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7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难忘的战斗岁月-79对越作战

[复制链接]

17

主题

0

好友

17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6421
帖子
109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17
威望
17
金钱
113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5
最后登录
2016-4-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 21: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难忘的战斗岁月 (隐士:chenhuaizhou) (2007.9.6. 于信阳) (一)、奉命出征 1979年1月9日,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弹指二十九年过去,每当想起当年那历历往事,如同发生在昨天一样。 这一天,我简单地收拾行装,打好出发的背包,离开已经工作了四年的老部队,告别刚刚结婚一个月心爱的妻子,踏上了奔赴战场的征程。 下午一点,我和当年的战友周尚华、潘庭书三人在云南的思茅(现在的普洱市)机场,登上了原昆明军区的那架伊尔—14专机,起飞后,看着眩窗外那熟悉的绿色林海和盘绕在哀牢山中的蜿蜒公路,心中泛起了无限的遐想。当飞机大约飞到云南墨江县城上空的时候,我们与另外一架军用专机在空中檫肩而过。当时,我知道这架飞机上载着几位军区和几个野战军的首长及有关人员,他们也在担负着一项重要使命,去中老边境地区勘察地形道路,准备着军委拟订的第一作战计划。飞机穿过淡淡的云层,不到一个小时,十四点平稳降落在昆明巫家坝机场。一下飞机,我们几人就被等在那里的一辆北京—212吉普车送到军区机关大院,来到军区干部部报到。在干部部调配处的办公室里,专程来接我们的前线某部李干事已在那里等候,简单办理了报到手续后,军区干部部的王处长向我们简要作了情况说明,他说:你们可能已经知道,现在中越边境地区形势非常紧张,军事斗争任务艰巨,部分部队已经进入前沿,军区要组建一批新的部队,开展对敌斗争。决定从老边防部队作训部门抽调少数年富力强,熟悉边防情况,业务熟练的同志到那里去,加强边防斗争力量。时间紧迫,任务光荣,军区首长特别重视,派专机把你们接来。希望同志们不要辜负党的培养和期望,在关键时候服从组织调遣,到前线去,到战场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去了以后,由所在部队领导再介绍情况,安排任务。当天晚上安排我们住进了“九号”——军区第一招待所。 那一夜,我们几个人都没睡。 在我年轻的脑海里,既有激动,又有憧憬,思绪万千,象翻江倒海一样地思索着,预测着下一步是什么样的路在等着我去走,象放电影一样不断浮现着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和往事。从小时候在西安、兰州那一段幼年的懵懂回忆,想起了在山西大同那半载的孩童情趣,又记起了在内蒙古包头、乌达、临河前后四年的学习生活,还想到了文革开始后没学可上的情景,不仅思念着家乡信阳那块美丽的山水土地,还仿佛看见了家中那几位耄耋老人和年幼的弟妹,他们在盼望着我和妻子双双把家还。回想了这些年在部队从一名侦察兵战士,到一名军校学员,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走过了几年不平凡的人生之路。想起了在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地区四年的边防工作经历,记起了在反击蒋残匪特斗争中的日日夜夜,看见了自己曾经踏遍过的边疆山水,城镇村庄。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怎么能够让人入眠。而且想的更多的是怎么去面对新的任务,怎么去赴汤蹈火,接受新的考验,暗自做好了各种情况下的思想准备……,等这些事情想完,天已大亮,匆匆吃过早饭,我们就驱车直奔滇南边城蒙自,去接收部队报到。下午四点多,这个部队的牛玉堂司令员、王晋参谋长接见了我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介绍了目前形势和前沿部队情况,并宣布了党委对我们的工作分配决定。希望我们立即到一线去,尽快熟悉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做好工作,为边防建设和对敌斗争贡献力量。嗣后我独自找到司令部作战科的张科长,他热情地接待了我,在作战室的大幅作战地图前,我仔细地阅读着部队当面的敌我态势,兵力部署和地形地貌,人文交通等有关情况,并向作战科的同志询问了最近的形势变化,以及我要去的那支前沿部队的基本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当天晚上,我又是一夜未眠,脑子里展现的全部是当面的敌情以及我边防前沿的种种事情,蒙蒙胧胧的直觉和激情的躁动,伴随着一个年轻军人的畅想向无限边际伸。 11日大清早,我们分别奔赴前线部队,我去了斗争形势最为严峻的云南河口,这支刚刚组建的边防部队,担负着河口三角突出地带的防务,任务异常艰巨。周尚华和潘庭书同志则去了驻云南金平的那支也是刚刚组建的边防部队,我们都留在司令部作战部门工作,干我们的老本行。 我们这些伴随着共和国的建立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从孩提时代起就沐浴着党的雨露阳光,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经历,但是想的是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懂得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知道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应该义无返顾,无条件地服从召唤。就是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激情满怀的疯狂岁月里,也从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责任。参军以后,在这所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和革命熔炉里,接受了更多教育,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人的思想和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从1971年10月到1974年10月这三年的军校学习生活中,人生轨迹烙上了更加深刻的为国为民烙印,世界观,价值观也就定位在这个标尺上。军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祖国最边远的中缅、老、越四国交界的边防部队司令部作战科工作,年底被组织提拔为参谋兼翻译职务。从那以后就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知识,熟悉边防情况,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不管是下部队,去边防,再苦再累,从来没有二话;不管是搞外事接待还是去参加边界会晤,也是说走就走,认真准备材料,从不马虎;不论领导安排的什么艰巨任务,只要命令一下,就立即执行,圆满完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作为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一名普通干部,那个时候你不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心中却始终牢固树立了一切听从党安排的信念,真的是可以做到把生死置之度外。那时虽然自己的工作与众不同,有一定的优越感,但和其他同志一样,时刻保持着这样的理念和心态。这次调我去前线,明明知道是上战场,也可能一去不归,但还是自觉服从,愉快出发。离开老部队前,卫三常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的全国战斗英雄)和赵尔俊参谋长突然找我谈话,当时我并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因为在此一个月之前,组织同意了我的请求,批准我转业地方工作,军区转业干部移交组已把我的档案材料取走,拿到原籍河南省军转办联系工作了。新婚不久的妻子也准备和我一起离开边疆,不但可以回到我的家乡开始新的事业和生活,还可以照顾年迈的老人和十分困难的家庭了。当他们找到我,说出当前边境形势和组织的意图时,我马上明白了自己将要面临着什么,也立即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去做。我非常干脆地向他们表示,请首长放心:在这个非常时期,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名军队干部,就是要时刻听从党召唤,一切服从党安排,虽然组织已经批准我转业,别说还没有离开部队,就是离开了,只要祖国需要,一声令下,我也会重返战场的,现在我还是一名战士,我会正确对待走与留,克服自己的困难,到前线去,到战场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直至生命。就这样,我从容地作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择。 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的人,绝对想象不到这时蕴涵着什么样的心情,也不会明白什么叫生离死别的情景,更不可能体会到热血沸腾的那种感觉。一般人都知道,上前线,去战斗,就意味着牺牲,牺牲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家庭,爱情和生活,个中滋味也只有亲身感受才会深刻领略。在离开新婚妻子的那天晚上,我们都没有入眠,整夜相视而坐,无言的沉默是感情最残酷的宣泄。她明白,我这一去,也不知吉凶,是不是还可以再见,是否还可以团聚……。但我妻子是个非常坚强,有高度政治觉悟和责任感的人,她那时已经是一名有五年党龄的优秀公安战士,她没有哭,没有责怪,更没有后悔,还鼓励我说:虽然你转业的事取消了,但是要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你放心去吧,去了要安心工作,把事情做好,不要为我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我等着你凯旋而归,别的就不要想那么多。既然我们结合在一起,就应该生死与共,相濡以沫,你要承担的那些,我一定会帮你承担的。看着那熟悉的脸庞和噙满热泪的双眼,我的心几乎就要碎了,什么也说不出来,这个时候,你纵有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此刻的心情,也许这就是所谓“沙场临别肝肠断”的真实写照吧。 当天中午,我来到当时部队机关所在地屏边县城。这个县城不大,也就两万人左右,县城建在一个山坡上,唯一通向外地的公路就是北去蒙自,南下河口那条又窄又差的沙石路。县城的东面是一道山梁,大山东侧是万丈深渊,如果从沟底爬到山顶,起码需要半天时间。在这条深渊里,就是当年法国殖民者修建的昆(明)——河(口)铁路,这铁路是窄轨,轨矩只有一米宽,跑的是小火车。从屏边县城沿公路西去七公里,就上了昆(明)——河(口)公路,再沿着盘山公路南行,左拐右绕四十四公里,就到了红河边。河边有一个叫新街的地方,说是街,其实也就是个小村庄,只有十几户人家。这里驻守着我边防部队的一个营带一个机动连,还有一个边防检查站。那时候从这里去曼耗红河大桥和边城金平及锡都个旧的公路还没有。再往南走不远,有一个叫达沟河的地方,有一条不大的溪流从屏边南侧的大山里顺山而下,在这里注入红河。经过亿万年河水冲积,这里形成了一处河滩开阔地,大约有四五个足球场那么大,河滩上全是卵石杂林,平时也没人居住,这个时候却派上了大用场。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这里已经集结了不少远道而来的部队,后勤部门还在这里开设了临时兵站、医院。 从这里沿着红河边的公路前行三公里,就到了中越边界,红河在这里开始成了中越两国的界河。红河发源于云南的南涧县,沿着莽莽山谷一泻千里,在我国河口县城与南溪河会合后,缓缓流入越南境内,在越北的红河三角洲注入北部湾。红河每年十一月到次年的四月是枯水季节,河水不大也不深,河面窄的地方不足百米,宽的地方有二百余米,水深2到5米。到了雨季,上游的洪水象奔腾的野兽,汹涌而下,拖带着大量的泥沙在这里打着旋儿,冲刷着红河深谷,激荡着两岸高山。红河流到这里后,由于地势平坦,河面渐宽,在一个叫瑶山的沟口附近变的温顺平缓起来。沿着河边的公路再往南去不到二十公里,就是我国的边境重镇河口了。 红河的西边是越南的黄连山省辖区,越南一方离河边一公里以外都是高山峻岭,灌木丛生,地形非常复杂。河的东岸则是我国河口县,沿河全为丘陵地带,海拔也就七十到二百米左右。这里,是六十年代我国引进培育的橡胶林,生长着茂密的万顷橡园,四周则是碧绿的青山,五万河口各族儿女在这里繁衍生息。就是在那困难时期和动乱年月,这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的平静安详。通过河口的这条狭窄的公路和那条窄轨铁路,中国人民把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金钱,换成枪炮弹药和粮食商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送到越南,无私地支援他们抗法、抗美和民族独立战争,也是从这两条路上,有我们许多壮士开往越南抗美救国的战场,有的血洒异国,魂归他乡。 1月15日上午,我与所在部队首长王文俊、薛贵正和周云华、张学文等同志到了中越边境——河口北山附近的橡胶林里,潜伏到红河边详细勘察地形,观察敌情,选择部队出发地域和突击方向,预定我炮兵阵地和后方保障区域,勘测舟桥渡场开设地点.紧接着又组织部队开展战前练兵,检查战备落实情况。 从进入前线的那刻起,我们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军人早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置之度外,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之中。而我作为司令部的一个作战参谋,肩上的担子显得更加沉重,除了要尽快熟悉敌情我情和地形地貌之外,还要按照上级赋予的任务制定作战计划,实施方案,协调部队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寻找突破口和主要作战突击方向。在此后近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天天冒着随时被敌人黑枪击毙的危险,穿梭在南溪河畔,红河峡谷。 2月9日,是我到这个部队报到的第二十八天,根据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和侦察到的实际情况,一份完整的作战计划通过我的手起草出来,接下来就是作战命令的起草和下达了。 至今还记得,1979年的除夕之夜,我是与几位首长和战友在河口坝洒农场红河边一间小茅屋里,借着月光,顶着萧萧寒风,数着夜空的繁星,用凉水就着压缩饼干度过的。在那段非常的日子里,我们几乎每天都通宵达旦地紧张工作着,精心做好每一项事情,容不得有半点的懈怠和杂念。从1月9日到12日这短短4天时间里,我纵横千里,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投入全新的工作,踏上了战斗征程。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42bdb01000cps.html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17

主题

0

好友

17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6421
帖子
109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17
威望
17
金钱
113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5
最后登录
2016-4-27
2#
发表于 2008-1-21 21:4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新浪博客 > 隐士的BLOG > 正文 打印 难忘的战斗岁月.(八).(后记) http://blog.sina.com.cn 2007年09月06日17:01 隐士 标签:军事/谈兵 (八)、后 记 战争的阴云早已散去,过去的已经过去。今天的中越边境已经是和平开放的边境。我离开昔日战场和熟悉的部队也有25年了,以后再也没有去过。但是,那激烈的战斗生活和历历往事在我的脑海里却时刻展现,人生的进程也被那几年的战斗生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永远也不会忘记。 1979年3月5日我军开始撤出战斗后,为了防止越军的反扑报复,仍留了部分野战部队配合边防部队实施边防守备,派出炮兵第四师在边境地区实施火力值班。在此后的四年时间里,我们开展了各种方式的边防对敌斗争。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在中越边境地区修筑纵横交错公路、桥梁和前沿工事,对战场兵力重新作了部署调整。使过去的有边无防,和平边疆状况有了明显改观。而在这四年时间里,作为一名边防部队作战指挥机关的参谋人员,我自始至终参与了云南方向的这个全过程。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激情暝智默默地奉献给了国家的边防建设。 记得1979年8月31日女儿在上海出生的那一刻,我还在河口四连山、坝洒、蚂蝗堡、山腰、芹菜塘、桥头、马鞍底和金平的十里村、那法、金水河、坪河、二甫等地冒着敌人的炮火冷枪,忙碌在前沿阵地上,而顾不上去因为难产而呱呱坠地几经磨难的母女,更谈不上照顾,哪怕就是那一声问候。 而在1979年2月至3月的东线战场,比我小四岁的弟弟也在那里与敌战斗。他是随50军148师出发,从广西崇佐方向出发投入战斗的。那时他在该师任侦察参谋,3月2日深夜,当我军抢渡越北奇穷河,实施谅山战役最激烈的时刻,由他率领的侦察分队在前方护卫我反坦克导弹部队向谅山进发的公路上,与敌特工队遭遇,敌先我开火,一阵猛扫,当时就使尖兵分队伤亡5 人。而敌人的三颗子弹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三个窟窿:一发正打在他握的冲锋枪上,子弹将右手三根指头弹飞,第二颗子弹穿透了右大臂,第三颗子弹打透了右肋骨,从脾脏旁呼啸而过。当时,由于天黑,地形不熟,情况突然,敌人打了就跑,立即隐没在夜幕之中。枪响之时,我前卫分队立即倒伏在公路边的排水沟里,他一边用左手捂住鲜血喷涌的伤口,一边指挥部队猛烈反击。过了五分多钟,他昏迷过去,后被转移到我崇佐野战医院抢救。当我见到他时,与我携手成长的弟弟,早已在武汉磨山的193医院里疗伤静养了。 我们的国家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建设,欣欣向荣,国家日益强盛,周边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应该明白,这样的形势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干出来的;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是用千百万战士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也是靠我们的铁拳打出来的。一个国家的强弱,一个民族的寄托,靠一种精神,一个坚定的信念。在弱肉强食的国际格局下,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即使你的人再多,疆域再大,也摆脱不了别人的欺侮。每当想起了昔日的战斗岁月,更想起了那些为了国家的尊严和边疆的安宁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想起了安卧在云南屏边、蒙自、河口槟榔寨、小南溪、马关仁和、文山、麻栗坡、金平、江城等处烈士陵园里那些年轻战友的英灵。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不应该忘记,也不能忘记他们。 在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八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以自己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写下了那首长诗《八一颂》,就用其中有关的一段作为这篇文字的注脚吧。 难忘1979年,那时节咋暖还寒, 南方小霸和无赖,践踏我们的家园; 欺师忘祖的小人,朝祖宗撒野抡拳, 忍无可忍的我们,不得已向他开战; 随着怒吼的炮声,千军万马勇向前, 冲进茂密的丛林,纵横高山沟豁间; 冒着流氓的弹雨,躲着蛮夷的暗箭, 越过红河到凉山,战旗飘扬黄连巅。 记南溪河的碧水,望马鞍底的山峦, 栖槟榔寨的胶林,看金水河的波澜; 四连山上观四周,红河这边瞧那边, 远问桥头曾伏虎,近询船头可安澜; 十里村头细观战,那发峡谷杀声喊, 猛硐河边无净水,烈士热血已尽染; 孟康有我决胜师,坝洒铁舟已成线, 瞬间老街已攻破,那边柑糖激战酣。 代乃阻击撼天地,西线轶事说不完, 河口沐浴枪炮雨,谷柳广厦无炊烟; 二甫远垂三国边,李仙江上渔歌还, 绿春紧挨金平地,元阳高坡耕梯田; 夕照马关仁和岭,先烈安眠卫屏边, 再有老山扣林战,浴火重生戌高山; 踏破雷场淋弹雨,笑对烈焰凯歌还,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阳光耀山川。 (隐士:[chenhuaizhou]2007年9月6日于河南信阳)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42bdb01000cq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99

积分

QQ游客

UID
125129
帖子
99
主题
2
精华
0
积分
99
威望
99
金钱
206 分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3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9-1
最后登录
2017-9-17
3#
发表于 2008-1-22 12:5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先顶!中间还有吗?好象上下文不连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17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6421
帖子
109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17
威望
17
金钱
113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5
最后登录
2016-4-27
4#
发表于 2008-1-22 14:31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以下是引用asd189866在2008-1-22 12:55:07的发言:先顶!中间还有吗?好象上下文不连贯...
作者中间部分全部是引用公开出版的战史,没有他自己的回忆,就不转过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16354
帖子
111
主题
8
精华
0
积分
1
威望
1
金钱
101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3-19
最后登录
2014-12-26
5#
发表于 2008-1-24 15:0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当时有多少好儿女不顾一切,为祖国冲上死亡之地啊!他们不应该被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12 04:04 , Processed in 0.1014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