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当年南方战事时。北方大战将。
[打印本页]
作者:
zhaohang1987
时间:
2007-11-25 00:59
标题:
当年南方战事时。北方大战将。
79的战争是发生在南方,在这同时,北方与西北边境确作好了大战的准备。 我爷爷曾是当地的武装部地,珍宝岛战役时也出过力。听老人说过很多当年的事,69年作好的是放敌深入打大战和必死的准备,边防和后备部队加民兵能顶住苏军进攻两个小时就算完成任务。79南方战事正酣时,北方与西北的边境再次作好准备,东北是苏军必夺之地,工业与财富会让这些毛子拼了命来夺的。我爷爷还笑过说,“当年抗联时是苏军提供武器。没想到后来还要和苏军作战。”不过我挺庆幸没打起来,不然也不会有我了。。。 当年南方战事没有继续进行,有个最直接的原因。边境各个地区都有大批苏军集结到位。我军也集结大批兵力,还起用了很多日军时期的工事。不过我军没有坦克,都是步兵,老人说,他见过苏军坦克兵团与步兵配合的威力,要是打起来,我们只能用十个人换一辆坦克,三个人换他们一个人来死拼,边防与后备部队能顶住两个小时就算胜利。这样后面的机关和各单位有时间组织销毁资料与物资,不给敌人留一张纸一粒米和一件设备,其余的看命了,能跑就跑出去,跑不出去,全家都要死。为止,家里当时还多了好几条枪。79年南方打的时候,我爷爷他们整个单位的很多人好几天没回过家没闭过眼,成天提心掉胆过了一个多月才松了一点。
作者:
包丁
时间:
2007-11-25 01:30
还好没打起来...
作者:
42师125团
时间:
2007-11-25 13:05
我军怎么会没有坦克,也许是说边防民兵没有坦克?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11-25 14:20
楼主回忆中的边防、后备部队、民兵属于一线警戒力量,以自身损失速度来探明苏军进攻主力所在。坦克部队是储备在二线,准备根据一线判明的态势朝适当方向打反击,所以一线的人难见到坦克。
作者:
zhaohang1987
时间:
2007-11-27 13:54
恩。应该像楼上说的那样。属于警戒的。但我军的坦克力量实为薄弱。一线力量抵抗敌军的坦克部队实在困难。所以只能是减缓敌进攻势头与速度。为后边的部队和人民撤赢得时间。
作者:
42师125团
时间:
2007-11-27 14:49
我军坦克再多也不可能沿一线全线铺开布防,那样处处都薄弱。再看我国北方的地形,苏军可以发动钳型攻击,地形对我方很不利,首都北京都处于苏军坦克集群的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我国的基本战略就是以重装部队尽量迟滞苏军坦克集群,为首都党政机关撤到南方争取时间,然后利用南方大纵深与苏军对抗。
作者:
小蚁雄兵
时间:
2007-12-4 18:29
我家附近的山上就有很多战备防苏时修筑的工事、掩体,哪天整理拍一拍,大家一起看看
作者:
合成军参谋
时间:
2007-12-4 20:48
楼主的爷爷能有兴致回忆这些事情,足见精气神儿不错。至于说的对不对,那是是次要的~~呵呵
作者:
zhaohang
时间:
2007-12-10 01:44
呵呵。不是和我说。是他们老战友聊天时说到地。我听到了。 老人说话我不好插嘴。然后问了些。。。
作者:
半岛之鹰
时间:
2007-12-15 16:42
听当年在东北服役守桥的老兵说当年上面的原话是: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一切后果,只要能守住那座桥十分钟就给全体一等功! 十分钟!一等功! 说的难听点就是用我们战士的身体来塞满T72的履带!
作者:
icfree
时间:
2007-12-18 16:49
像是当年的苏军对抗纳粹德国??
作者:
烟宝
时间:
2007-12-19 11:26
为什么能守住2个小时就完成任务``桥也是~为什么守10分钟就完~~那2个小时以后怎么办?
作者:
zhaohang1987
时间:
2007-12-20 00:12
只要守住重点地区2个小时。就能给后方的老百姓与机关单位赢得撤退和生的希望。并削弱苏军第一波次的攻击势头。减弱冲击力量。为我后梯次部队赢得时间。在敌人第一波次的攻击被我边防一线力量削弱时。我方与苏军都会损失惨重。我后方二线部队可趁机反冲击。在某个区域击溃苏军。从而配合其他兄弟部队的作战。并在同时开展大规模游戏战。我们那的部队当是就是要守住边境。而守不住时放进敌人。在三江平原的出口处削弱敌人。主动放弃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守住进出口。 他说的桥。也应该是某地的重要连接处。如能守住10分中。可赢得后方部队的增援或给后方机关赢得撤退时间。守不住就炸掉。在开展游击战。拖延敌军前进速度 不过东北也有一点。就是山深林密。如果开展游击战。坚苦程度会比打日本还要艰难。但会使苏军焦头烂额。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