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 看着报纸上曹操高陵发掘现场照片,蓦然之间,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感觉氤氲了我的视线.两位警察斜挎微冲面容威严,分守在东汉大墓发掘现场道口.一位乡村老妪拄杖向警戒线里翘望,尽管她是附近村民,与曹丞相为邻一生,如今才恍如隔世般知道身边这位缄默了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名人.大墓上两座新搭建的钢铁大棚,空空荡荡. 一切都在地下,一切都在日落月升更迭中,一切都在惊耸了无数双眼睛的传奇和被风尘染黄了的卷帙里. 站在历史长河之岸,我们不由得溯流而上.二十一世纪冬日的冽风撕扯着公元220年初春邺城西郊荒原上依然坚韧的小草. “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面对诸候们的沉稳和犹豫,三十岁的曹操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挥师西去,与董卓逆军一决死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那个持戟放歌,形骸恣肆,天马行空的魏武大帝,从“建安风骨”的汉隶楷书中慢慢走来,清晰成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旁的一座东汉大墓. 一千八百年以来,曹操,从官方到民间,从历史正传到乡野杂剧,从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到舞台上那个阴险狡诈的白脸形象.他演绎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凝聚了千百年以来多少人的爱恨情仇. 曹操在临终前的«遗令»中留言:“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相近,无藏金玉珠宝.不封不树.”提倡简葬,从自己做起,对古时丧葬之礼提出了挑战.更难能可贵的是做为汉王朝的实际控制者,曹操能以“齐桓公”和“晋文公”自况,“以大事小”,更遑论他创立屯田,统一北方等。但他也残暴忌刻,使后人为其留下“酷虐变诈”的评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不同角度评释与解读,就会得出不同解答。能力是一把双刃剑,伤人的同时,也会祸己。 人与人除了有身高、长相、学识、素养等方面的差距外,更主要的是性格。所以才有了那句熟语:性格决定人生;相同的人,相同的事,不同的性格,结果却大相径庭矣。 性格像书法,柔软的狼毫浸上柔柔的墨汁,却能挥出如刀的笔锋。我们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同志,三起三落,几度沉浮,其性格之坚韧与刚毅是他成就伟业的有力支撑。 崛起于乱世,称雄于诸候,扶社稷于即倒,建功业于群雄,曹操谲敌致胜,变化如神,夜思经传,登高必赋,其鲜明的性格特征给世人留下了众说纷纭的“曹魏体”。 我不知那两位持枪警戒于高陵的警官当时内心对曹丞相是何看法,当地政府和乡亲对陡然冒出的“东汉大墓”会有何企盼。但我想如果一生节俭不好华丽的曹丞相,能亲眼看到目下许多既得利益者们奢华糜烂的生活,会不会说:“跪可解死邪!”姑且,姑且。 [此帖子已被 天高云淡 在 2010-1-12 10:22:2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