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侦察大队一连fficeffice" /> 928高地西北侧伏击捕俘战斗 (1985年1月12日至14日) 1985年1月14日,第五侦察大队一连在928高地西北侧进行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毙敌11名,俘敌1名(因敌追兵逼近,无法带回,将其击毙),缴获信件2份,证件1份,及部分衣物和越币。查明了老虎山南侧敌部署及地形情况。我无伤亡。 一、情况与决心 老虎山是中越边界2段2号界碑西侧地势较高的一个骑线点,越军约1个加强连在半坡、1306高地、1547高地地域组织防御。该地区南低北高,南靠斋河,东南侧山坡大部分是悬崖陡壁,山川上植被茂密。据边民反映,从老虎山经翠花有一条小路通向地谷坪,越军经常沿此路到纵深地区活动。为查明老虎山及郭摆大桥附近的敌情、地形,一连决心利用大雾渗透至翠花附近地区设伏捕俘。 二、组织准备 根据老虎山地区的敌情和地形,连里召开了干部会,研究制订了伏击方案。由参谋李向东,排长龚守权带9人组成伏击班,秘密潜入翠花东北侧小路实施伏击捕俘;连长贺宝亭、指导员庞启明带领战士6人,配置在翠花西侧,掩护伏击班行动;三排长王克常带领4人组成警戒组,在1428高地担任警戒,随时准备前出接应。为保证伏击战斗的成功,连队根据方案中设想的各种情况,组织了沙盘推演和模拟训练。 三、战斗经过 1月12日14时,伏击分队由金厂乘车出发,至老寨后改为徒步,沿竹林湾、箐角、上天雨行进,于18时30分进至118民兵哨所宿营,进一步做好战斗准备。13日6时,沿1378高地、1428高地搜索前进。伏击班于8时20分进至翠花,发现预定设伏区长满了杂草,长期无人行走。连长立即召集干部,分析研究情况,认为敌人已改变下山的道路,决定将警戒组调整到1576高地东侧突出部。8时50分,伏击班、掩护班从翠花出发,沿1426高地南侧、928高地继续搜索前进,当进至928高地时,发现有一条小路经628高地通向山脚公路,路上有新踩的人畜脚印。在628高地西北侧250米处,有两间草房,房子周围有大片菜地,判断为敌生产分队。当日因时间太晚,估计越军不会再出来活动,伏击班决定暂撤至1423高地过夜,翌日袭击敌生产分队或组织设伏,捕捉俘虏。 14日10时20分,伏击班、掩护班先到达草房,对草房进行了搜索,没有发现敌人。参谋李向东带领伏击班迅速进至草房北侧小路旁伏击捕俘阵地,掩护班在伏击班西北侧约150米处占领掩护位置。12时10分,伏击班基本部署就绪,参谋正在检查伏击人员的隐蔽情况,这时潜伏在小路东侧的班长王琪忠听到南侧有人讲话,随即看到小路转弯处有1名越军赶着——匹马顺路而来,参谋立即发出做好战斗准备的信号。12时12分,6名越军赶着5匹驮载着物资的马进入我伏击区,排长龚守权勇猛跃起将第1名敌人扑倒,班长王琪忠、副班长黄文义相继冲出,协助排长将敌制服并上铐。与此同时,其余的同志按协同计划向后面的敌人开火,当即毙敌3名。走在最后的2名敌人见势不妙,顺着山坡向下翻滚,参谋带领2名战士冲向敌人,将其击毙。随即,伏击分队将驮马全部打死。 12时21分,当我伏击班正欲押俘回撤时,1428高地附近守桥之敌相继向我开枪射击,半坡方向的枪声越来越近,当时俘虏赖在地上不走,只好几个人抬着,因坡陡、路窄、草深,行动不便,回撤速度较慢。 此时,追敌已逼近,情况比较危急,班长遂将俘虏击毙,尔后掩护回撤。当撤至928高地附近时,掩护班为迟滞敌追击,指导员迅速在回撤路上安放了3枚手榴弹,并后撤约60米待机。3分种后,追敌约1个班接近安放手榴弹位置,指导员1个点射将走在前头的敌人击毙,后面的敌人慌忙藏身,绊响了手榴弹,5名敌人被炸死。此时,1651高地、406高地和928高地东侧的枪声越来越密,并有叫喊声。为此,各组交替掩护,快速回撤,于15时20分安全撤回境内。 四、经验教训 1、精选路线,避免触雷。行动前,一连在118民兵哨所开设了观察所,连长和参谋亲自观察研究敌情、地形,深入勘察,把渗透路线选择在悬崖下面和坡度较陡的地段上,在敌可能设置雷场的地段上采取了防雷措施,避免了触雷。 2、大胆插入,出敌不意。此次战斗插入敌后约15公里,运动路线距敌阵地较近,敢于大胆在敌人鼻子底下穿插。当进至翠花时,发现情况变化,即决定继续向敌纵深插入,终于找到战机,出其不意地打击了敌人。 3、判断准确,指挥灵活。渗透分队在整个行动中,指挥员审时度势,做到敌变我变。在回撤途中指导员坚定沉着,在缺少地雷的情况下,灵活地将手榴弹安放在路上,成功地阻击了敌人,扩大了战果。 4、存在问题。一是对情况掌握的还不够准确,分队按原方案到位才发现敌情有了变化;二是对远距离渗透准备不够充分,未能将抓到手的俘虏带回。 <!--EndFragment-->[此帖子已被 bj212 在 2013-2-1 21:32:0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