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3714
- 帖子
- 1270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8-13
- 最后登录
- 2014-8-24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UID
- 123714
- 帖子
- 1270
- 主题
- 301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1363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8-13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http://pub.idqqimg.com/wpa/images/group.png)
一位老山前线战友痛苦的爱情
解党是个很细心的人,他伪造的信很难看出破绽,他的信笺信封是和刘跃进用的相同的,字迹也很接近,说来也巧,解党和刘跃进的字迹本身就相差不大,这不仅因为他们俩的老师都是共同的,还因为在学校时用一种字帖练字的.邮戳的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盖销邮票时把地名挡上,再找两个铅字来盖一个世界上根本找不到的地名,而且永远是模糊不清的.他干得滴水不漏.他还同时也给刘跃进的父母也寄了一封信,内容和寄给林阿梅的相似.从此,刘跃进的父母亦再也收到到儿子的信了。
不久,林阿梅又收到“刘跃进”的一封信,这封信是用两张"大重九"的烟盒写的,有一个角还被烧糊了一块。信中说,林阿梅的回信收到了,感谢她的关心,说他会注意的。对她的信任也表示感谢,但还是劝她要慎重一些,终身大事不能草率,并且说他的部队马上面临一场恶仗,他也参加了突击队,突击队活着回来的不多等等,末了还说这信是在猫耳洞里写的,用被炮弹炸糊的烟盒写的,请她别介意。字写得依然很潦草,很难辨认。
同时,一封信寄到林阿梅的母亲那里,信中说尽了孝顺之言,末了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要有一场恶仗要打,他参加了突击队,即使牺牲或者残废了也是光荣的等等,要她想开些。然而,这位摆杂货摊的小贩却没法“想开些”,她对信中那些溢美之词不感兴趣,她考虑的是自己女儿的命运,她就这么一个女儿,以后要投靠女儿、女婿养老,牺牲了倒也好说,趁没结婚再找还来各及,一旦残废了,那娘儿俩倒反过来服侍他了,她的原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晚上女儿放学回家之后,老太太关起门,跟她谈了自己的想法。女儿把她顶了回去,说根本不可能。当天晚上,林阿梅又给刘跃进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叫他不要胡思乱想,好好打胜仗。
这封信自然又落到了解党的手中。他看完之后,冷笑着骂了一句,然后把信撕个粉碎扔进了炉膛。
一连半个月,林阿梅和母亲,以及刘跃进的母亲均未收到刘跃进的信。急得他们几乎每天都相互打听。同时,还来邮所询问。那几天,电视和广播的新闻里老是有前线的战况,他们不放心。双方老人都到庙里烧了香,祈望菩萨保佑,还请瞎子算了卦。这瞎子就是镇上的,是解党的一个远房舅舅,事先已按解党的要求编好了一套
瞎话,结果是刘跃进可能残废。但瞎子说得很委婉。于是他们更着急了。
一个多月没收到家中来信,刘跃进挺纳闷。心想是不是这些人约好了不给我回信?还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他铺好稿子,欲再写一封信,问问是怎么回事。这时,通信员从窗口扔给他一封信,还做了个鬼脸: “对象来信了!”果然是林阿梅来的,他一看信封就知道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一口气读完,又读了一遍,嘴张得象一朵荷花。信里说由于学校复习考试,耽搁了回信,同时告诉他家中一切都好。要在部队好好干,不要掂记她和家中,有她在请他放心。没事的时候多学习,不要光往家里写信等。最后的落款是“你的梅”。
刘跃进看完信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拿过钢笔就要写回信,又轻轻地把笔放下,无可耐何地一笑。他想起无事不要光往家里写信的叮嘱。然而,他哪里知道,这封信乃是他的同学解党的作品。
刘跃进的父母盼儿子的信。林阿梅盼心爱的人的信,惟有林阿梅的母亲无所谓,这位小商贩并不赞成女儿和刘跃进的恋爱关系。作为一个母亲和普通群众,她的想法再实际不过了:刘跃进是农村户口,如果不提干就得复员回老家继续修理地球,立个二等功、三等功也没什么用,党员也不过是个虚名儿,地方上不认这个,在部队得的荣誉一箩筐,回家后一分钱不值,如果再落个缺胳膊断腿瞎眼睛,那就更没人看得起了。不论是为女儿还是为自己,她都不同意俩人的关系。而她对解党的印象却很好。那天她刚刚收到了“刘跃进”寄自“前方”的来信之后,如同约过一 样,解党就来串门,恰巧林阿梅不在家,两人就海阔天空地侃起来。最后侃到在前方打仗的刘跃进身上。解党略一试探就知道老太太不同意女儿的选择,心中一阵窃喜,马上以同班同学的身分列数了刘跃进的一系列的问题,包括道德品质、生活作风、为人处事等等,使老太太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她相见恨晚地一阵叹喟,幸亏知道得早‘否则生米做成熟饭,可真是害了女儿一辈子。她当即发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让他们谈不成。可是怎样才能使女儿回心转意死了这条心呢?解党向她建议:趁刘跃进未复员,让女儿找个婆家。老太太一想,好办法 !女大当嫁,反正 女儿也不小了。
那一天,两人越谈越投机,一直谈到深夜还意犹未尽。解党说不早了要回去,老太太看看表,果然不早了。她依依不舍地把他送到门口,反复说要他常来玩。老太太倚在门边望着渐渐远去的解党,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念头;这个小伙子做女婿倒是挺合适的。对,再好不过了!她兴奋得差点叫起来。但转眼一想,又觉得事悄并不那么简 单,女儿是吃农村粮的民办教师,而人家是吃商品粮的国家正式职工,谁知他干不干呢?不管干不干,先问问他再说。
第二天没等解党上门,老太太就亲自来到邮所,她把解党叫到一个僻静处,对他说; “晚上到我家来一趟,有要紧事对你说。”看着老太太 那一半慈爱一半欢喜的表情,解党已明白了八九。(未完)
累死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