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永远的凤山军营]:163师吴政委、边师长传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我军“虎将”

[复制链接]

19

主题

0

好友

2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4805
帖子
351
主题
19
精华
0
积分
2
威望
2
金钱
102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9
最后登录
2016-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1 11: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永远的凤山军营]:163师吴政委、边师长传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我军“虎将”录 步兵第163师吴政委、边师长传奇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我军“虎将”录 作者: 罗良伟 转帖自:http://blog.zywl.cn/html/38/73838-22168.html . 七九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边贵祥、吴恩庆分别担任陆军第55军163师师长、政委,率领163师奉命担任广州军区沿同谅公路及其两侧主攻同登、谅山的战斗任务。由于率领和指挥部队战功卓著,一时名震中越疆场。战斗中,163师全歼越军3师12团、327师42团、公安12团及数百名武装警察,全师有9702名官兵立功。战斗结束后,163师488团荣立集体一等功,487团和489团分别荣立集体三等功,全师有79个连队荣立了集体功。10人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战友博客社区g@5b~;] 笔者刚着手编写《热血铸军魂》一书时,很多163师的老人及现役官兵给我谈起了老师长边贵祥、老政委吴恩庆的故事。他们说,边师长和吴政委是163师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编写关于163师历史的书籍,他俩的事迹必不可少。 n,yP)~ N2s0 为此笔者先后多次赴两位老首长的住地进行采访。下面叙说的是笔者听到和人们传说的有关边师长、吴政委的一些轶事。沧海遗珠,以飧读者。 能谋善战的吴恩庆 曾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在163师传了许多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吴政委来检查”。这并不是说别人检查就不重要,而是因为吴政委这个人抓工作特别实,容不得半点虚的。他对弄虚作假者,一旦发现,不论你是谁,批评起来从不讲情面。曾有过不少的人在这方面吃了苦头。 j I{^4| lj|0 出生于雇农家庭的吴恩庆15岁就参加了革命,凭借屡屡战功,26岁就当上了“红一团”参谋长。以后历任过北京高等军事学院战役系教员、教研室主任,军副参谋长、师政委、桂林陆军学院政部副主任等职。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平津战役、辽沈战役,南下追歼战、江西剿匪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吴恩庆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有几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一是他作战勇敢。不论大小战斗,他都是冲锋在前,担打头阵、当先锋的艰任。四七年十月,11纵队在“350”高地与候镜镌(现全国政协副主席)率领的国民党第92军作战,当时任红一团二连指导员的吴恩庆带领全连冲锋陷阵,连续攻下敌人好几个制高点,战斗中,吴恩庆头部不幸中弹,负责救护的连队副指导员王树声(后任师副政委)和战友们把吴恩庆从战场上抬下来时,发现吴已经死亡。王树声只好从老乡那儿购了一副棺材,又派人在村头挖了一个坑。在举行完悼念仪式后,王树声叫落棺下葬。下土掩埋时,王树声突然听到棺材里有响声,忙叫停止,待打开棺材一看,吴的四肢已在蠕动。经抢救,吴又获得新生。象这样九死一生的经历,吴恩庆在日后参加攻打隆化、塔山阻击、密云战斗、南下追歼战、江西剿匪等战斗都发生过。正因为吴作战勇敢、敢打敢拼,所以他入伍不满九年,就以卓越的战绩走上了“红一团”参谋长的领导岗位。吴恩庆不但自己作战勇敢,在他担任师团领导职务后,也努力培养部队敢打敢拼的顽强战斗作风。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吴恩庆对部队的要求是:敢打硬仗、恶仗、近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战斗中,他告诉部下只要战果,不要伤亡情况,担任作战的伤亡再多,损失再大,而没有取得战果,也就算没有完成任务。时隔多年当笔者问起吴政委为什么不准部队报伤亡情况时,他说:衡量一个部队作战的好坏,就是看有没有按时完成战斗任务。在战斗中,伤亡情况最容易影响首长的决心和企图。正因为如此,在自卫还击作战中,163师打得最顽强、战果辉煌。作战期间,全师没有一个被俘、变节的,没有一个贪生怕死的。 二是军事理论功底深厚。一九五四年六月,吴恩庆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高等军事学院的学员,在基本系学习了四年,成绩优异。毕业考试时,时任军事学院院长的刘伯承元帅亲自主考。学员抽考题后,要当着众主考人的面回答问题,当时吴恩庆的抽考题是“战争决定胜利的条件主要是什么?”,当时的标准答案是:兵力优势、作战勇敢,战术、战略灵活正确等。吴在答完标准答案后,还补充了一条:领导以身作则,处处带头,冲锋在前(有许多在163师工作、战斗过的人说:纵观吴大半辈子军旅生涯,其所作所为无不包含在这几句话内)。刘伯承院长听后,拍手连声称好,并对他说,你这样的思想合格当一名军事教员。刘伯承到北京军事学院任职时,也把吴恩庆带去了。吴恩庆在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执教近十个春秋。一九七O年初从军事学院调任五十五军副参谋长。一九七0年九月,吴恩庆任163师政委。吴恩庆在163师任政委十个年头里,逢上级领导机关来检查指导,或是他给部队作报告,他从不要手下人员写讲稿,而是自己列几条纲目即兴发挥,而且讲得生动实在。很多机关干部说,听吴政委讲话是一种享受,他把死板、机械的东西讲活了。只要把吴政委的讲话录音整理出来,就是一篇针对性、逻辑性很强的文章。在自卫还击作战中,部队的许多作战方案,都是吴面对作战地图用口述的方式就把本师的作战意图、兵力配置、突击方向,后续战斗等一系列战斗方案述说了出来。自卫还击作战胜利后,163师长达数万字的作战总结也基本上是由吴口述,部下记录整理而成的。在吴调离163师之前,吴还把机关人员集合起来,他对着地图讲了两天一夜的自卫还击作战的全过程,没有用一片稿纸。 三是不唯上,只按条例条令和规章制度办。吴恩庆是从战争年代九死一生过来的。使得他对“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的理解特别深,他常以战斗力的标准来要求建设部队,对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深恶痛绝。吴常说“带部队就是要准备打仗的,搞花架子败坏部队风气,战时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带部队只能按条例条令和上级的规章制度办,其它的不管怎么说,都不行。”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上级来人检查,他讲究对口接待,即军事主官来,由师军事主官陪;政治主官来,由师政治主官陪,副职来由副职陪,师里其它相关人员只礼节性地见见面,并且不准机关人员陪饭。吴的这些做法,对一些喜欢讲排场、图热闹的人来说感到不近情理、太冷清,是老大作风。但许多机关干部说,这样做减轻了许多压力使得各级领导从繁重的迎来送往中解脱了出来,能一门心思地扑下身子抓工作。 四是吴的工作思路明确,在工作中善于抓重点,抓难点,纲举目张。师长抓军事先行,他抓落后先行。哪儿问题棘手,哪儿问题多,他就往哪里奔,往那儿蹲,不解决问题不撒手。对下级难办的事,他亲自抓,亲自干,亲自跑。他敢于碰硬,对于违反原则的事,不论是哪级领导,吴敢于扯破脸皮。刚开始,一些人对吴的工作作风难以接受,对他凡事讲认真、讲实效的作法“恨”得要命,部队经过自卫还击作战的洗礼后,大家才感到这种严、讲求实效的工作方式对部队是有益处的,并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优秀指挥员和政工干部。 笔者从史料中得知,吴政委是1970年6月从55军副参谋长的岗位上到163师接任政委一职,当时的师政委甄文林调任五十五军政治部副主任(甄文林的儿子——原487团八连排长,也在79年对越作战中光荣牺牲了)。 有人说,既然吴政委这么优秀,为什么战后没有提拔到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工作。 这里面有一段不能公开的秘密。 据了解吴政委历史的163师的老人说,吴政委当年在军事学院任教时,正处于文革期间,军委组织人抄叶剑英的家,吴恩庆也奉命参加了。这件事和当时参加的人,事后都登记在案。1969年,吴政委下派到55军任职,当时是重用。本来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可以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忘了。1979年对越作战后,广州军区向中央军委呈报提拔吴政委和边师长。当时叶帅主持军委工作,他从提拔名单中发现了吴恩庆的名单,就把吴的名单划掉了,并指示有关部门,吴不但不能提拔重用,而且要退居二线。 这传说不知是真是假? 关于吴政委的传说,还有不少,但笔者一直没有见过他本人。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日,笔者在《热血铸军魂》出版之前,在广州见到了已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吴恩庆老政委。他因颈椎骨增生,刚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动过大手术,切除了二根颈椎骨,并从大腿上切下一根骨头接到颈椎上。医生说,我们本来是反对给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做这种手术的,因为手术的难度十分大,稍不注意就容易留下后遗症──全身瘫痪。由于吴执意要做。于是广州军区总医院出于对老同志的爱护,组成了最强的医疗阵容,前后手术达三个多小时。从目前情形看,手术十分成功,伤口恢复得很快,医生们都感到十分惊讶,他们说,象这样成功的手术(没有留下后遗症)是不多见的,出现奇迹的原因:一是得益于老人有坚强的意志,二是得益于老人多年的军营生活,身体非常健康。他听说笔者为出书的事走访他,不顾手术后言行不便,硬是出来接见笔者,并与笔者谈了近三个小时,笔者发现吴政委虽已古稀之年,但腰板仍然挺直,精神依旧抖擞,表述的逻辑性强。 当笔者谈起当年一些干部战士十分“怕”他的“趣闻”时,吴政委深沉地说:我们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慈不掌兵,带部队是要打仗的,来不得半点虚的,如果平时不进行这方面的养成,关键时刻就不顶用。 “黑脸师长”──边贵祥 边贵祥是163师历史上另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九四四年入伍,河北省香河县人。是在著名的“红一团”里从战士成长起来的一名优秀军事指挥员。有人说,边贵祥的戎马一生可用“勇猛”二字概括。英模人物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边贵祥的战友给笔者说起了边贵祥一九四八年攻打隆化时的一段趣闻:当时在424团(487团的前身)当兵的边贵祥,在参加隆化攻坚战中,他担任爆破任务,一次又一次挟着炸药包冲向敌人阵地,把一个又一个敌人的明碉暗堡送上天。正当他干得正欢时,突然,一个堑壕里的敌人向他打来一梭子弹,他中弹数发,其中头部一发,当场倒下不省人事。救护队把他从战场上救下抬回营部时,边已生命垂危,医务人员都暗暗摇头。包扎后,民工把边贵祥台到房外,这时敌人的炮弹象雨点一样落在营部四周,许多民工和救护人员当场牺牲,其中有一发炮弹还呼啸着落在边贵祥身边,但万幸的是炮弹没有爆炸。大难不死的边贵祥又活了下来。 照常理,象边贵祥这样戎马生涯几十年,档案袋里应该有一大把军功章吧,可是笔者查遍了现存的资料,很少有他立功的记录。了解边贵祥的人说,不要功,不争功,是边贵祥的一个鲜明特色。战争年代,组织上因边贵祥作战勇敢,数次要给他记功,他都坚决推辞,他说:“自己是放牛娃出身,是党和军队养育了我,使我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现在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应该做的算什么立功。”边贵祥当领导后,特别是自卫还击作战结束后,上级要给他记功,他仍坚决不要,他说:“官兵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给他们记多大的功,人们都不会有意见,但作为领导干部,如果也记功,就有贪功之嫌了,越是领导,对自己的要求就应越高,争功诿过最容易败坏部队的风气。这样的事我不能开先。”边贵祥不但辞功,而且也杜绝扬名。自卫还击作战时,新华社、人民日报社、解放军报社等几家国内著名大报先后派来了许多记者到163师进行战地采访。对于热衷于争彩头扬功名的领导来说,这是一个送上门的绝好机会,巴结还来不及。但边贵祥就有这么“不开窍”,他不但不买记者们的帐,而且还把所有的记者都晾在招待所,杜绝任何记者进入师指挥所,没有师指挥所的准许,也不准随意进入战斗地域……。在所有的参战部队的随军记者中,163师的随军记者是最闲的,许多记者因没法完成报道任务而对边贵祥产生怨气,有的记者说:“再大的官我们都见过,一个师长算什么?”有的甚至说,回到北京后一定要告他。但边贵祥仍我行我素,他说:“师长的官是不大,但在我的地域内活动,就得听我的。这是战争。”战后,许多人对边贵祥的此举迷惑不解:为什么不准记者进入师指挥所采访?大好的扬名机会就这样白白浪费了。边说:“记者进入前线指挥所,当领导的要忙于接待、汇报,扯涉精力,影响指挥所的正常秩序,再说我们当时的任务是打好仗,而不是扬好名。再说指挥所有许多核心秘密,涉及到作战企图和千百官兵的生死,万一不小心泄露出去,这个责任谁负得了。仗没有打完,我们在指挥所又没有危险,有什么值得写的,照什么相。要写、要照就到第一线去,官兵在那里出生入死,他们才值得报道。” 一九九四年春,为凭吊在七九年那场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战友,笔者重返了广西凭祥地区。当年麈战的地方,如今已是高楼迭起,车水马龙,成为两国边境比较发达的地区。在边境集市的一家废品收购点,笔者在一堆收购进来的旧书、旧报中,看到一本泛黄的、当年越军的作战宣传手册,翻阅时看到这么一句:“活捉边××。”收购点的老板── 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给我解释说:“这是指当年×××师的师长边贵祥。” 当年广西方向参战的部队有六、七个师,为什么越军要把边贵祥独书一下?一位当年参加过那场战斗的老同志对笔者说,一是边贵祥是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优秀军事指挥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二是一九六七、六八年边贵祥曾以中国军事顾问的身份,在越南抗美援越二年多,参与和筹划过越军的一些重要军事行动,对越的战略、战术、兵力配置比较熟悉,三是边贵祥素以勇猛出名,他带部队讲究从实战出发,任何时候都以战斗力的标准来要求部队,练为战,部队官兵素质高。边贵祥常说:“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就是要部队时刻保持战斗状态。”正因为如此,边贵祥管理部队是出名的严,在他手下训练,要时刻做好掉一身肉、脱几层皮的精神准备。一些友邻单位的官兵看了163师的训练,都暗暗称赞:163的官兵真是铁打、钢铸的,是广州军区为数不多的拔尖部队。在边和吴任职期间,部队上下都时刻保持高昂的战斗士气。自卫还击作战,广州军区赋予163师担任主攻同登、谅山的重任。同登、谅山是越北重要军事重镇。163师不负众望,在战斗中,攻克越北重镇同登、天险谅山,取得了歼越军王牌师一部、“英雄团”全部等5000多名的辉煌战果,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胜利,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受到军区、军委首长的好评。(吴老于一九九八年不幸逝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5 12:00 , Processed in 0.0884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