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第12侦察大队“3803”伏击捕俘战斗简介及作战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8-7-22 12:12
标题: 第12侦察大队“3803”伏击捕俘战斗简介及作战组图
1987年3月27日至28日,大队在中越边境1651高地东南侧实施战斗,参战连队主要为特侦三连,火力连。捕俘地点距敌阵地很近,作战期间雨多雾浓。行动中情况掌握准确,组织指挥严密,充分发挥一线指战员作用,部队勇猛顽强,一举捕俘成功,未放一枪一炮,生俘越王县军指八营二连二等兵武黄南,达成“无声战斗” 。
一线指战员在研究情况
司令部工兵参谋刘占水(左二)带领破障组开辟通路
特侦三连连长李艳明
一等功臣、特侦三连四排工兵班长刘德林
战斗中的前指
越俘武黄南
[此帖子已被 湖南骡子 在 2009-12-5 2:47:24 编辑过]
作者: 江誉 时间: 2008-7-22 16:07
哎,都是妈妈的好儿子
作者: 吴大大 时间: 2008-7-24 10:53
哎,都是爸爸妈妈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儿子!!!!!!!!!!!!!!!!!!!!!!!!
作者: 毛委员 时间: 2008-8-6 14:48
从老站到新站,已看过N遍,,有没有新的?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9-12-5 03:43
标题: 回复主题
3803伏击捕俘战斗的作战地域实际上并不在特侦三连的作战方向上,但三连所在方向上经过多次出境抵近侦察,都没有发现战机,不得不与友邻连队协调,在特侦四连的作战方向实施一次伏击捕俘行动。这次战斗是特侦三连轮战期间仅有的一次捕俘行动,时间上严格说应该是从1987年3月24日先期进入阵地开辟通路算起。破障组完成开辟通路任务后没有撤回,直接转入本次战斗的其它分工。
此次战斗实际的现场指挥是连长李艳明,他在行动中担任掩观组组长。捕俘组由一排长高扬带领。战斗当日6时多,侦察分队前出至敌阵地前的水井边待命。然而,这一天的情况反常。按前期抵近侦察总结出的越军活动规律,每天早晨8点多都有越军下山打水,但这一天偏偏左等越军不来,右等越军还不来。直到中午12点,打水的越军才出现。漫长的等待中,潜伏的侦察兵都保持无线电静默,后方指挥所都快急疯了,但也不敢打破静默与侦察分队通联。
原定的计划是第一捕俘手从越军身后跃起扑敌。越军走入伏击区后,第一捕俘手、4班长郑书旺猛然跃起,这名越军听到动静一转身,郑书旺扑敌时身体就撞在了敌人身前的水桶上。第二捕俘手、6班战士彭志上去堵嘴,但用力过猛,拳头进了越军口中,俘虏趁机咬了一口。第三捕俘手、1班长李堂水正要上铐,也被咬了一口。俘虏还大叫了两声,把在场的侦察兵都吓了一跳,但高地上的越军根本没听到。此时是中午12点03分,连长李艳明打破无线电静默,报告后方指挥所:捕俘成功,我无伤亡,未放一枪一弹。后指当场就欢呼一片,马上报云南前指、总参了。同时李艳明连长报告说敌未发现我方行动,请求批准上阵地把其他敌人都抓来,但没得到同意。于是侦察分队押解着俘虏后撤。直到下午3点多,越军才发现“人口走失”,有所反应,但为时已晚,侦察分队早已撤回我境内。此次战斗,开创了中越边境战争8年来我军首次“无声捕俘”的成功范例。[此帖子已被 湖南骡子 在 2009-12-5 4:09:28 编辑过]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9-12-5 03:49
标题: 回复主题
战后,捕俘组长高扬和三名捕俘手郑书旺、彭志、李堂水荣立一等功。高扬(战前任步兵第338团特务连侦察排长)后曾参与电视剧《黑豹突击队》的演出,现已转业,在石家庄开办民办学校。郑书旺后来提干,转业后去了山西太原检察机关工作,前些年因车祸变成植物人。彭志的手被咬伤后,不知是否是接触了有毒植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伤口出现中毒症状,手的功能有点受影响,评了三级乙等伤残(八级伤残),现在已经恢复健康。彭志离开部队以后在地方工作,但又遭遇了下岗的命运。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9-12-5 07:28
标题: 回复主题
看来特侦四连不怎么活跃啊,当面之敌还警惕性不高。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9-12-5 18:58
标题: 回复主题
hjf1390:
看来特侦四连不怎么活跃啊,当面之敌还警惕性不高。
呵呵,特侦四连之前已经打过一次成功的伏击捕俘战斗。至于3803当中敌人为什么反应迟缓,这个问题就是个谜了。但当时一个侦察连队负责的正面就有十几、几十公里宽,越军也可能存在侥幸心理。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