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南信息报记者 汤兴萍
“兄弟,添了家乡的土你别再想家!”
雨,一夜未停!昨日一早,来自湖南、湖北和河南的四名老兵,披着一路风尘来到他们祭扫的第十站——麻栗坡烈士陵园。他们为这里的战友带来了家乡的泥土,亲人的问候和战友的真情。 纷飞细雨中,他们列队立正,然后抬起右手……虽然他们中有人失去了手指和腿,得依靠假肢站立,但他们的军礼,在这个雨中的早晨格外庄严肃穆…… 细雨无声,苍松不语。但一声深情的“兄弟……”,唤醒了长眠29年的记忆。
“又到清明,我们没有忘记你们……”
战友带来烈士家乡的水和土 昨日一早,那拉、绿色记忆、重回军营和界碑卫士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他们在山脚下就下了车,冒着小雨从烈士陵园正门的台阶往上走。通往烈士纪念碑的台阶很高,坡度很大,昔日的“战斗英雄”、“活着的黄继光”那拉,在上台阶时显得有些费劲。
战争中,那拉失去了一条腿,一个手指,到目前为止,他全身上下仍留有33个未取出的弹片。“我是名军人,军人上战场保家卫国是义不容辞,天经地义的事。我既然穿上这一身军装,祖国需要我上战场我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扛起枪,所以,无论生死我都无怨无悔。当年,很多战友也和我一样热血澎湃。很多战友在战争中用他们的青春和鲜血祭奠了这片土地。幸运的是,战争结束后我还活着。对于我来说,战争的记忆刻骨铭心,战友情也是刻骨铭心。所以,每当清明到来的时候,我都想来看望这些战友。”那拉说。
到了烈士陵园纪念碑前,那拉等4人先向烈士敬献了花圈,然后列队站好,由绿色记忆喊口令。敬礼、默哀、鞠躬、敬烟敬酒……4名走过硝烟的老兵,带着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战友的委托,向长眠在这里的957位烈士转达了问候。鞭炮声在寂静的烈士陵园里显得异常响亮,青烟在细雨中袅袅穿行,久久不散。
受战友委托,他们首先来到烈士吴正庚墓前。吴正庚烈士是湖南望城县人,牺牲时年仅21岁,牺牲后被中央军委追记三等功。为烈士点燃了从湖南带来的家乡烟,再为烈士斟满三杯烈酒。重回军营从背包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两个杯子和两个瓶子。打开第一个杯子,里面是满满一杯黄土。他一边把泥土撒向墓身,一边说:“兄弟,这是你家望城的土。为你添把家乡的泥土,你就不要想家了……”第二个杯子里还是泥土,一边撒,一边泪流满面。泥土全部撒完后,打开瓶盖说:“兄弟,我今天把湘江水也给你带来了……”两瓶湘江水伴着战友的泪水和天空的雨水,淋湿了烈士的墓身,雨一直淅淅沥沥……
麻栗坡是祭扫活动第十站
老兵绿色记忆告诉记者,战争距离现在虽然已经很遥远了,但是那段历史无法忘却。绿色记忆的军旅生涯仅有短暂的几年,“现在,我离开部队已经将近30年,但我无时不在怀念军营和战友。网络方便了,我们几个老兵就搞了个‘血铸军魂’的论坛。由于有着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情结,很多相隔千里的老兵都聚到了论坛里。
此次活动从策划到出发,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次活动策划被一个企业家知道后,他们为我们进行了部分赞助。” 深圳市汇国丰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同风数码科技分公司运营总监邵乃器先生随老兵一起走完活动全程,他曾在某空军部队6年,他说:“公司董事长卢海从来没有当过兵,但他心里始终有军营情结。卢总因为军营情结在网上结识了这些老兵,他支持这个活动,一来是为了圆梦,二来是对烈士的缅怀。这一次卢总派我跟来,是想摸清路线,为下一次的祭扫活动奠定基础。”
3月27日,4名老兵从各地赶到广西南宁集合,然后从南宁出发,沿南宁——宁明——龙州——水口——科甲——硕龙——靖西——那坡——富宁——麻栗坡。麻栗坡是整个行程的最后一站。
每年清明都要来祭扫
当老兵祭扫到烈士吉兴林墓前时,绿色记忆拨通了烈士遗孀陆荣华的电话:“嫂子,我们现在在大哥的跟前,我们向他转达了你的问候,为他供奉了烟酒,你放心吧。嫂子你这几天还好吧?我在这里拨通你的电话,是为了让大哥听听你的声音……”
挂断电话后,绿色记忆又对着吉兴林说:“大哥你听见嫂子的话了吗?她说她现在生活过得很好,云云的工作也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安排好了,你放心吧……”
吉兴林,灌云县人,原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某部,1978年底补充至昆明军区某作战部队,1984年4月28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他是高机连的连长,他是为了掩护战友牺牲的。也是他们连队惟一一个牺牲的烈士。”那拉说。在吉兴林牺牲10天后,他的女儿云云降临人世。可怜这个从未谋面的女儿,成了长眠在南疆的吉兴林烈士终生的遗憾和永久的惦念。
绿色记忆告诉记者,其实,在麻栗坡烈士陵园里没有我的战友。之所以到这里来,是因有着共同的血火经历,也是受麻栗坡烈士陵园里很多烈士生前的战友委托。“很多战友由于离得太远,再加上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不能亲自到烈士陵园来祭扫,就委托我们代为转达心意。我们这次从南宁开始由东往西到沿途的烈士陵园祭扫还是第一次,今后,我们尽量争取每年清明都来祭扫一次。这不但是对烈士的缅怀,也是对烈士家属的安慰。”
祭扫活动结束时,那拉等4人在烈士纪念碑前再次鞠躬。最后,他们拿出剩下的几瓶酒,像当年喝出征酒那样,将瓶中烈酒喝一半,洒一半,与烈士对饮告别……
哈哈、战友(160、绿色记忆)在此也见到你们了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