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又是一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日子。天气很好,尽管气温下降到了零下,太阳还是按时爬到了天上,给骑行的人带来愉悦的好心情。昨晚看大本营的召集帖,不是西面徒步爬山,就是北面骑车爬坡,兄弟我年过半百,虽是老驴伏枥,志在百里,又怕拖累大家,只得再次招呼上几头老弱病残的弱驴,请上两头有奉献精神的猛驴做保镖,一路向沙河踽踽而行。 三十公里的路,一袋烟的功夫就到了。吃大清花饺子的时间还早。那就到处乱转吧。沙河市是一个县级市,不大,但很强,据说gtp雄踞全省三十强。煤炭,铁矿,瓷土地下埋了不少。要转一遍,连半袋烟都用不了。但也有几处可圈可点的名胜所在。甄泽覌就是一处比较有名的千年道观。据说是隋朝所建,历经战火,原貌已不复存在了,现在看到的都是按照现代人的想象重修的。工艺大都粗制滥造,用料也不考究,打眼看去,一片红红绿绿。看照片 

看门的老头,问话不理,假装痴呆,一旦看到有人照相,便挥舞棍棒,驱之赶之。住在道观也没有得一丝的仙气,倒像是机关的门房 
门外的两个石翁仲,倒像有年头的文物,繁荣讲,翁仲历史上确有其人。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司马贞的《索隐》云:“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于秦代。可这里的翁仲在为谁守陵呢? 
还有一个小寺院,也去看看,叫普照寺,据说也很有些来历。大凡寺庙,都有来历吧,即便没有,后人也要给它编点传奇故事来。要不,哪来的香火啊 

看到了吧,这两块告示牌告诉善男信女,资金紧张,破财免灾。我就不解了,佛不是普渡众生大慈大悲指点迷津的吗?要是谁给钱就保佑谁,那不成腐败分子了吗?没钱的穷人不信也罢。 
院子里到处都是竖立的石碑,可不是记载庙宇的历史传承,以及皇上的圣喻什么的,而是捐资人的纪念碑,上面刻着谁谁谁捐了多少万,谁谁给了多少钱,按捐钱的多少,石碑摆放的位置不同。谁给的钱最多,就摆在皇上圣喻的位置上,当然,这个庙小,皇上还没顾上题圣喻。捐钱多的都是什么懂事长,矿长啊老板啊的。为的是图个心灵安生吧。硕鼠们贪了黑钱,要想办法洗白,小硕鼠们黑了心,要到庙里把心洗白。立了牌坊,还求的心安。 
大殿里传出阵阵诵经的佛音,我们以为僧众在做早课,不敢贸然打扰。老来乐耳神不好,想近前多多聆听我佛教诲,进去一看,原来殿内空无一人,是一台录音机在诵佛经,和尚也唱空城计啊。这么糊弄佛祖,该打!工作期间不好好念经,跑哪里吃花酒,打麻将去了?和尚也学会了凡间的一些不正之风吗?不给钱不念经,给了钱乱念经,给的少了念歪经,见了首长就成马屁精。老来乐想通了,天上人间一回事啊。 
出了庙,在村口碰到一群吹吹打打的仪仗队。都是一些进行曲唔得。天很冷,大家走的很精神。我们猜,是为祖国六十一华诞准备吧。也不知明年能不能被国家选上。细问才知道,村里有老人去世,请他们给助哀的。谁说中国人不懂幽默?咱们能把笑的事给整悲了,把哭的事给整的很喜庆。你看一些地方的闺女出嫁,都要搂着亲娘大哭大叫的,好像嫁人是件很痛苦的事。在和婆家有关彩礼的数目的谈判上,也会锱铢必较,寸利必得。有时搞得不欢而散。大城市的许多白领,因为买不起房,三十好几了,还是光棍。而老人去世,本来很悲伤的事,大家却把丧礼搞得轰轰烈烈,又唱戏又放电影,还请来军乐队撑场子。 
终于转悠到吃饭时间,来到驴友们高度赞扬的大清花饭店 




饭店里到处都是大清国历代皇上的画像,我们就在皇上们和皇妃们的亲切的目光的注视下,用完午膳。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只顾自己吃了,也不说让让万岁爷 
出门看到卖红薯的,老来乐说,沙河的红薯肯定好吃,因为这里都是沙土地。于是买了一包回去给媳妇,准备受表扬。谁知到家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商标,赫然写着:邯郸特产四个大字。顿时晕倒。 
俗话说,曲不离口,弓不离手。半路上老来乐也不忘练练瞄准。不打鸟,打空瓶子。可以说是弹无虚发,每发子弹都能发出去,至于命中目标嘛,就看怎么说了。应该是打哪是哪。 
来回六十公里。此去共八人。照片上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