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1 沙河市赵泗水村紧临京广线有甄泽观。观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历代均有修葺与增建,至明代该观已成为一座成规模的道教宫观。 这个庙除了敬奉各路神仙外主要供奉的是商末互让王位,最后不食周粟而死的伯夷、叔齐兄弟二人。这更加深了对甄泽观好感。“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最古老的一首有作者署名的抒情诗就是他们所写一直流传到今日。3000多年历史精神不死。俺不知道伯夷、叔齐就离我们这么近。庙里二义殿,供奉孤竹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门口对联“夷齐让江山千年传佳话,求卷佑四方万家得安康”他们从孤竹国(河北庐龙县)逃离,沿着古老的渭河而上,经过千里跋涉,终于到达西岐。劝阻武王姬发东行伐纣差点命葬黄泉。沿渭河西上,到首阳山隐居起来。 “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至贤至忠的气节被孔孟推崇后来,二人被尊为“仁”、“圣”。《史记》中所录伯夷、叔齐《采薇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薇,即“蕨菜”。 一座外观平常的甄泽观,镌刻着一幕幕令人难忘的过往,思绪飞扬中情感在此凝结。兴许人们所能忆起的,不仅仅是甄泽道观除去偶然想起并怀念还有心疼般的依恋。
回看雕栋檐, 相去一声鸣。 户外梅园秀, 松柏落庭阴。 兴来恣意游, 人生无再春。 不才岗位弃, 无势故人疏。
盍兴乎来!静静的甄泽观迎来邯郸23驴。静静的驴们静静的观赏静静的甄泽观。观尚小,20余亩。庙不多,十二座殿堂。墙上“道*长存”(一字上无下四点水)问遍谁人也不知。疑是繁体“无”字。终无定论。 后游甄泽观之西不远的普照禅寺。 到沙河,当然要游历梅花公园。公园之名取自唐代名相宋璟的《梅花赋》。公园无那傲寒蔑霜、清高纯洁梅花可赏。宋璟是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葬在沙河留容村村北(一说沙河县东户村宋璟墓遗址)。乾隆皇帝推崇其品德于1750年秋,在邢台市南七公里处的十里铺村内梅花亭内亲笔书录了《梅花赋》,并赋诗一首,画古梅一幅。新碑立于正门对过。每个城市都有其闪亮点,梅花公园即担任此任。如嫌远未到秦王湖、九龙沟风景区不妨到此小憩。公园左侧有复造的颜真卿书《广平文贞公宋公碑》,又称《宋璟碑》。园正面是《梅花赋》后面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诗。梅花是无知无觉的植物主人们托物寄情,梅便具有了和人一样矢志不渝的操守的品格。活在世上的人们没有操守是得不到尊敬的。伯夷、叔齐、宋璟等都是有操守的名人哦。
领 骑:老赵 照 应:邻居 拖 后:蒲公英 车辆保障:北风 全程75公里。八点驴发彩虹桥,四点回归彩虹桥。实在是休闲游啊。
|
[此帖子已被 沁园春雪 在 2011-6-2 16:28:3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