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6664
- 帖子
- 143
- 精华
- 0
- 积分
- 0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8-25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UID
- 96664
- 帖子
- 143
- 主题
- 22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122
- 金钱
- 100 分
- 阅读权限
- 20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8-25
- 最后登录
- 2014-8-24
|
[这个贴子最后由42师125团在 2007/04/13 09:49am 第 7 次编辑]
[匿名] 小城孤客
2007-01-22 23:16:26
到保山后,新兵进行集中训练,我分在一排,记得新兵排长姓李,是个很严肃的军人。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开始了,在我的印象中反正很苦很累,同时在训练中,我的素质不是很行,操步还可以,但军体、器械、越野不行,特别是越野,常常都是我在最后一个。我们好像是84年春节前(也好像是84年的2月份)下连队的,我被分到一营二连,当时认为就要成为正规军人了很是高兴,但当第二天叫我们坐车时才知道这个连队是团里的生产连,驻地在怒江坝,对了,我们的部队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11军32师95团,对外番号是35111,驻地是云南省保山市。
坐了一天的车,到了怒江,看到驻地,其实就是一排干打垒平房,连部在房子中间,旁边是会议室,连长叫葛修录、指导员叫董保汉,我被分到炮排(也就是60炮,地方上叫小钢炮),驻地离连部有6、7百米,也是一排小平房,不过是红砖修的。所谓生产连,其实就是为怒江糖厂种甘蔗,甘蔗地几千亩,反正几大坡,在连部周围有几十亩水田,好象是两季稻,在连部的前面有几亩熟地,用于连队种菜,也算是连队的菜园子吧。作为生产连没有枪,有的是种甘蔗的锄头和收甘蔗的砍刀,还有就是每人一顶草帽。在这里就如何种甘蔗和砍甘蔗(还有铧田、种稻)没有必要说了,反正就是一个累字,但累中有快乐,累中有故事。就说三件事吧:洗澡、看电影、逛寨子。1、洗澡:驻地无水,更不要说自来水和热水了,只有一条小河沟,土是红泥,所以水也是红的,每次到小河沟,要走五分钟,一路下坡,走的是一条羊肠小道,每次去洗澡,提着一个小铁桶(主要洗完后提水回来),走到水里,水只有脚深,洗头、洗上身、洗下身、洗脚,全光。最好玩的是晚上,用一桶水泼往全身,那个爽呀没法提了,然后穿一条跑马裤躺在光床板上,那种感觉比神仙还神仙。在连队正前方两公里远就是怒江,水很冷,怒江河水是雪水化来的,很少去,去了也是看小卜少、小卜冒们
[匿名] 小城孤客
2007-01-22 23:17:26
2、看电影:连队很少放电影,一般都是到怒江糖厂去看,怒江糖厂当时是一个中小型国有企业,有近四百人,主要生产蔗糖。当时糖厂经营还算可以,每周六都有电影。到看电影的时候,就是找一块石头当座凳,坐在地上看电影,也叫露天电影,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少则百多人,多则几百人。作为士兵,名是看电影,实则吹牛、“掉蛋”。3、逛寨子:怒江坝以傣族居多,在驻地周围,有很多傣族寨子,傣族称小姑娘叫小卜少、小伙子叫小卜冒,逛寨子就是看看风景,看看人。傣族最有名的节日是泼水节,时间大概是每年的3三月份或者四月份,节日一到,小卜少们全身节日盛装,头上盘花,上穿紧身小衣,下统齐脚筒裙,脚套小巧凉鞋。记得在怒江过了一回泼水节,那天一早吃了早餐就往活动地点跑,但还是去迟了,泼水节是在一条公路上举行,就是昆明—保山—腾冲—缅甸的出境公路。名曰泼水节主要内容就是泼水,每人或一水瓢,或一脸盆、或一水桶、或一胶袋,装满水,见人就泼,老对小泼表示的是祝福,小对老泼表示的是尊敬,女对女泼皮表示的是祝愿,男对男泼表示的是友好,小卜少、小卜冒的泼表示的是爱情,泼得越多情意越重,淋得越湿运气越好,淋湿了,淋透了,祝愿来了,运气来了,幸福来了,爱情来了。在怒江期间,有两件事值得记上一笔,一件事是向组织写了入党申请书,这说明自已很有上进;另一件事是连里在上报到师集训队的名单时,本来我很有条件去,但没有去成(看来主要原因我的军体素质不行,这一点我也承认),就向团写信谈了我的想法,这说明自已敢于斗争;现在这两点都做不到了或不想做了。从报上得知,1984年4 月28日我军对老山者阴山发起对越自卫还击战。1984年7月12日中午,当时我们正在打田,连部通知全连集中在连部操场上开会,连长表情严肃,宣布了三件事:1、部队进入一级战备;2、生产装备全部清理登记,个人物资整理打包;3、全连集结保山待命,由团另派人接管。当晚八时离开怒江,无人送别。
[匿名] 小城孤客
2007-01-22 23:19:46
到保山后,13日发装备,团动员、营动员、连动员,。个人一般装备情况是枪械(150发子弹、五枚手榴弹、防毒面具)和被服、一套单衣(全棉的作战服)及洗漱工具。我在炮排,作为一炮手,分到了60炮炮座。15日凌晨五时从保山出发,沿保山—永平—下关(大理)—一平浪—楚雄—安宁—呈贡—弥勒—开远—平远街—砚山(在此休整五天,也算临战训练)—文山—麻栗坡—南温河—哪米村。从进入平远街起,情况开始紧张,路上很难看到地方上的车辆,都是军车,往前开的车拉的都是枪炮、物资和木板,往后的车拉的是重伤员,路上行人很少,大多是军人,越往前这种紧张情况越严重。当时的军事部署是:昆明军区14军40师攻打老山得到了锻炼,特别是经过7、12和7、15战斗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为锻炼部队命令昆明军区11军32师接防老山全线。我师的部署为:94团接防老山主峰及其一线,96团接防那拉口方向一线,95团作为师预备队并配属94、96团。我们到达南温河后,团部驻防南温河,一营驻防哪米。哪米一个只有200人左右的小寨子,村民们应该是土家族人,寨子很古老,有寨门,寨门及很多人家的院墙都是石头砌的,寨子在半山腰上,从南温河到哪米寨要走近一个小时,一直是上坡,很难走。我们当然是住在老百姓家里,一至二个班住一家,房子是那种干栏式木房。作为预备队,主要是训练,对于我们新兵来说,从如何打枪开始教,记得有一次,在进行60炮实弹射击时,由于班长紧张,把标尺读错,错把标尺70读为170,装药发射,结果炮弹没有落到指定位置,而是翻过了山,不知到哪儿去了。所以在战区人人都是很紧张的。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我们营也有或排或连的战士上去了,而我们却只是白天搞训练,晚上听炮声。到了国庆,各地的慰问品都来了,当时我国还不是很富裕,物资还不是很丰富,但在战区却有很多是当时见不到的
[匿名] 小城孤客
2007-01-22 23:21:48
到了国庆,各地的慰问品都来了,当时我国还不是很富裕,物资还不是很丰富,但在战区却有很多是当时见不到的。不过,这到了11月5日,轮到我们上了,下午六时,团部让我们连赶到南温河,在南温河桥头军供站旁坐车,前往老山,当车到那拉口(就是老山与八里河东山之间的一座山头)时,全体下车(再往前走是不能座车的),稍作休息即步行前往100号高地,刚转过那拉口丫口走了不到一公里就遭敌值班炮炮击,我现在记得很清楚,我们行进中所处的这个位置正好位于半山腰上,公里左边(也就是我们行进中的左手边)没有任何遮挡物,完全暴露在越军炮火覆盖区,只看到左手正前方一坡脚红光一闪,顿时炮弹在我们所在位置的公路两旁炸开了花,全连战士哗地一声全部爬在公路内(右)侧,起码超过了五分钟才有人敢起来。我当时穿的是棉布作战服,在前扑时,由于动作不规范,上衣有两颗扣子被搓掉了,直到下老山也一直没有缝上。
到了100号高地后,敌方又发射炮弹,其中一发空爆,伤了两人,当时气氛很紧张,平时有几个胆子小的战士被吓得哭了,到了晚上两点过,大家情绪稍有稳定,各自到指定的猫儿洞休息,但无人敢睡。次日修整猫儿洞,人人重视,狠命地挖,挖得越深越好,挖得越大越好,猫儿洞上面的土层堆得越厚越好,加固的钢条放得越多越好(后为是钢板
[匿名] 小城孤客
2007-01-22 23:22:42
下午六时正准备开饭,大家都座在猫儿洞旁休息,这时从100号高地后侧传来一阵枪声,枪声越来越近,连长命令作好战斗准备,这时可以看见从100号高地通往老山的山沟里有几人鬼头鬼脑,正向我们这边蹿来,在无法回答“口令”的情况下全体开火,但越军单兵太狡猾,根本打不着,在遭到后追前堵的情况下,越兵(三人)逃到伙食房门口,想拼死闯过去,我连战士一阵乱枪乱炮(手榴弹),三名越兵当场毙命。随后走近伙食房一看,一锅白白生生的米饭上落进了一只草鞋,正在煮的一锅白菜汤外加了半盆血旺,一荤一素炒菜倒满一地,无法,只好干啃压缩饼干。一夜大家都睡了一个安逸觉。几日无战事,闲听枪炮声。一天,连长宣布,接团部命令调三排去接替原先担任师前指警卫任务的单位,一排、二排、炮排作为662、6——634高地一线的军工。所谓军工就是往前运送弹药、食品和物资,往后抬伤员。往后近二十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军工了,任务非常明确,就是从那拉口运上属物资到100号高地,再由100号高地运到634高地一线,或由那拉口直接运到634高地一线,每天一至二趟。提起那段时日,真是无法说了,一箱弹药最少也有50公斤,一个人用背包带背起走,一趟就是五公里,十一月份的天气也渐渐变冷,但为了方便也只有穿条跑马裤,背个军用壶,干呀。记得有一次,从那拉口背钢板到634 高地,天下着毛毛细雨,路一走一个滑,背上那近100公斤的钢板一走一捞穿,五公里的路足足走了十个小时,放下钢板,人就坐在阵地上了。又过了几日,各阵地战事较紧,不时有轻重伤员下来,我们又配属到了96团二营各阵地,我们排到了634高地前面,此阵地是634高地下面的一个小鞍部,与右前方的116号高地相隔,直线距离不到80米,山与山之间有一凹部,此凹部是敌我双方炮火的拦截点。到达此阵地后,发了一支冲锋枪,不会用,向老兵学了几天才学会,一天背着枪,在战壕里逛来逛去,也很悠闲。有晚值夜勤,和一名战友在哨位上吹牛,冷不防一发炮弹在三米处爆炸,因当时背着弹袋,戴着钢盔,弹片打在钢盔上叮当响,居然没有伤着,真是大难不死,但大难不死也未必有后福。又一次大解,正使劲中,眼睛余光见右前方敌方控制区一小树晃了一下,凭直觉有人,立马跃身滚进战壕,一排子弹过来,本人左大腿挂了小彩。
[匿名] 小城孤客
2007-01-22 23:23:47
一日,实习排长郑永和说要派人到116号高地(该阵地是邓小平同志命名的钢铁阵地)增援,主动请战与他带人上去,是夜十时7 人上去,郑排长在前,带头走在前面,一路风平浪静,没有任何事情发生,116号高地有三个哨位,我被分在二号,坚守三夜两天后撤退,后撤时,本来郑排长断后,他怕我们路不熟,又走在了小分队的前面,下完山准备往我们的高地走时,郑排长一时心慌,走到了岔路,引爆压发雷,右脚炸伤,左脚炸断,出现了不该发生的事(后来得知,让我们增援116号高地,是得到情报,越军可能偷袭该高地)。1985年1月5日 ,我军进行拔点战斗,进攻968高地,万炮齐轰,场面壮观,友邻部队一个加强排全歼守敌,战果辉煌,看着他们吃肉,而我们只能观景,实在生气。大约在1月中旬南京军区一军接防,我们撤离老山。我们说的老山是一个地区,面向敌方右是老山主峰,左是那拉口、船头、东山,战区战线较大,纵深5公里,宽幅27公里,各阵地每天都有大小不等的战斗,不能一一说清。
[匿名] 小城孤客
2007-01-22 23:42:20
从老山那拉口后撤后,我们团到文山一个叫砖厂的地方休整,我们营在磨底,磨底是一个离砖厂有五公里,离文山市区近20公里的一个小村子,也是土家族人居多,但条件比哪米寨好多了。说为休整,实则又有新的任务。休息不到三天,营里接团部通知有紧急军情,因此时我也调到营部,任营部书记,我们是95团一营,营长崔自强,教导员邹志明。根据情报,越军在老山者阴山和我军对峙的同时,在庙黄帝山大量屯兵,对我虎视眈眈,严重影响我边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央军委命令,对庙黄帝山越军守敌进行自卫还击,由昆明军区11军32师为主力,32师由95团为主力,95团由一营为主攻营,全面进行临战训练。随后开始有目的性的临战训练,一方面制作沙盘进行作业,另一方面根据该山的形状选择现有山形进行训练。从到达磨底开始,我们营由当时的在编人数近600人加强到近900人,各种轻重武器都有配属,当时的磨底村男女老幼最多150人,而军人却接近千人,到处都是兵,鉴于此由副教导员王建国负责军容风纪整顿,我也跟着副教导员整顿军容风纪。到3月下旬,部队突然接到通知,庙黄帝山不打了,我部随即返回驻地保山。
部队凯旋归来,得到了保山人民群众的隆重欢迎。入城当天,保山城内万人空巷,从凯旋门到驻地营门近三公里的路上,人们自动站成两行,手举彩旗,高声欢呼,我部将士全部徒步进城,接受人民的检阅。当晚,由当地政府和群众在部队操场举行了盛大的庆功文艺晚会。
一切恢复正常,部队又进入了正规的训练当中。1985年10月,全军换发新军服。我回家探亲。务川变化不大。回部队后,开始整编,我们团撤销。整编工作进行了两个多月,春节过后就到新的部队。
我们营编入昆明军区14军42师,大部分到124 团,一部分到126 团,我被编入126团,对外番号是35216部队,驻地在云南蒙自县城。
|
|