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大院,又称刘家寨,位于涉县西北20公里处偏城镇偏城村,是一座山寨式的古建筑群,这在我国北方民居中,是独具特色且不可多得的。 这座古村寨建在一处高岗之上,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建筑群保存得还比较完整。据当地的老乡说,建筑的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末元初,现存80%以上为清代至民国初年建筑,全部是砖石土木结构,村寨四周用石头筑成高达10米的寨墙。 据《涉县地名志》记载,宋末元初,有一个姓刘的人家,从100多公里处的山西辽州(今左权县)上武里同峪村迁到这里,由于世代为官,渐成旺族,便将四周以石筑城,设有东南北三门,俨然形成一处小小的山寨,易守难攻,改名“永安寨”,因地处偏僻,故名“偏城”,因原主人姓刘,所以常被人们称为“刘家寨”。 刘家大院没有山西王家大院的恢宏气势,也没有乔家大院的精巧别致,但建筑的威严,府弟的声望,足以与各地的大院比肩而立。特别是当进入刘家大院,便会看到“将军第”、“进士府”等古建筑,使人想像出当年这里的荣耀与辉煌。 沿街的门楼,飞檐斗拱十分精美,大门两侧的门楣多为青石竖立,雕刻着各种楹联。高大的门楼、高高的台阶,全部采用青石铺就,底层阶下有排水道,不少上马石和拴马石(石鼻)至今仍保存完好。屋顶多为坡屋顶、出飞檐、圆椽,方砖盖瓦、屋顶压背、两端出兽,许多雕刻精美绝仑。 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曾来这里居住过,一位老乡指着一座保存还很完好的院落说:“邓小平就住在这里的一幢二层小楼里,村里的一些乡亲见过他。” 经过多年风雨,这里的建筑已开始破旧,多数的主人耐不过偏城的偏僻寂寞,耐不过山寨的破败荒谅,搬离了刘家大院,只留下了一些老人,还在这里守护着故土。 以上文字摘自网络  [此帖子已被 散发扁舟 在 2010-7-10 20:42:0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