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9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在老街......

[复制链接]

1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3950
帖子
315
主题
1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1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15
最后登录
2014-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5 08: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在老街 (副刊) 2007-7-26 11:33:55 毕节日报网站 杨汝奎   我曾经两次去过越南的老街省。由于两次时间相隔甚远,加之条件反差大,目的完全不同,所以两次的心情也是截然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那是1979年,奉中央军委和昆明军区的命令,我师在云南省金平县十里村乡一带集结,于2月17日凌晨与广西、云南边防部队一起向越南发起总攻,以教训忘恩负义的越南当局。我当时的所在部队步兵某团主攻由越南一个特工队、公安屯一个连和越南莱州省队一个连以及20余名海关检查站武装人员固守的西罗楼地区。战斗于2日17日6时50分打响,至2月18日18时15分前攻克西罗楼诸阵地。首战告捷后,我团奉上级命令向纵深莱州省封土县推进,于2月19日又攻占王玛寨。此时,上级又命令我团从金平地区撤出战斗,尔后于3月1日由河口县进入越南老街省,抵达越南纵深数十公里的为麻地区加入战斗。   当我团在数百辆汽车的轰鸣声中抵进老街时,从北京吉普的前方望去,公路两侧全是我军部队,而破败不堪的民房多为矮小的人字型茅草小房,四周则用竹片围夹。用望远镜从颠去簸来的车窗左右环顾,在越南对中方的防御正面上还残留着许多明碉暗堡,明碉暗堡的前沿还东一处西一处地残存着铁丝网和东一个西一个的炮弹坑。纵深往北的各个山顶、山腰和山脚,呈现许多钢筋混凝土浇灌的坚固性、永久性防御工事,有堑壕、交通壕、掩体、隐蔽部和重武器射击位置等。但处处可见的都是战争的残痕。在各个阵地上虽有全副武装的士兵坚守,但坚守在阵地上的官兵属于中国军队而不是越军。同车的五号首长告诉我右前方数百米处谷黄色的两层小楼便是老街省办公楼时,我暗想,那幢楼房在2月17日凌晨的进攻老街战斗中,在它表肤和体内是否也留下了激战所赠予的疤痕?顺红河两侧排列,面积不大的老街省在眼前一晃就被我们的车队甩在身后。这次,对老街只了解到大体轮廓,所见的也只是表面。当然,也无心思和精力去细看和浏览。因为我们肩负的任务是尽军人之职,卫国保边、杀敌立功,而不是旅游观光。   八一节前夕,贵州、云南、四川等省的部分战友相约,在我军建军80周年之时回部队、回曾经作战的边境一线搜寻那种不知是什么感觉的感觉,了却一下多年的夙愿。此次要去的其中一站便是河口与老街。1979年我所知道的河口县全县人口6万余人,县城一条小街拉通,全长不超过300米,冷清得一家早餐店也没有。而现在也只有9万多人的河口县,县城人数接近2万人,加上外来暂住人员,河口人口过3万。街道也增建了几条,条条不宽的小街人员拥挤,一幅车水马龙的景象,甚是热闹。这座不大的边陲小县城竟有数十家大小宾馆和十多家国际国内旅行社。整个河口县的财政税收除部分传统的橡胶产品、热带各类水果、甘蔗和甘蔗加工外,主要则靠边贸和旅游以及通过旅游来拉动的其他综合性产业。别看小小的河口,却容纳了全国甚至国外的近万名商贾,贸易往来十分的繁荣。河口的市政建设在加强,市容市貌在改变,经济在发展,文化在进步,生活水平在提高,前景看好,后劲十足。   经河口口岸出境至老街,呈现眼帘的又是一番景象。这些现象和景观被导游和游客戏称:“四怪、三景、四苗条”。   一怪男人爱将绿帽戴。一进入越南境内,头戴绿帽的男人随处可见。男人戴帽子实际上是从美国人那儿学来的,但人家美国人戴的是白色帽子,而越南人戴的则是绿色帽子。在越南,战争多、时限长、参与面广。战士戴绿帽打仗,容易隐蔽,不被对方发现;所以军人都戴绿帽。长期征战的官兵很受越南人民的爱戴,所以一般人戴绿帽以表示对军人的崇敬。   二怪女人爱把口罩戴。越南的女人,不分年龄、种族和类型。她们都爱在面部戴上面纱、丝巾或口罩。其因有三:一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低,防止紫外线损伤皮肤;二是防止沙尘;三是由于越南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防止蚊虫叮咬。   三怪倒踩三轮车。由于越南的城市相对小,且平顺,观光点相距近,三轮车便成了越南的重要旅游观光交通工具。旅客乘坐车前,便于观光,而骑车者就只能在车后倒踩了。   四怪钱用麻袋装着带。主要体现了越南的钱面值很小、不值钱,越南币与人民币之比为2000:1。而越南的物价又要比国内高很多,所以不管他们购买何物,都会把钱用麻袋装着带上。   在老街,红、黄、蓝三种颜色或这三种颜色相间的建筑、装饰、广告等比比皆是。据说越南人喜欢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受法国人的影响。因越南曾被法国统治长达15年有余,红、黄、蓝三种颜色在法国被称为主色,法国人的一些生活习惯也随之带到越南。   老街的海拔不到百米,最低处才76.4米,所以气温很高。在老街,许多房屋的屋顶上,都会有一处三角形的蓝绿色玻璃造型,顶端一圆型白色的物体随风转动,使其成为越南的又一道景观。其实这是聪慧的越南老百姓自制的空调。在屋顶安装了这一设备,不管风向如何,都会把风导进室内,达到清爽凉快之感。   在新坡区和谷柳区之间有一座桥叫新坡桥,但在不知不觉中,却被当地人改名“情人桥”。新坡桥座落在新坡区,便命名新坡桥。由于此桥位置较高,立于桥间,可俯视老街全貌,再加桥下河水奔流,清风拂面,每到傍晚,男女老幼都喜欢聚集桥面,或闲谈,或慢步,十分悠闲。但在生活的演变过程中,不经意间,散步桥头的老人和小孩越来越少,男女青年却越来越多,久而久之,新坡桥便成为当地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之地,慢慢地,新坡桥就被众人改唤“情人桥”。   由于越南地形北宽南窄呈“S”型,故被称国土苗条;在越南抑或是老街,所有街道都显得非常狭窄,故被称街道苗条;越南人多地少,政府一次性卖出土地后,房屋建筑不准向前后左右发展而只准往空间发展,故被称房子苗条;由于越南人在饮食方面讲究清淡、素雅,进食多以疏菜为主,所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体格长得比较修长,故被称人苗条。   说怪不怪,不管是在老街的街头巷尾,还是庙宇楼廓,处处可见中国文字和中文楹联。   两次入越,两样心情,两种感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优诺20寸16速折叠运动自行车

4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2505
帖子
785
主题
4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89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30
最后登录
2014-8-24
2#
发表于 2008-3-11 16:4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写得很不错,学习了!希望见到写老部队的更多的作战文章.作者是毕节市公安局的副局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3950
帖子
315
主题
1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1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15
最后登录
2014-8-24
3#
发表于 2008-3-25 18:45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以下是引用老山老兵在2008-3-11 16:44:59的发言:
写得很不错,学习了!希望见到写老部队的更多的作战文章.作者是毕节市公安局的副局长吗?
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0

好友

1498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99516
帖子
2311
主题
173
精华
0
积分
1498
威望
1498
金钱
125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30
最后登录
2017-10-16
4#
发表于 2008-3-25 22:03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作者应该是32师94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2505
帖子
785
主题
4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89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30
最后登录
2014-8-24
5#
发表于 2008-3-26 14:02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兰 姨 毕节日报 杨汝奎 兰姨是25年前我在云南服兵役时认识并让我永远都会把她储存于心的阿姨———张建兰。我和我的战友们都一直喊她兰姨。 兰姨虽是一个旅店服务业的普通职工,却有一颗慈爱善良、勇于吃苦、乐于助人的心。虽没有模特般的身材,但给人的感觉却也十分的匀称;虽不是演员、明星,但五官却十分的端庄,给人以眉清目秀、柔和舒展之感;虽未进过校门,但一举一动透着大家闺秀的风范。 那是1981年的夏天,毕业于昆明陆军步校的我,背着背包,挑着希望,带上未来,揣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一个好士兵”的壮志;跳上昆明开往临沧的长途客车;跨入了返回部队建功立业的征程。昆明距我原部队所在地双江约700多公里,由于那时的公路和车辆状况都极差,所以700多公里的行程需要4—5天时间。我们到达临沧的时候,这座虽是地区所在地但不算太大的滇西南边陲小城早已日落西山,四周放黑,呈现眼帘的则是城中心的万家灯火。因为我们的师部在临沧,在到团里报到之前需到师政治部干部科办理相关手续,加上去双江必须从临沧转车。所以我们乘座的客车进入临沧城后便缓缓地滑进了临沧客运站。由于那时从昆明到临沧的路段大部分路面属泥土碎石,我们这辆车上的乘客个个像泥猴似的,头发发黄,眼睛黑白分明,嘴皮红红的,扛着大包小包灰不溜秋的行礼卷往距客车站不远的国营临沧旅店钻。 第二天早上,我在开水房门口洗衣服,刚把热水龙头打开,就听见“小兵,白色衬衣千万不能用开水烫洗,你这样一烫,白色的衣物会被烫入纱,再也洗不白了”我转身一看,一位40多岁的阿姨在我身后边冲洗拖把边看着我这样说,听到这位阿姨的话后心里有些羞愧。但我还是反问道:“阿姨,你看,这几天我们从昆明来,衬衣上被汗水和灰尘染黑了,我想用开水烫一下会洗得更干净些?”。“我教你,像你的这类衣物,洗之前,应先用冷水浸泡半把个小时,再用洗衣粉或肥皂轻轻搓洗才行,这种洗涤出来的衣料既干净,还不会变色。”阿姨补充道。听完阿姨的讲述后,我如法把瓷盆中的衣服洗完,待凉干后一看,果然如此。 我洗完衣服返回所住宿的主楼三楼时,过道上一位穿白色工作服,颈子上搭着一块白色毛巾,手中的拖把就像织布机上的梭子一样在过道中来回穿梭。待近前,过道中拖地的阿姨正是教我洗衣服的那位阿姨,她是当日早上来接的班,是这层楼的服务员。那时的临沧旅店,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们的必留之处,部队的干部战士尤为突出。从那年以后,不管是探亲、出差、开会或办事,只要有留宿于临沧的机会,我都会住临沧旅店,而且专在兰姨所服务的楼层住。第二年,我便从团里调到师教导大队工作,工作之余,我也时不时会转到临沧旅店,一但兰姨上班,就会和她拉拉家常,说一些军营里、练兵场上有趣的事。而兰姨也总爱对我问这问那,我对兰姨无话不说。一但长时间不在一块说说话,对兰姨会心生思念,是儿子对母亲的那种。每当我看见兰姨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母亲,因为只有母亲才永远对儿子有那种特殊的关爱和期待。 兰姨让我更感动的是她对本职工作的认真和负责,干一行爱一行的那种执着和专注。不管兰姨承担的是主楼还是副楼的服务,一天到晚总是见兰姨忙个不停,不是拖地就是擦橙抹椅,不是洗被面就是搓垫单。兰姨管理的房间总是干干净净,物件总是整整齐齐,地上随时都是亮铮铮的,一尘不染。和谒可亲的兰姨,不管与谁说话总是和和气气,待人总是周到大方。难怪二次来宿者都爱住宿于兰姨的服务区。兰姨对工作的态度,曾一度引起单位其他人员的妒忌,甚至有人背后说兰姨是想出风头、当先进。就这事,我还问过兰姨,兰姨却乐哈哈地对我说:“只要我放弃先进,热爱劳动,讲究卫生总不是我的错吧,况且我们还是服务行业” 。 是啊,兰姨是一名很平常很平常的女性,从事的也是极普通极普通的工作。可她总是用慈母般的爱对人,用炽热的心对事。这次,我们战友一行十五人回访阔别二十多年的临沧,回访分离二十多年的军营。其间,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兰姨家仍居住西大街,也得知兰姨的身体十分健康,晚年很愉快,家庭很和睦。这正是我要对兰姨及家人的祝愿与期盼! 我们这些曾经来来往往的“兵”们,虽早已散落在天涯海角,但始终会记住我们的兰姨,也会记住兰姨工作过的临沧旅店,会记住头塘街,会记住临沧西大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2505
帖子
785
主题
4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789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30
最后登录
2014-8-24
6#
发表于 2008-3-26 14:18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南汀河 毕节日报网站 杨汝奎 濒临澜沧江而得名的临沧,南汀河由南向北贯穿,临沧坝子便被分成两半。 南汀河发源于临沧南面的博尚镇,它由博尚镇幕布村西侧的大营盘山和小营盘山的五、六条谷溪汇集于博尚水库后从水库北端的坝口顺着山脚弯去弯来地由南向北流来,流经地形稍宽且平缓处时还象条小河,而流拢地形陡而窄处时却只是条小溪。但水流很急,波浪在跳荡翻腾,有“流水穿涧行,怒涛响山谷”之感。时不时还弹出白棉花团跃入眼帘;有时似一滩滩水银,洒落在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板上后又变成细细的水花四溅;有时则像一只活奔乱跳的绵羊,一路淘气和玩耍着活跃在道道山涧,高兴时便同公路上奔跑的汽车来上一段竞赛,不高兴时就随心所欲地钻进平缓的溪间小歇。就这样不停地翻腾———奔跑———小歇———小歇———奔跑———翻腾。使许多在如同涧溪一样蜿蜒曲折的弹石路上奔驰的过客也止不住要泊车驻足,尽情地去享受那大自然的美。是它一路嬉喜着淌进临沧坝子,才成了名副其实的南汀河. 被南汀河呈东西一分为二的临沧坝子,长20多公里,宽10多公里。西面是临沧经济、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的所在临沧县城,县城依畏在沿西侧呈南北走向的大山脚的斜坡上,真正的坝子留出来作农田之用。县城东面约一公里处是一座半椭圆的小山叫孔明山,这座山趴在数万亩稻田的中央,似面板上孤独的一个馒头。但又与馒头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外表绿树成荫,全被一山的青松和黄松遮盖。我所在的部队就背靠孔明山面朝临沧城落成。但是,是先有孔明山后有军营,还是先有军营后有孔明山不得而知。但我总感觉到孔明山与军营始终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关连,只是这样的关连让我无从获释。在孔明山的腰部和顶部各有一道环型堑壕,之间有几条交通壕相连,堑壕内侧有不少的个人掩体和单兵射击位置供战术训练之用。但在孔明山只能进行班、排防御和连、排进攻的小型战术攻防训练。因为孔明山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1公里不足。 南汀河的河堤多用泥土筑成,河堤上长有许多杨柳和攀枝花。不管是河堤上的草坪中还是柳树下抑或是攀枝花树脚都留下了我曾经不知多少次的风花雪月,但而今已成为历史和过去,余下的只有不想记住的记忆。河的两侧是一望无迹的农田,每年农忙季节部队都会抽出部分干部战士帮助当地百姓插秧、薅秧或收割。一年四季都会把你的眼睛遮盖得严严实实,就整个临沧坝子给人的感觉是春夏一遍葱绿,秋天一遍金黄,冬天似湖,平静泛光,花纹般的微波很抢眼。南汀河的两岸四面八方的小沟渠则从不同的地势流进河里。临沧地势平坦,南汀河河床宽,水最深处不超过一米四五,河水流速非常缓慢,似一位温文尔雅的美少女在地面上爬行,一生没有抱怨,没有忧仇。但遇雨季涨水时水位会加深,流速也会比平时加快许多,但总给人一种无险之感。由于南汀河距离军营就二、三百米,这条不大且因上游陡险急而导致水质不算清澈,但还是被临沧各族人民称之为母亲河,因为她是临沧的标致和象征,并造福于临沧人民,那万亩良田就是赠予。这条小河还成了当地军民们的嬉水之地。不管是雨天还是晴天,劳动或训练回来后,我们都会在颈子上搭一块毛巾,三五成群相约到河里洗澡,在洗净一身泥泞和酸嗅汗的同时还洗走了一天的疲劳。当然,以河为界,也时常会成为地方部分青少年和部队捣蛋兵们战争的分界线。 南汀河还是我们改善生活的好去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还十分薄弱,部队军费也十分紧张,生活比较困难,一天的生活费才几毛钱,通常是一个星期才能吃上一二次猪肉,到个人份上也就指母大小四五粒。鸡鸭鱼类一般都要有重大活动或重要节日才能吃到。所以,一到星期天几个战友就会带上铁锹、撮箕和水桶到南汀河的沟河交叉口处,先在沟渠里磊一道土堤,跑到上游几百米甚至更远的地方顺河沟往下游一路向水中甩石头、土块或用木棍一阵乱捅、有时则跳进水中赤身而下,待把小沟内的鱼都撵到接近筑堤处深水区域后,再把堤底部筑堤时预先设置的堵设物取掉,把撮箕放在出水处,顺流水而出的鱼经撮箕过滤后留存在撮箕里,这样,一次可捕捞十多斤大小不等的野生鱼,多时可达数十斤,回去后悄悄到坎事班弄点菜油和盐,邀上几个战友就可饱餐一顿了。次数一多,就被部队首长在大会上批评道:“你们这些馋猫,成天跑到河沟里瞎弄,一但整坏了老乡的农田引起矛盾,看我怎样收拾你们。”暗地里大家都庆幸部队首长没有下达停止捕鱼的命令,反而特别理解他批评的含义,那就是不损坏老百性的田地庄稼、不引起矛盾,鱼还是可以继续捕捞的。 南汀河的生命很长,流域却很短。它在流入临沧坝子之前和流出临沧坝子之后都不叫南汀河,所以当它流进临沧坝子后就慢腾腾、赖洋洋的不想再往前行,但又不能沉受孤独,便洞穿千山万壑,一路纷洒岁月的滚滚尘埃,往北顺着起伏不平的山峦奔驰而去,直至汇入澜沧江中也没有抬一下头转一下身……却给了大地涌动的脉博和孕育了大地粗犷的欲望。 南汀河就这样把头挂在距临沧以南40多公里的大小营盘山上,把脚伸进了距临沧以北100多公里的澜沧江中,为它的生存画上了不该结束的句号。 南汀河,在我的青年时代,你对身在异乡的我曾经留下不知多少次喜、恕、哀、乐,本想忘记你的,但不知为何?越想忘掉却越难以做到,这可能是另类的乡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3056
帖子
215
主题
2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28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1
最后登录
2014-8-24
7#
发表于 2008-3-29 17:40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快30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23950
帖子
315
主题
14
精华
0
积分
0
威望
113
金钱
100 分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15
最后登录
2014-8-24
8#
发表于 2008-4-8 09:14 |只看该作者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以下是引用蔚蓝的海在2008-3-29 17:40:54的发言:快30年了!!
请问在临沧待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YOURNET.CN ( 冀ICP备:17002912 )  技术支持:静轩雅集商信服务有限公司

GMT+8, 2025-2-5 11:54 , Processed in 0.0988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YOURNET.CN

© 2003-20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