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越南广泛流传的反华中文诗歌 [打印本页]

作者: 83518351    时间: 2007-12-21 10:42
标题: 越南广泛流传的反华中文诗歌
越南人中文造诣还真不错,用中文写了一首反华诗歌,还编写了乐曲,在越南人中广为流唱,挑衅意味十分强烈 南国山河 南国山河南帝居, 截然定分在天书. 如何逆虏来侵犯, 汝等行看取败虚.
作者: 83518351    时间: 2007-12-21 10:44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有更好的诗歌来应对,我们贴到越南论坛上以应对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7-12-21 21:26
我记得这是越南古代将领李常杰写的。此人打仗还有两下子,当年领兵侵宋,居然做此诗反诬宋朝侵略越南。由于他侵宋之功,他在越南被奉为“民族英雄”,74年西沙海战时,南越海军的一艘主力舰就叫“李常杰”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1 21:56:23编辑过]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7-12-21 21:52
李常杰那个时代,正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时代。大致起因,好像是因为地方官员自作主张,打算进攻越南(当时称交趾)李朝,结果李朝先发制人,连破宋朝多城,还制造了大屠杀。后来宋朝反击,两边史料说法不同,当然是各执一辞,越南人说他们赢了,我们说我们赢了。我觉得宋朝肯定最后赢了,最初失利是因为宋军准备不足而造成的。当时越南人侵宋还打着反对王安石变法,拯救中国百姓的旗号,“中国做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今出兵欲相拯救”,够他妈的无耻的。 《宋史》记载了越南人屠城的场景: 率百人为一积,凡五百八十余积,隤三州城以填江。邕被围四十二日,粮尽泉涸,人吸沤麻水以济渴,多病下痢,相枕藉以死,然讫无一叛者。 邕州当时抵抗最为顽强,被围四十二日,予交趾人以极大杀伤后沦陷。
作者: 包丁    时间: 2007-12-22 00:31
以下是引用湖南骡子在2007-12-21 21:52:54的发言:李常杰那个时代,正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时代。大致起因,好像是因为地方官员自作主张,打算进攻越南(当时称交趾)李朝,结果李朝先发制人,连破宋朝多城,还制造了大屠杀。后来宋朝反击,两边史料说法不同,当然是各执一辞,越南人说他们赢了,我们说我们赢了。我觉得宋朝肯定最后赢了,最初失利是因为宋军准备不足而造成的。当时越南人侵宋还打着反对王安石变法,拯救中国百姓的旗号,“中国做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今出兵欲相拯救”,够他妈的无耻的。 《宋史》记载了越南人屠城的场景: 率百人为一积,凡五百八十余积,隤三州城以填江。邕被围四十二日,粮尽泉涸,人吸沤麻水以济渴,多病下痢,相枕藉以死,然讫无一叛者。 邕州当时抵抗最为顽强,被围四十二日,予交趾人以极大杀伤后沦陷。
邕州应该是今天的南宁吧...
作者: f117    时间: 2007-12-22 14:49
搞笑,明明是同说汉语的同根宗亲,却要应用古代诗词自侮祖宗。跟台巴子一个德行。
作者: luck路客    时间: 2007-12-22 15:32
这几句诗句实在是水平有限!交趾人当年邕州屠城确有其事,沦陷主要原因是当时我不在现场~~~醉酒误事方为交趾人乘虚而入。娱乐一下权当搞笑!哈哈哈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7-12-22 18:59
以下是引用包丁在2007-12-22 0:31:01的发言:。 邕州应该是今天的南宁吧...
对。
作者: 83518351    时间: 2007-12-23 12:03
呵呵,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情呀,此真乃他们的千古绝唱. 就象我们都知道岳飞抗金的 满江红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7-12-23 15:54
以下是引用83518351在2007-12-23 12:03:55的发言:
呵呵,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情呀,此真乃他们的千古绝唱. 就象我们都知道岳飞抗金的 满江红
就我查到的史料来看,这次战争貌似最终的结局是,交趾军与反击宋军决战时摆出几百艘战船在江上让宋军无法渡河,但宋军成功用计引诱交趾军出击,在宋军一侧岸边用骑兵步兵埋伏,对交趾人也来了一次屠杀,交趾军残败,太子和一王子及一左郎将在乱军中被杀。宋军此役后也因瘟疫折损严重,两国同意议和。宋军主将当时还表示“愿以一身活十馀万人命”,可见这次瘟疫对宋军带来的杀伤之严重。不过宋军这次反击打得很漂亮,尤其是对交趾士兵的伏击,斩杀数千级,简直就是屠杀。非常好。
作者: 83518351    时间: 2007-12-23 16:07
不过猴子们自来目光短浅,以他们一点萤虫之光,就自比皓月之明,拿出来到处抖耀也实在是太自寻\"短见\"了. 向李常杰这样的将领,凭借一时的天时之利,打几个胜仗,在中国历史上是数不胜数的.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