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深山里的快乐 秋色是一片片色彩浓郁的落叶,一垛垛颗粒饱满的稻谷,一筐筐香甜肆意的瓜果,一朵朵迎风傲骨的秋菊、、、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飘荡,阳光下一群骑着单车的赏秋人翻山越岭奔向大山的深处,感受大自然最美的秋色精华! 每每进入深山里的小村落后,总能带给我们这些高楼林立中嘈杂都市人,很多格外的惊喜和遐想。 王金庄:井店镇王金庄,坐落在太行深山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山村。他的建筑一直遵循着明清始建时期风格。石房、石街、石巷、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真是一个天然的石头博物馆,多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画院师生都到这里写生。有人说王金庄是涉县最美的村落,用文化的眼光看,王金庄的建筑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每条巷每座院都散发着幽幽古韵,丝丝缕缕地透着沉重的历史质感。走在清晨黄惛的曲窄小巷中:石道上光可鉴影,石墙表老旧沧桑,石门内驴鸣犬吠,石烟洞炊烟袅袅……让人瞬时穿越时空,回归朴拙。 清泉寺:清泉寺建于半山,是清静幽雅的名胜之地。为涉县古“八景”之一,名曰“青头卧云”,游人多有题咏。清泉寺基础规模宏大,建筑古朴雄伟壮观,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原有房86间。寺周有围墙,前有山门、钟鼓楼,山门朝南,自南北中轴线向里,依次有水陆殿、毗卢殿、荷池、大雄殿和雷音殿。中轴线两侧为厢房。寺西北角有藏经殿、仙镜台,东南部有伽蓝殿。寺东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泉水出自石壁间,细若悬丝,白如素练,甘美清洌,故名清泉寺。 清泉寺相关典故和传说: 寺内有书法碑刻,艺术精湛,有慈禧太后的御笔真迹,汉代法道陵所书的“龙”字,康熙帝所书的“虎”字和晋代王羲之所书的“白鹅飞到池中”。 张天师的墨宝石刻,山门两侧的一对雄师为华夏仅有。 康熙皇帝的“虎”字,是他一次私访河南时,于此寺小住时留下的真迹。 慈慈禧太后到涉县时,在清泉寺留下了“真如自在”四字之后,便乘兴来到唐王山,想在女娲娘娘处也题上几个字,可谁知一踏上十八盘下的凤仙桥,这桥便晃动了起来。原来这风仙桥是一块整石,相传是女娲补天剩下的,很有灵气,能辨别好人和坏人,如坏人踏上去,这独石桥便会晃动。石桥这么一晃,可把老太后给气坏了,狠狠地在桥上跺了一脚,愤然离去。这独石桥被太后老佛爷这么一跺竟把灵气给跺没了,没多久也便断为两截。如今的凤仙桥是1987年新建的。 附属景点有静因寺、南山寺、柏台寺、千年古槐、九龙圣母殿、鲁班岩、朝阳洞、摇铃寨、万年柏等,传说神奇。 卸甲:一处隐在山林中的净土,古老的村落早已无人居住,被遗弃这深山的角落,高处远眺残垣断壁满目苍桑。这里的建筑不似别处山村的石房、石街、石巷、、、的景色,这里全是土坯房,两层的、一层的,小小的庭院,大大的宅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水间,一副安详的山居图呈现眼前。后山层层梯田,菊香溢满山坡,骑上单车犹如滑行在油画之中、、、 卸甲古村、王金庄也好,清泉寺也罢,蹬上心爱的单车,倦身卷尘滚动至此,只为这一处幽静,此时看上一眼身心霎静,茫然想上一想仿回陈年。喧嚣、烦恼、压力在这里化为乌有,驻扎在这里的只有安详、快乐、舒畅的陶然,你我皆孩童,肆意释放自己的快乐。 此行图片由一路风景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