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YOURNET.CN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年弘济桥古生物化石考

[复制链接]

413

主题

1

好友

5544

积分

管理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2
帖子
3671
主题
413
精华
10
积分
5544
威望
5544
金钱
4341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87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3
最后登录
2017-12-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2 22: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注:写了两年的老文章了,再翻出来咀嚼一下......


在永年县广府老城东五里的滏阳河上,东西横跨着一座大石桥,叫弘济桥。因在广府老城东隅,人们还都叫它东桥,据专家考证,东桥修建于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东桥是个拱桥,因为其建筑结构、造型、建筑方式与赵州桥相似,被称为赵州桥的姊妹桥。2006年3月29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这座桥是中国乃至世界仅存的第2大石拱桥(第一为赵州桥)。该桥全部用石块砌成,桥面长48.9米,宽6.8米,由一大券和两小券构成,大券跨度24.8米,小券跨度2.73米;两侧雕刻有飞龙、缠枝花等图案。桥面两侧各有方形石柱18根,顶端有狮子、猴、桃等雕饰;桥两侧有石板24块,其上图案形象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明、清时代,东桥就是广府通往山东各地的要塞,因广府城内地方有限,不允许建车马店,所以,赶车的、推车的、挑担的一般都在东桥歇脚,东桥经常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东桥当时是酒肆客栈林立、商贾车夫如云。在50年代初,桥西头一户店铺还时常有客人住宿。东桥又是水旱码头,主要营运食盐和煤炭,运输工具主要是木船。在滏阳河西岸,桥北边100米处有个占地百余亩的盐场,当时广平府的食盐从天津用船运到这里,再从这里分配到所辖各县去,解决群众生活用盐,当地群众至今还把那块地称为“盐场地”。在滏阳河东岸,桥北100米处,有个占地50亩的煤炭场,把峰峰煤炭运到这里,然后再销往各地。当时,东桥是个小村,刚过100口人,东桥村的人不耕不种,全部从事的是服务业。

日本人侵占广府城后,让当时的土匪头子王泽民驻守东桥,王泽民在原河神庙址上建起了炮楼,把桥洞两头一堵,作为他殴打百姓和八路军的监狱。为了防止河东的八路军夜间入城,王泽民下令在东桥中央修了一堵墙,安上一副大门,夜间关闭白天打开,从此,东桥的车马行人逐渐稀少。当时留下的两个门轴坑至今在桥顶上清楚可见。

解放初期至80年代,东桥没有很好的得到保护。60年代,用内燃机灌溉刚刚兴起,村里盖机房建扬水站都到东桥去找石头当地基,东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东桥小学的一位教师编了一段快板书,曾刊登在中国少年报上:“从我记事就知道,家乡有座大石桥,样子实在真好看,好似赵州大石桥,爷爷桥头下关东,爹爹被迫桥头逃,今天我从桥头过,背着书包上学校。”90年代之后,政府几次修复,但东桥的原貌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最近又在桥面石板上发现了大量古生代奥陶纪时期的角石类、三叶虫等化石。





















三叶虫属于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仅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中,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出现,在二叠纪末的地质灾害事件中全部灭绝。

三叶虫的虫体外壳纵分为一个中轴和两个侧叶,故名三叶虫,由前至后又横分为头、胸、尾3部。三叶虫全属海生 ,多数营游移底栖生活 ,少数钻入泥沙中或漂游生活。寒武纪早期出现,种属和数量都很多,到了晚寒武世发展到高峰,奥陶纪仍然很繁盛,进入志留纪后开始衰退,至二叠纪末则完全绝灭。

从背部看去三叶虫为卵形或椭圆形 , 成虫的长为3~10厘米,宽为1~3厘米 。小型的6毫米以下 。三叶虫体外包有一层外壳,坚硬的外壳为背壳及其向腹面延伸的腹部边缘 。腹面的节肢为几丁质,其他部分都被柔软的薄膜所掩盖。一般所采到的三叶虫化石都是背壳。三叶虫背壳的中间部分称为轴部或中轴,左、右两侧称为肋叶或肋部。三叶虫壳面光滑。或有陷孔、瘤包、斑点、放射形线纹、同心圆线纹、短刺等。头部多数被两条背沟纵分为三叶,中间隆起的部分为头鞍及颈环,两侧为颊部,眼位于颊部。颊部为面线所穿过,两面线之间的内侧部分统称为头盖,两侧部分称为活动颊或自由颊。胸部由若干胸节组成 ,形状不一 ,成虫2~40节 。中间部分为中轴,两侧称为肋部。每个肋节上具肋沟,两肋节间为间肋沟。尾部是由若干体节互相融合而形成的 , 1~30节以上不等。形状一般半圆形,但变化很大,可分为一中轴和两肋部。肋部分节,有肋沟和间肋沟。肋部可具边缘 ,边缘上亦常有边缘刺。三叶虫腹面的节肢极少保存为化石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发现节肢化石的只有19个种。

三叶虫为雌雄异体,卵生,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周期性蜕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很大。一般划分为3期:幼虫、中年期 、成年期 。是分类的重要根据之一。三叶虫纲可以分为7目 :球接子目 、莱得利基虫目、耸棒头虫目、褶颊虫目、镜眼虫目、裂肋虫目及齿肋虫目。

三叶虫与海生的珊瑚、海百合、腕足动物、头足动物等共生。大多适应于浅海底栖爬行或半游泳生活,还有一些在远洋中游泳或漂浮生活。它们以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的尸体或海藻等细小生物为食。

三叶虫继续兴盛发展,达到繁育高点的时代。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态演变多种多样。有的头、胸、尾三部份大小相等, 壳体缓平,头、尾都缺少明显的装饰,如大头虫 (BUMASTUS):有的头部既宽且大,前缘被一条平阔的围边所环绕,其上还排列着整齐的瘤粒,如隐三瘤虫(CRYPOLITHUS);有的为了免于受害,在胸、尾装饰着尖长的针刺,如裂肋虫(LICHAS);有的壳体还能够卷曲成为球状,如隐头虫(CALYMENE)。奥陶纪还出现了另一类节肢动物,即介形类。

中国三叶虫化石是早古生代的重要化石之一,是划分和对比寒武纪地层的重要依据。主要的三叶虫化石品种有:蝙蝠虫(Drepanura)、四川虫(Szechuanella)及副四川虫(Parasxechuanella)、湘西虫(Xiamgxiia)、王冠虫(Coronocephalus)、沟通虫(Ductina)。



(待续......)

文字.摄影 hb-wu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156

主题

3

好友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UID
3377
帖子
9596
主题
156
精华
9
积分
10523
威望
10523
金钱
4726 分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19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4
最后登录
2017-10-8

志愿者勋章

2#
发表于 2009-7-23 09:46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没想到抢上了沙发!

文图精彩,似回到了2007年冬季!

[此帖子已被 丹拿高音 在 2009-7-23 9:48:39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8Rank: 8

UID
1788
帖子
11851
主题
270
精华
18
积分
13169
威望
13169
金钱
7123 分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9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24
最后登录
2017-12-13

志愿者勋章

3#
发表于 2009-7-23 11:2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珍贵的化石,抽时间再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7-23 17:18 , Processed in 0.0915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