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觉的一些答案: 一,邯郸的驴网到底有几个? 骑友大本营、愚乐户外、邯郸骑友之家、邯郸社区的骑乐无穷。不知道全不全,知道的就这么多。 二,老驴们在大家的眼里是不是显得很沧桑,或者像隐士?他们是不是觉得后来人不堪一比,就像老棋手对新棋手一样? 谁是老驴?谁能成为老驴?楼主不必在意!自称为老驴,或者自称为新驴的,都是自信心在作怪。老驴自信心足,哪里都敢去,新驴自信心弱,担心这担心那。骑行和下象棋不同,下象棋比脑子,骑行比身体。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区别还在于:老驴一般把邯郸市转遍了,不值得再转,都骑到外省,也许将来要到外国去骑行,往往这样的活动,新驴是无法跟上的。所以不用气愤老驴的隐士行为,在哪里都这样。 三,很多人在网上发帖子,其实自我感觉是很热忱、很清纯的,但是不是在某些时候让别人看着很浅薄,或者很狂妄? 我对敢于在网上发召集帖子的网友的评价只有一个:佩服。这是领导者才具备的高超素质,一点也和浅薄、狂妄沾不上边。这是不可多得的才能,一些强驴、猛驴也未必敢做的事情。因为只有具备细心、热心、诚心的有组织能力(不会修车没关系)的人才,具备敢于承担重任,敢于挑战自我的性格才会在高处挥手——跟我来。 四,驴友从踏上驴路开始,情操大多变得高尚了很多很多,这也是骑行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但为什么许多驴友的态度时明时暗呢? 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这可能是你的一种感觉而已。也许真有这样的驴友,未必人家这样的态度就有错,萝卜咸菜各有所爱。 五,一些驴们自成部落,可部落毕竟是具有排外情结的;参加部落,感觉是好的,看到他人的部落,感觉是不太爽的,怎样才好? 邯郸市到底有多少骑友?大概过万吧!谁能做到都认识!所以各种部落相应产生,无可厚非。 对于骑行,本人认为以不超过10个人最佳。这样组织者好组织。自成的部落具有相对稳定的人员,彼此熟悉各自的品性,不会产生矛盾。骑行人员的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制定相应的路线和里程的弹性较大,随意性大,有利于猛驴的诞生,新驴的循序渐进。 没有部落,参加一个,或者自己团结一个,不就行了。相信楼主组织两次召集后,就会有相对固定的圈子、部落。 六,还记得紫山爬坡赛吗,有些问题我耿耿于心,很想一吐为快,就在这说说吧。紫山爬坡赛是个很好的活动,很好的机缘,可为什么不少驴友有时间也不去紫山呢?都有什么隔阂?这种活动非要悬挂有诱惑力的奖品吗?是不是只有桂冠,没有奖品更好些? 紫山爬坡赛,不去的就有我一个,还有我们一起的六七个,因为我们爬不上紫山,飘过的风去了,也爬不上去,不过他去当志愿者。这不是奖品的问题。也不是隔阂的问题。 也说两句紫山爬坡赛。属于邯郸市骑行顶级赛事。从事后来看(马后炮)总结如下:一、宣传不够,比如紫山地形地貌、坡度大小、弯度大小、距离长短、适合人群。二、赛制设置不当,紫山爬坡强度很大,根据强度太大的特点,只能设置两个级别四个赛制,弯赛男,弯赛女,山地男,山地女,年龄20——50,而且在正式比赛前设置预选赛。三、没有在赛道禁行,据说有汽车上下,打乱骑手踏频。四、允许脚支地,甚至跑上去。为什么?因为正规比赛还允许中途修车、换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