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打印本页]

作者: 密山侦察兵    时间: 2007-6-18 13:56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一个国家如果学者和战士之间的差异太大,那就会成为懦夫的思考和傻瓜的战斗

当下的战略是一个骗子横行的领域,仿佛一场无知者无畏的比傻大赛。未来是不确定的,战略并不给定未来,而是给定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当专家们习惯面对公众以后,不免急功近利的将未来的不确定以确定的方式放言。在给出可能性以后,战略已经排除掉混沌状态下的不确定性,因而战略本身是确定性的。战略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战略极力避免预测未来,同时又在清晰未来。我们很容易发现战略的双面性,战略的灵魂是方法论,而不是具体对策与方法,更不是预测学。

上兵伐谋。在谋划阶段,是技术决定论的;在决策阶段,战略的艺术性才会被体现。现在的网络里充满了各种错误的战略观念,而专家学者们忙着给传媒写各种评论,对一般民众的战略思维训练顾不上了,以讹舛讹的情况屡见不鲜。在此简单的说说人海战术。

在1916年,英国人兰切斯特研究空战最佳编队,发现了兰切斯特方程。远距离交战的时候,任一方实力与本身数量成正比,即兰切斯特线性律。在近距离交战的时候,任一方实力与本身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即兰切斯特平方律。解放军从弱到强的过程,对兰切斯特方程作了完美诠释,对人海战术的高明使用,并没有使弱势的土八路被消灭掉,而是越战越强。稍微懂一点军事的都知道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道理,人海战术本身并不是绝对劣势,而在于如何使用。在面对面的战斗中,如果一方的战斗力一定,数量增加一倍,另一方吃掉此方,需要增加四倍的战斗力。解放军的歼敌传统是三倍于敌人的兵力,夜战与近战得手,避免远距离交火的情况出现。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来自于与敌人比较起来,解放军的远程火力非常弱,必须刺刀见红才有胜利的可能。双方都可以有效杀伤对方属于面对面的情况,而一方被攻击并无还手之力的时候,属于远距离交战,此时需要避免人海战术的使用。解放军擅长运动战,习惯于各个击破,这就是对兰切斯特方程的综合使用。

假定解放军为A,对手为B,A的单位战斗力是B的一半,但是数量是B的三倍。假定B有1000人,A有3000人。如果是面对面的战斗,A方损失264人即可消灭掉B方的1000人。现在A需要先接近B在进行面对面的战斗,按兰切斯特线性律,A付出1000人的代价歼灭B方500人以后接近,在2000对500的近战中,付出187人的代价歼灭B方500人,总损失1187人对1000人。三大战役的时候,解放军在许多时候并没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同样歼灭敌人,则是利用兰切斯特方程各个击破。现在围点打援,A以100人的规模与敌人500人作战,显然,A方100人绝对弱势,但是100人将B方分割为互不联系的两个部分,当100人损失一半的时候加以增援100人,对手则需要增大4倍的战斗力才能吃掉余下的150人,显然,A方至少可以拖住B一段时间。假定A方200人全军覆没,但是A方在另一场战斗中,余下的2800人以500人的代价吃掉对方250人,近战中只需付出微不足道的28人的代价即歼灭余下的250人,然后2272人的规模接替正好全军覆没的前200人投入未完的战斗,此时,既便B方500人没有损失,A方最多再付出200人的代价即可消灭B方。A方总战果是以900余人的代价歼灭对方1000人。在运动战中,各个击破对手,代价比正面决战要小得多,战术使用得当,集中局部优势兵力可以一口一口吃掉对方优势兵力。

游击战法是一个兰切斯特变形方程,在限定区域内,交战的双方互相看不到对方,都是向对方所在区域进行攻击,这时候一方损失率不但与对方兵力有关,增加己方兵力反而增大损失。各方初始兵力与对方战斗力成线性关系。如果是正规军对游击战,则是另一种情况。美军对越战的研究表明,以越南游击队8倍的兵力才能获胜,但是美军在越战中最多达到6倍兵力而无法继续增加,因而美军在越南失败的退出。当年抗日的时候,中国在开始的时候还能组织正规战,以后只有能力进行游击战,最终拖住100万的日军。

因此,在围点打援,各个击破的策略下,兰切斯特方程被各种方式所使用。比如神话一般的塔山狙击战,解放军以1万兵力狙击国军11万兵力6昼夜,以伤亡3774人的代价歼灭国军6549 余人。这时候解放军是守住防线,在限定作战空间内,能够展开的兵力有限。攻方损失要按平方律计算,而在实际战斗中,解放军炮兵对国军集结地进行大规模攻击,前沿并非单纯防守,而是交叉进行反冲击,因而国军的绝对优势兵力与绝对优势火力并没有发挥出线性优势来。解放军集中火力可以达成国军平方律的损失,而国军集中兵力火力无法达成解放军的线性损失。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取得胜利的战斗几乎都是在运动战中完成的,而在阵地战中纯属消耗,在攻坚战中损失惨重。在李奇微指挥美军以后,志愿军难以发挥运动战的优势,被美军遏制住进攻势头,但是美军的进攻战同样被志愿军的夜战、近战所瓦解,战斗逐步转向阵地战。美军的火力优势是志愿军无法匹敌的,志愿军在阵地战上的伤亡率比攻坚战还大,典型反映出火力的弱势。解放军更擅长进攻,而不是防御。

兰切斯特方程没有考虑战场上的许多要素,并不完全,对局部的战役有参考价值,对整个战争的结局无能为力。兰切斯特方程在战争摸拟的时候会被经常使用,恩格尔曾经使用兰切斯特方程摸拟硫磺岛战役,计算结果与事实非常接近。

美军在越战中完全发挥出火力优势,比如著名的顺化战役,美军一个师对抗越军七个师,越军在一周的时间内损失了5万人以后,才攻克顺化,美军的优势火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美军随即从城外开始反攻,在巷战中杀伤了越军4000人,自身阵亡142人。最后,美军使用舰炮将顺化轰平,解决战斗。但是越南的丛林战,成了美军永远的伤痛了。

人海战术在面对面的较量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有效发挥的场合是在野战中。在游击战、攻坚战、阵地战等模式下,火力起决定性作用。即便是面对面的作战,也要能够有效杀伤对方的条件才行。美军在顺化战役的巷战中,达到了惊人的1:30的战果,正是由于在近战中,越军的火力依然非常薄弱,并且大量被美军火炮杀伤。

严格意义上的人海战术并不与送死划上等号,在自然界中,数量上的优势在短时间内的释放是一种求生本能。有一种海龟在某一个时间从海滩上大规模的集体冲入大海,而海鸟只能在这个特定时间捕食一定数量的海龟,最终在最短的时间内,小海龟以最小损失率返回大海。

在特定空间与时间内选择最优策略,无疑是战略需要研究的问题。给定条件以后,如何选定策略需要数学工具的帮助,依靠直觉往往并不能达成占优策略的。人海战术看起来似乎是送死的情况在于对还手之力的错误评估,缺乏有效还手能力的时候,那是大屠杀,而不是真刀真枪的战斗了,此种情况下建议投降算了,简单的说,这仗没法打了。

没办法打仗,只说明决策者是多么的愚蠢!

作者: 密山侦察兵    时间: 2007-6-18 14:20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2007_6_16_50115__1182146721.jpg

72.18 KB, 下载次数: 1

2007_6_17_54610__1182147617.jpg

37.46 KB, 下载次数: 1

2007_6_17_54599__1182147644.jpg

63.36 KB, 下载次数: 2


作者: 小顽童    时间: 2007-6-18 15: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jf1390    时间: 2007-6-18 17:00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兰切斯特方程只有统计学意义,对地形、布阵、训练水平、战斗意志、指挥艺术等变量没有考虑进去。对于形势较简单的空战和海战它能应用效果好一点,对于复杂得多的陆战则效果存疑,比如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例都是违反计算结果的,必须用大量战斗样本让各变量趋向平均值才能得出近似结果。
作者: 都市骑兵    时间: 2007-6-18 20:46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作者: 甜酥墙皮    时间: 2007-6-18 21:10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人海战术”机枪发明以前的非常合理有效的战术,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拿破仑时代、美国内战时代的战争。那时枪炮杀伤的效率相对来说还很有限,冲的人一多很容易达到饱和,假如说要冲过一片开阔地将要躺下100人(在敌人全速填火药、开火的情况下),你一次冲过200人要损失100人,一次冲过1000人也要损失100人,那还是“人海”划得来。所以那时的冲锋连躲避都不用了,奏者军乐列着整齐的队形冲锋。
后来针对PLA所说的“人海战术”大部分情况属于对手掩饰自己的无能。[DISABLELBCODE]
作者: 冷眼    时间: 2007-6-19 10:38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在现代战争技术条件和火力下,再搞人海战术无异于送死。
7.12之战就是例子。何况已经过了20年了。现在是被发现就等于被消灭
作者: 后悔我没去上    时间: 2007-6-19 1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iatxu    时间: 2007-6-19 16:48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那就要看骑什么了
作者: 都市骑兵    时间: 2007-6-19 20:02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人海战术之谜(zt)
     人海战术一直是个名词上的误用与误译。严格上来说,毛泽东声称的将把联军淹没在人海之中应是此语的滥觞,但这应属于战略层次,以中国充沛的人力资源对抗西方的军备资源,所以应该称做“人海战略”才是,以英文来说,“Chinese hordes”、“sea of human beings”可能比较能适切地代表这个概念。但在战术层次,“人海战术”通常用来翻译西方所称“human waves”,那就往往造成误解。
     所谓 human waves ,据个人涉猎联军官兵回忆及战史的理解,指的应是志愿军“一点突破”的战术,特别是尖刀连、尖刀营等所使用的战术队形。也就是说,在狭窄正面以多波状密集投入兵力的战术配置,而非以宽广正面以密集队形展开的全面进攻。在联军官兵对战斗过程的描述中,往往可以看到的是与一波十数人或数十人的接战,打掉一波,后面一波又不顾牺牲继续上来,隔不远后面又是一波,再后面有更多的人波跟随着;同样地,也可以看到,在阵线上某点承受这种波状的强力攻击时,其他地方却没有多少压力,往往只是受到骚扰或牵制攻击而已。
     对于面对这种攻击的联军官兵来说,印象当然很深刻。他们所防守的阵线范围有限,自然不会知道其他单位被攻的情形。对他们来说,整个景象看来就像是全中国的军队都排起来对他们个人所在的散兵坑冲过来一样。用 human waves 来描述这种震撼的经验,并不算是太夸张。
     只不过,human waves 这个词汇被西方媒体开始使用后,却往往没有精确界定,让人以为这是宽广正面排山倒海式的战术;等到翻译成中文,又与“人海战术”挂勾,更进一步加深了错误印象。这么一来,自然双方各说各话,中国方面称没有人海战术,联军方面称 human waves 确切存在无疑,双方都对也都不对,究其实质,是名词界定上的出入。
     共军的“一点突破”对付火力较弱的国军自能有很大功效,一波又一波对定点的进攻,以轻兵器为主的国军往往很快地就耗尽弹药,肉搏血拼也挡不住相继而来的突击波。美军自动火力强大,但真正发挥威力的是各种大小口径炮火,良好的前观和通讯,可以机动调度集中火力;就算阵线被突破,往往也可以构成阻绝火线,让志愿军后继攻击波无法上来扩大战果。由于所谓的“人海战术”并非宽广正面的攻击战术,联军的火炮门数不必多,只要弹药供应充足,通信畅通,也能针对志愿军“一点突破”的战术集中火力发挥效果。这才是火海对人海的真谛。
作者: nongyelu2310    时间: 2007-6-20 18: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ongyelu2310    时间: 2007-6-20 19: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都市骑兵    时间: 2007-6-20 21:13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引用:“请教10楼,美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步兵师也用人海战术而且还有强大的火力支援(范佛里特弹药量知道吧?),可怎么没有完全占领上甘岭呢?”
回答:决定战争的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引用:“美军火炮不多?别骗人了,美国人自己写的中共军队对美军炮火反应的文章中,美国军人可从来不承认在任何一场战斗中自己的火炮数量少于敌军。”
回答:“美军火炮不多”这句话是谁说的?
引用:“越军在7。12大战中也玩这招-可却战败了?10楼你做何解释?”
回答:决定战争的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引用:“你们这种马匹精在别处拍马屁拍不够也跑这里来派马屁了。大肆贬低PLA,大肆抬高PLA的对手--这是你们所谓的“心理战战术”。”
回答:你从哪句话看出来,我贬低PLA了?
作者: 都市骑兵    时间: 2007-6-20 21:15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引用:“我承认LZ写的不错,可10楼指桑骂槐的做法我无法忍受(从我的解读看根本不像是纯战术讨论)。10楼你要想反驳我就请你介绍我的问题,比如,美军为何在1953年的205高地之战(美军战史资料称为T形高地之战)战败的原因。”
回答:我没有指桑骂槐,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作者: nongyelu2310    时间: 2007-6-20 23: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ongyelu2310    时间: 2007-6-20 23: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都市骑兵    时间: 2007-6-20 23:55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下面引用由nongyelu23102007/06/20 11:40pm 发表的内容:
你那联军火炮不必多什么意思?
没啥意思啊,还有啥意思啊?没弄明白,这是我转贴的文章
作者: nongyelu2310    时间: 2007-6-21 00: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haohang1987    时间: 2007-6-21 04: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都市骑兵    时间: 2007-6-21 04:52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引用:“你那最后一句,火海对人海的真谛(既然是谈论人海战术干吗把话题往火海上扯?);” 回答:这是两种战法啊,做做比较有何不可? 引用:“又提及美军擅长破解“人海战术”--对美军很是褒扬---你在最后一段根本就没有突出人的作用,完全是突出美军武器的性能不错威力强大(连如何进行火力配置都没有,你不发觉你的言论已经跑题),怎能用“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武器来回答我的提问”,你认为你的回答可行马?” 回答: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打法,我没有只说美军如何强的意思。 引用:“另外,毛泽东什么时候说过要把联军淹没在人海中?(这句话的出处请说明,我有亲戚移民西方国家,我可通过他们验证你的论据的真实性)--你不就是为下面赞扬美军做铺垫。” 回答: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即军队与民众的团结和进步是战胜敌人的最根本因素。这是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讲演中提出的。人民战争无比巨大的威力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来源于军民结合形成的整体力量优势。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这种整体力量优势,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战争一切困难的前提条件。它能充分发挥革命战争的政治优势,能在军事上形成整体力量优势,能在经济上获得取之不尽和之不竭的战争物质保障,能为利用自然地理因素提供最有利的条件,能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灵活机动的打击敌人。 引用:“台湾人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羞辱PLA的机会,这种事我在各大军事网站BBS上见多了!你敢保证你点击发表回复前审查过你的发言?” 回答:这篇文章转自:战史沙龙-〉中华战史-〉烽火朝鲜-〉人海战术之谜。地址:http://www.fightersalon.net/bbs/showthread.php?t=987
作者: 都市骑兵    时间: 2007-6-21 05:05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引用:“其实,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王牌部队的武器配置虽逊于美军。但比当时的PLA要厉害的多,国军没能破解人海战术,不见得是你认定的武器装备落后、不完善的缘故--那你一再提及装备是何道理?”
回答:谁说国民党军队“武器装备落后、不完善”了?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引用:“台湾人现在可是很迷信“装备制胜论”自然在他们的言论很少见到战术方面的讨论--有些是来套情报的。你那后半段大写火海战术的目的不用我说吧,要真是纯战术讨论用得着这么大费周折提及破解战术?”
回答:看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您还是没有完全领会,战术都是相对而言的,什么样的条件,使用什么样的战术,战术不是一层不变的,否则那只是纸上谈兵。台湾人想解放军还按照朝鲜战争的那种打法,不可能!第一、我军实力比以前大大提高了。第二、战术和战法也在不断进步。第三、台湾的战略空间狭小,不适合游击战术。
引用:“所以,你在10楼的发言就是话中有话--根本就偏离了LZ的初衷。台湾人现在很爱提及PLA在东南沿海岛屿、两栖作战初期失败的战例以证明解放军不能打两栖战,起到吓阻的目的。”
回答:呵呵
作者: niatxu    时间: 2007-6-21 16:11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吵些没劲的问题
学校打架都知道3扁1远远爽过单挑!哈哈
能群殴一个何必单挑呢?当是李云龙啊
作者: 穿插    时间: 2007-6-21 20:09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没意思
这里讨论的是人海战术
不是美军强还是PLA 强
作者: dahuisi    时间: 2007-6-21 22:17
标题: 研究:浅谈人海战术
看到现象,分析差距对我们只有好处..
我希望PLA的指挥官们不到亡国的关头(比如朝鲜战争)不要再使用人海战术.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