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73
- 帖子
- 2099
- 精华
- 1
- 积分
- 2250
- 阅读权限
- 70
- 在线时间
- 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9-2
- 最后登录
- 2013-8-4
 
- UID
- 273
- 帖子
- 2099
- 主题
- 140
- 精华
- 1
- 积分
- 2250
- 威望
- 2250
- 金钱
- 249 分
- 阅读权限
- 70
- 在线时间
- 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9-2
- 最后登录
- 2013-8-4
|
北响堂石窟
响堂山石窟有南北响堂山之分,位于邯郸峰峰矿区,坐落在风景绣丽的响堂山(鼓山)之腰.石窟始凿于北齐年间(公元550--577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现有16窟,大小佛像4300多尊并有大量经文,雕刻,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宝库,在我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的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北响堂山石窟位于矿区和村东,北鼓山西腰,现存石窟9座,大小佛像72尊,其中南、中、北三大窟为北齐王朝开凿。三窟中以位于窟群北端的大佛洞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该窟进深11.8米,宽13米,高11.4米,置塔形柱三面开凿一大龛,正面龛内一佛两菩萨,正尊坐佛连座通高5米,佛背光浮雕塑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期间,生动活泼。塔柱上窟壁共凿26个列龛,列龛由弓形楣梁、垂幔、龛柱、覆钵等组成,雕刻细致,钵顶雕塑华丽的大型火焰宝珠,窟的整体部局,装饰,显示北齐时期的高超雕刻艺术。
北响堂共有9个石窟。
(1) 大佛洞(又称大业洞)
该洞是南北响堂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石窟。宽13.3米,高12.5米,为正中方柱三壁三龛式建筑形势。正中释迦牟尼坐像高3.5米,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四壁纹饰华丽,并凿有塔形列龛。堪称南北响堂雕刻艺术的杰作。
(2) 唐洞
开凿于唐代五周时期。为三壁三龛式结构。正中为弥勒佛,左为燃灯佛,右为释迦佛。这与一般排列方式相违,传说武则天自称是弥勒下世,故将弥勒佛供奉正中,而让释迦佛居右。门券为清代砌筑。
(3) 大业洞
开凿于隋代大业7年,故名大业洞。龛形为内圆外尖拱形龛,为响堂山唯一的隋代石窟。
(4) 刻经洞
为三壁二龛式龛,顶部为浮雕莲花藻井,洞外为仿木结构屋檐的覆钵塔式。洞内外刻满经文,字体刚劲雄伟,是研究佛教和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旁有石碑,碑文记述了北齐天统4年至武平3年(568-572年)唐邕写《维摩谒所说经》等四部经书之经过。

[此帖子已被 游山玩水 在 2009-4-9 15:06:08 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