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钢琴家教 于 2012-11-4 17:34 编辑
大本营飞雁队13名队员,冒雨骑行肥乡县历史文化名村天台山村,感受当地文化氛围! 活动时间:2012年11月3日,小雨。 活动地点:骑行肥乡县历史文化名村天台山村,感受当地文化氛围! 相约人员:13人 关师傅、放大镜、张军长、四哥、钢琴家教、刁德一、行路人、活的漂亮、红杏、鲨鱼、袁师傅、焦师傅、丁师傅、 活动全程:约55公里。
这次活动得到天台山村委会,支书卢振生、村长卢清林、副村长卢付海、副支书王新峰、文化站长孙孟章等大力支持!在此感谢!
文化站长孙孟章(左一)、副村长卢付海(左三)、村长卢清林、副支书王新峰、王干事
文化站长孙孟章为我队讲述当地文化!
文化站长孙孟章撰写的诗词!
天台山村坐落肥乡县天台山镇的镇中心,距离邯郸市约22公里。全村7508口人,耕地1.1万亩,党员182名,“两委”9名,是全县最大的村。在村委的带领下步入小康!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
该村文化底蕴深厚!如:天台寺(始建于隋唐时期)、藏兵洞(抵御外侵,洞长40里)、日落晚眺石(称之为红外线条石)、八步三眼井(八步之内有三眼井:井水各不同,即:苦、甜、咸)、柳字腔调、剪纸、木刻、中医文化等等……! 据村文化站长孙孟章介绍说:“雍正十年《肥乡县志》载,天台山在县西南十五里,上建天台寺。因系隋唐时期浙江天台山僧人结庵而居,山名为僧人所起,称天台山,寺称天台寺。县志称“村由寺兴”盖源于此”。但我们在村里能看到的,只是一座空旷的旧学校院落,似乎成了历史的一处留白。但天台山人不肯丢下这段历史,重修天台寺成为他们的一个梦想。
文化站孙孟章描述说:“寺院完整修建于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原占地百余亩,建筑区域有二十余亩,其余为园林塔院。天台寺围墙是大青砖砌筑,由南至北,沿中轴线,依次建有伽蓝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修定殿、瑞光殿(别名铁佛殿)五个大殿。寺院内层甍巍峨,鳞次栉比,旌旗飘舞,祥云缭绕,气势恢宏。寺院诸景,规模宏大,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名扬遐迩。据现存的碑刻记载,明清时期寺院多次修缮,当时山东和山西等地的香客均有布施,可见规模之大,影响之远”。 遗址不远处(镇医院院内),还有一株茂盛的皂角树,是明时植栽,至今有六百多年了,但它依然苍劲挺拔,芳香浓郁。一亩多树荫,树身需三人连手合抱。树上结满了皂角,大而修长的皂角仍然是村民们的喜好,他们用来洗涤衣物,洁净清香。
这次活动由于天气不好,道路泥泞难走,古迹胜多!打算以后再去探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