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站后,打听好老城的方向,匆匆登上车子就驶离车站。因列车晚点,今日的行程计划不见得落实。今天的终点应该是太谷县的三多堂。 老城距离车站不是很远,穿街走巷,不一会便远远便看见高大的城门楼子,老城应该到了。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0526.jpg) 实际上这里还不是真正的老城,这里只是老城遗址上建成的一个公园,号称——老城遗园。也就是在所谓的汉旧城遗址上建了一个公园。
这是在原瓮城西门——带汾门基础上修缮完成的,西门是榆次老城仅存的城门,正对榆次老城西门街。西城门由城门楼和瓮城组成。建于隋朝开皇年间,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曾是这座古城的一个交通要道和重要屏障。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拆毁城墙和城门时,因当时此地比较荒辟,从而有幸保留了下来。 幸甚至哉……但愿我们未来的执政者都少一些冲动,多一些警醒,给儿孙们多留下一点文化血脉。而今,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礼乐崩坏,传统和文化都被生生割裂,只有通过祖先的遗迹还能让我们看到泱泱文明的一丝气息,不绝如缕。如果这些也让我们连根铲除的话,那么真是我们自己背弃了祖先和家园。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0596.jpg) 榆次距离机场比较近,不时可以看到有飞机从望楼头顶经过,这样就自然和谐形成一副古朴与现代、沧桑与潮流的交互辉映的影像。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和谐。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105.jpg) 古与今,时与空,交织在一起。
0 瓮城里面人迹寥寥,虽然正值假期,也找不到几个人,衬出一片宁静来。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122.jpg) 下图的御敌箭楼,进可攻,退可守。不过看样子应该是仿古后修建的。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1244.jpg) 公园内有一副超大的榆次老城地图。可惜我无法推远焦距将它全幅拍下。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1334.jpg) 榆次老城在公园东侧,和公园隔着一条街。实际我走的是古城后面也就是古城的出口,古城的入口距离这里还很远。这样我参观古城的方向便正好别人相反。 古城门票60元,可以上网预定,大概可以便宜8元。如果有学生证的话更好,半价优惠,参观的人注意了,钱能少花一分是一分。这年头,谁活着都不容易啊。
参观路线:凤鸣书院—文庙—市楼—县衙—思凤楼—博物馆—西花园—城隍庙—古城入口。需要说明的是,我的佳能A710相机这时彻底罢工了,后面全是手机拍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凤鸣书院,清代的榆次县学,也曾是榆次的最高学府。
西晋荀藐任榆次知县时,因任内卓有政绩,有凤集于榆次。该书院也因此得名为凤鸣书院。荀藐这个人是谁,我不知道,百度和谷歌也只能告诉你,西晋人,有政声,深得百姓爱戴。其余只能靠自己遐想,甚至他的出现也是靠后侪文彦博的力挺才不致湮没无闻。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1843.jpg) 两贤祠供奉的是荀藐和文彦博。这两人都在这里做过官,且为政清廉。中间的湖为砚水湖。
文彦博,并州介休人,这个人可能大家也不是很熟悉,毕竟宋代名人中大名鼎鼎的是岳飞、杨家将、寇准、王安石、苏东坡这些,而文彦博知名度应该在前50名以外,不过我要是说“灌水浮球”这个典故,也许知道的人就比较多了,这是和司马光砸缸同样家喻户晓的神童故事——曾经被我父亲教育过我,后来又被我拿过来教育过我儿子,将来还有可能继续传承交接到我的孙子……而故事的主角就是文彦博。我也是从去年发行的邮票小型张“文彦博灌水浮球”得知这一典故的主人公是文小神童。 文昌阁和藏书楼,不用多说,供奉文曲星的地方。当然,榆次这个地方也很争气,远的如蔺相如、刘知远、寇准,近的如王涛(乒乓球)、张继刚(复兴之路、千手观音的导演)。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11111.jpg)
下图中,远方的高阁是文昌阁,中间的是“敬一厅”,敬一厅两侧是东西学宫,左手一边是明伦堂。实际上这里已经是文庙的地盘了。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1129.jpg)
凤鸣书院和文庙是相通的,这不已经转到文庙大成殿了。(实际上正常路线均是从文庙进去,凤鸣书院出来,检票的人都在文庙。因为 我参观的路线是逆行,导致我从凤鸣书院门口进入时,把门的人竟然找不到检票的打孔机只好用圆珠笔在票上扎了两个眼)。文庙供奉的是“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也就是世人所说的孔子。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1137.jpg)
中国的文庙格局基本大同小异。无非是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大成殿等,榆次当然不例外。大成殿远景,悠远宏伟、不同凡响。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11422.jpg)
棂星门、泮池和状元桥以及大成门这三组建筑之间的间距有些狭小局促,据说这是最近修缮时未规划好造成的。
棂星门,始建于宋代,坐落在1.3米高台上,面阔三楹,歇山琉璃瓦顶。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11811.jpg)
棂星门对面就是文庙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结构繁复的“道贯古今”牌楼。
![](data/attachment/forum/bbsxp/2011-5/2011520211957.jpg) [此帖子已被 爱生活爱拉风 在 2011-5-20 21:20:1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爱生活爱拉风 在 2011-5-21 0:17:3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