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朗朗:只有一点像乃师!
[打印本页]
作者:
江涵秋影
时间:
2007-10-10 20:15
标题:
朗朗:只有一点像乃师!
对音乐、音乐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所以我这里说不喜欢,没有想得罪朋友的意思。 朗朗如今算得上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其父亲甚至扬言只有公主级的女子才配得上他。但从电视的部分镜头中,我感觉我喜欢他还不到时候,或许再过几年,我会买来他的CD听,我希望如此。 说到不喜欢,主要有两点。一是不欣赏他过于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作为一名钢琴演奏家,演奏时由于全身心的投入,不由自主的表现出一些特定的表情、动作,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场演奏,我以为过于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对观众来说,却可能是干扰和误导。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在观点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需要在平静中品味。而过于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则意味着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强加于观众。钢琴演奏,我喜欢那种除了需要大力度击打琴键之外,平静而真诚的演奏风格,如鲁宾斯坦。我认为优秀的演奏都应该像鲁宾斯坦那样,包括电视《海上钢琴师》中1900的演奏,也是如此。朗朗的老师——巴伦波伊姆在演奏过程中,表现得含蓄而平静。在这点上,朗朗完全不像他的老师。 二是觉得他缺乏艺术家的气质——自信和谦逊。朗朗的表现似乎是自负有余,稳健不足。这点,同样和他的老师形成鲜明对比。巴伦波伊姆面对观众,有时甚至面带感激,他的登台50周年音乐会,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观众热情的鼓掌、欢呼声中,他表现得极为谦逊,看得出他觉得观众给予他很多,而不是他给予观众很多。而且在演出前他也说了这样的话。而朗朗面对观众的赞美,倒有些志满意得。于是,我不太相信他能的演奏能充分表现出肖邦音乐中的柔弱、纤细和纯净,他的过于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就有了装腔作势之嫌。再看他在北大教学生弹琴,几乎没有任何乐句讲解,不是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弹奏,而是急不可待的让学生起来,由他来示范。电视台的导演虽然没有恶意,但把他一次次让学生起来,他坐下示范弄成“快”镜头,显得颇有意思。可以十分肯定的说,巴伦波伊姆教他弹琴肯定不是这样。 有人说,演奏家与艺术家是有很大距离的。我觉得这话有道理,因为演奏技术成分更多些,而且现在演奏技术有如科技发展一样,其难度大大超过了早期的演奏家。朗朗弹奏钢琴的技术肯定是一流的,他弹奏《蓝色狂想风》时那种如同鸡爪往后刨的指法,恕我孤陋寡闻,在其他著名演奏家那里,我从来没看到过。所以在重技术、重产品、重效益的快餐时代,他迅速得到了肯定并一举成名。我不怀疑他将来会成为优秀的钢琴家,但现在我认为他还是一个技术型的钢琴演奏者。 朗朗有一点很像他的老师,就是演奏结束站起来的同时,把西服的第一粒扣子扣好再面对观众。
作者:
hb-wu
时间:
2007-10-11 23:05
好文!
作者:
lovemockby
时间:
2008-2-17 23:11
鼓掌~
作者:
六零六
时间:
2008-2-19 14:14
不喜欢,第一你弹个钢琴你乱晃什么,你以为你是摇滚的啊,一看那个大脑袋就不爽,第2什么叫钢琴家,你得自己能作曲才可以的,光弹我听CD好了,在国际上得了几个奖就出来乱蹦蹦,现在都没有什么真正的钢琴家,没有自己创作的能力就是弹别人的东西
作者:
罗公子
时间:
2008-2-28 20:47
好文!鼓掌~
作者:
不才
时间:
2008-3-9 16:39
嘿嘿,正如文中所述:“演奏家与艺术家是有很大距离的”!朗朗,目前“他还是一个技术型的钢琴演奏者”!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