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早早的集合在火车站,夜幕中聚拢了黑压压的一群人。打远处看,身着五颜六色大做怪的衣服,走近一看,个个手拿一根打狗的棍。出租司机不敢揽活,平头百姓不敢靠近。你道这些人家住何方?要去何处?各位看官,看照片便知。 
30位驴友,看看笑的多灿烂 
从前有座山 
山下有座庙 
男女25驴友,要登小鬼道 
好大的磨盘 
好深的土井 
好悠远的西风古道 
现代与传统。没了油的摩托不如牛 
牛粪与鲜花 
老来乐要斗私批修 
幸福的公鸡 
切磋武艺 
参军光荣 
丧家之犬,眼里充满了忧郁 


开路先锋老顽童 
午餐 
干杯 
老韩夫妻 
下山 
赶圩归来阿里里 
走热了,晾晾脚 
日落西山红霞飞,讨饭的丐帮把营归,背后的行囊装的满,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在候车室毽球大比武 
观众 
利用候车时间,骑友工会小组见缝插针的组织搞好娱乐活动 
小邓说,一个出发点,就是要搞好登山运动 
驴友里有在铁路工作的,打个招呼,让我们坐在人家温暖的会议室里候车。 
和村站。构建和谐社会,咱们和村早在几百年前就起名叫“和谐之村”了。 
夜幕下的和村站 
终于上车了,大家一片欢呼:回家啦!看来,在家时想出去,出去了,又想家。和钱钟书说的,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一个意思。 对了,这次我们也算一次环保之行。大家在山上临走时,把不能分解的垃圾,统统做了无害化处理,不能处理的,背下山处理。并把环保的理念传达给每一位驴友。在和村下车时,还遇到了勇攀高峰等6位骑友,一起合了影。相跟着走到山口后,他们去登大鬼道,我们在丁字路口互道了珍重,分道扬镳。 故事讲完了。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