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报纸发表了我给记者的分析文章: 武安:22具无名烈士有望确定身份 燕赵都市网 www.yzdsb.com.cn 09-12-15 10:21
本报邯郸电(燕赵都市报记者陈正)69年的时光让一个呀呀学语的幼童成为了沧桑的老者,69年的风雨却无法磨灭百余抗日烈士的忠骨,黄土下百余抗日烈士的英魂在静静倾诉,他们在等待,等待着来聆听的后人,很幸运我成为了来聆听寻找的后人之一。 11月19日,经过19天的精心挖掘,武安市阳邑镇上柏林村“石坡沟”东岸一块地里130具无名烈士遗骨被寻找出来。一位临终老人的遗言让这些被深埋69年的忠骨再见天日,也揭开了人们对那个年代的悠远记忆。经过本报记者的不懈寻找一份22人名单有望确定。 ■寻找之途疑点重重 根据当地老人回忆,记者整理出当年的战斗:1940年9月9日(农历)下午,盘踞在邯郸的日寇纠集兵力,对我八路军梁沟兵工厂进行了疯狂袭击。八路军129师386旅(陈庚任旅长)772团奉命在阳邑孤的山高地执行阻击日寇的战斗任务,战斗非常惨烈,敌我双方伤亡较大。战斗结束后,柏林村村民将不能随部队行动的重伤员300多人抬到村子里进行救治,但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极差,有100多人因伤势过重而光荣牺牲。当时任柏林村武委会主任的郭成忠同志组织村民将他们就地掩埋在一个叫“石坡沟”的荒地里。 “1940年9月9日”和“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成为了寻找的重点,但是寻遍所能查找的史料,关于这场战斗却没有一个可以吻合的契点,根据记载1940年9月正是我八路军部发动百团大战的时间,当时“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而战争的地点为华北地区,9月9日为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而发生在“孤的山”的战斗和“百团大战”又是否有联系呢?穷尽所能找到的资料,记者却一无所获。 另一个线索中显示的“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根据记载,当时这支部队活动的区域应为“太岳军区”主要在山西范围驻防,怎么会千里驰援到河北腹地武安打这场狙击战? ■收藏家手中“宝贝”觅踪迹 开始征集130位无名烈士的报道一经刊登,引来了各方的关注,邯郸市红色收藏委员会第二天发文号召在册的五十余位藏友查阅自己收藏的抗日时期的文献、资料、报纸、杂志、革命回忆录等有关这次战役的记载。协会的会长治梦林等四名七十多岁的老人,当日驱车到柏林烈士纪念堂瞻仰烈士遗骨并在当地展开走访搜集线索。 “一开始我们也走了歧路,但是经过走访我们发现了一些线索。”邯郸市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会长刘汉承对记者说,在当地大家习惯用农历作为时间的记载,而1940年9月9日(农历)对应的是1940年10月9日,而在这一天阳邑地区也发生了战役,据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所作报告所说,敌人对晋东南的扫荡,始于10月6日,……三天后……又复发第二次扫荡……东线方面,有武安出动之敌约3000之众,分途向徘徊。阳邑、百草坪…偏城一带扫荡。 南丛井战斗是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东线战斗的一部分。据武安县志记载,1940年10月,日混成第一旅团第76大队向太行区扫荡,途径阳邑镇,工藤大队长另防火班焚烧民房,未逃出之老太太也被烧死,未能幸免。由此可见日军之残酷。所以八路军准备寻找机会,消灭一两路进犯的敌人,打击其嚣张气焰。这次就是我军在南丛井设伏,打击从百草坪、阳邑扫荡回来的敌人。 “我们一位收藏家手中的宝贝也佐证了这件事情。”刘汉承对记者说,这个“宝贝”是一套名为《烈士英名录》的丛书,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了民族解放而为国捐躯的将士,于1947年5月编印了《烈士英名录》。这套丛书共13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干部烈士,共4册,第二部分是战士烈士,共9册。涵盖了八路军前方总部直属队、129师直属队、385旅、386旅、决死一三纵队、十旅、太行各军区八个部队。编入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将士19000多名,其中干部烈士5000多名,战士烈士14000多名。编入内容包括烈士的职务、籍贯、年龄、入党时间、入伍时间及牺牲的战役地点、时间,其中干部烈士第一册第一名就是左权将军。 “我排查了一下这个名录,发现在1940年10月11日至19日牺牲在武安阳邑的八路军干部和战士有30名,但是他们多是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34团的,这个时间、地点没有129师386旅772团的牺牲记录。”《烈士英名录》所有者王连增对记者说。部队番号的不同也让记者和几位老人都有些失落,究竟是那只队伍在这里打了这场仗?一个巨大的问号盘旋于所有人的脑海。 ■再次寻踪百余烈士遗骸得验证 此时,武安市民政局刘秋林给记者带来了另外几个线索,在现场挖掘中,在极个别的尸骸旁有刻有名字的瓦片,这些瓦片有的是红漆书写有的是刻写,其中两个瓦片能辨别出名字为“郝庆(繁体)仁”和“陈田相”,其中“郝庆(繁体)仁”中间的庆字掉落了一块,另一条是同一场战斗中牺牲的一位叫罗先福的军人1956年迁往了邯郸烈士陵园。 在邯郸市烈士陵园记录了有关“罗先福”的记载:罗先福(1907-1940),湖北省麻城县罗家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后转战华北。曾任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三十四团二营副营长等职。1940年10月11日,在河北武安县南丛井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33岁。 “10月11日”和“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34团”敏感的字眼让记者有些兴奋,在邯郸市烈士陵园保存的另一套《烈士英名录》记者也查到了“罗先福”的名字。罗先福——关键的线索! 南丛井位于武安市阳邑镇南4公里左右。以罗先福的部队番号和战斗的时间地点为线索,在《晋冀鲁豫军区烈士英名录.战士》里,找到了34团部分牺牲烈士的记载。他们是34团二营和三营的烈士。《战士烈士分册》记载,战士11日牺牲10人,其中9人牺牲在阳邑,一人在南丛井;12日7人牺牲,都在阳邑;《干部烈士分册》记载干部12日3人牺牲在阳邑。总计牺牲战士17人,干部3人,共计20人。 从烈士所属连队来看,牺牲战士来自2营和3营,以二营最多,其中17人中有16人来自2营。二营营部通信员也牺牲了,记载地点是牺牲于南丛井,这与二营副营长罗先福的牺牲地记载完全相同。 由此判断,南丛井应该是战斗发生地。二营可能位于阵地最前沿,是最主要的阻击部队。通讯员和副营长都当场或重伤后当天牺牲了,其战斗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从牺牲时间和地点分析,南丛井战斗中在阵地牺牲的都记载为:11日牺牲于南丛井;重伤后送回阳邑医治当天或第二天牺牲的记载为:12日牺牲于阳邑。 另一个疑问也产生,在11日、12日没有记载34团一营牺牲的烈士,似乎没有参加南从井战斗,但在19日又在阳邑牺牲了11人。是不是后来又有战斗?这11人也是130具无名烈士中的部分吗? ■一个刻有名字的瓦片——最有力的证据 查看《晋冀鲁豫军区烈士英名录.战士》,发现有一个烈士记载“1940年10月11日牺牲于武安南丛井”,和二营副营长罗先福及其二营营部通讯员记载的牺牲时间地点完全一样,名字是——“郝廣仁”,简化字为——郝广仁。(简体字是1950年以后开始使用)正好印证了瓦片的名字。 12月11日,为了进一步辨认邯郸市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刘伟陪同记者驱车赶往武安,在武安市民政局记者见到了刻有“郝X仁”字样的照片,照片上显示,中间的字左下部材料脱落,看不清全字。上半部广字头清晰可见。刚发现时初步认为是繁体的庆字。 但是,是“慶”还是“廣”? 从瓦片字迹来看来看,字的中间有一竖,上接上面的横,也就是“黄”字中“由”的中间最长的一竖,正常是可以和上面的横相连的。但是“慶”字中间没有竖笔画,不会和上面的横相连。在同一场战斗,同时牺牲,又是不容易重的名字,重名概率很低了。另外,从刻字人的意图判断,就是为了区分身份,如果知道有重名的肯定会加以说明,但是瓦片上没有其他说明。 所以综合来看应是“廣”字,即简体“广”字。 根据现场挖掘的人员回忆只有两块刻字的瓦片,其余的都是红漆书写,“郝广仁”就是刻写的,为何要刻写,难道是郝广仁身份与众不同? 再查《烈士英名录》,果然有结果。他不是34团的,而是涉县独立营一连一排班长。另外还有一个牺牲的战士叫周保全,是涉县独立营一连一排的战士。在这次战斗中登记在册的只有他俩人来自涉县独立营。 涉县独立营建于1940年2月,曾经配合129师参加反顽斗争,很快发展到900人。年底从中挑选出600人,组成一个正规军独立营送往主力部队。其余编入太行五分区义勇军第五团。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 确认了郝广仁不仅可以证明他个人身份,还进一步证明涉县独立营曾参加了这场阻击战。 这样,加上郝广仁和周保全成,目前已经确认烈士22人。
烈士姓名 职务 籍贯 何时何地牺牲 1、秦景荣 34团2营2连2排长 河北沙河三区纸坊村 10月12日武安阳邑 2、孟宪生 34团2营2连2排长 河北邢台二区赵固庄 10月12日武安阳邑 3、黄帮清 34团2营6连1排长 四川昭化云龙坡 10月12日武安阳邑 4、郝广仁 涉县独立营1连1排班长 河南涉县七区西峧 10月11日于南丛井河沟 5、周保全 涉县独立营1连1排战士 河南涉县五区X城山 10月11日于南丛井河沟 6、耿甲语 2营营部通讯员 山西平顺三区杨岭湾 10月11日南丛井 7、郭强义 2营8连战士 河北磁县三园彭城 10月11日武安阳邑 8、郭和尚 2营战士 河南陈州岭岗村 10月12日武安阳邑 9、赵万和 2营6连战士 河北磁县张家楼 10月12日武安阳邑 10、陈志林 3营6连战士 山西高平三区北家庄 10月12日武安阳邑 11、孙文德 2营6连3班班长 山东深县郑家堂 10月12日武安阳邑 12、杨品正 6连2班战士 河北冀县四区北逢营村 10月12日武安阳邑 13、张九长 6连战士 河北鸡泽南告村 10月12日武安阳邑 14、王进忠 2营7连班长 山西黎城西头村 10月12日武安阳邑 15、张 光 2营7连班副 山西黎城偏城 10月11日武安阳邑 16、李有富 7连班副 河北磁县彭城 10月11日武安阳邑 17、张奉生 7连战士 河北邢台管头 10月11日武安阳邑 18、李重仁 8连战士 河北涉县河二区李家庄 10月11日武安阳邑 19、史富鲁 7连战士 河北交河八X 10月11日武安阳邑 20、王奉三 7连战士 山西黎城阳泉奉天 10月11日武安阳邑 21、郭光发 7连战士 山西高平柿庄 10月11日武安阳邑 22、卢种堂 7连战士 山西黎城南庄 10月11日武安阳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