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11月8日,周日,天气少雾不错! 到过肥乡的骑友,去过赵平原君墓景区的人数不少!但去过肥乡到过井堂寺景区和窦默墓碑景区的人数并不多、有幸我队四人:放大镜、开心快乐、钢琴家教、阿庆嫂相伴,根据线索休闲前去寻找! 窦默(公元1195-1280)字汉卿,肥乡县人,元朝太医,曾任元皇太子真金之师,公元1280年故于元京,归葬于肥乡县城西村。原墓区占地32亩,建有祠堂。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现仅存墓碑一通。 
井堂寺位于肥乡县城北一公里处,南邻309国道,东邻县城至青兰高速公路连接线(井堂街),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寺内圣井为河北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此地,远看此处瑞气冲天,近前更觉神志清爽,遂对颜回与子路两位学生说:“此处地下颇有灵气,如挖一口水井,可对周边庶民大有益处。水井挖成出水,井水清澈甘甜,沁人肺腑。附近村民常饮此水者,更发现井水有祛病强身、益寿延年之功效,故两千多年来,井堂寺周围村庄长寿者甚多,皆因常饮此井水故。人们为纪念孔子,将此水井取名圣井,后来又因一只三足蟾在井中居住,故又称为蟾井。 公元138年(汉明帝永和3年),印度高僧达摩祖师云游至此,感觉圣井处灵气十足,气场极强,便在圣井一旁打坐参禅,感天地之真气,悟宇宙之灵性。断定此处乃修行参禅之宝地,遂决意在此处建造寺院一座,度化十方众生在此参禅悟道。因蟾井远近闻名,故命名井堂寺,我国古代有“南有白马寺,北有井堂寺”之说。 先后,唐太宗李世民曾敕旨维修井堂寺。女皇武则天更是崇尚佛教,执政期间敕命建造了井堂寺的藏经楼(今后殿),藏佛经一千余卷。宋太祖赵匡胤敕令雕版刻印佛教经典《大藏经》,并藏于井堂寺藏经楼。此时的井堂寺已金碧辉煌,规度严整,有庙地120余亩,僧众500余人,在每年的圣井纪念日(农历六月六日)举办规模浩大的传经法会,并一直沿袭至今。明朝时期因漳河泛滥,洪水曾一度将井堂寺淹没。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均曾下旨维修井堂寺,但在以后的二百年间,逐渐失去了原来的规模与庄严。 2006年省政府将井堂寺圣井列入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关怀和广大佛教信众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井堂寺近年来得以长足发展修建。骑友们不妨前往! 


在此相遇井堂寺管理员吴书河主任,他为我们也作了详细介绍,并请我们协助找一位德高望重、与井堂寺有缘的寺院住持!在此也诚望广大骑友们外出相告!积德举荐! 联系电话:13103006568 吴书河 此次出行在肥乡相遇邢台七星骑友:妄语、白杨树等四位勇士(据说由:邢台——聊城——邯郸——邢台,两天半的时间,行程400多公里)外出返回并合影留念。 午餐:肥乡百年名吃小蜂蜜面包+土豆粉,味道不错! 图片随后! [此帖子已被 钢琴家教 在 2009-11-8 19:30:2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