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6583
- 帖子
- 233
- 精华
- 0
- 积分
- 271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8-23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96583
- 帖子
- 233
- 主题
- 36
- 精华
- 0
- 积分
- 271
- 威望
- 271
- 金钱
- 111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8-23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这个贴子最后由35550在 2006/02/10 07:34pm 第 5 次编辑]
边防15团对越作战简史(1979-1992)
边防十五团,曾用番号成都军区守备第一师二团,对外番号35550部队,现为X山军分区边防2团,对外番号77322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一支参加了老山地区全部作战的部队。
边防15团先后配属了陆军第14军、11军、1军、67军、47军、27军,步兵第37师以及加强的兵种部(分)队和原成都、武汉、济南军区,空降15军、兰州、北京、沈阳军区的15个侦察大队在扣林山、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等地的作战,历经大小战斗247次,攻占高地27个,毙伤敌1740余名,俘敌6名,摧毁敌住房70余幢,隐蔽部、暗堡62个,观察哨(台)10个,击毁敌坦克3辆,火炮30余门,汽车4辆,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在“天天有枪声,月月有炮火,经常有伤亡”的艰苦战斗中,全团官兵同仇敌忾,发扬“五种革命精神”,铸造和实践了闻 名全国的“老山精神”。作战中共有192个排以上单位和4296名个人立功。其中,有5个连(队)、2个排、1个连荣立集体一等功,7名个人荣立一等功;64名个人荣立二等功。7连和12连分别于1984年、1990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边防钢七连”、“戍边英雄连”的荣誉称号;5连被誉为“八十年代上甘岭”连队。涌现了危险时刻冲在前、荣誉面前不伸手的工兵班长龙伟;排雷英雄何志文;无畏的钢铁战士张永山;战地模范指导员杨忠年;“永生的战士”高永年的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团队于1985年荣立集体三等功,1991年11月19日,成都军区党委给团队记了集体二等功。
本人根据资料整理了边防15团对越作战的战斗简史,以纪念这支英雄的部队。
1979年
4月,边防十五团被紧急从美丽的西双版纳调防至老山地区。为保卫祖国边疆和领土完整,边防十五团迅速在老山地区180多公里的边防线上构筑工事,展开设防。东起者阴山脚下的八布,西至海拨2000多米的母鸡坡,全都要靠他们去守卫、去防御。到1979年底,全团共开辟堑壕、交通壕6000余米,修筑各种火器工事、猫耳洞1500多个,与此同时,一线分队加强对边境的巡逻控制。
9月12日,2连在得知敌情报 后,副连长张及全带领由11人级成的武装小分队,在南木坪打响了调防以来的第一仗,毙伤敌各1名。
10月,边防15团又主动出击,给予敌一连串打击。10月5日,1营营长和志光,带领小分队到了3段2号界袭击越军哨所,毙敌3名,伤敌6名。10月13日,8连与团侦察队合作,对窃居我1580高地之敌进行袭击,毙敌4人。10月24日,6连副连长赵凡带领1个排,在 友邻部队的配合下,对窃居我1705。2高地之敌进行主动出击,毙敌8人,伤敌4人。10月28日,1连副连长自顺安带领一支十人组成的小分队,向窃居我5号地区之敌进行袭击,毙敌4人。10月29日,1连班长张继昌带领4名战士再次袭击5号之敌,毙、伤敌3人。接二连三的主动袭击,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使他们入侵我国领土的霸权行为大大收敛。
1980年
1980年7月1日卡房脚围歼敌特工战斗毙敌3名,缴获冲锋枪3支,子弹38发,军用地图1幅观察记录纸3张,及其它物资一部,我战士轻伤1人。
1980年11月7日,云南省军区作战部门根据司令员张海棠关于“骑线点,我军不占领越军就要占领,攻击时必然要会付出更大的牺牲,应先予以占领或封锁”的指示,给边防15团下达紧急命令:“你团务于11月8日20时前完成对1175。4高地(上甘岭)的地雷封锁,不得有误”。 11月8日,团司令部电令5连:“奉军区指示,根据对敌斗争需要,命令你连组织人员于11月9日10时前占领1175.4高地,完成布防任务及做好长期坚守准备”。2营营长杨恒接到命令后,亲自到5连组织了支精干小分队,由副营长张阿林、5连付连长李世荣、排长夏天光率领,开上了1175.4高地。11月18日,越军一股武装人员,向张阿林、高永年等5人的埋雷组展开突然袭击,战士高永年端起埋雷组唯一的一支冲锋枪,不顾个人安危边射击边向敌人扑去营救战友。在撤退途中,其腿部中弹,倒在雷场,触雷牺牲。《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并附了编后语《这样的战士是永生的》,云南军区党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做出向他学习的决定,文山军分区给他记了二等功,团党委号如全团官兵广泛开展向高永年学习的活动。19日清晨,数倍于我的敌人乌黑了1175.4高地,并步步副近阵地,在抗敌进攻时,排长夏大光中弹牺牲,在紧急关头,营长杨恒带领支援分队奔赴了阵地,击退了越军的进攻。5连被誉为“八十年代上甘岭”连队。
1981年
1月27日,昆明军区下达歼灭上扣林以东越军据点的预先号令。决定由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担任主攻任务,边防第15团炮兵营编入第126团炮群,归该团指挥。据点攻克后由126团坚守1个月,再由边防15团接替坚守。
5月7日6时30分,步兵第126团对扣林山主峰1705.2高地越军发起了进攻。边防15团投入14个连队、452门火炮,分别在6个方向、22个点上实施佯动,另有586名官兵直接配属125团攻打扣林诸高地。团炮营主要任务是:对船头、老山和662。6高地实施炮击;对清水地区实施拦阻射击和压制敌纵深火炮。5月7日至8月7日,历时3个月,全营对19个目标进行60次射击。共发射炮弹1304发,毙伤敌约80余人,压制敌观察所2个,迫击炮阵地1个,击毁105榴弹炮7门,压制摧毁敌炮阵地13个,土木质发射点7个,坑道4个,掩蔽部4个,堑壕510米,盖沟250米,单人掩体170个,击毁运输车一台,拦车队4次51辆,军车8次15辆。
5月24日,8连2排奉命,组织24人的巡逻小分队,在指导员叶本森的带领下,到1160高地和老邓弄一带进行搜索巡逻,当小分队行至老邓弄时,突然与潜与我境的5名特工人员遭遇。此战毙敌5名,其中1名中尉连长,缴获“五、四式”手枪一支,苏制冲锋枪4支,子弹144发,手榴弹12枚,望远镜1具,军用地图1份,匕首及其它物资一部分。我方亡伤各1人。
7月1日,边防15团3营奉命接替126团在扣林地区的防务,第14军混合炮营转隶该团指挥。团长张清汝率机关人员在猛硐开设前线指挥所,直接指挥扣林地区的战斗,接替扣林山地区防务后,扣林官兵顶住了越军100余次炮击,粉碎敌50余次偷袭,牢牢守住了扣林山,并破袭1442高地,巩固了已得阵地,多次受到总部和两级军区首长的表扬;
1981年9月18日,13连副连长李智能,付政指李干弱率部队27人在1134高地,香草坪、昆脑河一线对敌形成严密包围后再分片搜索,越特工王保福,李发全被我严密包围,无法逃脱,抵抗无望的困境下,于17时束手就擒。缴获手枪1支,子弹35发,匕首1把, 吊床铺张,手表1块,会议纪要1份
1982年4月对盘据在杨万区之敌进行了炮击作战;
1983年3月,又园满完成对1442高地,扫果屏、艾拉多等地区之敌的炮击任务。
1984年
1984年4日,云南部队实施了代号为“14、17”的作战计划。从4月12日至27日为“14工程”阶段,这是“17工程”即拨除“两山”之敌战斗的前奏。在“14工程”期间,军区组织云南省军区边防部队、陆军第14军、11军的各种火炮257门,以船头为中心,对田蓬、马林、杨万船头、都龙、金平当面之敌工事,炮兵阵地、指挥所,驻兵点仓库等414个目标,实施了全线大规模炮击,总计毙、伤敌900余人,摧毁敌火炮30余门、军车20辆。4月28,14军118团攻占老山。4月30日,11 军31师在师长廖锡龙的指挥下攻克者阴山。在“两山”拨点作战阶段,团队配属14军主要担负确保侧翼安全的任务。
4月22日8时30分,14军前指令边防第15团7连于26日占领1019高地,确保老山左翼安全。25日19时,7连124名干战乘车离开驻地夭六,于20时到达芭蕉坪,20时30分,7连干战在夜暮掩护下向1019高地秘密开进,于26日9时55分顺利占领1019高地。7连在1019高地潜伏7天7夜,战斗打响后又坚守阵地10天10夜,顶住了敌2500余发炮弹的轰击,粉碎了2次偷袭,11次进攻,毙敌66名,伤80余名,击毁敌轻重机枪各1挺,缴获轻机枪2挺,冲锋枪4支和部分弹药物品。战后,昆明军区给7连记集体一等功1次,中央军委授予该连“边防钢七连”荣誉称号。
1984年4月28日,为保障老山主攻部队的右翼安全,团12连奉命首先攻占12号界碑附近的7、8、11、15号高地,尔后攻占1426高地。 4月28日凌晨,4时20分,12连按计划一举攻占了12号界碑附近的7、8、11、15号高地。11时20分,团首长命令12连迅速攻占1426高地。该连立即调整部署,由1排加强工兵、重机各1个班,担任攻击任务,2排接替1排坚守7、8、11、15号高地。11时55分,副连长陆增平带领1排沿山背经负1号地区逐点搜索,。17时48分,尖刀班摸入敌第1道堑壕,17时50分,1排控制了整个高地,并向负2、3号高地搜索前进,分队在向负3号高地前进中,6名战士触雷负伤,指挥员立即组织抢救伤员,调整力量,以火力压制负3号高地之敌,掩护分队攻击,分队获占负3号高地后,在搜索中缴获枪榴弹12枚,手榴弹70余枚,还有一部分文件、书信、教材、密语等。29日18时30分, 12连又奉命占领13高地,该连经调整部署,冒着敌人炮火连夜开辟通路,尔后向敌阵地摸进,于30日凌晨6时,占领了13号高地。保障了老山主部队翼安全。
从5月2日起,在老山、者阴山地区全面转入防御。团前指率3、4营防守1426高地、扣林地区。团指挥组率2营防守1019高地,1175.4高地和马店地区。5月13日,18连在连长甘正良的率领下,开上1019高地,增援7连战斗。
5月5日陆军第40师第122团配属边防第15团100迫击炮连,攻占八里河东山。尔后,以122团加强边防第15团第2营,并以炮4师18团2营、军炮团122加农炮营编入122团炮兵群,在八里河东山方向组织防御,负责盘龙江以东地区的防务,进一步加强了防御态势,初步建立了适应长期坚守的防御部署。
6月11日3时25分,敌313师约一个团的兵力,在821特工团配合下,向我那拉地区和八里河东山发起攻击,边防15团坚守现有各阵地,119团、112团前沿坚守分队依托工事,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将敌击退
7月12日,敌第二军区前指直接指挥313师266团、314师818团,316A师174团,356师876团、312师141团及821特工团,198特工团1 个营,向我老山、662.6高地、那拉口子、八里河东山发起了大规模的全面进攻。敌主要方向指向那拉口子、662.6高地, 该地区展开了3个团兵力,企图一举夺占,取得依托,向老山进攻。14军119团粉碎了该方向敌进攻企图。在八里河东山方向,14军41师率122团、边防15团2个连靠前配置以2个步兵营作为第二梯队,在老邓弄至白石岩地段疏开配置,向北侧边境警戒。7月12日13时12分,敌约一个连的兵力进攻我30号高地,边防15团18连在炮火支援下,于16时45分击退敌之进攻,毙敌19名,伤敌40余名,缴获60迫击炮1门,至此,敌停止了向八里河东山的牵制性攻转为炮击。 经过14小时的激战, 行 谋已久企图攻占老山,且规模甚大的“MB―84”战役计划破产。我阵地前敌尸横遍野。
7月22日,昆明军区司令员向边防第15团团长蒙利兴下达口述命令:“西边的门已关紧,东边的门未关紧,你团迅速攻占13号界,关紧这扇门。”据此,边防第15团5、9连于8月4日攻点了13号界碑,迫使敌后撤,控制了反阳地区。为保障船头,那拉防御阵地左翼的安全和友邻拨除敌东山观察所创造了有利条件。
8月4日,陆军第11军接替14军在老山地区防御,并指挥者阴山方向的防御,边防15团改为配属第11军作战。 11军接替防御后,为改善防御态势,不断给敌以军事压力,开始对我防御前沿敌部分目标实施主动出击。为此,边防第15团加强了对扣林方向间隙地区的控制。基本上堵死了敌可能进入的通道。
8月8日,边防15团侦察队袭击1442高地,毙敌13名,伤敌10余名。
1984年12月9日,陆军第1军接替陆军第11军在老山地区防御,并指挥边防第15团。1军接防后,分别于1984年12月21日和1985年1月15日抗击了越军2次团规模的进攻。1985年2月11日,陆军第1军组织陆11师、36师、边防第15团1个加强连的兵力在5个地区,对敌18个据点进行了出击作战。团15连于当日5时节5分攻占扫果屏地区,于14时撤回,毙敌4名。
1984年12月,边防15团1营接防者阴山,直至1989年十月交防给独立营。在接防者阴山的5年多时间里,不甘心失败的敌军先后向我发射炮弹近万发,炮击上百次,袭扰上百次。面对敌军的疯狂挑衅,我英雄的边防15团战士,犹如虎踞雄关,把守着祖国的南大门使侵略者一次次遭受了可耻的失败。
1985年
1985年5月8日开始,陆军第67军开始接替第1军在老山地区防御任务,至29日接防完毕,边防第15团配合陆军第67军作战。为扩大战果,7月中旬,团长蒙利兴率作训、炮兵股长等人翻越205高地出境,对敌龙井地区实施抵近侦察,发现敌阵地为梅花阵地。地形极为复杂,对步兵极为不利,便决定采取炮击方法歼灭敌人,炮击中,毙敌28。10月,团炮营炮击达莫扣地区,毙敌20余人;
12月,152榴弹炮连炮击戈摆大桥,毙敌24名,伤敌27名;
1985年11年3日凌晨3时,越军982团1个加强特工排,从1495高地分3个方向向我12号界阵地偷袭,14连击退敌进攻,毙地4名
1986-87年
1986年1月8日,12连出击1495高地敌据点,共歼敌22名,同年3月前完成了出击老虎山,1420、包谷洞、高棚之敌据点的作战准备工作,大量牵制了当面越军兵力,有力地配合了主战场行动。
1986年4月30日,陆军第47军接替了67军任务,并于1987年4月30日将防务移交27军。团队继续在侧翼配合两集团军作战,团炮营、机炮连多次奉命执行炮击作战任务,毙伤敌数名。
1988年
1988年4月30日,步兵第37师加强112团、集团军地炮旅和工兵团接替27军。边防15团配合37师展开反敌侦察渗透活动。这一时期我军在逐步降低战场温度的同时,积极主动歼敌,保持了边境一线的军事压力,较好地配合了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
1989-1992年
1989年10月13日,成都军区守备第1师2团(原边防十五团),师独立第2营、炮兵营、侦察队、工机连,守备1、3团工兵排和侦察队,配属40师119团,炮兵团1个122榴炮营和师工兵营,全面接替步兵第37师老山战场防务。
团队接防后,坚决贯彻军委关于“对越保持适度军事压力”、“不吃亏、不示弱”的对越作战方针和省军区前指及师的作战批示,正确处理关系,认真落实作战方案,加强对敌观察,严格岗哨警戒制度,对于敢于挑衅的越军,针锋相对,坚决还击,毫不示弱,先后成功地组织了1次反炮击作战,打退了敌人2次偷袭,2次有效地制止了越南边民在争 议地区的种植和建房活动。1989年11月,越军向我前沿阵地疯狂炮击,团奉命组织1个炮兵连、 6个火力排对敌实施还击,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122榴炮连仅以2发炮弹就摧毁敌一个指挥所。1990年2月13日,越军以一个排的兵力对我3连B64、66号阵地实施偷袭,该连2排发现敌情后,迅速占领阵地,进行还击,取得了歼敌5名的战果,受到省军区前指的通报表扬。1990年9月和1992年3月,团奉命先后组织人员平毁了越南边民在楠木坪争议地区种植包谷,以火力驱逐了在我662.6阵地前沿建房的越南边民,从而牢牢控制了战场的主动权,实现了军委对越保持适度军事压力的意图。
1990年,该团12连被中央军委授予“戍边英雄连”荣誉称号
1991年11月,江泽民主席视察该部,为该部题词“戍边卫国”,并为该部记集体二等功
1992年中,配属该部兄弟部队全部撤退归建,部分境外阵地被废弃,并在阵地修建永久工事,部队内部大换防,番号再次更换为XX军分区边防2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