友们跟帖子很多是对该帖产生了兴趣点,若是楼主还没有发上去内容便先占了楼层,那想跟帖的骑友可能就会产生,我此时跟帖是否合适的疑问,自然就影响到了骑友的情绪。
你打算发个跨越九年历程的帖子这是好事情,我认为你顺其自然最好,有时间你就更新、有时间你就回复,不必急匆匆。因为,营里和骑友没有要求你什么。总之,以娱乐的心态进行最好。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8:38
山谷中的梯田。
继续前进。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8:41
于徒步停顿间,留下心中赏识的风景。
初春踏雪。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18:44
费尽周折终于抵达马鞍宫。
在美丽的风景中,怎能缺少拍照留影。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3-5-7 20:07
妈呀,俺长出一口气,终见马鞍宫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7 21:29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02:18 编辑
又见炊烟 发表于 2013-5-7 20:07
妈呀,俺长出一口气,终见马鞍宫
{:soso_e113:}老驴你好啊!由于大本营数据的问题,这个帖子正在补发当中。今下午暂停时忘记告知尚未发完,后边还有近50张图片,打算明天上午弄完。之后,你若有空可以看看。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09:11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22 17:49 编辑
执着的美女,你看过来!
一勺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09:15
摆手,什木意思?
噢,原来是这个意思。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09:20
不行!吃亏的事咱不干,俺也得整一张。
悬崖断壁间的马鞍宫。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09:25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09:27 编辑
根据风语者的介绍,马鞍宫修建于清康熙年间,雍正时期予以重修,距今已经300多年历史,号称小娲皇宫。因地理位置偏僻,除了当地人外地游客极少光顾。
无所谓老兄爱照相,拍张单人的。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09:32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09:33 编辑
驴友的称谓不是吹来的,能吃苦肯受罪是具体表现。图为下午14点半多,才刚刚吃上了午饭。
带着COOL帽子的大海美女,正在埋头苦干。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09:37
野餐的伙食不错。酱牛肉、佐餐小菜、面包、点心、小油条、馒头片,如果说还缺少点什么,那应该就是小酒了。
品味着可口的食物,感受着旅途的美好。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09:42
边吃边聊,开心快乐。
朦胧、恬静。。。。。。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09:54
不知何故,无所谓挑起了“事端”,引得美女不再温柔。
事态在激化。。。。。。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00
短兵相接啦。。。。。。
美女也疯狂。。。。。。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04
吃过了、闹过了,兵分两路看景吧。一路就近爬山头,一路近观马鞍宫。
走得还挺快几个人不大工夫,就来到了马鞍宫的近前。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07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10:09 编辑
山之脊梁。
爬上高点看风景,远处的山路就是我们将要骑行回家的路。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23
稻香老农 发表于 2013-5-7 18:18
你们胆可够大的不熟悉道路敢爬雪地
无所谓骑友曾经和风语者去过马鞍宫,他的记性好总体线路没有忘记。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25
接着发,抓紧弄完。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28
枯草与石板。
近处山顶上,废弃的石屋。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31
小小马鞍宫,隐秘深山中。
冰雪未消,春已来到。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35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10:37 编辑
山中无名草,一岁一枯荣。
灌木丛中看古迹。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39
等在此处,恭候多时了。
大海四人近观马鞍宫之后,再次返回这必经之路。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42
走在回程的路上。
注重环保。背包上的白色塑料袋里,装得是野餐时的废弃物,大家临走时很自觉地收集起来,没有将其弃之荒野。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46
两只喜鹊,枝头报春。
梯田--展现着人类适应并改造环境的巨大能量。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49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22 17:53 编辑
一只狗狗,懒散的站立在路旁。
劳作的人,行走在农耕的画卷中。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54
爬山结束了。
下山之后来到牧羊人家。在山中吃了一肚子的冷饭,大家都想再吃点热汤面暖暖身子,热情的主人煮了一大锅面条。准备辞行时,主家不肯收我们的饭钱,一再坚持下才象征性的收了一点点。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0:58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11:00 编辑
主家大狗的眼眸,于傲慢中带着冷酷。
下午16点多,告别了牧羊人家,骑行在通往冶陶的山路上。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1:04
路基下、河道上崩裂的冰层。
河道已经干枯,只剩下零落的冰块。
快乐的马鞍宫之行结束了,一行人骑行在回家的路上。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1:06
骑行马鞍宫的帖子补发结束。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3-5-8 11:45
跟着足迹旅行了一趟马鞍宫,体会到了跋涉的快乐与艰辛马鞍宫是专门御放马鞍子的宫殿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3-5-8 11:53
过去的人有意思,为什么选址在这么偏僻荒凉的地方违章建筑啊
作者: 稻香老农 时间: 2013-5-8 12:06
子民 发表于 2013-5-8 11:06
骑行马鞍宫的帖子补发结束。
心惊胆颤看完了这篇帖子,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有股涩涩的味道。这就是执着吗?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8 14:43
本帖最后由 子民 于 2013-5-8 14:51 编辑
又见炊烟 发表于 2013-5-8 11:53
过去的人有意思,为什么选址在这么偏僻荒凉的地方违章建筑啊
老驴,回答你的问题!
马鞍宫是古代道教场所,建于清康熙年间。
据资料叙述,道教最早的活动场所主要在山区,是希望尽量远离尘境,寓居缥缈的理念使然。
魏晋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便于与皇权结合,道教建筑开始出现在平原和城市中,当时道教建筑遍布全国,盛极一时。原本是宫廷建筑的“宫”和“观”也成为道教建筑的名称。明清以后,道教才由盛转衰。
道教场所建于山上的占多数,道教崇尚自然,取山林野趣结合山势,在选址上符合阴阳五行和八卦的学说,融于山水之间,这样才能达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部分道教宫观地处山巅绝顶,是高高在上居高而近天的意思,殿宇融于天际,有超尘脱俗之感。也有大量的宫观选址于山麓、山坳、坡地、背山面水这样的地方,这是出于古代风水学说上的考虑,这样的地形有利于对“气”进行疏导、汇聚和回收。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道教建筑一般都出现在名山圣地,如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山东崂山等。
作者: 石子 时间: 2013-5-8 15:42
骑行队中几位女士挺拉风
作者: 石子 时间: 2013-5-8 15:56
子民 发表于 2013-5-7 14:05
幽默又淳朴的羊倌哥,祝愿他一生幸福平安。
这是青青子衿么?都认不出来了。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3-5-8 22:09
子民 发表于 2013-5-8 14:43
老驴,回答你的问题!
马鞍宫是古代道教场所,建于清康熙年间。
据资料叙述,道教最早的活动场 ...
回答的详尽全面啊,俺懂了
多年前俺在崂山偶遇到过一个眉眼俊俏风流的年轻道士,估计还没修炼到家,所以没有仙风道骨的味道。但衣冠和形象到是让人过目不忘。不知道他所住叫什么宫,也不知是否仍在崂山修行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9 09:24
又见炊烟 发表于 2013-5-8 22:09
回答的详尽全面啊,俺懂了
多年前俺在崂山偶遇到过一个眉眼俊俏风流的年轻道士,估计还没修炼到家,所以 ...
仙风道骨--这种外在的气质形象与内在的学识修养相结合的近乎完美的境界,是两者不可缺其一的,许多修为高深的人,因气质形象稍差,也展现不出此等的境界。图中人物是色拉寺的老年喇嘛,其级别感觉不高。
作者: 白云和黑土 时间: 2013-5-19 18:42
丢失的帖子是咋找到的?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19 18:59
白云和黑土 发表于 2013-5-19 18:42
丢失的帖子是咋找到的?
老兄,我整帖子都是用word格式(一种办公用中文操作软件),将准备使用的照片逐一贴到word上,再将文字打到word上,修改整理就绪后,作为发帖子的底稿使用。因此,即便在营里丢了,我依然还有备份呢,情况就是这个样子。
作者: 白云和黑土 时间: 2013-5-19 20:02
子民 发表于 2013-5-19 18:59
老兄,我整帖子都是用word格式(一种办公用中文操作软件),将准备使用的照片逐一贴到word上,再将文字打 ...
我不会此操作
作者: 石子 时间: 2013-5-22 08:30
要不是楼主这贴子,我一直认为骑行界就一个青青子衿。二个,骑行界有二个青青子衿,这个是头猛驴。
作者: 石子 时间: 2013-5-22 08:43
子民 发表于 2013-5-19 18:59
老兄,我整帖子都是用word格式(一种办公用中文操作软件),将准备使用的照片逐一贴到word上,再将文字打 ...
子民真是个认真仔细的人。
作者: 子民 时间: 2013-5-22 10:55
石子 发表于 2013-5-22 08:43
子民真是个认真仔细的人。
{:soso_e113:}亲爱的石子。
一、此子衿非彼子衿,你贴图的哪个瘦一些这个略胖点,体能很了得反正比我强。
二、使用word做帖子的底稿,那要缘于整骑行西藏的帖子,因为时间跨度大、照片又太多,若不使用中文办公软件来处理,帖子会弄得凌乱甚至错漏百出。
作者: 惜秋 时间: 2013-6-28 22:47
闲来无事,看看大家的作品。受益匪浅!
作者: 同志们好 时间: 2013-6-29 13:27
好作品就要多看,多咂摸,多品味。看一次有一次心得。收获多多。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