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打印本页]

作者: mjzhenmj    时间: 2007-5-28 11:08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昨天出差,到宾馆后发现可以上网,倒是很方便。到我常去的西西河网站浏览一下,看到下面这样一篇文章:
壮哉!生为人杰,死为鬼雄  90 寞洑 2007-05-21 19:10:31
一等功臣傅平山烈士是38军步兵114师侦察科副营职参谋,其岳父为当时的114师副师长于承海。1986年12月,12侦察大队在敌情不明,计划不周的情况下,贸然出击(据说最后有个副大队长受了处分),傅平山作为参谋随队参加行动,与敌遭遇,部队始终没有摆脱敌人,此时敌人增援部队已经赶到,傅平山仅仅携带一只杀伤力极弱的67式7.62毫米微声手枪和7发子弹,毅然暴露自己,将敌人吸引向自己,掩护部队突围,之后与上百敌军周旋6天5夜,击毙击伤敌军各一名,最终于1987年元旦节那天被包围,越军并不敢靠近他,最后用集体投掷手榴弹的方式,将其杀害,烈士时年二十九岁。
其后我军通过内线了解到越军将傅平山筑在水泥里,置于越军烈士陵园门口(一说掩埋),我方遂收买越方边民试图将烈士遗体盗回,但时间太久,最后只将头颅盗出送归,烈士也算魂归故里。
(通过网上资料编辑而成,战斗具体经过始终是个迷)
备注:一个老兵谈67式微声手枪
我的老天,67式微声手枪如此臭名昭著,11 侦察大队有的老兵回忆说当时他对一越南特工在仅仅2米的距离上连放5枪,虽然枪枪命中可就是打不死人,这样的破枪老傅还能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他是个什么样的狠角色还用多说吗?
我知道傅参谋的事情很早,是九十年代采访38军334团的时候听说的,不过当时并不知道他姓傅,只知道他是38军侦察大队参战部队牺牲的最高级别军官。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回忆,我觉得这篇文章还颇有些细节值得补充,于是打了几个电话给熟悉的朋友,确认我的记忆没有问题,同时,也得他们给予一些补充。
大致有这样几点值得讲一下。
1。傅参谋牺牲的那次战斗,是越境作战,而且深入越南境内达十几公里(看一下当时越军最大的火炮射程,大体可以猜出他们的侦察目标),这是此后傅参谋坚持数日始终不能摆脱越军追击,也难以得到己方接应的原因。因为傅参谋的牺牲,部队(估计是侦察大队的作战总结报告中)提出希望建立类似美军在越战中使用的直升机救援部队。同样,作战的地点使这次战斗由于政治顾虑不能广泛宣传,实际上当时中国方面针对越军的特工战曾屡次深入越南境内进行侦察,破坏,袭扰,报复的反制作战 -- 如果只等越军打过来才就地围歼我们太被动了,所以后来我们的打法是你敢过来我就会过去,你不过来我也未必不过去,有效地遏制了越军的渗透作战。对这种越境的政治问题,双方心照不宣。
2。这次行动的失败原因,敌情不明是真的,准备不周却要两说,有人认为恰恰是准备得太细致了,才导致部队撤离的时候受到较大损失。负责制定计划的参谋担任过丛林战教官,却没有实战经验。“恨不得连迈哪条腿都计划好。”实际战斗中,各种突发事件造成计划从一开始就出现细小的偏差,越到后段偏差越大,结果在撤离的时间没有掌握好,遭到了快速赶来的越军增援部队的截击。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完成任务和保全人员两者之间选择哪一个,这次战斗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的影响,此后越境作战的原则都是保全人员为第一,战斗打响后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不得恋战,按时撤出就可以评功。
3。傅参谋到底击毙了几名越军,说法不一。死一伤一是根据越军的资料提出的保守数字。三十八军内部人员认为远超这个数字(傅平山在战斗中使用了缴获的越军武器,并非只有一支手枪)。撤离时傅参谋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布置阻击越军的诡雷 -- 傅平山是战斗中我方最高军官,留在最后,体现了中国军队下级军官战在前退在后的传统。而此后战友听到了诡雷的爆炸,越军不可能没有伤亡。有越军投诚人员讲越军内部会议上,一个师长曾申斥部队丧失抗美时期的精神,这样说 -- “死了五个人还抓不住一个断腿的。。。”傅参谋在战斗中右腿中弹,不能快速转移,是他牺牲的重要原因,所以,这很可能说的是他。
4。傅参谋在战斗中体现了极为优秀的军事素质。他在部队期间,曾是多年训练标兵,虽然后来担任参谋工作,依然以枪法过人著称,所以后来说他牺牲只毙伤越军各一人,军中颇为不信,认为以傅参谋的枪法,只要有子弹肯定弹不虚发。越军后来展览傅参谋的遗物,有两块压缩饼干。傅平山出发时身上只有一天的作战口粮,经过六天转战,居然还留下了两块饼干,说明他在使用这份口粮时非常节省而有计划性,考虑到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5。傅牺牲后,其家庭的确处境艰难。部队曾有意撮合傅的妻子与他的一位战友,但最终没有成功,原因是二人性格不合,还是傅的妻子为了照顾孩子不愿再婚就不清楚了。
顺便说一句,从战后我军不惜代价取得傅平山遗骨,可以看出解放军部队的一个优良传统。解放军非常重视烈士遗体的收敛,这最初是红军和蒋军作战中形成的传统,因为蒋军对此不重视很影响士气(参见胡宗南部在追击红军中,包座指挥所街上遍布死亡的伍志诚部蒋军士兵伤兵不得收敛的纪录)实行这一政策,是红军士气普遍高于蒋军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后历次战争,“不放弃战友遗体”遂成为一个重要原则。
深受中国军队影响的越军也有这样的传统,因此中越战场上经常出现双方为了争夺一具遗尸付出十倍代价的场面。曾经有文章煽情地“揭露”志愿军尸骨在朝鲜不得还乡的内容,(实际起因应是南朝鲜某车站施工挖出十几具遗骨,从腰带判断当为志愿军)显然是不了解解放军军队的内部传统。所谓攻击人应该扬长避短,写这文章的人我只能说到文革中的中宣部作宣传都不够格。
关于傅平山参谋牺牲的经过,我所了解的内容大体如此,也希望有知情的朋友给予更多补充。
[完]
关于傅平山参谋的一些照片

6538_21212245_1180321376.jpg

38.41 KB, 下载次数: 0

6538_21212311_1180321427.jpg

36.18 KB, 下载次数: 1

6538_21212334_1180321546.jpg

45.28 KB, 下载次数: 0

6538_21212359_1180321570.jpg

36.06 KB, 下载次数: 0


作者: hbhdwjd    时间: 2007-5-28 14:05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看到付大哥和于医生的这张合影,我是泪流满面默默无语,20年前我和于大姐同在342团卫生队,多么熟悉可敬的大姐啊!在付大哥牺牲后,于大姐只有30岁,女儿不满3岁,她一直没有再婚,母女相依为命,年届70岁的婆婆瘫痪在床,面对残酷的现实,她没有向命运低头,独自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不让老人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她每月以丈夫的名义给远在天津的婆婆写信寄钱,这个慌言一撒就是8年,为了不让老人生疑,总是编出丈夫训练开会上学等理由,,直到老人去世时,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为国牺牲,而自己承受着多么巨大的悲伤和痛苦啊? 这就是我们的军人,这就是我们38军的军人.我为我们的部队涌现出这样可敬可亲的军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难道付大哥和于大姐还不是我们万岁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吗?最后我要代替战友们说一声:付大哥战友们20年来没有忘记你,无时不刻的在怀念着你.于大姐多多保重,愿你健康顺利,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 汉弓    时间: 2007-5-28 15:24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听说过38军的事,只把人头带回来了,向烈士致敬.
作者: nongyelu2310    时间: 2007-5-28 19: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漠狼烟    时间: 2007-5-29 08: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密山侦察兵    时间: 2007-5-29 13:14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中国军人的楷模!!!
作者: hbhdwjd    时间: 2007-5-29 15:56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下面引用由大漠狼烟2007/05/29 08:47am 发表的内容:
我和于艳萍都是38军112师坦克团子女,如果没有看到于艳萍的照片我绝对想不起来她长得什么样了,四十多年了,那时我们还是小学生,于艳萍的父亲是112师坦克团团长,我父亲是该团的政治处主任,部队住在通化市左安 ...
                                   现在于大姐在武警114师医院  

20075414161937_1180425210.jpg

2.25 KB, 下载次数: 0


作者: 钥匙    时间: 2007-5-29 18:02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武警8640部队医院在河北定州,有机会一定要去拜访拜访英雄的军嫂
作者: 大漠狼烟    时间: 2007-5-29 18: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07-5-29 18: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bhdwjd    时间: 2007-5-29 23:10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英雄的后代,付参谋和于大姐的女儿,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武警医学院,2005年又考入第四军医大学深造。

作者: 后悔我没去上    时间: 2007-5-30 08: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7-6-5 04: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jzhenmj    时间: 2007-6-5 10:47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恩,你应该去萨苏的博客去辩论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7-6-5 14: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6-5 17:56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萨苏没有一件事是亲身经历的,都是道听途说别人的第N代版本后自己写个第N+1代(但他给贴到网上来了,因此比前N代更出名),只能大概反映出某时发生过某件事,其细节是不能太较真的。
只带有效射程还没手榴弹扔得远的无声手枪就敢进入敌境,那是间谍不是侦察兵,一旦遭遇到多名武装敌人就等于白给找死。侦察队就是哪有敌人就往哪里摸,遭遇到群体敌人是正常的(也即正常情况下手枪是不能胜任的),会不会打起来那要看运气。但生存不能全靠上帝保佑,不带支长家伙大概队长都不会答应,不保自己也得保战友吧。
对一越南特工在仅仅2米的距离上连放5枪打不死(打伤了怎么不抓活的?活捉一个比打死十个都功劳大),这种极端事例也不好全面评价一种武器。拿56或81隔一米远枪毙犯人也有不能马上死需要补枪的。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7-6-6 01: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6-6 14:48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67无声手枪发射的亚音速子弹威力小,那没办法。威力大了射击声和飞行啸声就都大了没隐蔽效果。大威力枪已有54式或者更猛的冲锋枪步枪,67主要追求的是那些枪都不具备的无声效果,杀伤力只要满足最低要求就行。所以对67除了无声外别期望值太高,不能象54或冲锋枪步枪那样运用,这是使用者事先该心里有数的。无声枪械尽管杀伤力弱于同级普通武器但作用还是不可替代,它使我们的侦察队可以在敌后比较从容地干掉或擒拿敌人。如果只有普通武器,怕枪声惊动敌军不敢开火,那战果就小了。若开火每次行动都要在大批敌人的追杀下结束,我方损失会远比对零散敌兵多补几颗消音弹更大。从这一点看无声枪就功不可没。以单兵的角度看因有时需补枪会有否定它的倾向,但从军队的角度看,它成功掩盖我军无数次侦察行动的大功是不会因多耗了几颗子弹就黯淡的,到底一万发子弹也不如一名侦察兵重要。
傅参谋自己也犯了点“小错”:太大意了,战斗力储备不足。在敌境内一旦捅了马蜂窝侦察队肯定人少只有赶紧撤。丛林里与敌人赛跑时任何人都有跑散、跑丢、掉队的可能,队长出发前该确保出境人员甭管军衔高低都无软肋,任何人都要有独挡一阵的战斗力,落后时掩护队伍撤离或落单时坚持到搜寻者赶来。傅参谋原以为没自己事只象征性地带了支小67火力最弱,实际中却站在了最危险的位置上(怎么变成这样的不管了,混乱中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于是小错就演变成了大错。67打起来没响动,敌人不太畏惧。如果换把56不时向后猛扫,敌可能还不敢追得太近,引敌到错误方向后摆脱的机会还大些。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7-6-6 16: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7-6-10 08: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bhdwjd    时间: 2007-7-12 17:42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四连阻击手:付参谋你应比其他人更熟悉的吧,我们永远怀念付大哥.
作者: 边城    时间: 2007-7-14 15: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7-8-2 19: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四连阻击手    时间: 2007-8-2 23: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bhdwjd    时间: 2007-8-3 22:25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张永寿是原师侦察连的,还是参战前从41团调来的呢?
作者: 湖南骡子    时间: 2007-8-4 00: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防城高原    时间: 2007-8-4 01:54
标题: [转帖]我所知道的傅平山参谋之死(转自新浪萨苏博客)
感动。。。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