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擒“特工”fficeffice" /> ——深夜智擒越军“特工”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我步兵攻克了朔江“天险”后,正以锐不可挡之势继续向高平挺进。我炮兵为了配合步兵继续清剿朔江至北卡公路两侧山区残敌,亦于二月二十三日从我平孟街向越境内转移。根据上级的战斗部署,我团榴炮一营的炮阵地选在敦张村西侧的稻田地 里占领。这里地势险要,北面、东北面是拔地而起的石山林立;南面、西南面山高500米以上,为有名的朔江南山。592高地余脉。通住高平、胡志明展览馆和我平孟口的三条公路也在这里汇合。一条由北向南绕村边穿流而过的河流把平孟通往高平的公路截成两段。河上有 宽4米,长20米,用钢轨结构的木板桥面的大桥把它们又连接了起来。显而易见这桥就成了我军前后运输线上的一个关键。同时也成了敌人破坏的一个重点。 二月二十四日晚,天空乌云密布,沉沉夜雾,罩着整个群山和田野,北风夹着细雨袭来,带着几分寒意,夜色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阵风吹拂着河岸上的竹叶“沙沙”作响,河里“哗哗”的流水声十分刺耳。担任阵地警戒的二连战士柳冬根和张庭顺,在小河的下游,距敦张桥约二百米处设伏。两人哨位相离只有十米左右,正以百倍警惕坚守在各自岗位上。排除外界种种干扰,全神注视着四周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深夜十二点了,雾色渐渐有些消散。张庭顺突然发现,从河里鬼鬼祟祟地爬上一个黑影,并逐渐向他的哨位靠近;柳冬根也同时发现了这一情况,他们共同意识到:“可能是敌人的特工人员”。不约而同地做好了战斗准备,严阵以待,密切注视着这一“黑影”的行踪。 这一“黑影”果然是越寇的“特工”,他受领了上司的旨意,利用天气恶劣和夜深人疲的机会,前来侦察敦张桥的岗哨情况,只要有机可乘,就炸掉桥梁。这家伙到桥北一看,我警戒严密,无法接近侦察,于是乘着流水的声响下河爬到下游,想从桥南靠近桥头,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行踪早被柳冬根和张庭顺发现了,这个“黑影’’上岸后,浑身上下水淋淋,活像一条落水狗。他爬到地上,鬼头鬼脑的环视一下四周,没有发现什么动静,心里犹如一块石头落地,得意地喘了一口气,稍稍地从地上爬起来,正想迈步顺着河边朝桥方向走去。突然向后大喝一声“站住、口令!”张庭顺这问答口令的声音,有如晴天起惊雷,吓得敌人直哆嗦,愣住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定了定神,知道大势不妙,扭头想跑,可报那里想到,就在这时,柳冬根已乘机来到他的身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了一个抱膝、骑腰、按头、锁喉,早将他撩倒在地,使他连嚎叫一声都没有来得及。这时,机智的张庭顺一面注视周围可能会出现的新情况,一面上前助战,紧紧反绑了敌人的双手,就这样,他们经过几分钟的搏斗,越寇随身所带的凶器还来不及使用,就束手被擒,乖乖的当了俘虏。敌人利用特工炸毁敦张桥的“妙计”又一次失败了。将敌特工送保卫科审查。 为了表彰柳冬根、张庭顺同志的沉着勇敢,机智灵活的战斗作风,连里向上级报告,给二人荣记了三等战功。 陆军第一二二师炮兵团一营二连张庭顺、柳冬根口述 邓启光执笔 此战例经过审查,情节实在,俘敌特工军官一人。是师保卫科审敌特工口供实际情况。 师战例组 一九七九年六月 --------------------------------------------------------------------- 资料由《勇者无畏》作者杨留番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