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深几许 5月22日,目的地:武安伯延镇。全程90公里。 驴是前天刚牵回家的,这次骑行也就成了俺的驴行首发式。出发前,还心里嘀咕,自己能不能骑回来。毕竟有小根这头老驴陪着,心里也就踏实了不少。 从中华南出发,在牛叫河、洺湖休整了两次,还是感觉有几分疲惫。从洺湖到伯延约十公里,一路小上坡。临近伯延,胃肠诉苦,四肢乱颤,遂又小憩,吃了小根一罐八宝粥,才算稳住了神儿。 游览过房家大院、徐家大院后在镇上午餐。一盘晾拼、一盘武安小炒、两瓶啤酒,不到一刻钟就被两人解决个干净。又要了两瓶啤酒,就着自带的炸小鱼,酒足肚饱之际,饭上来了,要的小碗,可这小碗比自己家里的大碗还要大,只能打着饱嗝,狠狠地瞪着这伯延的特色酥肉烩面,,, 回来的路自然是下坡多了,一路顺利返回。小小体会:“上坡别怕,出来骑,路总是公平的”!
王气何在,紫气何来5月28日,目的地:赵王陵、紫山。全程70公里。 首站,扳倒井、刘秀庙,看庙的师傅很热心,特意让我们把驴牵到院内,还打开两处上锁的配殿让我们参观。从刘秀庙出来,一路打听,摸到了第二站:赵王陵。这赵王还真会给自己选地方,陵区都建在山顶,前后有洺河、滏水环绕,果然是上风上水之地,幽静而不偏僻。我们先来到2号陵,由于陵区还没有开放,管理员就依照“惯例”,让我们隔着窗子远观了陪葬坑里躺了两千多年的车马。小叙之中得知,其对面山头上的1号陵在清明节前后再次被盗,嘘唏,,,他们这些基层的文物看护员,月工资才两三百元,山上还没水没电,,,。到1号陵上转了一圈,发现在陵的底部和顶部各有一盗洞,护陵的房子刚建好,没见到看护人员。从1号陵下来后,经古石龙,直奔最后一站:紫山。 到达紫山脚下已是正午,人困驴乏,给驴加料,两瓶啤酒下肚就安住了神。烈日当头,也挡不住那“紫气”对俺的诱惑,上山!到紫中门,已过了半山腰,小根有点体力不支且以前登过顶,就找个地方凉快去了。俺在那“紫气何来”的求知欲望驱使下,拖腿而上,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紫山终于被俺踩在了脚下,可肉身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找了个凉快地儿,一下子就瘫坐下去,喝水,喘气,心脏狂跳不止,,,
 京娘有约 6月4日,目的地:武安京娘湖。全程140公里。 前两次和小根的骑行只能算散兵游勇,无组织,无纪律,想停就停,倒退也行。这次骑行,应算是俺真正意义上的首次驴行。早上七点整,在蒲队长的组织带领下,一行37人的队伍就浩浩荡荡出发了。 过了武安上坡就多了,骑行难度越来越大,队伍被慢慢拉开,估计战线有几公里长,至少分成了四个梯队。自己不知不觉成了一个人的第二梯队,偶尔能看见先锋队的影,但后面已不见来者。为了不打乱自己的骑行节奏,就这样坚持了五六公里,离“天道玄真”不远时,队长在路边等候,向俺喊了声,“小伙子,快跟上”,这时,自己也不想再忍受孤独的行进,便以25以上的速度赶上了头驴。到京娘湖的最后几公里坡比较大,一大半的驴友都会推上一程。由于自己在路上节奏控制的还好,节省了不少体力,以10公里左右的速度顺利到达目的地。全部人马到期后,已是正午,队里安排了一个小时的爬山活动,穿鹊桥,过栈道,上贞义岛,下老虎洞,再回到鹊桥。在大坝上集合完毕,大家返到沙铭午餐。 一次愉快的旅行结束了,在我们回味那净爽的山风,秀美的山水时,是否会想起我们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为我们看守车辆的蒲公英大哥;是否会想起蛋蛋、小瓶子、振华一路上的骑行手势和安全警告呢。

一骑绝尘洺关道 6月6日,目的地:永年明山。全程70公里。 感觉天气有点闷,便想出去溜达一下,给孩子做好午饭,就向明山出发了。预报有雷阵雨,心想路不远,这天气预报也没个啥准儿,就没雨具,后来证明这一草率的想法是一个莫大的错误。由于是一个人,一路忘了休息就来到了明山脚下,看了看码表34公里,本只想溜溜腿,没想登山,既然来了,就上去看看吧。 带了一瓶水,半山腰又买了一瓶,喘了几口气到了山顶。站在山顶玉皇殿的走廊下,廊檐下的铃铛随风而动,略带沙哑叮当声没有任何的修饰和造作,完全是风的旋律。短暂的休息过后,四处张望了一下,由于能见度太差,只看到了山脚下灰朦朦村庄和东南方朱山及狗山的轮廓。在山顶南部溜达时有了新的发现,到处都是青蓝色的石块,这与其西面的紫山上红色的石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由得连连惊叹这大自然的变化莫测。 从山上下来,才发现下面也起了风,天也阴沉个脸,赶忙踏上归程。到永年县城时风越来越大了,为了能把速度提上去,便选择了走中华大街北延段(来时走的107)。从永年东环一直顶着南风骑行,能明显感觉到风越来越大,过了南环不远突然发觉风向变了,心里顿感不妙,回头一看,北面的天上黑乎乎的云压了过来,顷刻间,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尘土漫天,能见度仅有几米。 这条新修的路,两边大多是田野,连个避雨的地儿都没有,除了前进,别无选择。以35的速度狂奔,挡风眼镜可发挥了大作用,陆续超过了N辆电车和两辆摩托。过了界河店,还以为走错了路呢,一是能见度太低,二是这段路没走过,心里不由紧张起来,当看到801路呼啸而过时,才略微心安,此时已偶有雨点落下。全速前进!到自己熟悉的黄粱梦路口时,雨点逐渐多了起来,过了彩虹桥,到北环南侧的公交站台避雨。雨势渐大,女儿打电话说,“爸爸快回来吧,咱家还没下雨呢!”十几分钟后雨渐小,没走多远雨又变大,又躲在了司法学校大门下,一块避雨的还有在北湖钓鱼返回的老者,笑说俺,“唱包公不用化妆了”。看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和腿上附着一层尘土,又被雨打出一些道道,就用手套擦了擦,越擦越花,,,待了约半小时,雨已零星,车轮甩起路上的泥水奔向中华南,到了小区发现路都是干的。
[此帖子已被 滏水长歌 在 2011-6-9 23:17:0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滏水长歌 在 2011-6-10 18:53:1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