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是否有这回事 [打印本页]

作者: 87449523    时间: 2008-1-14 13:16
标题: 是否有这回事
前几个天和几个战友到佛冈县探望战友.一位战友战前是我团的后来调到广州军区侦察大队六班.79自卫还击战前战后,总共在越南带留九个月.荣立三等功.一次一等功.一等功是在越南抓捕中荣立的.锯讲驻守高平敌364师副参谋长.独自一人跟踪我部,被侦察大队六班发现,一直何机抓捕.线索时隐时现.跟踪7天.在东廊卫生站我团指30米处一个柴油桶内发现并抓获.随身携带指南针.地图.手枪.手枪没有准星的(有意打掉),是一名捍将.问双方交换战俘时有没有这人.如果有可能是被俘敌最高一级军官.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8-1-14 14:10
侦察大队是团级建制,下属有侦察连,没有什么侦察大队六班的说法。我军总共派出过五批共十五支侦察大队参战,其中只有第一批中的第二侦察大队是来自广州军区的。就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资料来看,没有这种可能性。更何况,侦察大队这种战时的临时性建制,是1984年以后才出现的,所以楼主肯定了解的有误,或者中间某些细节被以讹传讹了。
作者: plr    时间: 2008-1-14 16:11
不懂就不要乱讲。这里指的不是为了轮战临时编成的侦察大队,而是军区所属的敌后侦察大队。
作者: 87449523    时间: 2008-1-14 18:45
2楼主.军区侦察大队.我当兵时就已经有,而且传的好神.并不是临时建制.最简单团一级都有特务连呢.这是他个人的经历.他不会在我们这些生死战友面前说谎.我感觉真实.他说:侦察大队,直属军区和中央,是搞情报的.至于他属连排我没问清楚.我是说79的事.84轮战我就不清楚了.
作者: asd189866    时间: 2008-1-14 19:11
这种绝密的事情,可能性是存在的,一般是不被人知,深入对方国家进行侦察作战,又没有正式宣战,是不可能大肆宣扬的,师出无名哦.
作者: 合成军参谋    时间: 2008-1-14 20:05
“在越南境内滞留9个月”,这个说法可能有误。
作者: f117    时间: 2008-1-14 21:54
以下是引用湖南骡子在2008-1-14 14:10:37的发言:侦察大队是团级建制,下属有侦察连,没有什么侦察大队六班的说法。我军总共派出过五批共十五支侦察大队参战,其中只有第一批中的第二侦察大队是来自广州军区的。就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资料来看,没有这种可能性。更何况,侦察大队这种战时的临时性建制,是1984年以后才出现的,所以楼主肯定了解的有误,或者中间某些细节被以讹传讹了。
不懂装懂。现在讲的是79年的事情,79年不仅仅有各军区敌后侦查作战,国防部对外调工组,**部**局,总参均派员参战。其中国防部对外调工组成绩最为辉煌,坚持敌后长达N年。王文将军(原名宋**,61年少将)的儿子宋**单枪闯河内,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英雄壮举无法在这里敲打出来!
作者: 永志不忘    时间: 2008-1-14 23:58
原名也需要保密么? 王文(1919-1989),原名宋明波,河北省蓟县(今天津市)人。1938年参加冀东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东抗日联军16总队大队政委、蓟县游击支队指导员、冀东军区13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晋察冀军区冀晋纵队2旅副政委、热河军区热南军分区副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9纵27师首任政委。27师的前身是冀东军区独立9旅,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冀东军区由县区游击队扩编的3个分区的警卫团。后任46军138师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第二航空学校政委、第四航空学校政委、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国民航总局副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1979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副部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审室副主任。 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9年5月18日逝世,终年70岁。
作者: f117    时间: 2008-1-15 00:58
以下是引用永志不忘在2008-1-14 23:58:34的发言:
原名也需要保密么?
网上搜是找不到一切的。。。。 保密谈不上,只是担心敲出来,大家会有疑问,所以有点心惊胆跳的提下他的姓,但你搜出来的也不是完全正确的答案,中间那个字网上没正确答案。如果你能把他儿子的名字也搜出来,我就服你了。60年代末期,我军曾经特招了100多名干部子弟入某部32基地,年龄从12-20不等,如今仅存20余人。当年立了大功的宋**,如今依然健在,中将军衔,你网上找找看,能找到这个将军么?
作者: 老山主峰    时间: 2008-1-15 08:31
以下是引用湖南骡子在2008-1-14 14:10:37的发言:侦察大队是团级建制,下属有侦察连,没有什么侦察大队六班的说法。我军总共派出过五批共十五支侦察大队参战,其中只有第一批中的第二侦察大队是来自广州军区的。就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资料来看,没有这种可能性。更何况,侦察大队这种战时的临时性建制,是1984年以后才出现的,所以楼主肯定了解的有误,或者中间某些细节被以讹传讹了。
好象自己什么都懂似的.
作者: 42师125团    时间: 2008-1-15 09:31
网上看到一位老兵回忆录,也说他们曾经化妆进入河内市区侦察。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8-1-15 11:30
1979年2月17日总攻打响以前,已经有军区的侦察单位进入越南执行侦察任务,1979年3月16日战争结束以后,边境地区的侦察渗透、反侦察渗透的作战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广西龙州、靖西、那坡、甚至离边境较远的崇左等地的烈士陵园中,可以见到很多牺牲在84、86、87甚至89年的部队烈士和地方武装部的烈士,这些人多数就是在广西与越南接壤边境地区执行侦察渗透、反侦察渗透作战中牺牲的,我推测有部分烈士甚至不能公布原来的身份只能以地方支前民兵、武装部等的身份下葬。 [p]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侦察单位执行任务,81年的法卡山收复战能顺利进行么?如果不是获悉了某些异动情况,85年12月28日龙州科甲地区会无缘无故的进行出击作战么?中越之间的边境地区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平静过。

[p]15个侦察大队参与云南老山地区轮战则是1984~1989年的事情,但在广西,则有另外的单位执行侦察任务。


作者: luck路客    时间: 2008-1-15 11:32
我们平头老百姓只能道听途说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
作者: 永志不忘    时间: 2008-1-15 15:50
以下是引用f117在2008-1-15 0:58:09的发言:
网上搜是找不到一切的。。。。 保密谈不上,只是担心敲出来,大家会有疑问,所以有点心惊胆跳的提下他的姓,但你搜出来的也不是完全正确的答案,中间那个字网上没正确答案。如果你能把他儿子的名字也搜出来,我就服你了。60年代末期,我军曾经特招了100多名干部子弟入某部32基地,年龄从12-20不等,如今仅存20余人。当年立了大功的宋**,如今依然健在,中将军衔,你网上找找看,能找到这个将军么?
心惊胆跳是假 故弄玄虚是真吧 王文少将是1961年授衔的 其前后担任的工作看不出有什么需要特别搞得神秘兮兮的地方 王少将还担任过司法部副部长 简历早就是公开的 更何况王文少将已经去世10余年 一个原名还有劳你藏着掖着 你说王文少将原名宋明波,中间那个字不对,我倒想听听哪个字才是对的。 我没打算让你服我,所以不打算去搜王少将儿子的名字。 “当年立了大功的宋**,中将军衔,你网上找找看,能找到这个将军么?” 姓宋的中将太多了,不知道你说的事哪一个,懒得去找了。话说回来,如果宋中将是公开授衔的,网上肯定能够找得到,因为每一次授衔仪式和授衔命令中央媒体都会报道。如果是秘密授衔的(不知道中国有没有这种情况),我要搜到了,那我成了网特了。 又:真要让你心惊胆跳的事,建议你就不要在这里吞吞吐吐了,干脆什么也别说,免得自己把自己吓着了。
作者: f117    时间: 2008-1-15 16:59
以下是引用永志不忘在2008-1-15 15:50:09的发言:? 心惊胆跳是假 故弄玄虚是真吧 王文少将是1961年授衔的 其前后担任的工作看不出有什么需要特别搞得神秘兮兮的地方 王少将还担任过司法部副部长 简历早就是公开的 更何况王文少将已经去世10余年 一个原名还有劳你藏着掖着 你说王文少将原名宋明波,中间那个字不对,我倒想听听哪个字才是对的。 我没打算让你服我,所以不打算去搜王少将儿子的名字。 “当年立了大功的宋**,中将军衔,你网上找找看,能找到这个将军么?” 姓宋的中将太多了,不知道你说的事哪一个,懒得去找了。话说回来,如果宋中将是公开授衔的,网上肯定能够找得到,因为每一次授衔仪式和授衔命令中央媒体都会报道。如果是秘密授衔的(不知道中国有没有这种情况),我要搜到了,那我成了网特了。 又:真要让你心惊胆跳的事,建议你就不要在这里吞吞吐吐了,干脆什么也别说,免得自己把自己吓着了。
又碰上一坨不懂装懂的狗屎。 “授衔都是公开的”------听着跟放屁一样。 给你个傻逼举个例子,“中联部”的性质如何?前身是谁?各局长是否具有军衔警衔?给你3天时间上网搜索,说的清楚就说,说不清楚,你他妈的闭上狗嘴给我消失。
作者: f117    时间: 2008-1-15 17:02
起名叫永志不忘,事实上对烈士的起码尊重都没有的狗屎!以后改名叫永痔不忘算了。
作者: f117    时间: 2008-1-15 17:02
否定历史就是背叛。!
作者: 永志不忘    时间: 2008-1-15 21:12
给你两个链接:一个是人民网的,一个是新华网的,希望你看了之后不要否定授衔是公开的这个事实: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2808289.html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7-01/23/content_5641970.htm
作者: 浩兵战    时间: 2008-1-15 22:08
我想\"永志不忘\"这次看来你是错大发了,哪能什么\"中央媒体\"都会报道的?!!
作者: plr    时间: 2008-1-15 23:01
以下是引用永志不忘在2008-1-15 21:12:04的发言:f117: 我不想跟你这种没有教养的人浪费时间。 给你两个链接:一个是人民网的,一个是新华网的,希望你看了之后不要否定授衔是公开的这个事实: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2808289.html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7-01/23/content_5641970.htm
省省吧,你不知道的太多了。
作者: plr    时间: 2008-1-15 23:06
以下是引用simonchan在2008-1-15 11:30:08的发言:1979年2月17日总攻打响以前,已经有军区的侦察单位进入越南执行侦察任务。

不要说军区,连步兵团侦察排都出境了
作者: plr    时间: 2008-1-15 23:49
以下是引用f117在2008-1-15 0:58:09的发言: 60年代末期,我军曾经特招了100多名干部子弟入某部32基地,年龄从12-20不等,如今仅存20余人。
某地甚至有不到12岁的。
作者: plr    时间: 2008-1-15 23:59
以下是引用湖南骡子在2008-1-14 14:10:37的发言:更何况,侦察大队这种战时的临时性建制,是1984年以后才出现的,所以楼主肯定了解的有误。
79年XX军就曾抽调侦察连编成侦察大队,该军还有敌后侦察第二大队配合。 参加轮战的侦察大队是从队属侦察分队抽调人员组成的,属于金字塔结构的最底层。
作者: machael    时间: 2008-1-16 01:01
《橡胶林的回忆》提到,我军一百多人的侦察队,战前十多天就渗透到越南纵深,直到2月17日反击战打响,才返回国内。
作者: 永志不忘    时间: 2008-1-16 01:16
以下是引用浩兵战在2008-1-15 22:08:39的发言:我想\"永志不忘\"这次看来你是错大发了,哪能什么\"中央媒体\"都会报道的?!!
是否错大发了自己看看就知道了: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2808289.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7-01/23/content_5641970.htm 不要跟我说新华社不是中央媒体
作者: plr    时间: 2008-1-16 09:35
当年搞正规化,外公被授予军衔。没有军服,当然也没有发军衔标志,估计他们单位也不可能搞什么授勋仪式,更不可能公开他们的名字。只是来了封信通知,外公外婆很高兴,子女就问:当大校有什么好处?答曰:以后填表就可以写“大校”了。仅此而已。
作者: luck路客    时间: 2008-1-16 17:01
好久没去军歌闲逛了,今天去逛了逛发现某某人频频被枪毙~~~嘿嘿就一个字爽!!!
作者: plr    时间: 2008-1-16 17:31
松毛岭狗急跳墙,可以理解。
作者: 永志不忘    时间: 2008-1-16 23:32
授予将一级的军衔,是由中央军委主席签发命令,而中央军委主席,都是总书记、政治局常委兼任的,而总书记的签发命令属于重要公事,中央媒体都是要报道的(如果有秘密签发的情况,那么除外),不信去看看新华社的通稿和解放军报。
作者: 军情八处    时间: 2008-4-9 21:17
保密,保密,再保密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