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曾经是机密 [打印本页]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6-9-11 19:58
标题: 曾经是机密

B9E3CEF7D5FDC3E6_1157975431.jpg

114.85 KB, 下载次数: 3

CAD7B6BCBEFCC7F8_1157975602.jpg

107.44 KB, 下载次数: 3

D4C6C4CFD5FDC3E6_1157975702.jpg

66.5 KB, 下载次数: 3

D4BDBEFCB2BCB7C0_1157975869.jpg

124.28 KB, 下载次数: 2


作者: 35191-135    时间: 2006-9-11 21:15
标题: 曾经是机密
宝货!
作者: simonchan    时间: 2006-9-11 23:15
标题: 曾经是机密
的确是好东西,这些东西在当年绝对是不可公开的。我还有14军在84年的无线电联络图,至今不敢公布,呵呵。
作者: 南宁人    时间: 2006-9-12 11:42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不错,这好像是1983年左右的情况吧?不知没有有当时我军边防部队的布防情况图呢?这样就完美了!!!
作者: wzm    时间: 2006-9-12 17:28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谢谢!有云南方向的吗?
作者: flyman75    时间: 2006-9-12 17:50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请问各位大大,这个是当年我军对越军的侦察地图吗?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6-9-12 18:45
标题: 曾经是机密
      前面发的图,是八十年代初,越军北部边境兵力部署情况。因已过保密时限,故在销毁之前,挑一点,发上来。以供当年为国戍边的老战友,怀旧之用(看看当年的“老冤家”或者是“老邻居”是不是这样的);另外也提供给搞“创作”的朋友写作时作参考(希望不要再有人,把什么“316A师”擅自“调到”同登去防守中国军队了)。
第一张图是当时我广西正面的“敌军”兵力设防情况(精确到团)。
第二张图是河内地区越军兵力部署情况。
第三张图是当时我云南正面之敌的布防情况(精确到团)
第四张图是当时越军总体兵力部署情况(只取了越北部,精确到师)
作者: 南宁人    时间: 2006-9-12 23:25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越军在1979年后在边境部署了这么多部队,本来可以向我国发动一次规模较大的反击,以报1979年的"耻辱",而越军没有这样做,看来1979年越军被我军打怕了!
作者: armyman1979    时间: 2006-9-13 10:36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下面引用由wzm2006/09/12 05:28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有云南方向的吗?
第三幅应该就是
作者: 小顽童    时间: 2006-9-13 1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lr    时间: 2006-9-13 15:51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越军压根就没有向中国大规模进攻的打算,所谓“打怕”不过是自欺欺人。
作者: 南宁人    时间: 2006-9-13 17:33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越南不怕老美,我想那是有中国这个大后方的全力支持,如没有中国的支持,我想越南也会多少怕老美的!至少越南也要再打上很能多年才能赶走老美,实现国家统一!
至于越南不想事情闹大,我想他是没有多少闹大的资本!
至于越军压根就没有向中国大规模进攻的打算, 我想这是除了越南没有多少闹大的资本外,还是1979年的战事表明我军的战斗力还是强的,我国的政府说到做到,不是好惹的.如我军的战斗力很差,政府软弱,越南早就大规模进攻了,所以只有怕了才没有没有向中国大规模进攻的打算!
作者: 南宁人    时间: 2006-9-13 18:08
标题: 曾经是机密
有没有当时越南的地图,这样就更好理解越军的部署了!!
作者: plr    时间: 2006-9-13 21:28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下面引用由南宁人2006/09/13 05:33pm 发表的内容:
越南不怕老美,我想那是有中国这个大后方的全力支持,如没有中国的支持,我想越南也会多少怕老美的!至少越南也要再打上很能多年才能赶走老美,实现国家统一!
至于越南不想事情闹大,我想他是没有多少闹大的资本!
至于 ...
越南当然怕中国,过去怕,今天怕,实力摆在那里,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但是,要是说“打怕了”,那只是某些人的YY。经过79之战越南摸清了中国的实力和底盘,因此变本加厉。
作者: 广西神勇战士    时间: 2006-9-13 23:47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越北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广西边境地区一样复杂,他们要反击过来同样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比我们付出的更多。要说他们反击,经历1979年战争后,不知他们经不经得起这场消耗战了。我们只要打到谅山,就能威逼河内,使其首都动荡不安。而他们要震荡到离边境约二百公里的南宁,那是不可能的事。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6-9-16 18:20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越军想对我境内发起攻击,这种匪夷所思的痴人说梦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从当时二部下发的有关资料显示,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越军军演实施计划以及战术想定来看,当时越军立足与我“大打”。一旦战端重开,越军“立即进行战役反击和反攻”。越军总参作战局曾拟订出“攻入敌方100公里......,彻底摧毁敌方的‘侵略基地’......”的作战计划;当时在中越边境,越方屯兵最多时有4-5个军部,25个步兵师,航空兵飞行团、装甲兵、炮兵等战术保障分队还未计入其中。(八十年代末期越军在中越边境驻军收缩为一个军部,8个步兵师,其作战方针改变为“保持稳定、长期对峙”)。
作者: 军迷81    时间: 2006-9-17 03:04
标题: 曾经是机密
开眼界,没想到越军八十年代在中越边境屯了这么多兵,比我方多得多吧。
从图上看,越军有的师有四个团,一个炮团,有的是三个团加一个炮团,正常编制
是三个还是四个团,大约多少人?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6-9-17 03:59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越军总参作战局曾拟订出“攻入敌方100公里......,彻底摧毁敌方的‘侵略基地’......”]
越军拿错地图了吧,把中国地图当成柬埔寨地图了.八十年代的中越边境骑线点争夺战,我们占领的大山他们哪座也抢不回去,就知道他们能往中国境内推进几个山头了.这还是可以在局部地区集中大量兵力兵器的小打呢,对他们有利的争端方式都尚且如此,摊子铺大了只怕他们更要拉稀.
作者: 盛广凯    时间: 2006-9-17 17:37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老毛同志曾经在对印问题上说过,不打则以,要打就要打一场和平30年的仗!
越南在边境线上部署这么多部队想同中国打一场大仗根本就是自不量力,他以为有了苏联做后台就可以很轻松了,但是他似乎忘了,中国最擅长的就是持久战~~慢慢耗呗~~
不过我有个问题问各位叔叔啊,如果苏联不出政乱,不解体,中越战争能持续到什么时候?最终,中国能否耗过越南,确切的说,能耗过苏联?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6-9-17 19:19
标题: 曾经是机密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研判,如果仅一个“老山战区”在耗。就我军军力、军备等实力来看,完全不是什么问题(从当时的文件来看,与79之战相比方方面面“出手”都大方的很,并未有什么捉襟见肘的难言之隐)。另外某些方面也利大与弊,并不拖“改革开放”的后腿。
      “苏联”819以后,越军成了“断奶的孩子”。这“老大哥”一刹那说没就没了,再和过去的“老大姐”掰手腕子,确实没有了本钱。但对越作战的主动权一直是掌握在我方手中的。当年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虽然彼此磕磕碰碰(这也在所难免),但反对“美帝国主义”都是一致的。这“1989不战而胜”的魔鬼谶言一旦成为了现实,当时的中越两国的领导人,各自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成了"政权的生存、稳定和发展”,因为“共家兄弟”已所剩无几了,(用后来我国领导人的话说就是“能互称同志的不多...”)......。这打了十年之久的“中越边境战争”,最后以89年我最后一批轮战部队(三次参战的13军37师及后续的守备师)将,越南“小青山,清水河西北到国界线的大片“越军失地”分批“交还”越方,我方退守从“八里河东山-1175.1-13号界碑-拉那-662.6-1397-1422.2-1223-1426-1436(12号界碑)等所有骑线山峰”(即执行所谓代号为“CD工程”军事行动)。就此打了十年之久的“中越边境战争”划上了句号。
作者: 南宁人    时间: 2006-9-18 11:45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越军在战后在边境上部署了不少的兵力,但是好像仍以谅山为重点,5军,3军和2军呈三角形部署.不过我觉的虽然越军多了,对我国有一定的军事压力,但是如我军和越军再次交锋仍有威逼河内的可能!我觉的越南的沿海地区可能是其软肋!
作者: hbin97    时间: 2006-9-18 13:18
标题: 曾经是机密
果然是好东西
作者: plr    时间: 2006-9-19 09:45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下面引用由yuezhan19792006/09/16 06:20pm 发表的内容:
越军想对我境内发起攻击,这种匪夷所思的痴人说梦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从当时二部下发的有关资料显示,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越军军演实施计划以及战术想定来看,当时越军立足与我“大打”。一旦战端重开,越军“立 ...
正是在79年战争之后,越军开始策划在反攻中“攻入我境浅近纵深占据有利地区建立新防线”,所以说所谓越军被“打怕”实在是可笑的YY而已。
从越军的演练来看,越军反攻的时机是“我第一梯队受阻,第二梯队尚未投入战斗时”。并不是“立即”
作者: plr    时间: 2006-9-19 09:52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下面引用由军迷812006/09/17 03:04am 发表的内容:
开眼界,没想到越军八十年代在中越边境屯了这么多兵,比我方多得多吧。
从图上看,越军有的师有四个团,一个炮团,有的是三个团加一个炮团,正常编制
是三个还是四个团,大约多少人?
问得好!
越军编制一般是“三三制”,步兵师辖3个步兵团,共约1万人
但是,部署在边境一线的部队强调因地硬任务确定编制,故有些步兵师编有4个步兵团,有些步兵团编4个步兵营。
作者: 合成军参谋    时间: 2006-9-19 21:23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越军4个野战军下辖的步兵师编制都是“三步一炮”,各军区下属步兵师的编制,情况比较多样化一些。
    79年战前下发的越军资料有总参训练部、昆明军区情报部和省军区翻印的不同版本,但是基本来源都是一个,就是1978年的总参情报部外军研究资料,比如楼主的几张图来源于《越军兵力部署图(1978。12。版)》,还有斑竹刚发不久的《越军编制表》,都属于同一来源。这些资料中的基本情况是正确的,但是,在资料下发之前,有些部署因为情报渠道的原因,无法核实清楚,有些地方干脆在图上注明:番号不详。比如《越军兵力部署图(1978。12。版)》,在同登、谅山地区就标有“1个师(待证)”的字样。
    79年4~5月间,一些军兵种的院校相继印发了一些资料,也还是沿用了这些基本资料,所不同的是加上了实战总结中对越军作战特点的介绍,比如空军学院训练部也搞了个《越南军队基本情况》,但是,错误比较多,估计是在修正原资料时新信息不准确或者校对不细致造成的。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6-9-20 20:41
标题: 曾经是机密
建议老战友把“《越军兵力部署图(1978。12。版)》”找出来核对一下。如还有疑问,我再一一应答。不要喜欢随便开“黄腔”哟......呵呵(和“老参谋”开开玩笑,不介意吧。)
作者: cpcliusi    时间: 2006-9-21 16:45
标题: 曾经是机密
1979年战争后,越军在北部边境的步兵师有些比3步1炮的标准编制要强一些,是为重装步兵师。
作者: plr    时间: 2006-9-21 16:57
标题: 曾经是机密
北部一线步兵师炮兵团一般辖4个营,而侵柬越军师炮团有的只有两个营。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6-9-21 18:29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记的79战后,总参二部下发的越军情况简介中有一本是介绍专门介绍“316A师”,因时间久远,别的什么都忘了,只记得这个部队是“四四制”,当时觉得怪怪的,印象挺深,另外对这个“老冤家”的印象就是“越军士兵在316A师当兵一年后,一般将派往越军其他部队充任班、排骨干......”,这才知道316是个“教导师”(据说有“苏联”教官。79之战时,下发的俘虏管理文件中还有什么逮住“苏修军官”要如何如何的条文。)但实话实说,79之战时,我们并没有感觉出316与其他越军正规军有太大的区别,反正要占对方的“山头”都有的一拼,每个部队(越军)都有不要命的,也有一见面撒腿就跑的(但本人尚未遇到,用枪一比画,就缴枪投降的,这也是事实)。
79之战,越军316A师驰援柑塘345师,其先头部队(316A师148团两个营和封土独立营)在十号公路朱缸荷代乃附近(距沙巴18公里,距保胜10公里处)被我师仅2个连队硬是死死钉在那里,寸步不得前移(我军材料记述是“毙伤1200多”,解放军画报配图说明是“拉尸40余卡车”,数字仅供参考),最后是眼巴巴的看着“兄弟部队被歼.....,柑塘陷落.....”最后干脆“打道回府”溜之大吉,由此感觉这个越军牛B师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附”。
作者: 合成军参谋    时间: 2006-9-21 22:02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下面引用由yuezhan19792006/09/20 08:41pm 发表的内容:
建议老战友把“《越军兵力部署图(1978。12。版)》”找出来核对一下。如还有疑问,我再一一应答。不要喜欢随便开“黄腔”哟......呵呵(和“老参谋”开开玩笑,不介意吧。)
  呵呵~~很长时间没有空来看看了,可一来就被 yuezhan1979 老兄“粘”上了。我不知道您的手里到底有些什么样的资料,不过,我相信坛子里有很多人占有大量的资料,我找了一份应该属于问题不大的资料,把目录打出来,让老兄看看是不是同一份资料。

                    《越南军队研究》(1979。5)
                     (密级:XX)
  第一 越军基本概况
    一、实力
    二、指挥体系
    三、陆军现况
      1、野战部队编成及特点分析
      2、军区部队编成及特点分析
      3、经济建设部队编成及特点分析
      4、地方部队编成及特点分析
      5、装甲兵部队编成及特点分析
      6、炮兵部队编成及特点分析
      7、陆军编制内制式装备及使用特点
    四、海军现状(省略)
    五、空军现状(省略)
    六、国土防空军现状(省略)
  第二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中越军作战特点
    一、兵力配置
      1、大量使用地方部队扼守前沿
      2、军区所属部队为作战主力
      3、民兵和特工部队的配合
      4、野战主力待机部署
    二、战术运用
      1、利用既设工事和复杂自然条件防守
      2、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
      3、浅近纵深快速机动防御
      4、小群多路多点迟滞进攻
    三、火力配置
      1、步兵伴随火炮配备充足
      2、大口径火炮不足合同度低
      3、单兵轻重火器高密度配置
      4、空军和重型武器使用谨慎
  第三 越军侵柬作战特点
    一、摩托化主力实施首次突击,多路进攻
    二、以坦克部队为主体,实施装甲快速突击
    三、实施正面突击与两翼迂回相结合
    四、空军对重点突击目标实施火力支援
    五、空地协同,实施空中侦察、空中支援和对空引导

  第四 越军抗美战争中的作战特点(省略)
  第五 附图
    一、《越南陆、海、空军实力部署图》(1978。12)
    二、《中越边境越军兵力部署图》(1978。12)
    三、四、五、六、《XX》(本人注:均为区域地形图)
    七、《XXXX》(本人注:此为地形遥感图:)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6-9-21 23:51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下面引用由合成军参谋2006/09/21 10:02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很长时间没有空来看看了,可一来就被 yuezhan1979 老兄“粘”上了。我不知道您的手里到底有些什么样的资料,不过,我相信坛子里有很多人占有大量的资料,我找了一份应该属于问题不大的资料, ...
     哈哈.....把你老兄请出山确实不容易啊。真可谓“真人不露面”。上来就是“大手笔”,老窖丰富呀。
    我在前面上的几张图,是八十年代发的文件上附的一张大图“取”的(确系二部所发)。我被老兄前面的帖子一提醒,正准备有空时比对78年的文件看看越军79战后有何新的“人事安排”等内容。
    老兄上的目录,我要是没猜错的话,可能是一本教材(或是某院校临时开课的教案)。如此内容丰富,一定有让吾等行伍出生的人感性趣之处。古人云:开卷有益...。温故而知新...。我想与其“付之一炬”,或藏着发霉,不妨摘录整理一点精粹发上来(如果方便,不必强求),我想广大朋友们一定欢迎的(到时候我这“看门老头”或者是“成天抱着大扫把的营区保洁老汉”也要来捧场的哟...呵呵)
    再次感谢您的及时回帖,有劳您大驾敲键盘,真是不好意思。谢谢啊...(范伟的口头禅)随便说,老兄是军机缠身,公务繁杂的大忙人,我可不敢“粘”上你呀。被你一说,心里确实有点“诚惶诚恐”的感觉......抱拳...抱拳...(就不敬礼了呵)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6-11-24 00:36
标题: 曾经是机密
      因成天无所事事的瞎忙,几乎把这篇东西忘的一干二净。老贴原意是想抛砖引玉,但“猛料”一直还是遥遥无期。因一直有朋友关注,现将我所知道的79年自卫反击战之后西线越军部署的一点皮毛简单整理一下,贴上来以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因为本人对79年自卫反击战西线的情况略知一二,地图、方位还有印象,所以在此只谈西线;对于东线79年战斗的情况,因只有“书本知识”或“人云亦云”,故不敢胡言乱语,妄加评说)。
      79之战我军“班师回朝”以后,越军又“卷土从来”。其云南方向对面的越军兵力调整的大致情况是:将原来的两个步兵师(345师、316A师),增加为7个步兵师。军力部署也做了较大的调整。首先是在“第二军区” (越军第二军区司令兼政委:武立中将)增兵为4个步兵师;将313师设防同文、河江(313师辖步兵14团、101团、247团、266团、炮兵467团),以清水河(越称明江)为界,与314师遥遥相对。314(辖步兵22团、26团、27团、28团、炮兵466团)师设防黄皮树、老寨、北光(就是以后越军“北光行动”的策划地);上述两个师防区的西北边缘就是以后十年与我军长期保持“军事接触”的老山战区,在此地的越军参战部队与我军相似,也是有许多越军部队在此“轮战”。326师接防原316A师98团79之战时的防区即丰土、平卢地区(326师辖步兵219团、246团、541团、741团、炮兵200团)。精锐的越军第6军(别号“滔江兵团”。军长:阮能。政委:阮公庄)三个师,则呈后三角之势放在我河口对面,其中有在79年反击战时,被我西线参战各部沉重“修理”的,战后又重新成军的345师部署在南溪河东南、红河以东的孟康、老街地区(辖118团、121团、124团、炮兵190团);355师部署在红河以西,保胜至坝洒地区(与我河口-洞萍-坝洒相对峙。355师辖步兵192团、194团、254团、752团、炮兵468团);在345师的后面是79之战时驻防沙巴的,被打的没有了“脾气”的越军大名鼎鼎的316师(辖步兵98团、148团、174团、炮兵187团),其师的驻防地区是富流、保安地区。第6军军部设在临近昆(明)河(内)线越南段铁道线及老(街)河(内)公路上的重镇:保安。在316师的侧翼,也就是铁路与红河西面,是356师(即原316B师,隶属第二军区,所辖步兵149团、153团、174团、炮兵150团)。第二军区的司令部设在安沛。
提到安沛,可能经常光顾与“越南战争”有关话题的朋友都不陌生。其乃越北重要的越空军基地之一,79之战时,此空军基地备受中国指挥“反击战”的有关部门关注,其一举一动都在我军情报部门的监控之中(79之战时,我还清楚的记得,在安沛基地周围的我军潜伏小组,还发回“敌机两架已进入跑道,西线各部进入防空袭准备”的战情通报)。八十年代初,该基地除原驻防部队外,越航空兵371师新建931团驻防此地。931团是越空军中为数不多的几个装备了MG-21的飞行团。与此同时,又有F-5、A-37若干架从越南方基地转场,加强该基地,参与“担负战备值班任务”。(越军371航空师师部设在内排,其下属的921航空团也驻防内排基地。)在安沛地区还部署了新组建的377防空师(辖:导弹274团、高炮218团、286团、287团)。
    点评 :79之战以后,越军在其北部边境大举增兵,将其军力部署的重心北移,大批精锐之师驻防中越边境,对我境内虎视眈眈。从其空军和防空兵(越军将航空兵和导弹、高炮部队划分为两个兵种,是沿袭“苏军”兵种划分习惯。50年代初我军也是如此。后来我军是将‘防空兵’部队划入空军序列)的部署来看,因不是其强项,故基本采取的是守势。航空师基本是设防河内周边地区(河内周边100公里范围内有三个航空师,另有三个高炮团,两个导弹团),以及沿海重要城市(鸿基、海防各有一个航空师)。此种部署说明,越军对我空军从海上突袭(当年美军空袭北越,就曾有此航路进入的例子),或着轰炸机群远程奔袭较为提防(尽管中国空军普遍不被看好,但越军未必就敢小觑)。此外也可避免一旦战端重开,万一战事不利,其空军战机在第一时间在一线机场和边境空域被我空军大量“耗掉”,从而在以后的战斗中完全失去对战区的制空权,以至于不能对战区地面部队提供一定的空中掩护(包括空运和侦察),使整个战局于不利地位。另外,越军空军和防空兵的部署也是扬长避短,以逸待劳,发挥其反空袭,打军机的强项。毕竟他们真刀真枪的与老美的飞机搞了多年,应该比我们有经验(尽管我们的大部分高炮部队也都去越南、老挝练过兵)。
      从与我云南边境相对峙的越军地面部队的部署情况来看,其无论是布防势态或是兵员数量,都有与我“大打”的意思。熟悉滇南地形的朋友可以看出(我国云南河口地区的地形,呈犄角状,插入越南境内,如有外敌入侵,则呈两面受敌之势),如果战事重开,在我河口左翼的越军326师和右翼的313师、314师可以快速从两翼插入我境内,截断我河口地区通往蒙自及文山方向的两条公路线;并且如果越313、314师进展顺利,推进穿插较快的话,还可以迅速在芷村、腊哈地方向将昆河铁路截断。使我河口地区守军处于后撤无路、待援无望的孤立境地。而与此同时,我河口防御正面的越军第6军可以利用其345师、355师向我河口防线发起正面强攻。由于当时敌我势态是越军在此局部强我数倍,我军所面临的情况其一是固守待援,苦战四连山一线,利用有利地形和工事大量杀伤消耗进攻之敌有生力量,等待驰援部队突破敌拦阻封锁,解除包围。其二是敌军攻势甚猛,我军兵力消耗殆尽;或者由于其他某些不可预知的情况(如某局部失控,导致整个防御全线崩盘)等等,我防御阵地尽数被敌突破。则敌军即可沿昆河铁路北上,对我边境地区进行掠夺破坏,以达到其事先设想的“摧毁100公里内的‘侵略基地’”之目的。还有一种情况是,敌先期进攻部队与我守军呈胶着状态。则越军可将316、356师投入战斗,从而使得我军防御难度进一步增加,战场形势进一步恶化,如此时我援军迟迟不能到达解围,战场劣势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扭转,则我河口地区的守备部队被全歼的可能性就更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越军一改过去“被动挨打”的局面,曾频繁派出特工部队对我边境地区进行侦察、绑架和袭扰破坏(从79年5月左右,本人尚未撤离国境线即已开始有我边境地区军民累遭越军特工偷袭的通报)。战情通报一直呈递到我国最高决策层,后来是邓大爷发话,要主动出击,扭转局面。于是,(云南方向)先有15个侦察大队,对小越还以颜色;同时又选择 “老山战区”与越军,“长期对峙”。当时我国虽然也是世界穷国,但仅以一个老山战区与越军拼消耗,对于我们来说是九牛一毛,但越南却要倾其国力之相当与我角力,自然犹如插足泥沼,疲惫不堪,无暇顾及其他。我军当时选择在天保、老山等地区与越军作战,可以说是进行了比较全面缜密考虑的上乘之作。简单的说,在越南此段境内,是不利于大兵团运动、集结、展开和进攻作战的。而我方的情况却强于对方,是靠近交通线,靠近中心城市(相对越方来说),靠近滇南空军基地和防空警戒网(都是以前抗美时期搞的),部队及兵员储备动员快,机动方便快捷,物资及战时的伤员前运后送便利,通讯、情报及战勤保障充分有力等条件。再说越军兵力在此一线,基本呈平行配置,要齐头并进向我方进攻,力量分散,确实胜算不大,如要贸然进攻,难免不是自愿受死。而我军长期在此保持一个整军和若干战术保障部队,对越军一直保持进攻态势,又让对方钻不到空子。如此这般,我方的阵地随着“防御战略和战术”的需要,不断向越方推进。一直到八十年代末,双方偃旗息鼓,越军再也没有讨到什么大的便宜。

作者: 攻同登克谅山    时间: 2006-11-24 01: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ongyelu2310    时间: 2006-11-25 1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old2    时间: 2006-11-25 12:57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从我一个外行的角度看,79一役应该没有打痛越南,否则就不会有后面旷日持久的轮战了。 参考对印自卫还击,同样是打到首都附近撤兵,印度根本不敢追击,且边界和平了几十年;而越南,居然还能在我们撤军时组织起颇具规模的歼灭战,并使我军蒙羞。
79一役其实很值得总结。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6-11-25 13:59
标题: 曾经是机密
对印战争快打到新德里,对越战争快打到河内,都是瞎编乱造.中国军队后勤保障力差,所以不能离自己国内的支援基地太远,不然人缺粮枪缺弹.那也就不具备在敌意领土纵深进行大规模战斗的能力.
你太轻视越军了.越军是小而悍,从国家的大层面来讲是不需要太重视,但从小单位来看可是不容小视.尽管越军难以组织大仗,但小仗一口一口地吃你也是难受.法军美军都曾在他们那里吃过不少小仗的苦头(并最终都受不了而撤离),79年则轮到我们去体会一下了.越南近代遭受法国日本美国中国的轮流蹂躏,也是够多灾多难的.一弹丸小国百年对抗诸强能挺过来很不容易,也多少养成了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轻视它是要付出代价的.
作者: zhukofuys    时间: 2006-11-25 15:57
标题: 曾经是机密
有点老鼠的感觉,单挑一个成年人是不可能的,但是咬一口还是没有大问题的。
另外有个问题:其他国家(敌对) 的军事机密暴露出来,也算是泄密吗?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6-11-26 14:02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说到“阿三”,咱心里就憋得慌。当年打得阿萨姆邦已开始执行“焦土计划”,最后咱们俘虏“优待”,缴获的战利品还了......。到头来,“阿三”反而来劲了,比过去更牛。我们现在在藏南地区,有些地方是退到了原“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地区,“阿三”还在继续蚕食我们的领土(我们的战士去值勤或巡逻常被他们推搡、驱赶...)。
     1962年10月—12月中印边境东西两段进行的自卫反击战只有战例,没有亲身经历。还是让亲历战场的老兵来讲吧。(网上还是能找到)
     至于“本话题”中许多内容是否泄密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本国家保密法相关执行规定学习一下。本人自认为是踩着线走的。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6-11-26 15:48
标题: 曾经是机密
     再想多说两句。对于周边国家的事,我国政府奉行的政策与世界潮流相一致,这是正确的。至于有些话题,请相信解放军也不是全都白吃干饭、白拿翻番工资的,有人替咱操心着呢。但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走着瞧吧......(算是点到为止吧)。
     再说越南抗法、抗美。现在“新生代”的朋友较多,对许多事的了解应该说是不够全面的。我简单的说,要是没有“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以及全体“社会主义大家庭”,难道谁还以为仅凭越军“骁勇善战”就能使“胡伯伯”的旗帜飘扬到今天吗。当时中国对越南的援助占其接收的援助总数的80%-90%,援越“共军”兵力大致也是此比例,但是又有人知道还有连罗马尼亚都象征性的派出部队及朝鲜(北韩)女高炮营吗(从营长到炊事班战士清一色娘子军,时常有附近的老毛子兵常去骚扰,被AK-47鸣枪“招待”,每每发生此种事情,中国哥们总是鼓噪,起哄...乐不可支)。再举个例子,现在坛子里的朋友(云南朋友外)又有多少人知道,前几年在中缅边境做“四号”生意的,什么瓦邦、禅邦以及什么“果敢人民军”等等武装组织,以前都是些什么人吗......。“小平同志”对我们说了一句话“...把自己的事搞好...”。接下去所有的“小兄弟”都扛不下去的。(说到此,心里也不好受。当时一直到马来半岛所有的“打着红旗”的游击队,不是自己解散就是接受“招安”.......。)
————————————————————————————
    还有许多话,打上又自己删了。

作者: plr    时间: 2006-11-26 17:45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下面引用由yuezhan19792006/11/26 06:02am 发表的内容:
至于“本话题”中许多内容是否泄密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本国家保密法相关执行规定学习一下。本人自认为是踩着线走的。
应该离线还远着呢。
作者: plr    时间: 2006-11-26 17:48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下面引用由yuezhan19792006/11/26 07:48am 发表的内容:
再想多说两句。对于周边国家的事,我国政府奉行的政策与世界潮流相一致,这是正确的。至于有些话题,请相信解放军也不是全都白吃干饭、白拿翻番工资的,有人替咱操心着呢。但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走着瞧吧...... ...
背信弃义是286的一贯作风。
作者: 军迷81    时间: 2006-11-27 01:14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下面引用由yuezhan19792006/11/23 04:36pm 发表的内容:
因成天无所事事的瞎忙,几乎把这篇东西忘的一干二净。老贴原意是想抛砖引玉,但“猛料”一直还是遥遥无期。因一直有朋友关注,现将我所知道的79年自卫反击战之后西线越军部署的一点皮毛简单整理一下,贴上来以供 ...
论述得有道理
作者: 血色浪漫ok    时间: 2006-12-2 15:45
标题: 曾经是机密
牛人!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6-12-18 22:23
标题: 曾经是机密
     八十年代中期越军在我老山战区投入兵力最甚以及“反击”攻势最猛。其兵力部署除原第二军区及河宣省(后来叫“河江省”)属部队313师、314师、122团、249团外,另调原驻老街南面的316师(属第6军)、356师(第二军区所辖部队)以及原驻河内北面“普安”的312师(第1军,也称“决胜兵团”所辖部队)和曾驻柬埔寨479司令部所辖的10师(应属驻越南太原地区第3军所辖部队)各一个团以及其他精锐部队赴“老山战场”参战。我老山战区(包括八里河东山)正面越军总兵力达到2个师部、12个步兵团、4个特工营、14个炮兵营等,共计4万余人〔时至1988年13军37师(加强师。共有兵力1.8万余人,另配支前民兵2800名)接27军防务时,越军尚保持3.3万兵力〕。我守军与越军实力相比,大致旗鼓相当。越军兵力略占优势,而常规技术兵器仍次于我军。但此时我方已有情报显示,越军已开始装备MG-23等先进苏式军机,某些型号的防空导弹也优于我军。[USECHGFONTE]
作者: kkk868    时间: 2006-12-19 01:54
标题: 曾经是机密
79之战,越军316A师驰援柑塘345师,其先头部队(316A师148团两个营和封土独立营)在十号公路朱缸荷代乃附近(距沙巴18公里,距保胜10公里处)被我师仅2个连队硬是死死钉在那里,寸步不得前移(我军材料记述是“毙伤1200多”,解放军画报配图说明是“拉尸40余卡车”,数字仅供参考),最后是眼巴巴的看着“兄弟部队被歼.....,柑塘陷落.....”最后干脆“打道回府”溜之大吉,由此感觉这个越军牛B师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附”。
≈≈≈≈≈≈≈≈≈≈≈≈≈≈≈≈≈≈≈≈≈≈≈≈≈≈≈≈≈≈≈≈≈≈≈≈≈
yuezhan1979兄;讲的好!316A师好一个【盛名之下,其实难附】!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6-12-19 02:09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下面引用由zhukofuys2006/11/25 07:57am 发表的内容:
另外有个问题:其他国家(敌对) 的军事机密暴露出来,也算是泄密吗?
算,而且比泄本国密后果更甚.它可以警告越南哪方面和哪一层已经被我国打入间谍不再可靠了,而涉嫌部门都经手过哪些极重要信息,它会相应地亡羊补牢的.反间谍部门对即使三四十年前截获没破译的谍报仍不会放弃破解努力的.
不过番号,某些型号的军机和防空导弹,这些知者上千的一般性信息,说出来无大碍.而部署的日期地点这些细节,说出来就比较危险了.间谍把对方描述得越精确,对方根据这些描述反过来定位他也就越精确.如果所掌握的精确信息足够多,2条可以圈定几十人3条就可以锁定到几人了,此间谍就可能被挖出来.高级间谍可是每个都比国防部长还宝贵的人物!

作者: plr    时间: 2006-12-19 09:00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下面引用由yuezhan19792006/12/18 02:23pm 发表的内容:
-=-=-=-=-=>
     八十年代中期越军在我老山战区投入兵力最甚以及“反击”攻势最猛。其兵力部署除原第二军区及河宣省(后来叫“河江省”)属部队313师、314师、122团、249团外,另调原驻老街南面的316师(属第6军)、356师(第二军区所辖部队)以及原驻河内北面“普安”的312师(第1军,也称“决胜兵团”所辖部队)和曾驻柬埔寨479司令部所辖的10师(应属驻越南太原地区第3军所辖部队)各一个团以及其他精锐部队赴“老山战场”参战。我老山战区(包括八里河东山)正面越军总兵力达到2个师部、12个步兵团、4个特工营、14个炮兵营等,共计4万余人〔时至1988年13军37师(加强师。共有兵力1.8万余人,另配支前民兵2800名)接27军防务时,越军尚保持3.3万兵力〕。我守军与越军实力相比,大致旗鼓相当。越军兵力略占优势,而常规技术兵器仍次于我军。但此时我方已有情报显示,越军已开始装备MG-23等先进苏式军机,某些型号的防空导弹也优于我军。[USECHGFONTE]
-=-=-=-=-=>
越军是轮战的。

作者: zzm2804    时间: 2006-12-19 10:19
标题: 曾经是机密
现在也还是不该登出来啊
作者: yuezhan1979    时间: 2006-12-19 12:57
标题: 曾经是机密
当初与我军反复争夺“李海欣”高地的越军部队,就是316师174团的部队。看来79年确实没有被“打痛”,又跑到河江省这边来“肇事”。但还是没有讨回多大面子。
作者: plr    时间: 2006-12-19 13:11
标题: 曾经是机密
越军山地作战的一些战法是非常成功的。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6-12-20 01:27
标题: 曾经是机密
下面引用由yuezhan19792006/12/19 04:57am 发表的内容:
当初与我军反复争夺“李海欣”高地的越军部队,就是316师174团的部队。看来79年确实没有被“打痛”,又跑到河江省这边来“肇事”。但还是没有讨回多大面子。
316师79年就是被打痛了也没办法,军令如山,硬着头皮也得来啊.好在过去5年了,老兵退役了新兵还没怎么长记性,那就让新一代也记忆记忆吧,呵呵.
142高地虽然当天傍晚就被我军里应外合地恢复,他们只占据了几个小时.但估计174团战史里会对这几个小时作为他们夺占中国高地的战绩而大书特书,至于高地后来嘛,咳咳...团史上没写.
作者: 我是神仙我    时间: 2006-12-20 08:52
标题: 曾经是机密
其实我们的地图人家也知道
作者: plr    时间: 2006-12-20 09:13
标题: 曾经是机密
盲目地认为占据了制高点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实为愚蠢的表现。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