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维护烈士的尊严:《集结号》的启示
[打印本页]
作者:
烈士的妹妹
时间:
2007-12-23 21:48
标题:
维护烈士的尊严:《集结号》的启示
今天(23号)又逢哥哥牺牲的一个纪念日,此文献给哥哥及所有为国捐躯的烈士! 维护烈士的尊严:《集结号》的启示 “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不仅成了晒衣场,而且陵园里还被人整了块菜地”。日前,福州一市民在当地的一处烈士陵园看到这一幕后十分气愤:“对九泉之下的烈士太不尊重了!”(12月23日《海峡都市报》)。 其实,烈士陵园没有尊严,在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别偶然的现象,媒体上类似的新闻可谓多矣:艳舞跳进烈士陵园,烈士陵园成了垃圾场,为开发楼盘烈士陵园被迁往远郊……等等。不久前,刚刚拍了一部以追缅烈士为主题的电影《集结号》的导演冯小刚,曾对记者郁郁地说:我在国内外都看过很多烈士陵园,国外的大都庄严肃穆,很有尊严,国内的却大都长满青草,一片荒凉,不知为什么? 烈士已长逝,自然无语,但生者却会寒心。作为一名烈士的妹妹,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以后我们的民族再遇到战争或其他什么天灾人祸的时候,还会不会有人挺身而出?他们的脑海里说不定就会闪过烈士陵园里凄凉的一幕,进而会对行动的意义产生怀疑。人有时候并不怕成为烈士,甚至渴望成为烈士,他们最怕的是成了烈士以后,却被人遗忘甚至轻慢。一个民族没有了愿意当烈士的人,也就等于没有了脊梁;从道德的角度讲,我们如此对待那些舍生取义的烈士,世人会怎么看我们?他们只能说,这是刻薄寡恩、忘恩负义的一群人,即便富起来了,也无非是个爆发户而已。 所以,冯小刚的问题是必须回答的:为什么中国的烈士陵园没有尊严? 对于这个问题,在以前的讨论中,人们已经从不同的方面给出了各自的解读,有人认为管理体制出了问题,有人认为是文化价值观出了问题,还有人认为是市场大潮冲击的结果。应该说,这些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有不太完善的地方——管理体制在建国后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但烈士陵园的境遇变化却很大;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是强调慎终追远的,并不支持慢待先烈;至于说到市场大潮,西方国家均是市场经济国家,但却如冯小刚观察到的那样:那里的烈士陵园很有尊严。 在电影《集结号》中,九连牺牲的那47个战士,是靠了幸存的连长谷子地的不懈努力,才最终获得了烈士的荣誉,并按照烈士的荣典被安葬的。我想,如果有人敢亵渎这座陵园,谷子地会不惜和他们拼命的。 在我看来,谷子地这个形象其实已经很好地回答了冯小刚的问题:中国缺少一个能够积极主动站出来维护烈士尊严的民间力量。虽然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维护烈士的尊严,但惟有烈士的战友及烈属,才对烈士陵园的状况最关心、最警醒,他们的呼吁和努力,往往会成为启动政府和社会保护烈士陵园的“第一力量”。 但个人的声音太微弱了,只有结成公民社会才有力量。据了解,在美国就有“退伍军人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它是推动美国国会和政府通过立法等措施,保护烈士墓地以及各种纪念物的重要的力量。到2007年,美国退伍军人协会拥有300多万会员,任何人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我们不难想像,假如中国有类似这样的民间组织,则活跃于其中的,一定是谷子地这样的人。有了他们的努力,中国的烈士陵园,也就不大可能会变成“晒衣场”或者“菜园子”了,社会风气受他们的影响,对烈士的态度,也会为之一变。 就在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则新闻旁边,我还看到这样一条新闻:“重庆市小动物保护协会40多名志愿者走上街头,掀起善待猫狗的宣传活动……”我一时无语,也许我们真的应该为善待烈士做点什么了——这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新闻链接: http://news.qq.com/a/20071223/001193.htm
作者:
烈士的妹妹
时间:
2007-12-23 22:11
作者:
小阳
时间:
2007-12-24 01:34
当中国再爆发战争 会有人挺身而出的 那就是我们英勇顽强的解放军 毕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 但作为军人他们必须义无返顾地走向保卫祖国的战场 如果我是一名军人 我肯定会这么做 但现在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 除非我的家人遭的不幸 否则我是不会走上战场的 不是我没有血性 只是我一直在担心楼主所说的问题 这个社会已经让我曾经燃烧的血渐渐地冷却下来 烈士陵园 那是怎样一个神圣而庄严的地方 可我看到的陵园却是杂草丛生 一片荒凉 我总在想我们的先人为了民族的独立 为了人民的解放 为了祖国的安宁 前赴后继 浴血拼杀 无数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们是那么的崇高而伟大 可是我们的后人怎么可以这么轻而义举地把他们忘记了呢 同样是中国人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我好困惑 我们的社会怎么了 我们的政府怎么了 我们的国家怎么了 我们的民族怎么了 我们中国人到底是怎么了.....
作者:
狼牙山后代
时间:
2007-12-24 02:05
小動物尚許被成立保护協會,戰場上下來的老兵却被视為社会現今不穩定的因素。国家下一場戰争的未來烈士不知会作何想?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7-12-24 11:38
我得悉,广西沿线几个对越作战的陵园都投资进行重新修葺,总算是好事。 但毕竟只是区区广西几个陵园,全中国还有那么多的陵园该怎么办? 钱是问题么?中国人民绝对不缺钱!随便吃顿公费报销的饭都要上千元,还不包括饭后的余兴节目。现在连游艇、飞机也有人买得起,偏偏就是残疾退伍军人没饭吃,烈士陵园没钱管。 现在的问题是:不是没钱,是没良心!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7-12-24 11:44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逸,是我们最好的写照。 下一次战争来临时,我们还会再当一次“东亚病夫”么?
作者:
粤中军
时间:
2007-12-24 11: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枪舞耀阳
时间:
2007-12-24 20:11
全国大大小小的烈士陵园太多了,全都归于各自地方上管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条件好的没问题,差的呢就会产生管理不到位的种种遗憾,这个需要国家立法统筹管理,加以咨询烈属的意见,看是否能全集中搬迁到几个大的国家公墓,就不会发生楼主所产生的问题了.
作者:
十里画廊
时间:
2007-12-25 02:27
为国牺牲烈士是我们的英雄.我们连他们安睡的地方都这样的轻视.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我们尽快成立一个协会.要照顾好烈士家属和保护好陵园.必须是我们这些热心的人去推动的.怎样推动?要靠大家的从长计议!
作者:
烟宝
时间:
2007-12-25 13:04
以下是引用
烈士的妹妹
在2007-12-23 22:11:19的发言:
为这里的烈士感到可悲! 为国家感到悲哀!! 只有和我们一样的人才会感到悲哀,但是大部分人他们会有感觉吗? 烈士们请放心,只要有我们在,这样的状况会慢慢改变的!! 我们要上访,真的不能在等了!!!
作者:
烟宝
时间:
2007-12-25 13:26
以下是引用
烈士的妹妹
在2007-12-23 22:11:19的发言:
刚我拉我小舅看了,他没什么反映就说了一句话:可能这样的大部分是对越反击战的烈士陵园吧! 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舅舅原是47军139师的,轮战时也去了)
作者:
密山侦察兵
时间:
2007-12-25 13:52
我认为这是政府不重视,这么大个政府缺这点维护资金吗?需要拼命的时侯找到我们了,为国家把命都搭上了反而没人管了..都他吗一切向钱看,什么玩意,什么东西.
作者:
烈士的妹妹
时间:
2007-12-26 22:33
(请暂时不要往别处转载!谢谢!) 期待尽快出台《烈士陵园保护法》 这是一条让所有人都无法平静的新闻:洛阳的烈士陵园毁灭了。 烈士的墓碑被砸碎,墓身被推平,然后被当做“建筑垃圾”倾倒进垃圾场。烈士遗骨也被运到一角“叠压掩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此举是“为开发商业墓地”腾地方。 正在热映的电影《集结号》中,贯串着这样一条主线:每一个牺牲者都应该被尊重。但也许让导演冯小刚没有料到的是:现实当中发生的事,比电影中表现的还要更加让人感到压抑。在电影中,烈士们受到“委屈”,还是因为在战争年代的紧张情况下无意造成的,而洛阳烈士陵园那几百名烈士所遭受的厄运,则完全一场商业预谋的结果。 这座陵园中的烈士,都是在1948年,为解放洛阳而牺牲的。他们当时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牺牲差不多整整六十年之后,又再次被牺牲。区别仅仅在于,第一次牺牲,他们是主动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知道这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因此自会含笑于九泉;第二次牺牲,他们被粗暴地迁出了自己的安息地,却不知为了什么?为了GDP?为了官员和开发商手中一叠叠簇新的钞票?但这一次他们已经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即便泉下有知,也只能暗自垂泪了。 也许,“第二次”已经不能叫牺牲了,因为这更像是一场阴险的谋杀:有人觊觎他们的安息地,要用这块地来卖大价钱,实现自己的发财梦,于是就向他们伸出了贪婪的手。 让人略感欣慰的是,最新的消息表明,洛阳市委、市政府已经在第一时间叫停了工程,而陵园的管理部门也表态说,拆除是为了新建。但1955年建成的陵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文物价值,用心维护就是了,有什么必要大拆大建,打扰烈士的英灵呢?陵园保护并不是一定要毁掉旧陵园再造一个新陵园,我们的传统崇尚的可是“入土为安”!而且,即便是真的有绝对的必要移葬烈士、新建陵园,也应该以一种能够确保烈士尊严的方式进行,移葬以后的条件,也只能更好,不能更坏。可洛阳这种触目惊心的大拆大建场面,不仅让人寒心,还让人感觉这是在挖我们民族的“祖坟”呀!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如果烈士的尊严得不到充分的保障,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那些为国捐躯的先辈们,在已经献出了生命的情况下,还仍然无法获得我们的尊重,我们又凭什么认为我们就能够获得后辈的尊重呢?如果对这一切都无法确定,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必要为子孙后代做过多考虑呢?在这样的逻辑之下,当然一切着眼于长远的价值都是虚假的、可笑的,只有及时行乐才是唯一值得去做的事——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陷入这样一种精神状态,那么这个民族又怎么能够行之久远呢? 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有一篇影响深远的《在阵亡将士的国葬典礼上的演说》。他在演说中指出:为国捐躯的英雄是“生命的顶点,也是光辉的顶点”。显然,如何对待这些处于“生命的顶点,也是光辉的顶点”的烈士,也就相当于回答这样的问题:在未来某个必要的时候,我们民族中还能不能涌现出愿意为国捐躯的烈士?无疑,如果没有这样的烈士,民族也就相当于没有了脊梁。 这一事件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烈士的遗属在迁葬烈士的时候,有什么权利?烈士生前所在单位、所在部队有什么权利?当地人大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烈士陵园的“产权”难道就完全由民政部门说了算吗?一个地方的烈士陵园往往会牵涉到几代红领巾的集体记忆,牵涉到当地公众的集体感情,在对烈士陵园进行迁建、改建之前,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个征询民意、举行听证的程序?所有这一切,我们在现行的规章制度中都找不到答案。各地不断传来的烈士陵园遭亵渎的消息使我们认识到,我们既然不能寄希望于政府在守护核心价值上的自觉,那我们就应该尽快制定一部《烈士陵园保护法》了。
作者:
烈士的妹妹
时间:
2007-12-26 22:33
看到新闻后,首先是愤怒,继而又想,为什么他们敢这么干?我相信,如果没有政府的批文,开发商是没有这个胆量的——毕竟这不是一般的开发!这是在挖我们民族的祖坟! 谁都得惦量惦量! 我相信洛阳民政局和洛阳市政府也早已惦量了!他们一定是钻了法律方面的漏洞! 我马上登陆了国家民政部网站,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法律,但我没有查到。然后我又赶紧致电国家民政部有关部门,询问烈属在这方面有什么权利可以主张,比如可不可以起诉洛阳民政局,申请有关赔偿;民政局在拆建烈士陵园上应不应该告知烈属? 国家民政部负责制定法规的部门告诉我,如果当地报批了上一级政府和上一级主管部门,手续完备,法律上没有什么可以追究的。 我说,普通百姓的坟墓如果拆建,都要协商和补偿,烈士为什么没有呢?他们解释说,烈士陵园是由国家出资兴建和负责维修的,所以,所有权归国家,也就是说,要拆要建,国家说了算。这个国家谁说了算,主要是看这个陵园的级别,如果是国家级的,就由国家民政部说了算,如果是省级的、县级的…… 我回答说,这是问题的吊诡之处:国家能跟烈属要管理费和建设费吗?敢跟烈属要管理费和建设费吗?这是国家自动放弃的,难道因为国家不收管理费,就让烈属失去了这方面的权利吗? 他们说,这没办法,至少现在没有办法。这方面我们会研究的,新的《褒扬条例》也许会对这方面加以细化,会考虑我的意见,等等。 这样一圈转下来,我明白了,洛阳方面为什么如此大胆!我才明白,原来,我们居然没有一部烈士陵园法来保护烈士和烈属的权利! 但法律之外,还有没有情感?!还有没有道德?! 烈士陵园,可以说是我们的民族祖坟,解放战争,可以说是共产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不尊重这些烈士,等于自毁合法性! 难道我们的官员就没有人考虑到这些问题?
作者:
向毛主席保证
时间:
2007-12-27 01:30
国耻!!!人更可耻!!!
作者:
向毛主席保证
时间:
2007-12-27 01:31
国耻!!!人更可耻!!!
作者:
niatxu
时间:
2007-12-27 16:00
《色戒》女人靠不住 《投名状》兄弟靠不住 《集结号》住址靠不住
作者:
老山女兵
时间:
2007-12-28 13:40
感谢邬姐无数的付出! 对您太多的敬意,只是有时不知怎么来回您的帖子`````` 集结好吹响,与您同在!
作者:
临风回眸
时间:
2007-12-31 18:00
今天新闻上又在说,是烈士陵园的管理人员误解了政府文件,这样的解释我们是不能接受的.洛阳市政府的态度不能让人满意.
作者:
遥望南国
时间:
2008-1-1 10:41
“以后我们的民族再遇到战争或其他什么天灾人祸的时候,还会不会有人挺身而出?他们的脑海里说不定就会闪过烈士陵园里凄凉的一幕,进而会对行动的意义产生怀疑。人有时候并不怕成为烈士,甚至渴望成为烈士,他们最怕的是成了烈士以后,却被人遗忘甚至轻慢。一个民族没有了愿意当烈士的人,也就等于没有了脊梁;从道德的角度讲,我们如此对待那些舍生取义的烈士,世人会怎么看我们?他们只能说,这是刻薄寡恩、忘恩负义的一群人。”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如果烈士的尊严得不到充分的保障,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那些为国捐躯的先辈们,在已经献出了生命的情况下,还仍然无法获得我们的尊重,我们又凭什么认为我们就能够获得后辈的尊重呢?如果对这一切都无法确定,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必要为子孙后代做过多考虑呢?在这样的逻辑之下,当然一切着眼于长远的价值都是虚假的、可笑的,只有及时行乐才是唯一值得去做的事——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陷入这样一种精神状态,那么这个民族又怎么能够行之久远呢?”
说得对!我相信转业、退伍军人和现役军人及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都会支持你的观点!
作者:
六零六
时间:
2008-1-2 11:42
在这里面说什么也没有,该推的还是推了,该盖的一定还要盖 墓地上面该长草还是会长草的,反正如果打仗也轮不到我们
作者:
艳阳天
时间:
2008-1-2 22:12
无奈,心伤。
作者:
中国战神
时间:
2008-1-2 23:00
烈士陵园是民族魂魄之所在,民族精神之载体。烈士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民族,我们应当对烈士念兹在兹,千秋万代,永志不忘!请问:我们对中印、朝鲜战争、抗日战争、北伐战争、甲午战争、抗英抗法战争、抗清战争、抗元战争,上溯至商周立国时期的民族英雄,都有记载吗?有保护烈士陵园吗?有祭奠烈士吗?烈士随政府更迭而变化,本届政府只认自己人是烈士,对往届政府的军人,实际也是为国捐躯的军人,就忘记了。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人成为古今中外最多被人屠杀对象的原因?是非不分,正气不扬,何能立国,何能立族?政府的任期是有限的,党派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唯有我们民族的生命是永续绵延的!站在民族的立场上,重新认识烈士,珍惜烈士!如果连起码的是非不分,民族的生命也不是永续的,历史上不是很多民族已经消失了吗?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