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去曲周和以往一样,走同一条路线,骑各色的驴,有叫各种网名,长着不同嘴脸,高低胖瘦的男女驴友。总计28头(或许还多,人多了就容易糊涂。全家福见我发帖子之后的跟贴)。在广府稍做停留(因为离午饭还早)。上午有雾,阴冷,疑似有雨。天气变冷后骑行最大的问题是:运动时出汗,停下来哆嗦。内热外冷,内湿外干,外焦里嫩。十分不爽。呆在空旷迷茫的太极广场,假装高兴的照了一张全家福,有雾气,肯定看不清大家的眉眼。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曲周赶饭口去吧。 不到十一点就进了较大城市。上次吃的土家苗寨火锅很地道,价格绝对震撼。这次我们极力向没吃过的驴友隆重推出,并且和老板说好多送2盘蔬菜。吃饭还早,就顺便问了问曲周的著名景点和古迹。老板说你们可以去我们新建的文化广场看看,我们说:家里有。老板又说,你们去逛逛我们的集贸市场吧,我们说:这个,家里也有。老板思考一会说,好像城北有个苏三坟,你们去问问吧。我们说,是戏文里唱的那个苏三离了洪洞县的苏三吗?答曰:是。大家很是兴奋。山西的苏三埋在河北曲周,这倒是新闻。一定要去看看。 穿街过巷,一路打听。沿着坎坷的田间小道,在城北西面不远的一片农田里看到一座平地隆起的簸箕状的土丘,座南朝北。中间高,两边低,像一把巨大的罗圈椅。丘上长满了荒草和酸枣树,酸枣结满了枝头,红红的一片。大家兴奋的把成熟的酸枣装满衣兜。繁荣还孝顺的说,一定要让老娘尝尝俺摘的枣。老张好像知道这坟的故事,演绎的我们一头雾水。下得土丘,遇见一位上岁数的农夫,还是问问当地百姓吧。通过临时采访,老乡告诉我们:此坟是本地一位王姓的祖坟。坟的主人叫王某某(名字没记住)大家都叫他王三官,是明朝的一个兵部尚书。大概生前很有钱(大官一般都很有钱)在山西做官时,结识了苏三。(我们现在称二奶)王三官死后就葬在了家乡,苏三也与他合葬。这坟上的土和本地的土都不一样,颜色发黑。据说是从山西运来的,是一斗米换一斗土。原来还有石人石马石像生,享殿牌坊石碑什么的。文革期间都被砸了,有的石碑还拉到公社用作盖礼堂了。我问:礼堂呢?答:拆了。石碑呢?答:没了。那王家的后人呢?答:没落了,都混得不好。但每年还来上坟。老乡的话不能全信。回家找找资料吧。比较可靠的说法是-----苏三,原名周玉姐,河北广平府曲周县人,大同府尹周彦亨的千金。自幼生得白净水灵,学得聪明伶俪,弹得一手好琴。可惜父母双亡,又被卖了两次。一次被卖到北京一苏姓人开的“怡春院”,排行三姐,改称苏三。二次被卖到山西洪洞县,做了一个马贩子的小妾。后被诬为毒杀马贩的凶手,打入死牢。再后来,她日思夜想的中进士封巡按的王三公子传谕全案起解太原,三堂会审,方才案情大白。王三公子大概就是苏三的相好吧。他大概比杜十娘中的李甲更有人味。王三公子与苏三的关系,在苏三冤案昭雪后,据说有三种结局:一、王三忠于爱情,叛逆封建制度,辞官认下苏三,二人回家为民。二、王三背叛爱情,赠银两与苏三,送她回广平老家。苏三悔苦等苦熬等来个负心汉,痛骂之后,悬梁自尽。三、王三认下苏三,官职被革,二人隐名埋姓,远走他乡。几年后换了朝廷,新主开科,王三公子梅开二度,又坐了个不大不小的官。 看来,这苏三还真是我们邯郸曲周人啊。那么,苏三坟的真实性,也就不容怀疑了。倒是那个王三,官也许做的很大,但名气却没有苏三大啊。真像一个非名人说过的:大官历史上可以有许许多多,苏三历史上却只有一个。 看完了苏三坟,回来吃土家火锅。一锅五人吃,外带六盘菜,兔肉,狗肉,鲶鱼肉,排骨,价钱不等,但45---48元就搞定。吃饱喝足,一人十一块钱。比上次在红山寺外吃的大锅菜强上不知几百倍。那次一碗龟孙熬菜25元,一桌八个人,三碗没吃饱,馒头还另算钱,打劫呢!坑的俺老人家到现在还肝疼呢。 苏三说完了。还得说说这次一同出游的三位骑菜车的新驴。三位新驴和苏三是一个性别。但和我们这些骑赛车的老驴并肩前进,一步不拉。让我们是相当的佩服。说巾帼不让须眉也是有根有据的。 所以,这次骑行曲周,收获有三:一是吃了很实惠的美食;二是看了苏三坟,长了见识,唱了半天苏三起解,原来她是家乡人;三是锻炼了队伍,发现并培养了新人。 汇报结束。有照片的可以上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