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smarttags\" />
[此帖子已被 不再 在 2010-5-22 17:06:0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不再 在 2010-5-23 17:32:50 编辑过]
好贴!是参考50军师、团、营有关战例综述的。
不知是原创还是转贴?
对决“前奏曲”
根据13军ffice:smarttags\" />
师首长决心:集中主要兵力兵器沿公路及其两侧实施主要攻击,以一个加强团经龙江、班佛向新寨方向穿插迂回,断敌退路,前后夹击,将越军第
初步设想:步兵第447团配属师工兵营一个排,防化连喷火、防化各一个班,并指挥445团2营和师侦察连,由龙金经孟珊、龙江、班佛之线,向新寨和马匝方向执行穿插迂回任务,切断公路,控制黄连山垭口,阻敌西逃东援,配合师主力歼灭沙巴之敌。446团配属师防化连喷火、防化各一个班,在奔西爱、威龙松一线占领进攻出发阵地,团主力沿公路及其两侧向沙巴方向实施主要攻击;以一个营由奔西爱经蒙先向大平、达聘苗方向进攻,在447团协同下,歼灭沙巴地区之敌。95团2营首先攻占1663高地,而后营主力向威龙松、珍珠琳方向进攻,保障师主力左翼安全。445团(欠2营)、95团(欠2营)和坦克团3营(欠7连)为师预备队,分别配置在朱缸荷以南、代乃南侧和谷珊东侧地域,战斗打响后,随446团之后跟进。师炮兵群由师炮兵团和炮18团遍成,配置在大顿、典那、大寨地域和332高地至北瓜姚地域,以火力支援师主力战斗。fficeffice\" />
具体部署:
越军在沙巴地虽准备坚守其所谓“沙巴防线”,但也作了在情况不利时撤退的准备。
对决“序曲”
遵照13军24日18时和25日0时30分的命令,师的作战方案尚待军区批准。为了争取时间,了解情况,25日2时,师命令447团(含445团2营)率先行动。部队于25日7时25分由龙金出发,向新寨方向实施穿插迂回,当日18时50分先头分队到达班佛,前进较快。26日,该团奉命停止待命一天。
27日,447团(含445团2营)奉命继续前进。12时许,进至格盖苗与敌战斗警戒分队接触打响,顺势发起攻击,在甘荷毛西侧将敌坝洒独立营残部击溃,并歼其一部,于当晚占领甘荷毛西南侧小垭口地区。445团2营在班佛以南的岳山与447团分路,当晚21时进至大平西北无名高地时遇敌,随即控制了该高地,而后奉命就地转为防御。
28日,447团勘察地形,组织战斗。3月1日,该团3营从行进间向敌发起攻击,攻夺新寨北山垭口。由于地形狭窄险要,不便展开兵力和发扬火力,并且多为仰攻,虽经8小时激战,仍未能解决战斗,遂与敌形成对峙。10时40分,大平附近的敌人在炮火袭击后,向445团2营6连防御阵地发起反攻,至15时30分左右该连连续击退敌人5次进攻,守住了阵地。
2月26日晚13军电令:149师在友邻攻占1662高地,消灭奔西爱、威龙松以东之敌后进入战斗。师当即定下决心,部队进行战斗准备。27日11时10分,446团开始沿代乃、岳山东侧突出部,向1662高地方向前进。14时32分,该团1营进至岳山东侧突出部,与敌警戒分队打响,毙敌1人,余敌逃窜。当晚,该团进至岳山东侧突出部、代乃、朱缸荷地域。
28日15时30分,13军又令迅速进至奔西爱、威龙松一线,占领进攻出发阵地,3月1日拂晓发起攻击。师即令446团向前推进。该团于16时05分开始前进,21时在3号桥接管117团阵地后,2营立即超越117团战斗队形沿公路西进。由于当晚雨大天黑,敌情不明,地形生疏,该营在接敌运动中,于3月1日2时25分进至4号桥东北侧公路一线时,遭敌伏击。营内各分队随即强占附近制高点和有利地形,利用夜暗与敌接近,全营英勇奋战,在1营2连和3营8连的配合下,经9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于12时许歼灭了奔西爱以东、吉光胡以南地区之敌,为师主力3月2日的进攻创造了条件。
2月27日18时50分,95团进至谷珊附近集结待命。28日该团2营奉命向1663高地搜索,保障师主力左翼安全。该营于当日19时30分攻占了1663高地和威龙松以东无名高地,歼灭了该地区之敌。其主力进至朱缸荷南侧地域。
同日,445团(欠2营)进至3号桥附近地区。
[此帖子已被 不再 在 2010-5-23 14:41:59 编辑过]
3月1日8时,师指挥所由332高地转至朱缸荷。
4号桥东北无名高地,是1662高地向东南延伸的山腿,制高点编为5号,海拔高1200余米,坡度45度左右。由5号高地向东南廷伸的3个山腿(分别编为1、2、4号),谷(柳)沙(巴)公路沿山脚蜿蜒通过,外约姆河在公路东侧。4号桥东北无名高地地形险要,可直接控制公路,是敌316A师“沙巴防线”的前沿阵地。
敌316A师增援柑糖的企图失败后,立即建立所谓“沙巴防线”。战后查明,4号桥东北无名高地由敌148团一个加强连防守,妄图依托有利地形,阻止我军进攻。敌人在该高地构筑有12个土木质地堡和40个机枪、火箭筒、枪榴弹暗火力点,以堑壕、交通壕相连接,并配置有高射机枪发射阵地。各种火力组成多层次密集火网,严密封锁着公路。
2月28日22时30分,446团决定由2营配属82无后坐力炮连一个排、喷火器2具,为第一梯队,立即沿公路向4号桥搜索前进。该营以5连配属团属无后坐力 -炮-连第2排、重-机*连第3排、喷火器2具为第一梯队连;4连配属重机*连第2排、无后坐力炮两个班随5连跟进;6连为预备队;炮连(欠7、8班)、机*连(欠2、3排)为营火力队;营指挥所随5连之后。
当晚23时许,2营由朱缸荷南侧小桥附近出发,沿公路向4号桥、奔西爱一线搜索前进。3月1日2时25分,5连进至4号桥附近,1排正准备侦察通往奔西爱的道路,突然从4号桥头小独立房钻出3个越军,与我遭遇。由于天黑雨大,难以辨别敌我,我即用口令联络,对方无回令,并即转身边叫喊边向奔西爱方向逃窜。我尖兵判定是敌人,便迅速开*射击,当场击-毙1名,余敌逃跑。此时,4号桥东北无名高地的敌人发射一发红色信号蛋,瞬时,4号桥东北、西南及东南各高地之敌一起向我开火,4连和营指三面受敌,营长被阻在公路上,电台被炸坏,报务员受伤,与团及各连失去联络。随该营行动的团首长,立即指挥4连和5连强占公路右侧有利地形,扭转不利态势。fficeffice\" />
[此帖子已被 不再 在 2010-5-23 14:56:4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不再 在 2010-5-23 14:57:44 编辑过]
8时许,正当2炮连准备在2号高地东南侧附近占领阵地,以火力支援各连战斗时,突然遭到敌三面火力夹击,伤亡较大,处境十分不利。教导员立即组织火力还击,战斗至10时许,该连炮蛋已全部打完,教导员和连长立即组织四个组,用手榴蛋炸毁敌残存火力点,歼敌22名,缴获各种*支15支,炸毁迫击炮3门。
1日拂晓,团指得知2营遭敌伏击,急令2、8连沿公路和3号桥西南侧山腿投入战斗。9时30分左右,2连2排在2号高地东南侧突出部遭敌火力阻击,连长当即令2排从左侧迂回侧击,连主力从右侧攻击,并呼唤本营炮连火力支援。10时许,2连在炮火支援下,一举攻占了2号高地东南侧突出部,歼敌7名,摧毁暗火力点2个,随后奉命巩固阵地。
8连由副团长率领,进至距4号高地ffice:smarttags\" />
12时左右,4号桥东北无名高地之敌被我歼灭,战斗至此结束。
此次战斗,共击毙敌人153人,摧毁地堡和暗火力点49个,缴获步、冲、机 *30支(挺),40火箭筒7具、60炮3门、82迫击炮3门、子蛋16400发、炮蛋525发。我伤120人,亡76人。
对决“合奏曲”(“激战4号桥”)fficeffice\" />
4号桥位于奔西爱东南约
该桥西南无名高地为
2日7时45分,师炮兵群对敌实施了火力急袭。8时,师主力在强大炮火支援下,对4号桥地区守敌发起了猛烈攻击。1连先头接近桥头,有几个尖兵已经冲到1号高地土坎下。此时,桥南侧及东南侧突出部,敌人各种火器突然开火,土坎上支撑点内的越军,用shou榴蛋向土坎下的尖兵进行垂直打击。见此情况,连长即令82无后坐力炮、40火箭筒、重机抢就地占领阵地,以火力压制第一道堑壕内的敌人火力点,并请示上级炮兵及高射机抢压制敌火力。
师第一炮兵群前指侦察参谋,根据现地情况,大胆突破炮兵射击安全界的规定,机动灵活地进行试射和修正,以目测偏差法转移炮火行效力射,一举摧毁对步兵威胁最大的敌支撑点。随着炮蛋落地爆炸,步兵一鼓作气冲上1号高地,继续向2号和3号高地发展进攻。
8时55分,1连1排(欠3班)进至2号高地第二道堑壕附近,遭敌火力猛烈射击,副连长、1排长相继中蛋牺牲,攻击受阻,3班在敌迫击炮阵地下方也受到敌人火力压制。指导员立即指定1班长代理排长指挥,并组织火力压制敌人。连长命令82无后坐力炮和重机抢在1号高地第二道堑壕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支援1排战斗,并指挥2、3排在1号高地第二、三道堑壕加入战斗;3排向2号高地侧后攻击,2排向纵深发展进攻。营长率82无后坐力炮1门、重机抢2挺进至1号高地第一道堑壕,以火力支援1连战斗;同时,命令3连快速通过4号桥,从2号高地正面发起进攻击。
9时10分,3连在2号高地前沿展开,向敌猛烈冲击,守敌慌忙向第二道堑壕撤退。连长指挥1、2排一面以火力追歼敌人,一面组织部队迅速占领第一道堑壕,并命令3排向2号高地左侧迂回攻击;退守第二道堑壕的敌人向我猛烈射击,1、2排则依托第一道堑壕与敌对射,激战中,连长负伤,副连长牺牲;3排进至2号高地左侧遭敌火力夹击,攻击受阻,并与连部失去联络。此时,指导员根据营长命令,指定2排长代理连长指挥,并组织机抢、火箭筒掩护。各班小群多路,互相掩护,交替跃进。2排6班以火力与运动相结合,交替掩护攻击,先后消灭敌人4个火力点,毙敌7名。战斗至9时30分,攻占了2号高地第二道堑壕,1排乘胜向第三道堑壕右端攻击,在1连1排的协同下,摧毁敌地堡,迅速向纵深发展进攻,扩张战果。2排攻占2号高地第三道堑壕左端阵地后,又向敌伙房后侧攻击前进。
9时55分,1连2、3排进至1号高地南侧,继续向4号桥西南无名高地搜索前进。11时左右,占领该高地。营长遂命令2连迅速前推,准备沿山背向1796高地发展进攻。fficeffice\" />
10时左右,3连2排在搜索中,发现该连3排仍被阻于3号高地下方,连即令2排向3号高地侧后攻击。3排趁2排加入战斗之际,以机抢火力压制正面敌人火力点,掩护2排逼近敌人地堡。此时,1排1班和445团侦察班亦从3号高地北侧和东侧加入战斗。由于敌人地堡低矮,先后发射火箭筒蛋15发均未击中,至11时10分,才由我坦克炮将其摧毁。11时20分营主力进至4号桥西南无名高地,11时30分,继续沿山背向1796高地方向攻击前进。
经3小时激烈战斗,歼灭了4号桥西南侧无名高地之敌;团主力接着向1796高地方向发展进攻。
此次战斗,共毙敌101人,俘敌2人,缴获冲锋抢25支、步抢6支、班用机抢8挺、火箭筒7具、榴蛋抢2支、60炮2门、各种抢蛋32600发、炮蛋1000余发、shou榴蛋140枚,以及其他器材物资一部。我伤50人,亡11人。
该团3营在1营攻击4号桥西南无名高地的同时,在主力右翼向奔西爱、蒙先、大平方向进攻。至12时,将奔西爱附近守敌约一个排大部歼灭,余敌向西南逃窜。该营继续向蒙先、大平方向搜索前进。
445团3营于9时许,在我炮兵和坦克火力的掩护下,在4号桥西南侧进入战斗,以公路为轴线,向达果北山南侧之敌展开攻击。12时55分歼灭该敌后,继续沿公路向朱奈、沙巴方向进攻。
95团2营于11时30分攻占威龙松后,继续向珍珠琳方向发展进攻。
至此,越军ffice:smarttags\" />
稍事补充调整后,继续向沙巴方向进攻。3日11时20分,445团主力攻占了沙巴县城。随后,95团和446团亦相继进入沙巴。
[此帖子已被 不再 在 2010-5-23 15:12:36 编辑过]
ffice:smarttags\" />ffice\" />
对决“穿插曲”
149师步兵第447团在沙巴战斗中,担任穿插迂回作战任务。在地形险要,天候恶劣,前运后送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独立作战,顽强战斗,历时9天,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447团作战行动地区属黄连山区,这里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最低处的出发地龙金地区海拔不到ffice:smarttags\" />
新寨北山垭口距沙巴县城8.5公里,是格盖苗通往新寨小路的唯一通道。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垭口以北是深山密林,谷深坡陡。垭口东西宽约
越军在该地区的防御部署是:甘荷毛南侧为坝洒独立营残部(101人),该部敌人派出一个班在格盖苗附近担任战斗警戒;新寨北山垭口以北约
越军以主要兵力、兵器扼守山垭口及其以北小路两侧高地,以东侧为重点,并配置有高射机抢、重机抢,以火力封锁垭口和小路;机动兵力配置在北山垭口南侧;迫击炮、榴蛋炮配置在山垭口两侧及公路附近,事先计划好集中射击和拦阻射击地段,测定和准备好射击开始诸元,战斗打响即可按计划射击。如此,形成了多层次、多方向的交叉火力网。其防御工事均以地堡为骨干,以断续堑壕、交通壕相连接,除山垭口和公路拐弯处营房附近有少数即设工事和地道外,绝大多数为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
447团作为师的先头团,
447团决心按师侦察连、3营、1营、团部、2营的序列前进,团长随3营行动。
ffice:smarttags\" />
26日部队进行动员、准备和整顿,主要指挥员到先头勘察道路,布置抢修险道和搭外珊河便桥,并令3营向前推进1公里,占领前出有利地形。20时,敌人远程火炮向我射击。23时30分接师电令:继续前进,配合正面部队27日12时打响。
27日7时,部队出发。447团经岳山向格盖苗、甘荷毛方向前进;10时许,445团2营在岳山与447团分路,向大平方向前进,21时进至大平西北无名高地与敌打响后,奉命就地构筑工事,转入防御。11时许,部队全部通过岳山时,敌人又向班佛、岳山等处打炮,打伤我跟进的民工1人。12时30分,447团先头侦察分队在格盖苗与敌警戒分队一个班接触,伤敌1名,俘敌中士班长1名;我牺牲1名。查明情况后继续前进,进至甘荷毛西北侧,遭到敌人猛烈的炮火拦阻。该团当即命令3营在小路及其西侧展开,1营在小路以东展开,沿山脊、山腰和小路向当面之敌——坝洒独立营残部——发起攻击。fficeffice\" />
ffice:smarttags\" />
7时30分,3连在1连左翼逐次展开加入战斗,与1连并肩突击;同时,团组织100迫击炮连和2营炮连支援1营战斗。这时,敌人为了守住垭口,组织了近200人的反冲击,被我粉碎。我1、3连乘胜继续攻击。11时攻占了垭口及垭口南侧诸小高地,控制了垭口和公路,但垭口两侧之敌残存火力点和两侧制高点上的火力仍向我射击。fficeffice\" />
12时,团决定2营进入战斗,出垭口向新寨方向攻击。在通过垭口时,遭敌两侧残存火力点及制高点上的火力封锁,该营随即以一部兵力向垭口西侧发起攻击,主力隐蔽等待通过。
14时许,师电令447团以一个加强营迅速攻占黄连山垭口。团遂改变部署,令1营巩固阵地,控制垭口和公路,阻击沙巴、新寨之敌西逃;令2营出垭口向西南攻击前进,攻占黄连山垭口阻敌东援;令3营留一个连为预备队,主力再次投入战斗,负责攻歼垭口两侧及制高点残存之敌。
2营边插边打,于当日18时攻占了黄连山垭口;3营主力于19时30分基本歼灭了垭口两侧之残敌。守敌除
此次战斗,447团共歼灭敌人678人,其中毙敌510人,俘敌11人;缴获步抢70支、冲锋抢77支、轻机抢22挺、重机抢11挺、榴蛋抢6支、高射机抢2挺、火箭筒25具、60迫击炮9门、82无后坐力炮2门、82迫击炮3门、各种电台11部,电话单机4部、20门总机1部、被覆线3公里、各种地雷103个、各种抢蛋130700发、各种炮蛋1131发。
此次战斗,该团伤亡较大,主要原因:
一是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敌情不明,地形不熟;
二是由于条件限制,火炮带蛋较少,有的火器(如高射机抢)未带,使得火力较弱,不能有效压制敌人;
三是敌守我攻,且处于仰攻的不利态势,敌人有工事依托,又在暗处,我在明处;
四是由于指挥上的原因和地形上的限制,有的分队在个别地段上队形太密;
五是部分战士战术动作不熟练,不会恰当地利用地形地物,有的因疏忽麻痹而造成伤亡;
六是部分火器分队(如重机抢、喷火器)射shou架抢动作慢,在一个射击位置上射击和停留的时间太长;
七是从
对决“交响曲”
149师沙巴进攻战斗,全师编组两个炮兵群,以火力支援师主力进攻。师炮兵团为第1炮兵群,阵地配置在大顿、北瓜姚、典那、大寨地域。为密切步炮协同,保证以及时有效的炮火支援步兵突击,第1炮兵群分别向446团和445团派出了前进指挥组,并先后向主攻营派出前进观察组3个。
炮兵的任务:炮火准备时节,以15分钟火力急袭,压制奔西爱、达果、威龙松一线敌人;冲击支援时节,逐次向纵深延伸火力,压制敌支撑点和有生力量;加农炮紧随第一梯队步兵营前进,以直接瞄准射击摧毁直接妨碍我步兵前进的火力点。
群基本指挥所位于241高地,后方指挥所在北瓜姚。群携带1个基数的蛋药,战斗中随时补充;步兵发起攻击后,炮兵战斗队形沿公路逐次向前转移。
ffice:smarttags\" />
ffice:smarttags\" />ffice\" />
对决“结束曲”
3月4日,各部队转入清剿,打扫战场,肃清残敌。14时10分,446团2营在师、团炮火支援下,歼灭了达聘苗守敌约一个加强连。445团和95团亦搜歼了少量散敌,并缴获了部分武器、蛋药。当日,位于新寨的445团主力和位于黄连山垭口的447团2营,遭黄连山垭口西侧敌人炮击。
3月5日,师炮兵团一部前推,以有效火力摧毁了黄连山垭口西侧的敌人炮兵阵地。445团2营于12时许撤至沙巴。至此,沙巴战斗胜利结束。
中越两个王牌师沙巴对决,最后以我军149师牺牲672人、伤678人的代价,取得毙敌1736人、伤敌560人、俘敌42人,合计歼敌2338人。
战争不再、和平永驻
[此帖子已被 不再 在 2010-5-23 16:54:2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hjf1390 在 2010-5-23 18:33:43 编辑过]
说明、并答余副站长:
1. 文章转贴,因为我觉得很好,所以转到这里。但现在已分不清谁是原作者(因多次转载),在此向原作者表示谢意和歉意。
2.作战经过图是综合了多个帖子,来自于不同作者,向他们表示感谢。
3. 图片是在网上搜来单个照片后,我选择归类、并合成编辑。
楼主好贴!
非常真实准确的战场记实!进程清晰有序,各部记载不缺,实属难能可贵,珍贵的战斗记录!
感谢楼主!辛苦了!
不再:
说明、并答余副站长:
1. 文章转贴,因为我觉得很好,所以转到这里。但现在已分不清谁是原作者(因多次转载),在此向原作者表示谢意和歉意。
2.作战经过图是综合了多个帖子,来自于不同作者,向他们表示感谢。
3. 图片是在网上搜来单个照片后,我选择归类、并合成编辑。
谢谢楼主如此用心收集和编辑。具体内容基本与战例相符,所以就不过多评论了。
小小的提醒一点,有关79反击战中,149师伤、亡数据,与实际统计相差较大,请楼主及对此贴关注的朋友注意!
关于 \"四号桥“激战的战况 在 军事网站的相关报道 转过来 老兵们看下
缅怀牺牲的烈士!
血战四号桥:解放军惨遭越南军队伏击 伤亡惨重(1)
著名的“四号桥反伏击战”,被选编进军事教材,堪称经典。对于该次战斗,有当年实际参加此战的老兵张兴明(446团3营炮连班长),蓝剑318(配属149师作战的炮四师18团前指参谋),倪老兵(446团一营1连战士),刘中林(149师炮团前指参谋),幸存的老兵(445团7连战士)等在铁血论坛里相继长篇回忆,相信看过这些文章的朋友一定记忆尤深,没想到“四号桥反伏击战”是如此的惨烈和惊心动魄!
血染的黄连山,光荣的背后,那是什么样的代价和苦战?笔者更认为对于交战双方战争是没有赢家的:这就是为什么老兵爱说自己是“幸存而不是幸运”的老兵,因为在他们能活着回来的背后,是那些战场上牺牲了的无数兄弟,而埋在南疆的烈士是他们永远的疼和怀念。那些说149师是在上级的精心安排下来摘桃子的,心态是相当不健康的!从前面已经看出,在如此逆境的条件下,和316A师7天血战里,每次都是“遭遇--强攻,再遭遇--再强攻”,我149师可是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其中以446团445团(2营)的“四号桥反阻击战”最为惊心动魄和惨烈。
下面我对149师”四号桥反阻击战”再次回味并写出这次经典战斗的几个特点。 [是友军移交防区出现严重纰漏,引起接防部队重大伤亡的一次激战] 117团是在10公路边上向149师担负主攻的446团移交防区的,当时39师向446团介绍已占领4号桥地区,而实际只占领了三号桥地区(“蓝剑318”是配属149师作战的炮四师18团前指参谋,曾有回顾证实),以至于当446团向4号桥地区开进时,是依然按照在国内行军模式,大摇大摆按四路纵队密集并行:二营在前,随后是100炮连,团指挥所机关,再后面是三营和一营。而走在部队最前面的二营就在四号桥地区就被越军两个加强连依据有利地形工事重火力突然伏击,军事俗语上就是被“包饺子”,伤亡惨重! !
在电影里,那个受哑弹之害牺牲的小战士“小北京”给人留下深刻映像,他是雷军长的儿子。我曾留意79年我军牺牲的干部子弟里,该是没有军级干部的子女,但师团级别的还是有几个,其中就有本次担负主攻任务的446团团长曹从连同志的儿子曹辉烈士,象这种上阵父子兵,且在同一个团的事迹应该是不多见的.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446团二营在“四号桥”遭到越军重火力三面伏击,伤亡惨重,越军坦克又突入,被压制在桥头和公路裸露地面的步兵非常危险,这时我军的坦克也及时出现了。曹辉就是446团的战士,他随坦步协同,搭乘在我军坦克上向越军冲击的时候,被越军重机枪扫射落地牺牲。因此,曹辉也可以称作\"小北京\"式的烈士.
现在的兵很难理解为什么步兵会搭乘坦克协同作战,不用步战车?但我军1988年才研制出步战车,第一个享受这个待遇的就是第38集团军,所以79年我军并未装备步战车,步兵搭乘坦克作战是最好的选择。当时的战场环境,是在南方热带山地丛林作战,道路状况差,随时都会被越军伏击,长途奔袭中,步兵根本不可能坐汽车伴随进军,只有搭乘坦克进行协同作战。关于曹辉牺牲,曹团长对此的心理表现,据随团指挥所行动的炮团刘中林参谋回忆:为了避免攀登高山造成的过度疲劳,指挥所人员会合后,曹一号决定从1796高地的东北山腰绕过去。我们穿过一条乡村大道,继续往1796高地的西南方向迂回前进。19时30分(当地天文时间应是18时30分),队伍到了一个小山洼里,前边传下口令说“就地休息。”这时,太阳刚刚下山,先到的人在唧唧喳喳地议论一天的战斗经过,声音很大。曹一号听得起火,就大声的斥责:“叫个球,这是打仗,不是逛庙会,妈的。”我们几个人正好走到,听见了骂声,我就问旁边的步兵:“曹一号为什么这么大火气?”他悄悄说:“他的儿子上午在打四号桥时牺牲了,正烦着呢,小点声吧。”原来,曹团长的儿子在446团当兵,上午他搭载坦克往桥头冲锋时,被越军高射机枪扫下坦克,当场牺牲。壮年丧子,叫他心里多难受啊。然而,军令如山倒,作为主攻团的一号首长,他不得不将悲痛压在心间,率领部队完成战斗任务。但是,他也是个活生生的人,有七情六欲,当别人不知轻重的乱喊乱叫时,怎能不发火呢?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DIV class=pageStyle5><DIV id=chan_multipageNumN></DIV> |
A:两个战斗英雄 在二营被越军依据有利地形和防御工事三面伏击的危机时刻,二营在带队的副团和营领导的指挥下,就地组织反击,其中涌现出了两个战斗英雄,他们分别是:
战斗英雄:加多烈士(446团7连5班战士)机枪射手,藏族,在四号桥攻坚战斗中,英勇顽强在头部负伤的情况下,把敌人的火力引向自己,掩护连队抢占有利地形,全歼了守敌,自己身重数弹,壮烈牺牲。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昆明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的称号。
战斗英雄:漆克高(446团六连七班副班长)在四号桥反伏击战中和达聘苗进攻战斗中,英勇无畏,机智灵活,完成任务出色,荣立一等功,成都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的称号。
B:两个军长
在这次“四号桥反伏击战”里,446团有两个班长一个是河南人,一个是陕西人,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后来两个都成长为我军主力集团军的现役军长: 二营炮连在被伏击时,还来不及组织有力还击就被越军炮火覆盖了,该连损失惨重,能有战斗力的还不到一个排(也有说组织了短暂的反击,炮弹打完了就用手榴弹炸炮),因为是炮兵没有什么轻武器,就直接操起手榴弹与越军交战,其中河南籍贯的炮连5班长只身用手榴弹勇敢机智地炸毁了越军两个碉堡,荣立二等功,后来被临时安排在3炮连,就是张兴明的那个连队,再后来打无名高地的时候又不知道被分配去什么地方了?战后,这位二等功的班长还被柯副团长安排去446驻地附近的几个县作英模报告。 战况激烈,军师团首长全部压在了被越军火力覆盖的步兵阵地靠前指挥,担负警卫和掩护任务的是团特务连战士,其中有一个是陕西籍的侦察班长。就是446团当年参加过这次战斗的老兵回忆,谁曾想到当年都是穿两个兜的兵,在20多年后,上面提到的这两个班长会逐级做到现在的主力集团军的军长,知道是那两个了吗?38的王西欣军长和13的许勇军长,想想解放军现役的六大甲种军(1,13,21,38,39,54),其中的两个军军长居然都出自那场惊心动魄的四号桥反伏击战446团的班长,所以那些说现在的军长都是没有实战经历的人最好闭嘴.
是我们7,8连跑在最前面的人,也受到了越军密集火力的压制,使得我们都匍匐在了公路边50公分深的水沟里,不能动弹。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可能时间很短,我们看到了冲过来了一群老人,一看:是我们的刘副军长和康师长,还有我们445团的王团长,在大声的吆喝着:“快!起来往前冲,越快,子弹越打不到”。我们在一群首长的大喊和激励声中。绝大多数人都在这种激励声中站起来,冲向了4号桥的桥头。
4号桥,是一坐双桥,他的北头和公路是一个90度的弯,旁边有一个2,3个人才能楼住的大树,旁边是一个400平方米的洼地,我们当时在哪里聚集了300多人,当时越军用机枪封锁了桥面,子弹打起的水泥灰,就弹起了20公分高。!当时我们团长过来说:“往过冲,上”我们上去了3个人。转眼间就倒下来。在地上挣扎着,翻滚着,呻吟着。当时我们的位置很危险。容易遭到越军的炮火的袭击。团长着急的大声的呼喊着,我们7,8个人 首先冲过了4号桥,紧接着8连也过来了。我看着8连的连长是河北兵,叫“陈大数”。他带领着8连从我面前过去, 而后我们7连跟随着8连,往4号桥阵地攻击前进,拐过2个弯道以后,前面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很快他们的一个排长被抬下来了!满身是血,紧接着陈连长也被抬下来了,(事后得知陈连长中弹2发,腋下一发后背一发。事后非常庆幸,我们见到他健康的活着!) 紧接着看见他们的指导员也被抬下来了,那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了人的脑浆,那雪白并伴随着鲜红的血液所带给我的震撼,让我久久不能自已!(事后得知他也幸运的活着!)
我们前出到距四号桥不到200米的一个岔路口,一条山路从吉光胡那边翻山通到这里。路口有道近两米高的石坎,正好遮挡住前方射来的子弹。曹一号召集人员部署进攻事宜,最后提出请求炮兵群火力支援。这时,尖刀连已有几个人冲过桥去,被越军压在桥对面的土坎下,动都不能动;而在桥北侧的山坡上,到处是我军战斗人员。按照炮兵射击安全界(指我军人员距射击目标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规定,我们团三种火炮数122榴弹炮最小,也不得小于200米(76.2加农炮为400米,107火箭炮为600米),就是说要实施火力压制就有可能误伤我军,这是非常忌讳的,严重违反了“安全界”的规定。 对于这个问题,在当时,我不是没考虑后果。但是,眼望着我步兵战友被压在支撑点的坎下,遭敌手榴弹的轰击,而且想起刘副军长捣着拐杖,命令曹团长“立刻拿下四号桥”的急迫情景,心中又心疼又着急。 作为炮兵计算兵出身的侦察参谋,对于“安全界”的规定是再了解不过的了。然而,“安全界”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完全可以灵活运用;再就是自信自己的“视图用图”技能完全胜任;另外,炮兵群的“炮火准备”刚结束不久,各连整理的射击成果还没有到需要更新的时候。要考虑的关键,是如何运用“安全界”的原理来使用炮火,迅速摧毁当面之敌支撑点,扫清步兵前进的最大障碍。
经过短暂但认真的考虑后,我决心指挥122榴弹炮来完成这项任务,因为当时我团只有它的“安全界”最小--200米。我把想法报告了刘副团长,得到了他的同意。然后,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虚设试射点”,尔后采用“目测偏差法”进行射击修正和转移射,效力射采用连集火射击。最后的结果,正如我的预先判断:既摧毁了越军支撑点,又没伤着我步兵。 随着炮弹落地爆炸,前沿的步兵发出一声吼“冲啊!……”呼啦啦一会就从两侧冲上了土坎,只见他们挨个向支撑点里的越军开枪点名,也不管是死是活。我一时间只顾高兴,站在那里看起来:下面的公路两边架着各种重武器。左后方有打平射的高射机枪和连用重机枪,面前的石坎下有82和100迫击炮,还有82无坐力炮,都在对各自的目标进行猛烈射击,整个峡谷里充满了枪炮声,就同我当年在山区砍柴遇到发洪水时一样,发出“轰轰轰”的巨大响声,简直可说是各种武器合奏的交响乐。
4号桥地区战斗情况是我446团二营五连先到达4号桥的东北方的一个村子,另外2个连和团100迫击炮连在1公里多的完全暴露路面时, 越军开火了,五连从早到晚失去联系,四连和六连和100迫击炮连当时伤亡很大,前方难以前进,左右均无路可走,路面上又无任何隐蔽物,只能就地反击。二营后面是团指挥所机关,没有实际战斗力,三营和一营在后面受道路限制一时难以上来,100迫击炮连的弹药很快就打完了,炮手没有轻武器,当时只有用手榴弹炸炮,另外由于被黄连山阻挡我军的远程火炮只能对越316A师远程拦阻,只有炮十八团的122榴弹炮进行高射界射击进行火力支援,(榴弹炮进行高射界射击时炮管大于45度,射击速度很慢),情况危急时越南的坦克冲到4号桥头,好在我军的坦克部队也上来了,加上446团的迅速调整战斗队型进行反击,很快突破越军的阻击,过了4号桥头后在一个工事里抓到一个19岁的越军,他供出越军2个加强连依托有利地形对我阻击一整天,掩护316A师后撤,战斗时316A师师前指离前线只有2000米,这个俘虏说他们加强排他是唯一活下来的人了。越军当时主要火力是60迫击炮和高射机枪,这两样武器在3-4百米的距离杀伤力当过兵的都知道,可以指那打那。我带几个侦察兵和小八一电台和709报话机过那1000米暴露地时,一发60炮弹在我前面3米远爆炸,打的柏油路面只有20厘米深的坑,我却一点声音也没听到,只看到我右面1米的机枪手负了重伤,右前方的我们一挺高机上五个人全倒了,一声都没有吭。这1000多米的距离我们有230多人躺在那了!不过当时就有随军记者现场用摄影机拍摄,但是在《自卫还击》电影中根本没有一点镜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指挥员是部队的灵魂人物,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牢牢掌握部队、提高警惕、英勇沉着,如此才能争取战斗的胜利。149师446团2营在地形不熟、天黑雨大、突然遭敌狙击的不利情况下,各级指挥员能够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紧紧掌握部队,较好地实施指挥。部队集中兵力火力及时抢占了有利地形,压制和摧毁了敌火力点,最终变被动为主动。同162师484团3营在敌突然袭击下干部惊慌失措、消极右倾、放弃指挥从而造成较大损失的战斗形成了鲜明对比。 资料选自:《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战例选编(营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友军
事隔30年,回忆的不对的地方请当时参加过那场战斗的战友指正,我不是149师的,当时我是炮18团侦察参谋,带3名侦察兵和3名报话员携小81电台和709报话机负责步炮协调,同时担任前进观察所指挥炮群射击任务。117团向446团介绍情况和越军作战特点时我就在场。炮18团在自卫还击时,先配属38师进攻老街地区,柑糖地区,后配属39师作战,最后配属149师进攻沙巴地区。从2月17日战斗打响我就一直随步兵行动,同时还有团项副参谋长,负责步炮协调,同时担任前进观察所指挥炮群射击任务。所以知道一些战场情况。战场绝对不像有些报导的那样,4号桥反阻击战斗牺牲230多人,就已经是很惨烈的了!
1979年3月7日(第35期) 新华通讯社
316A师是在奠边府战役后由地方部队改编为正规军的老部队,是越南的主力部队之一。我边防部队对316A师的沉重打击是对越南当局自吹越军是\"不可战胜\"的神话,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