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早晨6:30出发,共10人(照片附后)。一路走的都是邯郸至临清公路,路况不错,车不算多,全程往返约280公里。我们先到南沿村吃羊汤后就上路了。我们在路上大都在加油站休息,顺便再讨要点水,加油站的工作人员都挺热情,特表示感谢。队伍过曲周后偶遇邯郸老驴“居士”,他一个人骑车回老家临西,在他的带领下没走冤枉路。他还推荐我们中午吃了临西的特色小吃“大饼卷牛肉”,味道不错,现在想起来还馋。感谢“居士”。万和宫是我们这次旅程的第一个景点,它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在临西万庄村投资兴建的,我们本来也没报太大奢望,草草看了看,广告上讲请来的几个名人,都在5月1日活动,我们去晚了,一个也没见到。一个村子能搞这么大的活动,也很难得(万和宫照片另附)。从万和宫出来,又回到邯临路奔临清。临清市(县级市,属聊城)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漳卫河与古运河交汇处,是京九铁路山东第一站,京杭大运河从市区穿过。全市版图面积950平方公里,总人口73.6万。临清历史上是有名的手工业城,现在工业也很发达,纺织厂、造纸厂、轴承厂等都是全国有名的大企业,这几个企业都有自备电厂,我们在运河边上见到电厂的凉水塔就有好几个,临清去年的财政收入10个多亿,顶我们东部几个县。我们下午5点到达漳卫运河大桥,桥西是河北临西,桥东就是山东临清。临清毕竟是个县级市,吃住都很便宜,晚上我们在飞达宾馆住,相当于三星级规格,真不错,每人才20元,建议驴友们去临清可考虑去住。晚上我们一起在小饭馆吃的饭,6个菜,白酒和啤酒,另加每人一罐面,总下来每人才12元,太实惠了。在临清我们看了五样松、舍利宝塔、清真寺、鳌头矶和抗日英雄张自忠、学界泰斗季羡林、著名画家张彦青的纪念馆等景点,其中舍利宝塔、清真寺、鳌头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照片另附)。俗话说,大有大的名胜,小有小的风景,临清的这些小景点还是很值得一看。回程一路顺利,没发生意外(去的时候还有两次扎胎),但基本都是顶风,我平时缺乏锻炼,这回就表现出来。水晶和樱桃骑一辆小车子,一直奋勇当先,几位年纪大的同志,身体也都比我壮,我也比不了,我要向他们学习。此次一行,锻炼了身体、结交了新朋友、欣赏了大自然景色、参观了人文景点,这个“五一”过得有意义。
先简要汇报到这里,望同行者多多补充。
[此帖子已被 老马识途 在 2009-5-4 18:04:0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马识途 在 2009-5-4 18:08:3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马识途 在 2009-5-4 18:22:09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马识途 在 2009-5-4 21:04:42 编辑过]
南沿村喝羊汤
临西万和宫内景
万和宫内景
万和宫正门
老张在万和宫门外
水晶在漳卫河桥上
万和宫内景
临清清真寺
临清五样松
羡慕
临请五样松
临清舍利宝塔
临清鳌头矶
临清贡砖
临清鳌头矶
临清两日游全体合影(另照相者老李)
请去临清的同行者也把照片发上,供大家欣赏。
期待下次我们再同行。
[此帖子已被 同志们好 在 2009-5-5 17:01:3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同志们好 在 2009-5-5 16:22:48 编辑过]
进入邢台前休息
万和宫
万和宫合影
顶 顶 顶 羡慕啊
临清古运河老桥
[此帖子已被 ※水晶※ 在 2009-5-5 18:01:26 编辑过]
临清大清真寺
临清男清真寺
这是飞达宾馆的赵明臣经理,他答应邯郸骑友去他的宾馆住宿给以优惠
宾馆房间内况这是四人间
[此帖子已被 ※水晶※ 在 2009-5-5 18:40:54 编辑过]
安排好住宿后就要安排车子,服务员安排说放在后院并说保证丢不了,俺和红樱桃的小车子放在外面不放心要搬进房间,赵经理说来我给你找个地方你看行不。然后打开通向旁边的一个门,俺一看几百平米的大厅中放着一排排电动车、摩托车还放着一排汽车,俺说这里行,心想这老多值钱的车,要偷也看不上俺的车,和红樱桃向里推进去向墙后一看,放着一排山地、公路、大行折叠车,赵经理说你看我的车行不,我说都是好车,他说你放在后院你保证丢不了。俺这心里呀,还真是不好意思。
片片好漂亮令人羡慕的旅程
可惜俺没去成,遗憾呀。
羡慕你们,为你们喝彩。
临清五样松
为了消除疲劳去除百病大家决定转松
[此帖子已被 ※水晶※ 在 2009-5-5 22:24:42 编辑过]
很久没有跟随大部队参加骑行活动了,抑郁的心情一直在心里憋屈着,久久不能释怀!这次单位五一也没有放假,看着出行召集的帖子,俺心里那个急呀!恰巧周日老家有点事需要我回去,就不顾自己的体力能否坚持下来(好久没有骑行锻炼了),周六早晨6点30分骑上咱的爱驴就出发了!一路上过赵都走广府,心情那个爽呀,此体会非驴友所能悟道也!骑着骑着,心里突感些许遗憾,这大好春日,怎不见我们一个驴伴,难道临西临清之旅途是众驴友遗忘之角落,没有山西群山之巍峨,河南秀水之逶迤,邢台峡谷之险峻,聊城水都之秀美!正在独自感慨,突见前方一彪人马,红旗飘飘,列队而行,甚是威武!急忙骑驴前行查看,为首者乃水晶、老马识途也!水晶者,女中之豪杰,吾之战友也!想当初,拉练天梯山、转战山西虹霓大峡谷河南猪叫石,一起并肩走过。故友重逢格外亲!在水晶的介绍下,认识了老马识途、天意、邓学书、红樱桃(和水晶齐名的女中豪杰)、同志们好等驴友,原来他们是去临西万和宫的,正好一路同行!
中午在我们小镇下堡寺吃了牛肉卷饼,不知各位是否满意?我们一行参观了万村的万和宫,2点左右水晶一行去了山东临清,我回到老家。第二天上午,水晶发来短信,我们已过临清大桥,中午赶到邱县吃午饭。我急忙收拾行囊,草草吃点午饭,去邱县和大部队汇合。回程时赶上3-4级南风,骑行速度根本提不上来,加上好久没有锻炼,感觉很吃力,要不是水晶的鼓励,俺是很难骑回来!令我感动的是,水晶、老马识途、天意、邓学书等骑友,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大家说,宁可回家晚点,骑行的队伍不能散,一个挨一个,速度慢点,相互照应。从中感受到了崇高友爱的团队精神,为你们赞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邓学书为女骑友无私的援助!可见团队精神之伟大!
结识了新骑友,再次感受了团队精神,放飞了自己困顿已久的心情,此行收获颇丰也!希望有缘我们再次同行!希望骑友们安安全全开开心心地骑行!
这几张也很好看啊,尤其是回来过广府时,已是黄昏,在夕阳的照印下,古城广府呈现出另一番美景。
古运河四大名塔之一—临清舍利塔
真棒,真让人羡慕。
早晨参观完五样松、舍利塔我们回到宾馆吃完早饭就要走啦,为了取我和红樱桃的车子,不到6点就让服务员叫起来开销售大厅门的赵经理送我们到门口并答应邯郸来的骑友住在这里给以优惠。
[此帖子已被 ※水晶※ 在 2009-5-6 17:31:44 编辑过]
临清螯头矶
这是我们此行中的优秀拖后李天意、邓学书两位师傅,有了这两位师傅让我们的临清之行有了安全的保证,在此向辛苦一路的两位优秀拖后表示感谢。
明清两代修建北京皇宫各大殿和紫禁城城墙用砖,以及明代修建的北京十三陵和清代修建的东陵、西陵等皇帝陵寝用的砖,绝大部分是山东省临清砖。临清砖官窑建于“明永乐初”,清代延续使用,至清代末年才停烧。临清砖官窑在明代“设工部营缮分司督之”。清代“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工部营缮分司,以山东巡抚领之,监办官为东昌府同知,承办官为临清州知州,分管官为临清州吏目:税课局大使、临清仓大使、夏津县巡检、清平县巡检。”乾隆五十年(1785年),“专归临清州管理。”
这是修建泰和殿的砖
这是修建内宫的砖
这是修建十三陵的寿砖
展览馆的张馆长介绍说,因为砖数庞大当时所有过临清的船只,每船必带十块砖
张彦青,原名焕,字剑进,号抚愠斋主。山东省临清市人,(1917年——2007年),大学毕业。1943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1946年又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专业,先后从师于臧克家、陈少梅、溥雪斋、汪慎生、陈缘督、启功、徐悲鸿、黄君壁、傅抱石、谢稚柳诸大师。
[此帖子已被 ※水晶※ 在 2009-5-6 19:49:25 编辑过]
参观完鳌头矶我们来到了张彦青艺术博物馆,进去后发现俺滴相机没电啦,博物馆即有先生的作品,还有先生的收藏,满满的摆放了几大展厅,由于时间紧俺不舍得出来拿电池,所以张彦青先生艺术博物馆的片片俺缺失。这几幅是张彦青先生的作品
这里是张彦青先生的书房抚愠斋
这里是张彦青先生收藏的展厅之一
前一天到临清后随即参观清真寺到张自忠将军纪念馆时工作人员已经下班,第二天重新来到纪念馆进行参观
张自忠(1891—1940),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2年考入天津政法学堂。1914投军奉天新民屯车震团。1917年入冯玉祥西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兼西北军官学校校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西北军宋哲元部被蒋介石改编为陆军第29军,张自忠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
让日寇敬重的将军:
张自忠牺牲后,南瓜店一带枪声骤停,格外寂静。硝烟笼罩在上空,细雨无声地飘落在横七竖八的尸体上,血迹随着雨水缓缓流淌,染红了一片片泥土。日军开始打扫战场。堂野和藤冈估计刚刚死去的这位军官一定是位将军,便翻动遗体搜身,堂野从他身旁的手提保险箱中翻出了“第一号伤员证章”,藤冈则从遗体的胸兜中掏出一支派克金笔,一看,上面竟刻着“张自忠”三字!俩人大为震惊,不禁倒退几步,“啪”地立正,恭恭敬敬地向遗体行了军礼,然后靠上前来,仔细端详起仰卧在面前的这个血迹斑斑的汉子来。接着他们把情况报告了上司二三一联队长横山武彦大佐,横山下令将遗体用担架抬往战场以北20余里的陈家集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司令部,请与张自忠相识的师团参谋长专田盛寿亲自核验。
专田盛寿“七七”事变前担任中国驻屯军高级参谋,与时任天津市长的张自忠见过面;“七七”事变时又作为日方谈判代表之一,多次与张自忠会晤于谈判桌前。
遗体被抬进陈家集三十九师团司令部时,天色已黑。专田盛寿手举蜡烛,目不转睛地久久注视着张自忠的面颊,突然悲戚地说道:“没有错,确实是张君!”
在场者一齐发出庆祝胜利的欢呼声,接下来则是一阵鸦雀无声的肃穆。师团长村上启作命令军医用酒精把遗体仔细擦洗干净,用绷带裹好,并命人从附近的魏华山木匠铺赶制一口棺材,将遗体庄重收殓入棺,葬于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坟头立一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奉命驰援的三十八师到达南瓜店时已是深夜,黄维纲师长得知张总司令战死,悲恸万分,当即率领数百人的便衣队夜袭陈家集,在混战之中将张总司令遗体抢走。当日军三十九师团接到军司令部“将张自忠遗体用飞机送往三又口”的命令,为时已晚。
18日上午,忠骸运抵快活铺,三十三集团军将士痛哭相迎。冯治安将军和两名苏联顾问含泪查看了张将军伤势,发现全身共伤8处:除右肩、右腿的炮弹伤和腹部的刺刀伤外,左臂、左肋骨、右胸、右腹、右额各中一弹,颅脑塌陷变形,面目难以辨认,唯右腮的那颗黑痣仍清晰可见。冯将军命前方医疗队将遗体重新擦洗,作药物处理,给张将军着马裤呢军服,佩上将领章,穿高筒马靴,殓人楠木棺材;然后率众举行了庄重的祭奠仪式。
李宗仁是17日接到冯治安电报才得知张自忠殉国的。据说,李惊闻噩耗,痛哭失声,两眼红肿,自言“精神恍惚,若有所失”。
18日,冯治安、李文田联名致电冯玉祥先生,报告了张自忠殉国经过。这时,冯先生一家住在重庆歌乐山陈家桥。得知张自忠死讯,冯先生和在场的李德全夫人及随从们,无不痛哭失声。冯先生说:“我读了这个电报真如晴天霹雷,震我肺腑,我不仅哀痛这位二十五年来共患难艰苦的老兄弟的死亡,更痛惜在此抗战的重要阶段上牺牲了一员大有作为的猛将,这真是全民族的重大损失:”“九个月前,他向我说的坚决杀敌的话语,不料竟成了遗言;九个月前,雄健勇武的身躯,不料而今‘闭于一棺,不能重睹了!真是如断我臂,痛彻心胸!”
张自忠将军的手迹
纪念馆的庭院四周是张将军纪念碑廊
碑廊中是各界名流追悼张自忠将军的题词
哦, 水晶也去了?那天还想给你打电话一起去拐儿呢~
zy8815:
哦, 水晶也去了?那天还想给你打电话一起去拐儿呢~
我以为你也会去呢,拐儿是哪呀,一块去吧
张自忠,抗战真英雄!
儿时,听到最多的事就是张自忠打日本的故事!
当时给我的印象也不是多太深刻,参加工作后,有一次去看大片《血战台儿庄》,当时进攻台儿庄的日本王牌部队听说前方的守将是张自忠将军,不禁把大手指一竖:“真正的对手,支那的虎将!”能令鬼子佩服的对手有几人,张自忠是也!
可见张自忠是真正的抗日英雄!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涉及的范围:
1.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
2.吐火罗文
3.印度古代文学
4.印度佛教史
5.中国佛教史
6.中亚佛教史
7.唐史
8.中印文化交流史
9.中外文化交流史
10.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
11.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12.德国及西方文学
13.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
14.散文及杂文创作
这个分类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获得的主要奖项有:
1986年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获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奖。
1987年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荣誉奖。
1989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0年论文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活动“著作荣誉奖”。
1992年主编的《大唐西域记校注》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
1992年,印度瓦拉纳西梵文大学授予最高荣誉奖“褒扬状”。
1997年主编的《东方语言学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1997年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专著二等奖。
1998年德黑兰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1999年《季羡林文集》(24卷)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2000年专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获长江读书奖“专家著作奖”。
2000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金质证书。
2006年9月26日,在中国译协庆祝国际翻译日•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上,季羡林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季羡林创建了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此帖子已被 ※水晶※ 在 2009-5-8 7:42:49 编辑过]
季羡林资料博物馆新馆正在建设中,明年新馆就将正式使用
广府夕照
欢迎光临 YOURNET.CN (http://hifi.your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