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8175
- 帖子
- 814
- 精华
- 0
- 积分
- 332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0-24
- 最后登录
- 2014-8-24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UID
- 118175
- 帖子
- 814
- 主题
- 142
- 精华
- 0
- 积分
- 332
- 威望
- 332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0-24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 骑友大本营会员群](http://pub.idqqimg.com/wpa/images/group.png)
[这个贴子最后由simonchan在 2007/03/06 10:16am 第 19 次编辑]
目标——布局
“布局”,是中越边境一个很小的村屯,相信看过高平战役资料的血友一定有印象。当我们谈到高平战役时,当我们谈我军坦克如何突破险途神勇穿插时,不能不关注这块小地方,因为它是我军入越作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此双方不惜代价,在此拼死血战。
在生活和工作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昨天难得有空闲时间,于是突然决定,开摩托车走一趟布局!
行走忽忙,但也及时做了些准备。早上八点五十分出发,驾着摩托车一路穿行于大小山包之间,禄平的地形和我们的差不多。边驾车边考虑今天远行的时间安排。途中路过打下越军侦察机的导弹部队原住地,但现已是村民的甘蔗地。经过长途奔驰,到了龙州,随便吃了碟炒粉,买包烟,走人。
在龙州至水口的路中,就是下冻。我想先去那花,然后再转布局,再转水口,再转回龙州。于是问清了去路,就往左边的小公路开去,那是去那花的方向。那花,是边境上的一个村庄,距布局约二十公里,也是我军穿插的重要入境口。但长途奔驰,也难为了100C的女装车,我自己还能吃碗粉,活动筋脚,可车子还没回过气来啊,机头烫得要命,开二十公里就要停下等等,顺便抽个烟办点小事。继续往那花开去,停停走走,差不多两个小时后才到那花的公路边,打听到去那花的村子还有一段路,我就不走了。公路边有座军营建设得非常好,这人间稀少的地方,交通不便,战士当兵二年,能去几趟县城哪?因时间关系,放弃了那花,我继续赶往布局。
这次走的路可不是平坦的了,车子费劲地在山腰上爬行,我想车子要是能说话准要吊我了,因为机头实在太热了。路过一个狭窄的山垭口,我就立即有靠松山那个险境的意识了。这山垭口下面可是深谷,美军也来打打看,有你好受的。接着就看到了一个隧道,估计也和越军那个什么梅弄差不多了,之所以介绍这些,我想越南那边也是这样的地形,毕竟同属喀斯特地貌,相距不过十多公里,都一样的。
约半个小时后,来到一个叉路口,一问村民,原来左边的小路前面一公里就是布局屯,右边那条是去水口。车子越接近布局,我的心也越兴奋!终于来到了这块曾被全世界关注的弹丸之地。进入村子的小公路,路面宽约五米。看到这里破旧的民房,感慨万千!二十七年过去了,这里的村民依然住着破旧的房子,不说了。与一位年约六十多岁的老伯聊天,他介绍了当时的情况:一、2月16日晚,他们村民被告知,准备开战了,动员村民(应该叫社员)进入山背后的洞里躲避;二、一支部队骡马队刚从北方赶到,正准备安营,准备做饭,没等做好饭,又被通知转移到另一地方,好多新兵都哭了,因为实在太辛苦了;三、凌晨开战后,坦克就从此小路入越,而步兵则是跑着前进,他们都是从二十公里外的地方赶过来的,没有车坐。指挥员不停地催促战士们快速前进;四、我特别问当时是否死了好多人(呵,我当然知道的),老夫妇说,哎呀,死的战士太多了,送到山背后那个医院去了;五、布局村挨了越军好多炮;六、炮阵地就在现在的村完小学校处,当时这里到处打炮声,乱成一片;七、开战期间,政府给予村民补助粮食;八、亲戚当向导带部队到高平。
再往前面不远是国界了,我想继续开车前行,当看到路中有一块水泥板断了一截时,我立即刹车,因为生怕开过境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只好站在那看看。只见小小的布局屯被四周的高山包围着,前方不远越南的群山在静静地注视着这块小地方,可想而知当时我军突破何此艰难!而越军若把真正的主力部队摆在此死守,这里又是什么样的场面呢?这边境地区四处高山,座座均可遥相呼应,山林茂密,你根本看不到枪是从何方打来,你想上山剿敌么?那你得负出多大代价?附近山顶上仍有两座清朝时修建的古炮台,但我已无法上去了。山脚下有开战前修好的雕堡,我进去看了一下,已有些崩塌。
时间已是下午五点半了,一来担心时间晚,二来汽油用得差不多了担心没地方加油。于是我只好稍作休息,就驾车离村,前往水口。大约行驶半个小时,就到了水口。在山腰处,水口就在我的眼皮底下,一条清澈地河流在山脚下流过,中越两国的确山连山,水连水,但邻居关系一波三折。废话少说,为了省油,开空档溜坡下山。山脚下又有一座古墓,因为我眼尖,发现有一块大石碑,所以我就做了这个判断。耐不住好奇,放车在路边我就踏着野草走过去。原来这是清朝时期驻水口一位大人物的葬地。进入水口镇,我为这里快速的发展而惊叹,居民盖起了漂亮的楼房,道路规划整齐,边检大楼高大气派,国门哪!连这里的部队营区都非常气派!天快黑了,我赶紧找汽车修理铺加油,赶紧开车返程返回。
黑色的夜,黑色的路,黑色的山谷,只有我的车灯照着公路,却不敢开得太快,因为起风了,稍不留神,就有开到山脚的危险。巧合!回到家时是晚上八点五十分,和出发时间一样!今天共跑了十二个小时,东转西转,行程近三百公里。
走了一天的边境,深有感触,那些长年处于战争前沿的边境村民生活仍很困难,破旧不堪的民房与漂亮气派的部队营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重视与不重视的东西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我祝福边境地区的人民早日能过上富裕的生活。[/watermark]
(电脑有ACDSEE V3.1软件,不知修改多大数值才能发上网?编辑默认是宽度2272像素,高度默认是1704像素)
(浏览器出现错误,正处理图片中)
二十七年前的今天,正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激战的时候,也是木棉花盛的时候。以前的小霸曾叫嚣,哪里有木棉花,哪里就是越南的领土。
|
-
-
DSCF2260_1173025695.jpg
85.2 KB, 下载次数: 0
-
-
DSCF2263_1173025965.jpg
150.87 KB, 下载次数: 0
-
-
1_1173026820.jpg
105.17 KB, 下载次数: 0
-
-
2_1173026920.jpg
53.1 KB, 下载次数: 0
-
-
4_1173027185.jpg
1 KB, 下载次数: 0
-
-
5_1173027544.jpg
93.6 KB, 下载次数: 0
-
-
6_1173028480.jpg
46.44 KB, 下载次数: 0
-
-
7_1173028873.jpg
76.47 KB, 下载次数: 0
-
-
8_1173029000.jpg
117.44 KB, 下载次数: 0
-
-
10_1173031242.jpg
74.92 KB, 下载次数: 0
-
-
11_1173029476.jpg
115.45 KB, 下载次数: 0
-
-
12_1173029651.jpg
80.42 KB, 下载次数: 0
-
-
13_1173029975.jpg
111.29 KB, 下载次数: 0
-
-
15_1173030114.jpg
77.47 KB, 下载次数: 0
-
-
17_1173030403.jpg
69.54 KB, 下载次数: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