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打印本页]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4-12-23 11:43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这个贴子最后由wenyiwang在 2004/12/23 03:34pm 第 1 次编辑]

  大家好!好久没来,先发个帖致歉。
  做声箱的仁兄很多,这里,小弟将听音调整的几个拙见献给大家,请大家赐教和共享,请您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时候低频量感少并一定是低音的量少了,请您注意中音的表现,不平坦的中频相应往往是测量时低频不错,但是听感上低频量感少的病灶根本;2.请注意阻抗的稳定性,它是容易厚声的源泉;3.高频发紧往往会造成虽然高频平坦但听感高频过亮的听音副作用;4.声箱调整全频的互调很厉害,不要把高,中,低频分割独立对待;5.在1-4kHz范围的平滑相应,会给声箱的听感瞬态,爆发冲击力,全频的柔和度带来莫大的好处;6.首先有良好的超高重放能力,才会有良好的超低辨析力。不对之处,请大家赐教,以免有误他人。祝大家成功,开心!
  
作者: bmsky    时间: 2004-12-23 11:52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我个人感觉中低音比较难平衡.
其实高手应该是把不好的喇叭通过箱子,让他发出好的声音.,(当然,你只给一个高音喇叭,再深的功力的人也不能让它出好低音啊)
作者: 低音炮    时间: 2004-12-23 11:54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比较认同楼主的观点

作者: wceo    时间: 2004-12-23 12:29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那全频喇叭的调整呢?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4-12-23 15:39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bmsky兄:
       您好!
       谢谢您的关注,小弟窃以为如果衔接得好,中低音的平衡不是很难。请您赐教。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4-12-23 15:50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bmsky兄:
      您好!
      小弟觉得全频喇叭的调整裕度较低。主要是调整适当的容积和箱体的调谐特性等,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单元的素质。如果做阻抗补偿,往往会影响全频单元浑然天成的音乐美感,可能只能在箱体结构,电路,搭配,线材上多下功夫。如果算的话,调整自己的听音习惯,别太注意两端的延伸也算一个。祝好!
作者: wceo    时间: 2004-12-23 16:03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呵呵,全频喇叭的音乐性很好,速度也很快,相对音响性就差了,低频不会下潜很低,不太适合听打击类的音乐和现代电子音乐,听古典真的很舒服。要解晰力高还是号角历害,我这边有对klipsch的卡史卡啦三分音号角,解晰力超高,兼有16寸的低音单元,听大提琴帅呆了。。。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4-12-23 16:27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wceo兄:
       您好!
      不管何时,klipsch的卡史卡啦都可以作为号角时代的象征,尽管响应不是很好,迷倒了几代爱乐人,是一对经过时间检验的优秀声箱。整个声底质朴而宽厚,有怀旧的气息。特别是在小房间,摆位得当,加一台小功率胆机,的确让人陶醉。大空间还是要大功率的器材推动。您这对箱是多少发烧友的梦想啊。。。。
作者: bmsky    时间: 2004-12-23 17:29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wenyiwang兄客气了.
我对箱子的兴趣要远远多于功放.虽然我没听过多少名箱.也没那么多钱去买昂贵的箱子.但是我真的 希望能自己用平民的喇叭做一对好箱子.合理的设计箱体能对喇叭做一定的补偿,但补偿肯定是有限的.
箱子与功放的搭配很重要.
一对箱子如果要我分,喇叭40%.箱子60%.为什么呢?也许你也会觉得很奇怪.应该是60%40%才对啊?可我们要做的是平民的箱子.让大家都听得起的箱子.不是吗?
我觉得做箱子不一定要追求多宽多宽的频响范围.即使是20----20K.如果高音刺耳,低音发闷.中音很吵.那这对箱子即使用了再好的单元,也是浪费.(只适合那种有钱花不完,买了名箱放在角落里却不懂音乐是什么的人)
音箱既然是为音乐服务的.音乐是一种艺术,艺术讲的是一种美感,一种舒服的感觉,真的艺术绝不是虚浮的"华丽".
朴素也是一种美,淡而有味道.我们的箱子可以不贵,但是我只要求我们的箱子听起来很美.听起来很舒服就行.即使频响范围稍微窄了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耐听.即使你的喇叭加起来只能表现80----15K.那如果你能将这个范围表现的很好.那肯定也可以称的上一对好箱子.为什么?那至少你的箱子的人声绝对是一流的.更何况这个频响范围内不仅仅只有人声.其他乐器的声音也很好.那还不够吗?
发烧是没有止尽的,DIY也是没有止尽的.
我觉得音箱不管怎么样,四个字------耐听就行!
还有 wenyiwang 兄,你个人做的时候,4寸5寸6寸半的箱子,一般分频点取多少?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4-12-24 10:08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bmsky兄:
       您好!
       兄之所言,尽在理而中肯,实乃小弟学习之典范。真心对兄的点解致谢。应该说小弟对您的观点,用普通的单元做出不普通的声箱是推崇备至的,在小弟看来,如果通过整体协调,达到单一单体无法达到的物理极限,是创作智慧的标志,这一点小弟在先前相关的帖子里已有表明。其实小弟现在真正感兴趣的地方,并不是diy本身。
    现在,有一种现象,有些同胞,一听国人做的,打心里斜眼而视,一听diy的,又多斜一倍;在港台,觉得国人永远只能做出某方面突出的器材,声箱尤甚,国内的diy党都是只会用低档材料的,如果想证明仁兄的观点,他就搬出天价的同类器材来器材压人。这些烧友很讲实效,别的先别说,胜过这些顶级器材再谈。不可否认,如果单元的素质很有限,想全面超过进口顶班器材的可能非常小,这也是小弟声音一些高级单元的用意。让他们不要看不起自己,看不起中国人。也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弟身边的朋友感知到外国人吹得天花乱坠的器材,也有不济的时候,别太崇洋了。其实小弟对什么高手与否根本不感兴趣,在自己心里,小弟永远明白,自己只是刚刚入门的一名业余爱好者,这也就是小弟的真实情况。
    小弟制作的时候,4寸单元,分频点一般在3.5-4.5kHz,5寸单元,一般取2.5-3.5
kHz,6寸单元,一般取2.2-2.5kHz。两分频声箱,小弟不喜欢把分频点取在2kHz以下。小弟喜欢高阶设计,配合良好的相位衔接。这些还望再次得到您的提点。祝好!
   
  
作者: wceo    时间: 2004-12-24 11:28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下面引用由wenyiwang2004/12/23 04:27pm 发表的内容:
wceo兄:
       您好!
      不管何时,klipsch的卡史卡啦都可以作为号角时代的象征,尽管响应不是很好,迷倒了几代爱乐人,是一对经过时间检验的优秀声箱。整个声底质朴而宽厚,有怀旧的气息。特别是在小房间 ...
卡史卡啦在细节和声场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音箱,106db的超高灵敏度可以将器材所有的瑕疵都表露无遗,我觉得这种音箱用低瓦数的纯a类功放推声音会更耐听,10w以下就够了,一般开到3w就足够了。
作者: wceo    时间: 2004-12-24 11:34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另外还有个问题请指教,我有一对6.5寸的双纸盆全频单元,各个频段都表现不错,但声音颗粒稍嫌粗了一点,有没有可能在箱体上作调整改善一下?
作者: 一号色男    时间: 2004-12-24 11:42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呵呵....好贴...学习中....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4-12-24 14:30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wceo兄:
      您好!
      小弟的经验是使用薄板做声箱,有时甚至是刨花板,模糊化处理。纯个人口味,请您参考,别的不敢乱说。祝成功!
作者: 老冒    时间: 2004-12-24 16:58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本人有一对落地箱但声音单元好象不怎么样!(国产名牌那:奇声!!!!!!!才12MM的板)高声上不去,低音沉不下来!!开大声音还扑扑响!!怎么处理(箱子是2个6.5中低加一个高声)有换喇叭的必要吗?
作者: 发烧者米七    时间: 2004-12-24 19:59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期待文兄进一步说明
1.有时候低频量感少并一定是低音的量少了,请您注意中音的表现,不平坦的中频相应往往是测量时低频不错,但是听感上低频量感少的病灶根本;
***不平坦的中频是指高出的中频还是起伏多的中频?
2.请注意阻抗的稳定性,它是容易厚声的源泉;
***多谢赐教
3.高频发紧往往会造成虽然高频平坦但听感高频过亮的听音副作用;
***这句有点费解.高频发紧是不是笔误?
4.声箱调整全频的互调很厉害,不要把高,中,低频分割独立对待;
***希望文兄进一步说明一下"互调"的情况.
5.在1-4kHz范围的平滑相应,会给声箱的听感瞬态,爆发冲击力,全频的柔和度带来莫大的好处;
***多谢赐教
6.首先有良好的超高重放能力,才会有良好的超低辨析力。
***这里的超高和超低是指频率吗?这句也有点费解.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4-12-27 12:55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老冒兄:
      您好!
      如果您感兴趣,可能重新制作分配器会较见效,但是会很还花时间。从您的描述来看,应该说箱体的共振较严重箱内较多驻波。对于驻波,添加吸音材料可以减轻;如果您的分配器做的足够好,可以极大的化解低频乱的情况。50、60年代的许多经典名箱其实箱振是很大的,但是通过良好的校声,箱体的振动反而起到打撒房间驻波的作用(箱体表面的振动类似波面振动,很复杂,合理利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声箱的摆位作用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小弟不建议您换单元,在30-40年代,当时很多的监听箱的单元可能不如您箱子的单元,但是依靠它们,还是制作出了许多可以列入史册的录音。对于体现音乐的精神,器材只是一个工具;单元也是一样,再好的单元,只有通过精心的调校,才能发出具有深深的音乐文化气息的声音,您看对吗?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4-12-27 13:33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这个贴子最后由wenyiwang在 2004/12/28 09:31am 第 1 次编辑]

发烧者米七兄:
            您好!
            感谢仁兄的关注与抬爱!就小弟的经验,在中频段的峰会使声箱的平坦低频听上去感到瘦,量感少,而且没有厚度;如果在高频段,放大器工作有不稳定的因素或趋势,声箱的阻抗特性不好,或是阻抗不稳定,会使主观听感认为是高频过亮,但是测试高频响应又是平滑的;在小弟最近制作书架箱的时候,发现在高频单元衰减器1欧的电阻上并联了43欧的电阻,全频的响应明显平滑了。在第二次调整时把分频点略上移(约250Hz,按理说不应该影响到10kHz以上高频端的响应,太多,但是实际则下滑了约1dB,就算上分配器阻抗的原因,影响也不该这么大。在最后调整的时候,补偿网络约2%的阻抗模变化反而使听感上低频量感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普通的房间和箱体的情况下,60Hz以下的频段非常可贵,但往往又是头痛之源,良好的超高12kHz以上平坦的响应,可以和这个频段相互调制,既不影响音乐的风格,而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频段的混乱状况。例如在雨果唱片‘我的祖国’里:‘我的祖国’,在乐队的后方有倍大提琴伴奏,在合唱部出现的时候,有手铃伴奏,独唱部有两把小提琴在后方隐隐地间奏;‘弹起我心爱地土琵琶’也有倍大提琴伴奏。小弟比较过在12kHz以上频段不平坦,全频平衡感不好的系统里基本不会出现。不知是否可以这么说,请您指教。
作者: 发烧者米七    时间: 2004-12-27 19:03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感谢文兄的详细讲解
小弟愚钝,反复嚼读,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文兄的话.哎,自扁!
烦请再说明,以下文字分别是说明哪个论点的?
在小弟最近制作书架箱的时候,发现在高频单元衰减器1欧的电阻上并联了43欧的电阻,全频的响应明显平滑了,分频点略上移(约250Hz,按理说不应该影响到10kHz以上高频端的响应,太多,但是实际则下滑了约1dB,就算上分配器阻抗的原因,影响也不该这么大。在最后调整的时候,补偿网络约2%的阻抗模变化反而使听感上低频量感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普通的房间和箱体的情况下,60Hz以下的频段非常可贵,但往往又是头痛之源,良好的超高12kHz以上平坦的响应,可以和这个频段相互调制,既不影响音乐的风格,而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频段的混乱状况。例如在雨果唱片‘我的祖国’里:‘我的祖国’,在乐队的后方有倍大提琴伴奏,在合唱部出现的时候,有手铃伴奏,独唱部有两把小提琴在后方隐隐地间奏;‘弹起我心爱地土琵琶’也有倍大提琴伴奏。小弟比较过在12kHz以上频段不平坦,全频平衡感不好的系统里基本不会出现。不知是否可以这么说,请您指教。
作者: 发烧者米七    时间: 2004-12-27 21:12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还有几个问题想问文兄
1.同1个低音单体,按照参数可以设计不同的箱体大小,如何决定她应该用大箱体还是小箱体?
2.采用直径大的倒相管小音量的表现是否不如小的?
3.分频点和阶数的选择,文兄是如何决定的?如下面的单体,均是上箱后测得,如何选取分频点和阶数?

B5CDD2F4C6B5CFEC_1104151786.jpg

109.76 KB, 下载次数: 5

B8DFD2F4C6B5CFEC_1104151818.jpg

105.55 KB, 下载次数: 5

P1020235_1104152928.jpg

148.2 KB, 下载次数: 5


作者: 发烧者米七    时间: 2004-12-28 09:23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这么早就见到文兄,顶一下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4-12-28 09:30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发烧者米七兄:
           您好!
          小弟表述不清,抱歉。***不平坦的中频是指高出的中频和起伏多的中频;***声箱调整全频的互调很厉害,在小弟最近制作书架箱的时候,发现在高频单元衰减器1欧的电阻上并联了43欧的电阻,全频的响应明显平滑了;***声箱调整全频的互调很厉害,小弟在第二次调整的时候把分频点略上移(约250Hz,按理说不应该影响到10kHz以上高频端的响应,太多,但是实际则下滑了约1dB,就算上分配器阻抗的原因,影响也不该这么大。***不平坦的中频主要是指高出的中频,起伏多的中频的听感是略有一些乱。在最后调整的时候,补偿网络约2%的阻抗模变化反而使听感上低频量感发生了质的飞跃;***首先有良好的超高重放能力,才会有良好的超低辨析力。这里的超高和超低是指频率。在普通的房间和箱体的情况下,60Hz以下的频段非常可贵,但往往又是头痛之源,良好的超高12kHz以上平坦的响应,可以和这个频段相互调制,既不影响音乐的风格,而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频段的混乱状况。例如在雨果唱片‘我的祖国’里:‘我的祖国’,在乐队的后方有倍大提琴伴奏,在合唱部出现的时候,有手铃伴奏,独唱部有两把小提琴在后方隐隐地间奏;‘弹起我心爱地土琵琶’也有倍大提琴伴奏。小弟比较过在12kHz以上频段不平坦,全频平衡感不好的系统里基本不会出现。不知是否可以这么说,请您指教。
作者: 发烧者米七    时间: 2004-12-28 09:49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发现在高频单元衰减器1欧的电阻上并联了43欧的电阻,全频的响应明显平滑了;***声箱调整全频的互调很厉害,小弟在第二次调整的时候把分频点略上移(约250Hz,按理说不应该影响到10kHz以上高频端的响应,太多,但是实际则下滑了约1dB,就算上分配器阻抗的原因,影响也不该这么大
在使用LSPCAD软件的时候,我也有以上体会,就是衰减电阻的运用很巧妙,他并不是全频均衡衰减的,衰减电阻在不同的位置,不但衰减的效果差别很大,而且还会对分频点和分频斜率产生很大作用,譬如,衰减电阻接单体这端,分频斜率会有一定提高,而且主要是衰减LC谐振点以后的频段,一般是5K以后;接放大器端,就相反,主要衰减较低频段,但是要比上面方法均衡;至于改变分频点,由于电容值的变小,10K也有可能衰减一部分.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4-12-28 09:50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发烧者米七兄:
          您好!
          小弟是这样考虑的,请您参考:1.小弟喜欢瞬态响应好的参数设计,小弟喜欢箱体容积小于单元等效容积的设计,如果可以选择,考虑装箱后的Q值最好在0.5,;2.小弟觉得倒相管的直径在单元等效振动面积的15-20%比较适当,可能是个人习惯,请您参考;3.如果仅从图线分析。小弟来用可能会把分频点取在3kHz这样的中高频起伏,加入阻抗补偿以后,可以改观,平滑很多。小弟这里建议低通3阶,高通4阶。祝成功!
作者: 发烧者米七    时间: 2004-12-28 10:02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文兄,如果以"顺滑"作为目标,以您的经验看有什么技巧?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4-12-28 10:31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下面引用由发烧者米七2004/12/28 09:49am 发表的内容:
发现在高频单元衰减器1欧的电阻上并联了43欧的电阻,全频的响应明显平滑了;***声箱调整全频的互调很厉害,小弟在第二次调整的时候把分频点略上移(约250Hz,按理说不应该影响到10kHz以上高频端的响应,太多,但 ...
发烧者米七兄:
          您好!
          非常感谢您的经验,又让小弟开阔了思路。希望大家多交流。如果以"顺滑"作为目标,小弟的经验是小的失真,这就是为什么小弟喜欢高阶的原因。另外在分频点绝对不允许有响应的凸起的峰,但允许略有下限。以您的经验看如何?
作者: 发烧者米七    时间: 2004-12-28 11:06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烧者米七在 2004/12/28 11:38am 第 1 次编辑]

文兄,我看到网上很多名箱的实测频响的确如兄所言在分频段都有1-2DB的凹陷,也听闻在1-5K做一点凹陷有利于听感.但我没有这样的体会,我反而认为由于分频相位问题,分频音箱的离轴响应一定会在分频段产生严重的谷,喇叭如果不是正对聆听位置,反而出现频段衔接成问题,如果是近场聆听,聆听位置的频响就会在分频段1-5K产生很严重的谷,不知道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我觉得分频阶数对听感的影响很重要,感觉高阶听感有点不自然,有点紧的感觉.不知道哪里做得不好.不知道是不是阻抗和阻抗相位曲线?因为高阶不可避免的会令这两点变坏?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4-12-30 11:13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发烧者米七兄:
            您好!
            仁兄所说:由于分频相位问题,分频音箱的离轴响应一定会在分频段产生严重的谷,喇叭如果不是正对聆听位置,反而出现频段衔接成问题,如果是近场聆听,聆听位置的频响就会在分频段1-5K产生很严重的谷。这可说到关键之处了。
   以小弟拙见,对于相位,有一个严重的矛盾:稳态正弦的相位和瞬态信号在空间传播的相位。一个设计,必须在这两点间取一个平衡点。对于音乐信号,里面有大量的冲击型信号和瞬态信号。我们以一个极端的情况来考虑,加一个猝发信号,以两分频系统来看,通过分频器以后,由于有电感,到低频单元的信号达到峰值的时间被延迟了t1,由于低频单元的惯性,单元的声扰动达到峰值的时间还要比信号延迟t2;到高频单元的信号达到峰值的时间被延迟的时间t3往往非常少(除非高音通路里也串有电感,这就是Dynaudio高音单元为什么总是做得高频上扬,因为在高端型号不管是在分频器上串联一个小电感,还是用导线的寄生参数来形成这个电感,一方面可以将上扬平坦,主要原因还是要让猝发信号到高频单元的时候也有一个适当的延迟来配合分配器的稳态正弦的相位衔接设计。而不是Dynaudio厂家技术不济),由于高频单元的惯性,单元的声扰动达到峰值的时间还要比信号延迟t4。(t1+t2)-(t3+t4)对应一个由物理特性决定的时间常数t,对于当地的音速c,也就决定了一个物理距离l1,这个距离还要与稳态正弦设计相位衔接需要的物理距离l2进行折衷,这样并不能说l2的物理距离就是最合理的。如果纸上谈兵,应该对音乐信号进行足够多的数学统计,然后对l1和l2进行记权考虑,从而确定最后的物理距离L(当然,实际情况是请一个专家组进行听音评价完成这项工作)。这样,对于猝发信号,稳态正弦信号,物理距离L在两种单一情况下并不是最优的,必然有您所描述的这种情况。您看小弟这样理解对吗?
作者: bmsky    时间: 2004-12-30 11:31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哈哈,都是理论的,我不会,长见识,然后我要买点这方面的书看看.
作者: 发烧者米七    时间: 2005-1-4 13:50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由于基础太差,所以还是不太能理解,还请文兄解答:
1."稳态正弦的相位"指什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测出来的相位曲线?有没有资料让小弟补习一下?
2."瞬态信号在空间传播的相位"如何获知?是否就是"对音乐信号进行足够多的数学统计,然后对l1和l2进行记权考虑,从而确定最后的物理距离L(当然,实际情况是请一个专家组进行听音评价完成这项工作)"?
3."Dynaudio高音单元总是做得高频上扬",然后在分频器串小电感?电感多小?这个t3是否和电感的线长成正比?
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设计啊.还有为什么要强调"高端型号"?
作者: cdyx    时间: 2005-1-4 14:36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复杂啊,搬个凳子来听课
作者: wenyiwang    时间: 2005-1-21 14:13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发烧者米七兄:
           您好!
           这些天忙一些,想想打很多字,就没勇气回复您了,抱歉!理论上您说的低阶设计低频端声音较松绝对是正确的,这样的设计小弟以为就要仰仗单元的素质了,首先低频单元要有平滑的响应,其次是低频单元要有较低的机械Q值,第三高频单元要具备良好的低端性能和失真特性(这个可不容易);但是如果因为第三点要求达不到,主要是小弟设计能力有限,如果采用低阶设计,低频的确松厚了,高频单元的失真使中高频情况变得很糟糕,特别是采用3/4寸高音单元的两分频设计和2-3寸球顶中音的三分频设计,如果使用低阶设计,1500-3000Hz频段的分频点使单元在谐振点附近仍然有很高的信号电平,会使球顶单元难以适应,这就是小弟喜欢高阶设计的实际情况。小弟窃以为采用高阶设计,往往怕声箱在分频点附近有阻抗的波动,特别是阻抗曲线有高于额定阻抗很多的同时还有低于额定阻抗很多的情况,流过单元的电流相位一会超前一会滞后(相对于峰值点和谷值点)这样声像容易不稳定。
    因为小弟不是正规的声学专业毕业,可能对某些声学的描述会有谬误,前一段是小弟自己浅薄的理解,还请您和各位仁兄伸出援手指正为盼。您所说的1.小弟的意思是对于两个单元,如果您同时给他们一个稳态正弦信号,这时候在听音位置,来自两个单元的声信号有相位差,而且频率不同,相位差也不同。这里,往往会优先考虑分频频率。2.这是小弟描述有误之处。应该是把瞬态信号传播时间差换算为对应分频频率的换算相位差。3.原来小弟拆过一个高端型号的箱子,有一个略低于0.1mH的电感,从分配器的数值反算,其实它与正统的分频公式不相关,只是压低一些高频响应,后来加脉冲信号测试分配器,发现这个电感对脉冲信号的延迟使较有效的故而有这样的猜想。请大家指正。
作者: 低音炮    时间: 2005-1-21 17:57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下面引用由wenyiwang2004/12/28 09:50am 发表的内容:
发烧者米七兄:
          您好!
          小弟是这样考虑的,请您参考:1.小弟喜欢瞬态响应好的参数设计,小弟喜欢箱体容积小于单元等效容积的设计,如果可以选择,考虑装箱后的Q值最好在0.5,;2.小弟觉得倒 ...
第一条引起了我的共鸣 第三条用高阶分频器对好单元来说会有影响吧 个人的看法

作者: 低音炮    时间: 2005-1-21 18:09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下面引用由发烧者米七2004/12/28 11:06am 发表的内容:
文兄,我看到网上很多名箱的实测频响的确如兄所言在分频段都有1-2DB的凹陷,也听闻在1-5K做一点凹陷有利于听感.但我没有这样的体会,我反而认为由于分频相位问题,分频音箱的离轴响应一定会在分频段产 ...
个人看法 高阶分频器听感不自然 是因为它对音频能量的衰减太大相对于低阶分频器来说

作者: 低音炮    时间: 2005-1-21 21:23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下面引用由低音炮2005/01/21 06:09pm 发表的内容:
个人看法 高阶分频器听感不自然 是因为它对音频能量的衰减太大相对于低阶分频器来说
补充一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相位衔接的问题 另外 几年前在一音响行听琴谱的一款铝合金机箱 型号好象是HA-60吧 推一对银笛两分频书架箱 感到高音就象是跟不上信号的变化 老是有一种拥塞感 音响行的说可能是功率小的缘故 我顺口问了一下这个音箱的分频器是怎样的?他说是高通是用的高阶分频 我说换一个高通是低阶的试一下 结果听感顺畅了  

作者: 发烧者米七    时间: 2005-1-22 00:33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谢谢文兄和低音炮兄的讲解!
小弟查了一下,发觉单拿真的有在高通串电感,其网络是著名的ALLPASS网络.LSPCAD里也有这个网络的,只是一直没留意它有串电感.
对了,文兄有没有玩LSPCAD?如果有,大家一起讨论,相信对我们玩LSPCAD的会有很大帮助!
作者: 低音炮    时间: 2005-1-22 00:45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感谢楼主和米七兄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谢谢 希望以后多交流
作者: 发烧者米七    时间: 2005-1-22 00:50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烧者米七在 2005/01/22 00:53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再提一些问题,烦请文兄喝口茶再来解答:
阻抗相位曲线是什么概念?反映什么的?
以下相位曲线是否真实相位曲线?否则是什么概念?反映什么的?
这2种曲线(包括阻抗相位,相位)如何谓之理想?

56_1106326273.jpg

89.83 KB, 下载次数: 7


作者: 发烧者米七    时间: 2005-1-23 01:48
标题: diy声箱的仁兄请进。声箱听音调整的几个话题,请大家赐教和共享。
这2种曲线(包括阻抗相位,相位)如何谓之理想?
阻抗相位曲线,譬如1K以后平直为30度,和1K以后平直为0度,和1K以后平直为-30度,1K以后平滑下降,这4种情况会如何?是否就意味着相位的情况?
相位曲线,是否要求对接?如果无法对接,平行呢?高频在前和高频在后是否意味着真实相位的超前和滞后?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