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山流水日记 清明节三天假,约骑友N人,一同前往天河山,这是我已设计好长时间的线路,特点是“坡多路弯空气鲜”,途经两省三市四县(即河北省、山西省、邯郸市、邢台市、晋中市、邢台县、武安市、和顺县、左权县)。按想像中的进度,三天时间,二百公里路程,安排的不算太紧,而实际上还是很具挑战性的。 D1:武安——沙洺——京娘湖——下天庙——牛心山——南就水——芝麻峪——白岸——清泉(天河山) 85公里 从武安到下天庙即武安至长寿村的旅游线路,N年前的十一,骑着我的菜车去过一趟,用时约5小时左右,路程约60公里,基本上属于漫上坡路,由于近期修路,路上的汽车比较少,但自行车还是可以顺利通行的,路况还是不错的。一路车不停轮,到下天庙吃午饭,这是一顿有相当水准的午饭,这水准不是指饭菜的质量和档次,而是吃饭的时机。在经过长途跋涉,痛痛快快地洗了把脸,而且是和长寿泉一脉相承的水洗的脸之后,坐在饭店门口大树下的石凳上,来一碗正宗的大碗儿面,一抹拉嘴儿,在喝上一壶刚泡开的连翘茶,正是舒服啊! 稍息后,继续前行,即刻便来到牛心桥前,再左转进山就是我们武安市最北部的村庄—牛心山村了,牛心山村包括西牛心山、东牛心山、上庄、张家台、骡子圈等五个自然村,分散在牛心山的山谷中,依山势而建,村与村遥相可望,鸡犬相闻。从这里翻山过去就是闻名的邢台南就水村,该村在支书李全的带领下,从1994年开始,利用12年的时间,硬是在两村之间的大山之间凿出一个宽4米,高4米,长约100米的山洞,打通了该村通往武安的道路,增进了武安和邢台旅游的联系,凤凰卫视的记者专门从北京赶到南就水,采访了这位新时代的愚公,在多方努力和帮助下,现在南就水通往邢左公路的山路已改造成了水泥道路,村里建起了高标准的太阳能浴池,村委会的新办公大楼也即将竣工,磁砖贴面,窗明几净,与旧时的石板房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标志着村民的生活条件正在逐步改善,但从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的角度讲,这些破坏了原有的面貌,事实上也是,对一些文物古迹、民风民俗类旅游资源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 南就水——黄家台——许家村——尚家庄——芝麻峪——白岸——清泉,经过了南就水的上坡下坡,这些路已不在话下,下午4点半左右至天河山景区,东雕住下,食堂吃饭,拉灯睡觉。 D2:登山 昨天下午到达后,已对天河山景区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对景区有了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但一大早起来登山后才知道,这些也解还不足以指导登山实践,在转了一天的大圈后才知道,从景点大门到夫子岩(景区最西头,山西晋中市和顺县地界)总共有四条线路,交差错叠。 六点多起床,天色已经大亮了,山尖已经被朝阳照的通亮,沿山谷进去,身旁只有鸟声、水声和自己的脚步声,凌波湖、凌雪湖,如镜子般倒映着两岸的群山,路边的柳树已经绿起来,在灰黄的山谷中,如一条绿玉带延绵缠绕,枝桠间的不知名的黄肚红嘴小鸟,被我们的脚步惊起,径直向山谷深处飞去,就像是在给我们带路。 整个天河山在景区规划上,是借牛郎织女的传说,以爱情主线贯穿始终,让游人在山谷穿越、群峰林立、密林曲径中,思考爱情的真谛,体会爱情的甜蜜、爱情的辛苦、爱情的曲折、爱情的坚定。 到达景区的尽头夫子岩,已近中午时分,这里已到山西地界,由于是旅游淡季,这里原本热闹的场面只能从山顶草原和杨树林间星星点点的灶台中感受到,这里是户外爱好者安营扎寨的好地方。 沿南线返回,登上月老峰之后,就看到了自己走过的山谷,也基本上能看到景区短线的环路,这是一个大的平台,据说是129师冀南医院官兵打篮球的场地,这是个不错的联想,实事上打乒乓球的可能性都没有,这个四面皆绝壁的平台,捡一次球的时间相当于半场篮球比赛。 忽然原本明朗的天空,掉起雨来,我们赶紧飞奔下山,这是另外一条峡谷,旱季走人,雨季走水,这种在雨点中奔走的感觉已好久没有过了,这山里的天气还真像孩子的脸,说哭就哭,说笑就笑。 走出谷口直走,返回东雕,拐个弯就是我们原不打算看的——“天下第一牝”,一起下山的游人对“牝”字的认知水平,引起了我的兴趣,在一系列如“bi”“chi”“pi”等读音和误解后,我决定上去看看,主要是去听听还有没有别的什么版本的笑话。版本一:导游介绍说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景点,可以上去看看。然后就没有下文了;版本二:一群女生嚷着,这是“天下第一”什么?天下第一北?版本三:一男生说这是天下第一牛B;版本四:众多美女抱着“天下第一牝”的标志牌合影留念。也不知道当时景点的规划者是如何想到这个名字的,是文化底蕴还是性本使然?但总的看来现代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遗缺越来越大了。 回到山下已经一点多了,食堂没饭了,骑车跑到景点门附近路边摊上吃了碗粉条菜,两个大馒头,感觉一般,不如下天庙的饭好吃,去的地方多了,总觉得的家乡的饭对口。 在透过窗棂的月光里,我入睡了,还好是淡季,要不爱情广场上的篝火和喧嚣一定会搅了我的美梦。 D3:清泉(天河山)——西庄——(山西左权界)东山——下庄——大南庄——高家井——羊角——十字岭——十八盘——朝阳湖——阳邑——赵庄——河东——坦岭——武安 110公里 就要返程了,收拾行囊,与房东告别,奔向新的挑战,“十八盘”。 出景区就是邢左公路,路上的车很少,阳光斜照着我们,影子或在地上,或在壁上,仿佛跳动的音符,为我们的骑行伴奏着。好景不长,水泥路到了尽头,眼前是看不到头的石子弯路,刚才车少的原因是因为堵车了,这样的盘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经过,汽车的轰鸣声就在自己的头顶,绕来绕去。不到十公里的盘山路落差至少有四五百米,我们是一少半骑一大半推上去的,原来在卫星地图里麻花似的公路是这般状况,走这样路的好处就是,过去后一切都是坦途了。终于在颠掉一个螺丝,一个前刮泥后,看到山西界牌了,这标志着石子路的结束,上坡路的结束,坦途来了。 在路边的小超市买了点补给,补充了一下能量,继续前行。这些是在我的地图上没有出现过的村庄名字,东山、下庄、大南庄、高家井、羊角、十字岭,再前行便是十八盘的盘顶了。 十八盘,位于武安与左权交界处,盘顶海拔约1200米左右,弯道全长10公里,冀晋两省要隘黄泽关,就在第一个急弯道上,是古时两省通商必经关口。现仅存关墙断壁,若不是那一方耸立的石碑,当你与它擦肩而过时,你根本不会感到它的存在。历史的沧桑不用再去细细体会了,还是让来过一下溜坡的快意吧!10公里,不用蹬一下。 管陶午饭,沿途径我老家的绿色通道,返回武安,正好下午5点。 [此帖子已被 飞剑狂花 在 2009-4-9 21:52:4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