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班长黄启云从前观回到130炮阵地,带来一株不知名儿的花......
我简直不敢相认了:整个人瘦了一圈,蓬乱的头发几乎遮住了耳朵,原本晢白的脸上爬满了胡须,还有一口玉白的牙齿也变得黑黄,唯独那双较小但机警的眼睛依旧神采飞扬!
这也难怪,他已在水源奇缺、耗子横行的144高地,与炮弹一起穿梭了两个多月,没挂彩就算万幸了!
“感谢你留给我这么多好吃的,我没啥好送的,这花给你——我可是冒着枪林弹雨采的!”见我不言语,他强装出笑脸,“它长在制高点的石缝中,假如牺牲了还没人欣赏,岂不可惜了一副娇颜?”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怜香惜玉,难道你的生命还没有花贵重?手中颤抖的花映着他的脸,愈发楚楚动人。我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把花插在哨位旁,培上厚厚的土,每天早晨用竹片浇水。
这株可爱的花在130阵地落下了脚,而它的原始主人仅修整了两天,就更加斗志昂扬地回到了144前观。
说也奇怪,这花好象善解人意。每当火炮齐鸣,它昂首挺立,怒视敌方;每当冷月孤临,它低眉静坐,思念故乡。战友们为前观送饭,临行前总要多看它几眼。我每趟背给养物资上山,途中带头冲过封锁区而免遭炮击,它都显得格外妩媚,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我团“3.8”大战打响了,一发冷弹在哨位附近爆炸,引燃了周边的茅草。这当儿,我们早就增援到迫击炮排,投入了激烈的战斗。
两天后,当得知那株花的真正主人受伤时,我才想到了它。也许枯黄了,也许烧焦了,也许再也见不到了,我责备自己为何不把它移植到安全的地方。
真是难以置信,几丈开外,我就看到了那株花,那株战火中百折不挠的花,那株寄托着战友情思、象征着烈士精神的高风亮节的花!
她的花和叶均与兰花相似,但更加朴质,又极易生长。淡极始知花更艳,也宜墙角也宜盆。她是战士心中最美的花,扎根在岩石之隙,绽放在老山之巅。就叫她老山兰吧,她正洋溢着战士的青春活力,饱饮着和平的玉露光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 11:17: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