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转帖]沂蒙老区对越自卫反击战全体幸存者給中央軍委的一封信 [打印本页]

作者: 狼牙山后代    时间: 2007-9-25 03:45
标题: [转帖]沂蒙老区对越自卫反击战全体幸存者給中央軍委的一封信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28年前,我们这批年轻的军人奉命集结出征,在隆隆行进的军列上观万家灯火,听爆竹齐鸣,遥祝千里之外的父母身体安康,,默默的向家乡父老乡亲拜年,在日夜兼程的军列上同全国人民一道度过了1979年不同寻常的春节。在那场炮声震耳欲聋、流弹横飞血与火的战场上,在遍布地雷、竹签陷井的山林小道上,在阴暗潮湿的猫耳洞里,以英勇顽强著称的中国军人意志在我们身上得到了继承、发扬和光大。 短暂的战争使我们这批年轻的军人在得到战火洗礼的同时,也受到了争的无情的创伤。战争结束后作为战争幸存者的我们,头顶“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光环退伍还乡。 根据政策规定,城镇籍退役士兵进城,农村籍退役士兵回乡务农,部分在越战中身体残疾较重的进了乡办企业(在九十年代末乡镇企业改制中又被企业老板以身体不适应岗位工作清退)。由于我们在这些越战幸存者大都不同程度的落下了战争后遗症,身体状况不佳。作为生活在农村社会最底层的人,健康的身体才是立身之本,健康的身体就是生产力,健康的身体就是经济之源﹑生活之本。没有健康的身体,再没有政府的扶助,这些人在竞争中出局﹑在发展中落伍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时过境迁,头顶的光环渐渐散去,残弱的病体就成了社会的累赘,我们这些越战老兵现已年过半百,病体日衰,在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中经济收入每况愈下,生活举步维艰,由于经济的困窘我们一般不敢进城,害怕自己的仪表容颜有损市容。拿地方政府某些官员的话说:“影响社会安定”。如若再没有党和国家优抚政策的扶助,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这些越战幸存者就会由曾经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沦为当今社会最可怜的人,带着身体的创伤和心灵的创伤去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伟人领袖毛泽东了。 在战场上,我们是强者,是勇者﹑是英雄的化身﹑是英雄的再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是弱者。我们向地方政府如实反映我们的困难,某些官员打官腔不予理睬,我们越级向上级反映问题又对我们百般阻挠﹑层层设卡﹑“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帽子竟然扣到我们这些无人管,无人问的战争幸存者的头上。流血,流汗,再流泪难道就是我们这些越战幸存者的必然结局? 我们这些越战幸存者决不是居功自傲,也不会居功自傲,更没有向党和政府要待遇的习惯。想到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们,我们就已经知足了,我们虽然身残体病,但还能活着亲眼目睹着国家一天天富强起来,也应该知足了。然而,面对现实,我们这些被社会遗忘的越战幸存者{ 因为我们这里政府不让提越战老兵这个字眼,不准这个字眼进入报纸,影视媒体,甚至在网站中也予以封锁} 越战老兵在某种程度上只剩下“悲哀”二字了。 我们越战老兵这一特殊群体是最不愿意向政府索取的群体,在战争死亡线上走过来的人是最容易满足的群体,是最能体谅党和政府难处的群体,在最知党情感党恩的群体,不到万般无奈是不会向党和政府张口的一个特殊群体。 我们向党和政府要的是我们这些越战幸存者应有的尊严,不能让社会上的人看不起,不能让从军的后来者兔死狐悲,少了保家卫国的凌云志。我们要的是因卫国保边致残多病年老后的最低生活保障,若来个换位思考,相信党和政府能够体谅到我们的苦衷,盼望着政府出台落实政策使我们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不如老年人行列后也能够共享国泰民安,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成果,最起码给我们办理不低于城镇生活保障线的定额优抚补助。 沂蒙老区对越自卫反击战全体幸存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3:51:31编辑过]

作者: luck路客    时间: 2007-9-25 04:06
无语~~悲哀~~耻辱~~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7-9-25 09:39
山东省新汶市华源矿业8.17井下特大事故遇难者中就有对越作战的老兵!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