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NET.CN
标题:
[转帖]踏访云南文山军分区民兵边防哨所日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蚁雄兵
时间:
2004-10-26 12:10
标题:
[转帖]踏访云南文山军分区民兵边防哨所日记
2002年02月16日 来源:解放军报 边富斌 杨文彩 赵丕聪
一提到边防,人们就会想起跋涉雪线的战士,巡航大海的水兵。然而,在祖国的万里边防线上,还有许多“不穿军装的卫士”,还有许多担负着同样使命的民兵哨所。
春节前夕,记者跋山涉水,踏访了云南文山军分区的那腊、天雨、水头民兵边防哨所,与民兵哨员们一起感受“过节气氛”。
揣着辣椒巡逻边防线
时间:2月7日雾转晴
地点:那腊哨所 海拔1096米
下午3时,我们开始向此次民兵边防哨所行的第一站———那腊哨所进发。陪同我们前往的乡武装部长陶永林介绍,别看那腊哨所高仅1096米,可名气却不小。第10任哨长骆科邦不仅被成都军区表彰为“模范哨长”,还两次进京参加英模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记者来到哨所,民兵们正给标语涂红,“热爱边疆、建设连队、守好边关” 12个大字,显得特别鲜艳夺目。哨长杨春文说:“每当有新哨员到来,我们在标语前举行宣誓活动,告诉他们:哨所虽小可责任重大,千万不能把我们的领土守小了!”
休息间隙,记者和哨员邓国亮攀谈起来:“回家过年吗?”“这么多年过春节,没有哪一个人离开过哨所。”邓国亮的家离哨所最近,不足千米,大家都想让他回去吃顿“年夜饭”,可前天研究春节值班时,他非要站大年夜的第一班哨。
我们来到厨房,只见墙壁挂满了腊肉、火腿和香肠,还有那一串串挂在窗棂上的红辣椒。“天气预报说春节期间有‘倒春寒’,多揣几颗辣椒,巡逻时咬两口就可以御寒,这比烤火炉还来得快。”为大家准备年货的是哨员罗峰。去年10 月,他报名参军因身体原因体检不过关,大家以为他肯定不来哨所了。没想到回村后当天他就上了哨所,“既然我是当‘准军人’的命,我就在山上放一辈子哨,站一辈子岗!”
凌晨1时,记者与哨长巡查管段。一阵寒风袭来,顿觉周身寒冷难耐。情急中,接过哨长递来的辣椒就是一口,随着一股火辣辣的感觉,热流即刻传遍全身— —这家伙,果然厉害!
把界碑擦洗得鲜鲜亮亮
时间:2月8日天气阴转晴
地点:天雨哨所 海拔1506米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些赋予灵性的根雕作品,竟出自云南边防最艰苦、最偏远的民兵哨所。中午时分,我们一爬上“十年九旱”的天雨哨所,就被迎面而来的艺术气息所感动。活灵活现的“边关雄鹰”,惟妙惟肖的“二龙戏珠”……
“我们每年春节都要举行根雕赛!”哨长杨成友介绍,哨所不仅常年缺水,而且经常几天难见一个人,无聊时,大家满山转,结果竟把朽木烂树,捣鼓成了精美的工艺品。
谈起春节“防务”,杨成友成竹在胸:“别看我们只有几个人,但巡逻执勤没有一点的含糊!”
按计划,哨所民兵今天将进行年前的最后一次擦拭界碑。记者和民兵哨员一起履行这个神圣的使命。坚实的“中国”界碑,静静地屹立在山脉中。我们先清理掉周围的浮土、杂草,然后用毛巾细心地擦拭上面的文字,整理擦拭结束后,大家肃然立正,向界碑致以庄严军礼。杨成友说:“过年了,必须把每个界碑上的‘中国’擦得鲜鲜亮亮,干干净净,与我们的祖国一起过年!”
回哨所的路上,哨员对记者说:“最近的界碑离哨所只有100多米,可每天我们都要巡逻好几个来回,这样心里才感到踏实!”
用鹰一样的眼光巡视四周
时间:2月9日阴有小雨
地点:水头哨所 海拔1431米
我们来到水头哨所,哨所其他几位同志都外出巡逻。只有老哨长熊光斌一人留守在哨所,他用鹰一样的眼光巡视着四周。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我们看到,尽管临近春节,山下国际经贸市场还是一幅忙碌情景: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的车辆,异常丰富的商品,来自国内外的商贩……据了解,这几年老乡们修的小楼全得益于边境贸易的发展。
于是,我们与他有了一段特殊的对话———
“人家山下数票子,你却山上守卡子,心里平衡吗?”
熊光斌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作为亲身参加过保卫边疆的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祖国强大,人民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发财。”
“你在哨所近20年,现在每月还拿100多元钱的津贴,家里人不埋怨吗?”
“说句实在话,我再没本事,难道连两亩香蕉都种不出来?这可是津贴费的数十倍。可我想,这山头总得有人守。如果需要,我愿意一辈子蹲在这山上。”
休息间隙,我们无意打开了熊光斌的床头柜,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枚枚军功章、一沓荣誉证书,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高大威武的边防民兵形象:扎根哨所20 年,熊光斌3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带领哨所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他还先后被云南省、云南省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民兵预备役先进个人”。
我们发自心底的祝愿:老熊和他的哨员们,新年好!
(解放军报 2002年02月16日 第2版)
作者:
小蚁雄兵
时间:
2004-10-26 12:15
标题:
[转帖]踏访云南文山军分区民兵边防哨所日记
文中提及的马关县天雨民兵哨所,于1988年11月28日,被成都军区授予“英雄民兵哨所”的荣誉称号。有关该哨所在对越作战中的故事,本论坛正在整理之中,近期即可上传。
作者:
信念永恒
时间:
2006-5-28 01:41
标题:
[转帖]踏访云南文山军分区民兵边防哨所日记
看到这篇文章,我想起在水头哨所的经历.
水头哨所,它在我边防12团的金厂方向,86年3月我带领我边防12团5连炮排和金厂的14连炮排组成临时小炮连,在水头哨所执行任务,准备进攻对面的小老虎山,作为战斗准备阶段的小炮保障在水头哨所加强民兵哨所防御,在哨所建立前进指挥所,和民兵们相处了10多天.
15日中午3点,在哨所以东10多公里的地方炮声(可能是火箭炮的声音)响了半个小时.后来才知道是兰州侦察大队在那里吃大亏了,被火烧了20多位战友.不知道是这个原因还是其他原因,打小老虎山的计划撤消了.我们有一种预感----战可能不打了,因为战斗准备阶段的工作都基本做好了,团前进指挥所的工程早已经完成,哨所以及到金厂方向的公路上到处是准备好的炮弹.但是就是看不到步兵的影子.,我们的前期任务完成后还要参加进攻战斗,我们临时小炮连的任务是在水头哨所以西的水头村附近建立炮阵地,目标是对小老虎山西侧的敌无名高阵实施炮火准备.有一天刀副团长(老傣)突然通知我,叫我全排收炮,准备装备,所以我问刀副团长,是向后还是向前,被他训了一顿.他说:"问那么多干什么?"我说:"副团长啊!我们的士兵还带些书,吉它,录音机,如果向前,这些东西都不要了,我们按照野战装备准备,如果是向后,我们就全部东西用麻袋装了.这样好上汽车"他说:向后!向后! 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了,上午我们用一条裤子和一双胶鞋换的一条狗还在路边行军锅里煮的半生不熟的,14连炮排长也不管那么多了,两个连队的炮排要分道扬镳了,那一家一半狗肉吧,用两个干粮罐头桶就装,路上啊!我的那个陕西班长扬勇生从汽车货箱递下来一条狗腿给我和驾驶员,那里吃得动.
作者:
信念永恒
时间:
2007-7-25 23:12
标题:
[转帖]踏访云南文山军分区民兵边防哨所日记
欢迎大家发言啊,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