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战争后,越南当局意图报复,将其军力部署的重心北移,从越南南方和柬埔寨抽回大量兵力部署到了中越边境上。仅在云南中越边境,就新组建了第6军,归二军区指挥,在边境一线部署了7个步兵师。
fficeffice" />
在1979年的战争中,越军在边境一线主要以地方部队、公安、民军实施节节防御,成为了与中国军队作战的主力,打得很是顽强。而其一线部署的步兵师较少,主要执行机动作战任务,且在战斗中表现不佳。如1979年时越军在西线河口正面战场只部署了步兵345师,在昆明军区13军、14军的重拳打击之下无甚抵抗能力,很快崩溃败逃,弃城失地,其溃兵还沿路抢劫,闹出了不少笑话。而驻莱州省平卢地区的步兵316A师奉命东援老街,却被13军39师给截在代乃,没能在主战场使上什么劲。后来又遭到50军149师的长途攻击,不敢顽抗,很快向西退过了黄连山垭口。结果就是在1979年的战争中,给中国军队造成较大伤亡和麻烦的主要是越南的地方军、公安和民军,而不是正规的越南人民军。这就造成了两个正反相对的效应:中国军队遭到了越南地方军和民军的百般纠缠,却没能与精锐的越军主力步兵师好好交手几次,打得既吃力,又不过瘾;而越军则认为仅用地方部队和民军就“击退”了中国军队,要是调主力回来,那还在话下吗!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越军百般不服,先后调回精锐主力到中越边境继续挑衅,双方终于再一次激烈碰撞,一较高下。
到了两山作战前,越军在西线云南中越边境一线部署了316、345、356、313、314、326、355师共7个步兵师。其中316师就是1979年时的316A师,是越军六大主力步兵师之一,战斗力较强;345师在1979年战后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整训,战斗力有所提高;356师前身为316B师,是由316师抽调骨干编组而成的,底子不错;313师所属部队多年在老山、扣林山、八里河边境当面驻扎,频频向中国挑衅,气焰很嚣张;314师参加过1979年的战争,未受过中国军队有力打击;326师为重装步兵师,装备较好;355师的3个步兵团原来都是地方军,在1979年的战争中遭到过中国军队狠狠打击,后组建为一线重装步兵师。这些步兵师中,316、356、313、314师都参加了河江战场作战。另外,在两山作战期间,越军中仅次于308师的主力步兵师312师、参加过几次侵柬作战的步兵第10师也派了主力团参加边境轮战,还有从其他军区和省先后调到河江战场参战的步兵981、982(号称“王牌团”)、983、754、855(号称“山地攻坚模范团”)、567、2团,二军区直属炮兵168旅(原为炮兵168团,在1979年战争中曾荣立集体二等功)、炮兵368旅,以及在抗美战争中功勋卓著的198特工团、821特工团等部队。可以说,在两山战场当面先后云集了一大批越军精锐部队,轮番与中国军队过招,再不是1979年以地方军、公安、民军为一线主力的阵容了。
对于中越双方主力碰撞的胜负结果,我们仅从两山作战期间两军团以上规模的攻防作战中便能略窥一二:
1984年4月28日至30日,昆明军区14军40师先后攻占老山、662.6高地、那拉地区的50多个高地,全歼了越军313师122团1、2营和3营一部,共歼灭越军630余人,自己伤亡900人左右。
1984年4月30日至5月6日,昆明军区11军31师全部攻占了者阴山诸要点,歼灭越军河宣省地方部队568人,自己伤亡300余人。
1984年6月11日,越军313师14团在821特工团一部配合下向那拉地区进攻,313师266团一部向八里河东山前沿进攻,均被40师119团、41师122团守备部队击退。越军伤亡180余人,中方伤亡108人。
1984年7月12日,越军出动了步兵4个团另1个营和2个特工团兵力,向老山、662.6高地、那拉、八里河东山方向发动了多路进攻。经过14个小时激战,越军仅夺取了662.6高地前沿一个警戒阵地,其余方向的进攻都被14军守备部队击退。越军伤亡3300多人,中方伤亡380余人。
1984年12月20日至21日,越军356师153团在313师122团一部和部分特工配合下,向662.6高地、那拉方向发动了营、团规模进攻,被第1军1师1团守备部队击退。越军伤亡433人,中方伤亡60余人。
1985年1月15日,越军集中313师122团、356师149团和821特工团1营等兵力,向那拉方向发动团规模进攻。经过近16个小时激战,被第1军1师1团守备部队击退。越军伤亡670人,中方伤亡120余人。
1985年2月11日,第1军出动1师、36师、边防15团的6个加强连兵力,向汉杨、1442高地、140号高地、913高地和41号高地等地区的越军18个据点实施出击作战。经过激战于当天全部攻占各预定目标,共歼灭越军419人,自己伤亡106人。
[此帖子已被 沈晨曦 在 2014-3-30 13:54:1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沈晨曦 在 2014-3-31 2:46:47 编辑过]
1985年3月8日,第1军1师一次出动了5个步兵连兵力,同时对越军的156高地、166号、167号、168号、138号高地、小尖山、南嘎等7个据点实施出击作战。经过4昼夜激战,成功夺取了小尖山、156高地、138号、166号、168号高地及南嘎地区的控制权,并出击了167号高地,接连抗击了越军从班至团规模的反扑30余次,牢牢守住了既得阵地,共歼灭越军1200余人,自己伤亡200余人。
1985年5
月31日,越军出动982团、981团共4个营兵力,向 67军在662.6高地、那拉前沿的多个阵地发起进攻。激战到6月2日拂晓,除丢失了211高地的2个哨位外,67军守备部队将其余方向的越军全部击退,共歼敌738人。fficeffice\" />
综观这9次双方团级规模以上的攻防对抗,中国军队攻击4次全部夺取了预定目标,越军攻击5次仅夺取了一个警戒阵地和一个小高地上的2个哨位,伤亡上也是越军远大于中国军队,双方高下立判。
总的来看,两山作战中,越军仍保持了1979年战争中的单兵技战术好、战斗时机警果断、作战手段诡诈多端的特点,擅长独立作战、偷袭作战、袭扰作战、游动作战,守卫阵地时非常顽强,冲击快,撤退也快,不容易抓住。其弱点也同样存在,害怕密集炮火打击,害怕侧后遭到攻击,士气不高,有时突然崩溃等。
1987年时曾经拍过一部关于对越自卫还击的电视剧《军魂》,取材于老山7.12大战,剧中对越军的描写比较传神。如对越军潜伏部队的警戒炮击,其中炮后死伤惨重却纪律严明静默不动,漫山遍野的越军唱着歌、打着军旗、抬着棺材、挑着猪肉向中国军队阵地走来的奇异景象,越军发起攻击后整营整连的凶猛强攻,遭到炮击后很快放羊,却又从侧翼偷袭上来等,都从一定侧面反映了越军的特点。当然,越军的生活没那么好,挑着猪肉上阵地是比较夸张了。重要的是,这支军队在战斗时非常凶猛,手段很多,杀伤力很强,敢于正面对抗,也很会玩阴谋诡计,这是没有疑义的。
与1979年不同的是,两山作战中的越军转守为攻,打攻势的时候很多,敢于连续冲击,敢于和中国军队反复争夺阵地,短兵相接的战斗打得也有声有色。其防御部队在阵地失守时,也不像1979年那样迅速化整为零,边打边藏,钻山逃跑了,而是顽强退守到掩蔽部、坑道、洞穴中,反复与中国军队周旋,直战至最后一人,为主力部队实施反扑创造战机。也就是说,越军敢于打正规战的能力增强了。这就可以看出,两山作战中越军主要使用正规主力部队和1979年时主要以地方部队和公安、民军作战的显著区别了。然而越军虽然常常发起攻势,也敢于攻击,但其大兵团作战能力差、协同不力的弱点难以克服,多数冲击遭到中国军队密集火力打击后即迅速溃散,尽管反复组织冲击,但却形不成强有力的矛头,偶有得手也不能迅速扩展战果,最后只能是虎头蛇尾。正规战打不下去,就又使出了偷袭、袭扰、冷枪、冷炮的老招数,周而复始,贯穿于两山作战的始终。
经过了两山作战前期的正面对撞后,越军终于了解到了中国军队的真正实力,自知不敌,加上政治形势的变化,后面就越打越消极,直到变成死拖活耗,在阵地上过起了日子。两山之后,越南陆军再也不敢吹什么“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只好让位给海空军,让没有挨过打的这些位继续玩起了抢夺南海诸岛的游戏。中越陆地边境的和平,是无数血战之后的献礼,历史已经无声地证明了一切。
[此帖子已被 沈晨曦 在 2014-3-30 13:55:1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沈晨曦 在 2014-3-30 13:56:0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沈晨曦 在 2014-3-31 2:48:33 编辑过]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