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英谈村缘于4月中旬河北电视台的新闻——第二届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在邢台英谈村召开,英谈村是华北地区唯一入选的村落。电视画面里的英谈村靠山而居,依自然地形建设,错落有序,环境优美。几个周末都因为有事而未成行,多次动员儿子,遂定于五一假期结伴同去。这是儿子的第一次骑行,他根本不会晓得此去山高路远坑深,我倒是有点于心不忍,可又不愿打消他的积极性,出去的前两天,我反反复复、罗罗嗦嗦告诉了他一些简单的骑行要领和能想到的注意事项,看着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真不知道我说的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1日早6点半从明珠广场出发——到彩虹桥10公里——铭河大桥27公里——到沙河走南环走白塔方向,到收费站40公里——到白塔约50公里——秦王湖80公里——继续向西,到温家沟吃中午饭(野味),85公里(3月去奶奶顶南破探路时在此右转,前面的路没走过)——顺路向前,到花木村100公里,下午2点——花木村右转走202省道,翻山进邢台县界,到路罗镇120公里,此时下午4点——见路标右转走大峡谷方向,到达大峡谷130公里——回转4公里下路向英谈村,到英谈村136公里,此时已经5点多。
英谈村门票20元,因见我们骑车而来,每人收10元。进村后儿子实在不想动了,安排他看车,我进村参观。幸好正有导游带领一帮游客游览,暗自窃喜参加其中,好象占了多大便宜。参观的情况后面再说。参观后找一农家店住下,只住宿每人10元,早晚饭每人3元,连住宿带三餐饭是25元/人,住处干净卫生。晚饭安排的是稀饭、馒头、一个咸菜、一盘炒菜,经济实惠。晚饭后冲澡休息,与一邢台摩友住在一个房间。躺在床上,疲劳和困乏渐渐袭来。问儿子“现在的成就感还强烈吗?”,无语!我戏谑“80公里时的成就感被130多公里的疲劳加疼痛冲刷的一干而净?”他也不辩解什么,自顾回复来自同学的短信问候。第二天早5点起床,与邢台摩友一起到村子对面的山坡上拍照片。天还不亮,等到太阳出山。照片拍了不少,后面奉上。
2日早7点从英谈出发,回来时走邢台方向,路上因为变速不合理,儿子骑的山地车链条出故障,着急——因为我不会修理。用最原始的办法处理后,链条还是磨擦变速器前调板。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这样继续骑。不远又遇到一起车祸,两轿车相撞,堵车长龙足有5公里。父子二人推车穿行其中,享受众人的注目礼和亲切的问候!过堵车长龙不久,我的美利达流浪者不幸中奖,第一次补胎就在自己的车上练吧!二人共切磋,父子齐动手,其乐也融融!11点半到达邢台西环(路上耽搁的时间太多,原计划10点半),遇到二位邢台骑友,其中一人是河北工程大学的大四学生,相互寒暄后分别赶路。走107一路大顶风,邢台到沙河17公里的路程用了一个小时。1点在沙河吃饭休整,3点出发回返,5点半到家,结束两天愉快的旅程,两天共骑行270公里。
稍后照片奉上。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17:31:1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17:41:2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17:43:59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6:39:1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7:55:0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1:38:51 编辑过]
早7点到北湖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1:37:05 编辑过]
到达铭河大桥,不到8点。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1:39:12 编辑过]
到达邢峰公路路口,简单休整。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1:41:53 编辑过]
过此路标后一路下坡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1:43:54 编辑过]
太行渡槽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1:46:11 编辑过]
后面的山上是老君洞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1:48:28 编辑过]
即将到达秦王湖,儿子看码表快80公里了,说了一句“我现在特有成就感”。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1:52:31 编辑过]
第一次骑行就骑了那么远。你儿子太棒了
秦王湖的门票30元,有点贵了。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1:57:48 编辑过]
山路十八弯,一路上坡。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2:01:06 编辑过]
在温家沟吃中午饭,当地有几家野味饭店,还算实惠,要了一个小笨鸡和笨鸡蛋炒香椿,实在有点累了,没顾上拍照片。饭后铺上防潮垫小睡一会,精神大增。“酣眠故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顺路向前,隐约看见武当山。瞪大眼睛看,依稀可见两山之间的铁桥。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2:08:49 编辑过]
我还真的由衷地佩服儿子了,一路从不轻言放弃。白云和黑土:
初次骑行就远征,准是骑行好苗子。
到达北武当山。听当地人讲,北武当和古武当其实就前后山。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2:13:54 编辑过]
过花木村右转就是202省道,这是最艰苦的一段,翻山越岭,上坡时坡度陡,骑不动就推,也不敢多停留,相隔不远就有放蜂的。下坡时坡度缓,但也不敢掉以轻心,山路曲曲弯弯,两手刹车,直到手酸。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2:21:2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44:12 编辑过]
过此桥左转,路罗镇方向。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2:24:19 编辑过]
见此路标离目的地不远了,但体力也相当透支了,况且还是一路上坡,走走停停,骑骑推推。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2:28:27 编辑过]
路口有一农家乐,人是相当多。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2:31:11 编辑过]
路的尽头就是大峡谷景区,因为时间关系,没进去参观,简单留影既返回走英谈村。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2:35:09 编辑过]
即将进入英谈村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2:38:52 编辑过]
小厚实长得好清秀啊!
一个新星小猛驴从此诞生了!
大厚实的作业骑行路线写得好详细,很棒!
英谈距邢台县路罗镇8公里的地方,东距邢台市区70公里。2007年6月,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英谈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英谈村环境优美,四季很漂亮,春有春色,夏在绿荫,秋呈金黄,冬裹银装。无论你什么时间来看古寨,山寨如同在画中,所以来英谈的人都说这里是世外桃源。
英谈村为什么叫英谈。这里有一个故事,相传黄巢起义时,曾经在这里扎过营盘,后来,当地的百姓慢慢的读成了英谈。至今在英谈村还流传很多关于黄巢起义时的故事和传说。从这些传说故事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英谈村的古老。英谈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东庄,前英谈和后英谈。
下面的照片是东寨门。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05:0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46:15 编辑过]
英谈的街与巷都是相联系的,街是建在山上,随着山的起伏向上,延伸到每个院落。主街与小巷呈“之”字形,这样反复的折廻通,可以到达英谈村落的最高处。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11:3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13:47 编辑过]
我们看到的这眼井,是英谈众多古井之一,泉水是从红砂岩中涌出,无论旱年涝年,这口千年古井里的水都不会断,直到今天依然滋润着山村的百姓。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18:17 编辑过]
红石栅栏古朴大方很有特色,用红石岩作立柱两侧开槽,并将红石板牢牢固定在中间,每一个立柱的上面有一个圆窝坑,在节日时倒上麻油点燃用于照明。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21:45 编辑过]
英谈在深山里,虽然地处河北,但英谈的好多的文化来源于山西,比如说英谈的窗户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说英谈的文化基本上来源于二个方面,一个是受传统的文化影响,有一种地域的文化对征,一个是山西文化的影响,是一个传承和发展,这方面与路家的发家史有关。
英谈村建筑上的窗户,从形状上有方窗、圆窗、半圆窗、长窗、长窗门和尖形窗六种。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28:18 编辑过]
英谈的房子都是相通的,院落设有前门和后门,无论是走到那个院落都可以回到自己的家,这也反映了英谈的建筑和家族的“和谐”。
汝霖堂正房大院的门口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为民立功”。路家的传人说“此匾是清代遗物,是汝霖堂的堂主路全兴救助灾民后,灾民为了感谢路老爷的大恩为英谈修建了寨墙,因此惹上官司,顺德府衙为此进行了判罚,后汝霖堂不仅如数上交,还为顺德府修建了北门,这样才解决了问题,顺德府还赠送了“慷慨解囊”大匾。
在抗日战争时,村中的抗日英雄立了功,为了表彰英雄,将这块匾的原字去掉,换成了“为民立功”。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33:25 编辑过]
刘伯承与彭德怀为了抗战的顺利进行,在这里还与鹿钟麟进行了谈判,现在还保存着谈判后的合影。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36:5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38:59 编辑过]
厉害! 攒
1937年日本侵华时,当时的河北省主席的鹿钟麟来到英谈村,并将河北省政府的办公地点设在这里,在中和堂大门右侧的一间房里,是鹿主席洗澡的地方,至今在这里还保存有鹿钟麟当年洗澡用的石头澡盆,是用整块石头凿出来的。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41:59 编辑过]
英谈是一个建在山窝窝里的村庄,因为当地无法找到更多的土来烧砖建房,所以这里的祖祖辈辈建房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当地山上产的红石板岩,墙是红石,顶是红石,路也是红石,所以也有称英谈为红石村。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4 23:56:0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眼镜 在 2009-5-5 0:12:35 编辑过]
一对快乐父子!!
相信这两天的经历会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记忆。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此帖子已被 ~如风~ 在 2009-5-5 7:38:11 编辑过]
英谈寨墙的寨门修建样式基本上是一样的,现在保留最好的是东寨门,还留有两扇木门。下面的是南寨门和西寨门。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6:43:59 编辑过]
英谈村是一个血缘村,由一个姓氏组成,后来是因为路氏同宗人多了,为了加强管理逐渐分开为四堂,但还是一个路姓、一个血缘关系。 四堂:中和堂、德和堂、汝霖堂、贵和堂。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6:52:58 编辑过]
现在的村民还是以烧火做饭为主,家家户户都有“战略储备”。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7:02:29 编辑过]
灶火,有的设在屋内,有的则在院中。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7:06:43 编辑过]
村里的“宝贝”还真不少,爱好淘宝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哦!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7:40:06 编辑过]
汝霖堂院后的逃生门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7:43:55 编辑过]
陡梯窄巷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7:45:36 编辑过]
拍这张照片,挨了一阵数落,“不许偷拍”、“不许乱拍”、“不准拍人”!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7:49:27 编辑过]
这爷俩太棒了!
介绍详细,如身临其境,认识了英谈,了解了英谈。
猛驴父子,两人都是好样的!赞!
这种骑行汇报太好啦。图文并茂。很有看头,看了真让人着急,恨不的马上就去。
老来乐:
你可把你儿骗苦了,孩他娘骂你没,老实交代
当然是先经过她的批准才能成行。苦中自有乐,增进感情不仅要多沟通,还需共“患难”吧!
门头上的木雕,松鼠吃葡萄寓意着什么?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1:51:55 编辑过]
片片还有吗?
莫测:
片片还有吗?
还有一些,2日一大早拍的。
二门,平时关闭,当作影壁。及到家中有婚嫁大事才打开。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2:01:06 编辑过]
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2:06:02 编辑过]
这是在村里能选出的最佳角度了,要想拍全景只能上山。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2:10:16 编辑过]
太好了
有时间要去看看,再此多谢了
南寨门外,对面的小山坡是理想的拍摄地。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2:14:25 编辑过]
邢台摩友的坐骑——雅玛哈,将近2万元。
说起邢台摩友还有一段插曲。 1日晚饭后,他说出去方便一下,谁知一直到10点才回来。原来是白天没跟导游,晚上又请了当地的学生带他在村里参观。回房间后就问“我手机响了没有?”,听我说没有就慌神了,怎么也找不到。仔细回想,估计是他下午上村对面的山坡上拍照时丢的。我拿出自己的手机拨打他的号码,居然通了!慌忙间他一手拿我的手机,一手拿手电筒出去寻找。约半小时后回来,找到了!他连说感谢的话,很开心。我也为他高兴,可怎么也睡不着了,迷迷糊糊趟了一夜。
我们住的农家店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2:30:3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2:41:55 编辑过]
2日早还不到5点,邢台摩友开始起床。我本不想起的,可他一动我就睡不着了,索性也起来吧。跟他前后脚走出房间,上对面的山坡。天还没亮,走出静谧的小山村,当时还真没有丝毫的害怕。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2:47:03 编辑过]
非常精彩,图文并茂,辛苦啦!
非常感谢您,这么精彩的帖子与我们大家共享!
太阳还没出山,天色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放亮。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7:34:09 编辑过]
第一次在山里看日出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7:37:52 编辑过]
邢台摩友用的可是d90,我的卡片机真的“拿不出手”。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7:45:35 编辑过]
英谈背靠青山,南面临水,同时也是枕山、环水、面屏。很多风水先生来到英谈说这里的来龙去脉极佳。“来龙去脉”是风水先生的术语,一般来说山脉的起伏为龙,来龙去脉指从头到尾像脉管一样连贯着的地势。从早晨起,英谈一直在阳光的照耀下,无论是春季还是夏季,不管是秋季还是严冬,英谈村都是在“三阳高照”下渡过的。如果把风水学神秘的一面去掉,村落选址就成为一种科学了。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8:01:40 编辑过]
阳光普照下英谈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风景如画”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最恰当不过了。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8:11:19 编辑过]
广播喇叭就设在我们拍照的小山坡上,正对着全村。这样的设置真让人叫绝!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5 18:16:0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眼镜 在 2009-5-5 19:05:24 编辑过]
晚来的夜光:
厚实老弟,给儿子起名了吗?从小培养身体会很结实,不如叫"结实"吧.
很好很好,先替儿子谢谢你了!呵呵!
“黎明即起,洒扫庭厨”,勤劳、善良、淳朴的英谈人。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6 8:04:10 编辑过]
就要告别英谈了,抬头望望蔚蓝色的天,看看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峦,我的心情你能理解?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6 8:13:35 编辑过]
第一次拍视频,不知道能传得上吗
[此帖子已被 厚实 在 2009-5-6 8:21:56 编辑过]
辛苦了,问候一声小伙子很厉害
了不起
凌晨没事翻阅骑行邢台的经验贴,偶见友人“厚实”眼前一亮又多玩了一个小时。
“厚实”不是牛A人物也不是牛C人物是中间的那俩字。
好地方,准备26号星期三去。三天,去1天玩1天回来1天。
跟啦老来乐:
好地方,准备26号星期三去。三天,去1天玩1天回来1天。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