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原41军121师361团政治部主任郑经芳烈士的儿子
郑智民,我的同班同学,我们一起就读于桂林三中初80-2班,他爸是原41军121师361团政治部主任郑经芳烈士,79年121师担负全军最艰巨的穿插任务,从广西那坡县埝井地区出发,经越南的通农县直插高坪市以南扣屯地域,切断南逃之敌。撤军时负责阻击北追之敌,掩护主力归国。他们打响中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一枪,又要在敌方留下最后一个脚印。
当中国军队大部队已经回辙的时候,因为通信不畅,远离大部队在最前缘的作战小部队及小分队还在继续作战。打越南的时候,当时中国军队有的作战单位采取的带兵方法是降一级带兵,团长指挥营级的兵力,营长带连队,连长带排级这样的打法。因为当时是穿插特种作战,郑经芳和361团一营的副营长周梓贵只带了一个排的兵力,被截断了退路,被迫分散突围,大部分战士突围成功,他们两人却再也没有回来。
因为都属于同一类人,我们的关系非常好,住在一个宿舍里,高中时他去了8中,我去了附中,我们还经常联系,高考时他因为不熟悉标准化答题,结果英语0分,成绩出来后在我家哭了一场,我妈现在还记得这事,国庆我回家吃饭时我妈专门问起了他。据说他补习一年后他去柳州读书了,后分回桂林,现在应该在桂林。而我因为有烈士加分,侥幸考去了杭州的学校,毕业后又去了外地,从此和他失去了联系。
拜托大家了。
[此帖子已被 广西军烈属 在 2010-10-8 22:08:07 编辑过]
这是我军的一贯的作战风格,军长下到师,师长下到团,团长下到营。一是加强下一级的领导,二是鼓舞士气。但一般是副职加强到下一级的,正职不用下去。如副军长加强到下面师等,依此类推。
楼主:你好。
如果那一位网友能打开我的《回忆往事,激励生活》这回忆录,我看到曾经361团领导的孩子有留言,也都是在桂林中学学习的。
光明磊落那贴查到了361团刘粤凤烈士的孩子,但没有联系地址。
估计楼主会很失望,但别急,会查到的。
两位烈士是湖南省湘阴县的同乡
看此贴想起了一个早已在脑海消失的女兵,她也姓郑,也来自桂林,不过是70年兵,曾在合浦独立师医院,504医院?服役,不会在人海里消失吧。
突然记起,她叫郑戈,不过这是文革中取的名,恐怕早已改回来了。
[此帖子已被 鸣鹤在阴 在 2010-11-7 10:23:25 编辑过]
看看
光明磊落 20:52:03
桂林市奇峰镇
是我童年难忘的一个地方:我在那里上幼儿园,在那里的奇峰小学读书....忘不了那里的桂花树、酸枣树、桔子树;忘不了相思江(好象是通往地下河的,有一年,一个家属跳江自杀,打捞很久都找不到)
母亲在开始是在制药厂上班,后来又到桂林市的一个工厂上班,每天坐车用大卡车去市里上班......
部队出征的时候,是在大操场上誓师后出发的,我们姐弟3人看着父亲骑着大马踏上征途,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您在天堂还好吗?我深爱的父亲,我们永远爱您.....
(我是361团刘粤凤烈士的孩子,在这里向父亲当年的战友们问好!!
光明磊落 20:53:10
刘粤凤烈士,广东省兴宁县人,1959年11月入伍,中共党员,53013部队政治处副主任,1979年2月牺牲,终年39岁,荣立二等功。因361团报告,穿插时走错路线,在谢劳河一线遭敌伏击,团副政委郑赞、团政政治处副主任刘粤凤在指挥骡马分队突围时牺牲。
我是361团周梓贵烈士的儿子,在这里向大家问好,有时间请大家联系我,我的QQ是1146857828
老兵头头:我是361团周梓贵烈士的儿子,在这里向大家问好,有时间请大家联系我,我的QQ是1146857828
欢迎到血坛来。
参战女兵在这里向烈士的后代问好!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