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人写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希望各位老前辈指导批评!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6018
帖子
2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0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3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6 15: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实践·创新 【内容提要】 军事思想是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的总和的概括和总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理论线索,在整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基础之上,着重阐述毛泽东军事实践与创新。 【关 键 词】 毛泽东军事思想 唯物辩证法 中共十七大 军事思想是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的总和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同志作为我党我军杰出的军事家和哲学家,在其战争生涯中,直接和参与指挥战争的数量之多、强度之烈,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均为罕见。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探源 毛泽东高度重视学习总结前人的战争经验和军事理论,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逐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体系。 (一)本:中国古代传统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战争迫使人们去学习战争和掌握战争。毛泽东高度重视学习战争,研究战争。 孙武首先提出了国家政治是决定胜负的首要因素,基本因素是天、地、将、法;指出彼与己是战争中一对基本矛盾,要综合分析双方情况,制定正确战略;要求战略上先发制人,出奇制胜。老子哲学中军事思想强调发挥人的主动性,经过斗争达到“以实柔弱胜表刚强”。墨子哲学强调要防患未然,积极防守,战略防御。秦在统一战争中将军事与政治外交结合起来,运用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打大规模歼灭战,力避攻坚,后退诱敌,包围分割,待敌疲惫之后予以歼灭。刘邦在战争中高度重视民众的作用。诸葛亮在战争中重视心理战。李世民运用奇正之法创造虚实之形势,强调攻防统一。岳飞提倡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瞬息万变,灵活用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中蕴涵着朴素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想,将军事、外交、政治、经济结合。朱元璋的战略注重高筑墙、广积粮,建立根据地。戚继光重视武器装备。李自成将打走结合,进退自如。 (二)用:西方近现代军事思想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是近代资产阶级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助产婆。西方在近现代历史中,受其科学主义的二分法思想的影响,高度重视军事理论的量化分析。这些思想深刻的影响着西方近现代战争。 以苏沃洛夫、库图佐夫为代表的军事思想提出:用会战作用的歼灭手段达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争目的,将歼灭战与消耗战、大打与小打、正规战与游击战结合,并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拿破仑的军事思想包括政治主导、外交配合、法律巩固、武力制胜,重视以奇袭手段的运用。若米尼强调政治是整体,战争是部分,政治产生战争。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指出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暴力行为,是扩大了的搏斗,通过消灭敌人肉体是敌人无力继续抵抗。他指出防御是比进攻强的作战形式,防御是有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应尽可能把敌人的几个重心归结为一个中心,应尽可能把进攻敌人重心的兵力集中使用于一次主动行动,应尽可能把所有次要行动保持在从属的地位上。 (三)根: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战争产生于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战争的进行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战争中人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统一体。斯大林提出以暴力回答暴力,用武器对抗武器,建设革命军队用“组织技术领导”落实“政治领导”。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为毛泽东军事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研究和把握军事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为其制定正确科学的战略和战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实践 在军事思想发展史上,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唯物辩证法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毛泽东运用这一伟大的理论武器观察、研究战争,并亲自指挥战争,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批判地继承了各种军事思想的精髓。 (一) 战争本质论:特殊的社会活动 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考察了战争历史发展,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人与武器装备、军队建设等内容。 首先,毛泽东认为战争的产生是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毛泽东说:“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 其次,毛泽东通过辩证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做出了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强国防的结论,他说:“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设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 再次,毛泽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战争是解决阶级、民族、国家、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的最高形式的基本原理。“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为政治动员、人民战争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了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党支部建在连上,必须把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 最后,毛泽东正确的处理了人与武器的关系。他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他多次指明,人民是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同时,他也高度重视武器的作用。建立现代化的独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是毛泽东为我们国防工业规定的发展总目标。坚持“两条腿走路”,是毛泽东提出的一条指导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则,实行尖端武器与常规武器并举的方针。 (二) 军事辩证法:“贯穿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 军事斗争的辩证法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是建立在军事本质论的基础之上,军事实力对于战争胜利的起着决定作用,但这种军事实力不是形而上学的对比,而是综合了时间、空间、质量、速度等诸元素的复杂集合。 第一,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最主要的体现于强弱辩证,以弱胜强。“我们是以少胜多的——我们向整中国统治者这样说。我们又是以多胜少的——我们向战场上作战的各个局部的敌人这样说。”只有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才能积小胜为大胜,最后实现战略全局上的胜利。在战略上是否采取持久战的方针,取决于战争力量的强弱。在力量弱小的时候,只有战役的速决战集合了很多,才能达到战略持久的目的。创造出游击战争十六字诀,先打弱敌,后打强敌。 第二,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主动权是军队的命脉的思想。主动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既军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实现战争意图而自主运用兵力的行动。散失了这种自由,就会受制于敌,处处挨打,遭受失败或被消灭。力争主动就要力求实现敌我双方优劣的相互转化。要在全局的劣势中形成局部的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要变相对的劣势为绝对的优势,夺取战略的主动权。 第三,毛泽东对积极防御的本质作了精辟的概括,积极防御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毛泽东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目的出发来解说攻防,使战争的基本矛盾通过进攻和防御这两种基本形式外化出来的。同时防御与进攻和走与打有结合起来了,“打的赢就打”,主要体现进攻性;“打不赢就走”,主要体现防御性。走的目的是为了打,“走”是为了避敌主力,是为了寻找敌之弱点。一切“走”都是为着“打”。 第四,毛泽东深刻阐明了集中使用兵力和分散使用兵力的辩证关系。集中兵力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毛泽东把集中优势兵力与各个歼灭敌人联系起来,只有集中优势兵力,选敌较弱的一点猛烈攻击才能速决,又能全歼。兵力集中要体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集中兵力。集中兵力和分散兵力要和虚实结合使用,虚虚实实,虚则虚之,实则实之,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能更好的增强兵力配制的效果。 三 毛泽东军事思想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篇指出: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毛泽东对战争本质和战争形式,对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等,都作了极为深入的阐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揭示了一系列新的规律和范畴。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概括为: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军队发展与国家建设的关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人民军队的性质;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精兵之路。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解决好人民军队打的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概括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科技强军战略等。 中共十七大报告专章规定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分别从军事目标使命、经济与国防、军事理论创新、政治工作、军队组织与管理、国防科技、国防动员等方面,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谋篇布局。报告指出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性军事任务的能力。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2] 许志功.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研究.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 [3] 夏征南.毛泽东兵法精要.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 [4] 林伯野.军事辩证法思想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plr  

1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07395
帖子
1391
主题
11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525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7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7-12-28 16:17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像是孙子写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5 14:43 , Processed in 0.10004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