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平山烈士生平: 傅平山,男,中共党员,1957年1月出生于天津塘沽,参军前是体校足球队员。1976年12月入伍后,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生前荣立三等功四次,被步兵第114师评为模范干部。1986年秋,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奉中央军委密令临时组建了集团军侦察大队赴老山参加轮战,代号“飞虎”,被成都战区按参战序列编为第12侦察大队。时任步兵第114师司令部副营职侦察参谋的傅平山积极请战,被任命为大队司令部侦察参谋。身为副师长女婿的他进入战区后身先士卒,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次带侦察分队执行任务。1986年12月底,傅平山带领侦察大队特侦4连侦察小分队(连长胡贵林)在敌后执行抵近侦察任务时遭越军大批兵力包围,在副大队长被困在敌阵的危急时刻,他毅然冲进敌阵试图掩护战友转移,身陷重围后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与上百敌兵周旋了六天五夜,当时他身上仅携有一支67式7.62毫米微声手枪和7发子弹。1987年1月1日上午,傅平山在某高地与大股敌人遭遇发生交火,傅平山腿部中弹后顽强反击,毙、伤敌各1名,躲在石头后准备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敌在劝降不成之后恼羞成怒,以集体投掷手榴弹的方式将傅平山杀害。其后,傅平山的遗体被越军埋在越南的烈士陵园门口,我军通过情报人员得知消息后,以人民币一万元买通边民将尸体找回,但遗体挖出时已经高度腐烂,边民最终只将烈士的头颅铲下带回。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有、政委万海峰联署命令,为傅平山烈士追记一等功。1988年2月,天津市塘沽区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发起学习傅平山的号召。傅平山烈士以他不到三十岁的热血青春实践了他“活着要有意义,死了要有价值”的诺言。 网上有很多关于傅平山烈士的介绍,由于人多口杂,导致了各种各样的说法不绝于耳。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曾经被第12侦察大队部分老兵的错误回忆所误导。现在通过当时的特侦1连4排长安建恒的描述,终于基本搞清了当时的情况。我必须更正,在老血站里发表的部分关于傅平山牺牲时情况的内容有错误。安排长是那次行动指挥员李鹏的老乡,参加行动的特侦4连连长胡贵林也和他关系不错,所以他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傅平山牺牲的那一次行动,网上有说是去侦察敌炮兵的,有说是捕俘的,这些都不准确。其实,这本是一次抵近观察任务,由侦察大队副大队长李鹏亲自带队,目的是要获得该地域敌军布防情况的第一手情报,为之后的战斗行动铺路。在经过细致观察后,我军确认附近有两名越军活动,没有发现两名敌兵身后有后续敌人。求战心切的李副大队长由此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未经请示擅自改变了行动计划,带队去抓捕这两名敌人。然而,这两名敌人的后面并未如我方观察得出的判断那样没有后续敌人,我方的捕俘行动暴露了。由于行动最初是抵近侦察,这次战斗没有火力连提供支援,没有任何接应。这时敌大批部队马上围了上来,与我发生激烈交火,而李副大队长自己没有掌握好时间点及时撤出来,卷进了敌阵当中。傅平山其实是为了寻救李副大队长及警卫员而陷入敌阵的。由于李副大队长在这次失败战斗中负有指挥不当的责任,事后他受到了处分。傅平山在被围后杀伤了多少敌人,没有定论,我们只知道,在1987年1月1日上午,他毙、伤敌各1人,在此之前,按侦察大队的判断,他应该使用过缴获的武器,杀伤了至少五六名敌人,但因缺乏证据,军史上以毙一伤一的保守数字为准。 李鹏是侦察大队838名官兵中唯一有两次参战经验的人,早在1984年他在高级军事指挥学院学习时就曾以学员身份参加过两山轮战。按理他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可是这件事情毕竟已经发生了,我们并不应该苛责李副大队长。毕竟,他的身上有着中国军人敢打敢拼的豪情!毕竟,在被包围的危难关头,他砸碎携带的探雷器、相机等物品,对战士说:只要我活着,就一定把你们带回去!虽然这一次行动失败了,但中国人民解放军侦察兵的伟岸,我永生难忘!傅平山烈士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傅平山壮烈牺牲之后,第12侦察大队在短时间内连续出击多战多捷,足可告慰烈士的英灵。 [此贴子已经被simonchan于2007-9-14 20:00:1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